贴春联自然是春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家户户对春联都要精挑细选,贴于门上,增加喜庆的气氛,尤其是祖父祖母那辈的,对于这种美好的遐想,自是十分憧憬的。在贴春联的同时,人们在窗上等其余地方贴“福”字,“福”字充分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演变至今,已经成了倒贴“福”字,象征幸福到了,福气已到。
传统的春节,无非是包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走亲戚……而现在,这样的习俗是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取而代之的潮流,一些青少年组成一个旅游团,边旅游边团圆。虽说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东西或代表,可那些习俗,毕竟是集结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老人希望子女早点回家的一份心意,它连接着你与父母彼此的关心。
团圆夜,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不远千里而赶回家来,坐下来陪父母一起吃个团圆饭,然后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用早就擀好的皮包着肉馅,也偶尔会包些蔬菜或海鲜。因饺子酷似元宝,大有“招财进宝”等吉祥寓意,因此,饺子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新年倒计时的时候,就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尤其是男孩子,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拿着鞭炮,“噼噼啪啪”,顿时,整个天空铺满了鞭炮,被映得亮堂堂,犹如白昼。有一个传说:有一只妖怪名叫“年”,人人都望而生畏,只有一位老人,点燃了爆竹,驱赶走了“年”,从此之后,“年”就永远消失。不过现今,鞭炮给大家带来更多的还是快乐与喜庆吧。
分压岁钱,无疑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拿着那一个个红包,然后钱摸在手里的感觉可真好。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着,我相信,这也使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吧。当你在偷偷地数钱时,这种感觉别提多美了。按旧时的说法,有一只妖怪名叫“祟”,人人避而远之,而有一位老者,拿了一枚铜板,压在一位孩子的枕头下,“祟”来侵犯不成,于是,这个方法便沿袭下来。
春节的食俗也是很有讲究的。走亲戚时,饭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碗年糕,因为年糕又称“年年糕”(年年高),象征着你的亲戚对你新的一年工作与生活更上一个台阶的美好祝愿。另外,我们通常把饺子叫做“万万顺”,酒水叫做“长流水”,金鱼叫做“年年有余”,这条鱼只能看,不能吃,名为“看余”。每一份食品都寄托着亲人们对你新的一年生活和和美美,事业飞黄腾达的美好祝愿。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春节自是喜庆的,团圆饭中家人的欢笑;伴随着鞭炮声声的孩子的嬉闹;而门楣上一幅幅大红春联……但归根结底,是亲人们那千叮万嘱的关怀。
命运的转盘让我成了世界的宠儿,我降生到了这个国度——中国,让我一领
她的风采。
那在骨子里流转着的熟悉气息,将冰天雪地中尘封已久的热情一并带了出来: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股红色的暖流;永不磨灭的印记中总有一道吉祥的痕迹;古老泛黄的史册中总有一段幸福的历史——你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印记,九州上一种崇高的信仰,中国人的热情造就了你,大地上经久不息的不再是古老的历史风,你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信仰中,中华的精髓——春节。
一直以来,中国人嘴上说的春节一定是一种民俗,但不知不觉中,春节已在我们心中扎根,成为了所有中国人一致的信仰。长达20xx年的历史事实在告诫我们,春节是我们不可遗失的宝贵财富。春节,顾名思义,春天的节日。
在经过了秋天的肃杀,冬天的沉寂,春天是一切生命重新复活的'时候。仔细看,可以望见春天的迹象;行走在春节中,甚至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泥土的香甜,青草的清香。风变得柔和了,轻轻地抚摸着大地上的一切,融化的冰的叮咚声,在敲击着沉睡的大地。这就是春节,生命的节日,复活的节日。是我们中华的最至高无上的精神财富!
虽然也经历过磨难。但磨难是新生的开始,磨难是春节在老百姓心中扎根的机会!1928年5月7日,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废除旧历,使用国历,春节改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要废止绵延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殊为不易。人民愤怒了,这一举动为敲响了丧钟!他们错了,错在不知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
春节不仅仅是个节日,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中国人人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中国人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凝聚情感的重要力量,成为了民族的骨骼,国家的精髓!
在这个节日之风洋溢的季节,人们忘不了你,春节。你是中国人心中的信仰,升华到了国家的高度。你是燃起的希望,永存的信仰,不灭的信念!
历史的车轮碾过泛黄的史册,唯一存下来的就是这股节日风,民族风,国家风!
“爆炸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引用诗句,别有韵味)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来临了。春节当然要过得有滋有味才对,来看看我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吧!
场景一——包饺子
过年当然少不了吃饺子。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准备了,看着妈妈包的那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小饺子真是可爱,我也跃跃欲试。我跑到姥姥身边,拿起一个饺子皮,挑起长筷夹起馅小心翼翼地“运”到饺子皮里,然后使劲捏着饺子皮的两端往中间挤:“千万不要露馅啊!”我小声嘀咕道。哈哈!果然严丝合缝,一点都没有漏!我高兴的跳了起了。结果乐极生悲,饺子被我摔到了地上,还被我踩了一脚,“呜哇……饺子妹妹,我对不起你啊!”我捡起“伤痕累累”的“饺子妹妹”,悲伤的送往她最后的`栖息地——垃圾桶。(语言生动有趣)后来,在妈妈的悉心指导下,我慢慢的越包越熟练,就这样一个个饱满可爱的小饺子从我的手里诞生了。
场景二——放烟花
我最喜欢放烟花了,刚吃完美味的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的飞奔到楼下,这时我看到小伙伴们正在举行一场烟花大赛。只见一个个烟花陆续射入空中,姹紫嫣红,绚丽无比,像一条条矫健的巨龙升入天空;又像一枚枚威力无比的子弹;还像朵朵七色花在空中欣然怒放;更像一只只玲珑的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真是美轮美奂,璀璨夺目。我马上跑去加入了他们,一起为这美丽的夜空增添色彩。
场景三——贴春联
春节有个传说:“年”这个怪兽祸害人间,但他怕红,怕亮光,于是每逢过年人们都要贴上火红的春联来辟邪。今年的春联由康康来贴。康康用大刷子在春联背后刷满浆糊,我负责站在后面观察位置正不正。康康一会儿往左倾斜,一会儿向右倾斜,好不容易才贴正了,可是浆糊却干了。一番折腾后,春联终于贴好了。看着红彤彤的春联,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春节我过的很快乐,很精彩,我不仅学会了包饺子,欣赏了美丽的烟花比赛,还了解了很多有关春节的传统。这个春节我学会了许多,明白了许多,这个春节真有意义。
除夕迈着脚步,悄无声息地来了。
“哒哒哒。”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在院里回荡。“快快,过来贴‘福’字!”爸爸在楼下吆喝着,手里是一捧红色的“福”和春联。我下了楼,贴福字这么简单的事,难得了我?我顺手拿过一张,把它倒着整齐地贴在大门上,却被爸爸喝住了:“大门的‘福’不能倒贴!”我先是惊讶,随即爸爸解释:“这样贴有把福‘倒’出去的不好寓意,要正贴才能‘开门纳福’哦!”“呵呵。”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黄昏,年夜饭在欢声笑语中开始了。“年年有余”“大吉大利”“金玉满堂”……寓意多种多样。
可我们孩子关注的可不是这个,心里都在暗暗盘算着晚上的“烟花雨”。好不容易吃了半个小时,我们便冲向院子。我们把烟花一袋一袋搬到院子中央,去问大人借了几个打火机。村里已经有孩子来围观了,都迫不及待地进了院子。
看着这么大的架势,我暗自高兴。于是,在老辈人们耳熟能详的“年”的故事中,“烟花雨”拉开了帷幕。
“滋——”火焰燃烧起来,周围静默无声,胆小的孩子用手捂住了耳朵。这就像是“烟花雨”的'前奏,扣人心弦,一触即发——突然就在那一刻——“嘭!”六束流光溢彩的烟花腾空而起,一飞冲天,在空中炸裂,化作六朵金花,在天宇中划过数道优美的弧线,散落在竹林中。正当我们以为它就是今天的主角时,又是一串响彻云霄的炸裂声,中间夹杂着一阵欢呼尖叫。乐曲在这是逐渐进入高潮,真是太……“两颗‘圣诞树’!”一个孩子高叫着,打断了我的思绪。院子中央可谓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两颗“圣诞树”大放异彩,喷出树木状的七彩光束。我的脑袋里闪过一个词——火树银花——这个词再合适不过了……后来,我不去多想,径直坐在椅子上观赏。
午夜十二点,瞬间,4炮齐发,四处都是大笑声和炮火声,黑暗的天空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几乎亮如白昼。巅峰,这首乐曲的巅峰来了!人们在院子了朗声大笑,迎接20xx年的到来……
人们都散去了,如痴如醉的我也有了几分倦意。我默念:“烟花易冷……”“人易散?”爸爸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这跟《青玉案元夕》实在太像了,只不过……”“只不过你的肚子已经咕咕叫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呃,居然有一阵香味?天哪,是饺子!我奔向餐桌,匆匆的背影和一地爆竹纸屑在持续不断的欢庆声中若隐若现……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二十三是过小年,这可是非常有讲究的,因为这天是灶神爷上天述职的日子,需要放炮竹来送走灶神爷,还摆放一盘糖,必须是芝麻糖,这就是说让灶神爷的嘴巴吃了这糖嘴就会变甜,在天上述职的时候只会说好的方面,上天就会赐福于民。
到了除夕也就更热闹了,一大早起来就不停的忙活,贴对联,最重要的就是包饺子哦。有一句民间谚语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也象征着团圆和吉祥。鞭炮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鞭炮声代表着大家对新年到来的庆祝。除夕夜放鞭炮,那是为了迎接小年送走的灶神爷,他回来了,阵仗一定要大,热热闹闹的迎接灶神爷回家过年。每每这时,我就站在院子里,欣赏那转瞬即逝的烟花,清蓝、淡紫、浅黄、玫红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好似重现的`天宫花园,虽然美丽,却也转瞬即逝。可它却从未叹息,也从未恐惧,而是尽其一生,绽其华美,与我们一同分享它短暂而又绚烂的一生。它不仅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而且预示着美好的开始
不一会儿,厨房传来了阵阵香味,我闭眼细细的闻,有糖醋排骨、宫保鸡丁,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哇哦!今晚有口福喽!二话不说,我就冲进厨房,赶紧帮忙把美味端到餐桌上,迫不及待的开始满足我那无底洞一般的胃。吃饱之后,我舔了舔嘴,满足的拍拍我那吃的圆滚滚的肚子,舒服的坐到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那叫一个享受啊!
大年初一,换上新衣服的我就开始了讨要压岁钱之旅,“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也就成了我的口头禅。有时我和老爸老妈一起打扑克,打赌压岁钱。可惜啊,每次都会被老爸老妈联手坑,那叫一个惨呐!可是后来不知道我怎么了,我就像是赌神附身一般,惨败的局面一下子被我扭转,我赢了!噢耶!
其实过年不单单只是节日,它也代表着新的开始,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在这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更加懂事,更加用心去规划这一年,让来年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吉(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亦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老爸老妈就忙得不可开交。只见老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老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
再看看老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而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老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站在旁边的我,看着老爸老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家里的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吃完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如水似已逝去的'岁月,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一挂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脚步。
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啊!
春节!美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眼中的春节,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贴春联自然是春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家户户对春联都要精挑细选,贴于门上,增加喜庆气氛,尤其是祖父祖母那辈的,对于这种美好的遐想,自是十分憧憬的。在贴春联的同时,人们也会在窗上等其余地方贴“福”字,“福”字充分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演变至今,已经成了倒贴“福”字,象征幸福到了,福气已到。
传统的春节,无非是包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走亲戚……而现在,这样的习俗是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取而代之的潮流,一些青少年组成一个旅游团,边旅游边团圆。虽说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东西或代表,可那些习俗,毕竟是集结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老人希望子女早点回家的一份心意,它连接着你与父母彼此的`关心。
团圆夜,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不远千里而赶回家来,坐下来陪父母一起吃个团圆饭,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用早就擀好的皮包着肉馅,也偶尔会包些蔬菜或海鲜。因饺子酷似元宝,大有“招财进宝”等吉祥寓意,因此,饺子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新年倒计时的时候,就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尤其是男孩子,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拿着鞭炮,“噼噼啪啪”,顿时,整个天空铺满了鞭炮,被映得亮堂堂,犹如白昼。有一个传说:有一只妖怪名叫“年”,人人都望而生畏,只有一位老人,点燃了爆竹,驱赶走了“年”,从此之后,“年”就永远消失。不过现今,鞭炮给大家带来更多的还是快乐与喜庆吧。
分压岁钱,无疑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拿着那一个个红包,钱摸在手里的感觉可真好。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着,我相信,这也使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吧。当你在偷偷地数钱时,这种感觉别提多美了。按旧时的说法,有一只妖怪名叫“祟”,人人避而远之,而有一位老者,拿了一枚铜板,压在一位孩子的枕头下,“祟”来侵犯不成,于是,这个方法便沿袭下来。
春节的食俗也是很有讲究的。走亲戚时,饭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碗年糕,因为年糕又称“年年糕”(年年高),象征着你的亲戚对你新的一年工作与生活更上一个台阶的美好祝愿。另外,我们通常把饺子叫做“万万顺”,酒水叫做“长流水”,金鱼叫做“年年有余”,这条鱼只能看,不能吃,名为“看余”。每一份食品都寄托着亲人们对你新的一年生活和和美美,事业飞黄腾达的美好祝愿。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春节自是喜庆的,团圆饭中家人的欢笑;伴随着鞭炮声声的孩子的嬉闹;门楣上一幅幅大红春联……但归根结底,是亲人们那千叮万嘱的关怀。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又来到了春节,一转眼我又大了一岁。
乘上长途汽车,和表姐一齐前往远在安徽农村的外婆家。车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地行驶着,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白雪皑皑,一切都似乎未沾染城市的喧嚣。看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色,仿佛只有一会儿就下车了。
我兴奋地跑进家门,一眼便瞧见了早已在门口等候的外公外婆。我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双手作揖,调皮地笑着,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好好好,先进来再说,小财迷。”大家都沉浸在了一片欢声笑语之中……
除夕那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贴春联了,外公还个性嘱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儿,贴在我家大门上呢!“时时福临门,步步来好运。”我大声喊道。外公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啊!我又找到了!”我不禁大叫,“金杯醉酒乾坤大,玉兔迎春岁月新。”少顷,我又跑到了小卖部去买了两个红艳艳的大灯笼,表姐又在院子里挂了些五颜六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温馨极了!大院儿很美,即使我们大家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可还是满足地笑了……
渐渐地,夜幕降临了。我们一大家子吃完年夜饭,便准时围坐在电视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魔术、杂技让我们叹为观止;唱歌、跳舞也渲染了我们一齐载歌载舞……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是我认为此次马年春晚最大的亮点。它不禁让我感动,那位父亲和她的女儿每一年的照片轮流出此刻大屏幕上。时间偷偷溜走,但同时也在父母的脸上刻下了印记。真挚而又平实的歌词,唤起了我浓浓的亲情。此刻,晶莹的泪珠已顺着我的脸颊缓缓流下……“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瞧,空中!有那么多的孔明灯,好似满天繁星,多美呀!即使这么晚了,也还是阻止不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无限憧憬。我表哥也迫不及待地拿着一个孔明灯跑了出去,我跟在他身后,打着手电筒,跑到了一片空旷的田野。点燃孔明灯下的蜡烛,看着它徐徐上升,我双手合十,默默地祝愿自我:期望我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早日穿上一身迷彩,实现自我的梦想!
一觉醒来,便是大年初一。我们一群小孩儿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收压岁钱。满满的口袋使我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一步步数着前进的脚步,我又不禁感叹时间流逝之快。我又将踏上回家的旅途……
春节到,春节到,穿新衣,放鞭炮,走亲访友真热闹;压岁钱,装口袋,包饺子,贴春联,小孩盼望春节到,春节到,春节到湖南的春节作文。
这一首顺口溜说的是小孩盼望春节的来临。小孩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过得开心、轻松、充实,而且充满想象。春节里,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有非常多亲朋好友来到我家,还来了非常多小伙伴,我也可以到他们家里玩,我们互相串门,跟他们一起上街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一起去公园玩跷跷板,在草坪上打滚、踢皮球,玩得忘乎所以,乐得留连忘返。
春节里,还可以放烟花。到了除夕,我们三五成群相约在户外放烟花,我手拿礼花棒,大胆的男生过来点燃了信子,一朵一朵的烟花腾空而起,随风落下,化作云烟。我最喜欢看"天女散花",点燃引信后的烟花呼啸着直射天空,化成千朵万朵五彩缤纷灿烂夺目的'火花,把天空装点得艳丽迷人。呼啸声惊天动地,欢呼声此起彼伏。多么令人开心的春节啊!
因为要过春节,老师总会大发慈悲,没有布置多少作业,我就不用老是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几天时间就把作业完成了,还有许多时间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可以做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折纸、到江滨路上骑自行车,一身轻松,爽极了!
当然了,压岁钱是少不了的,去亲戚家,七大姑八大姨,一人给一包,每次总是满载而归;亲戚来了,这个献上一百,那个塞上两百,没有不喜获丰收的,春节作文《春节到,春节到湖南的春节作文》。爸爸说,压岁钱要存起来,积攒多了,做有意义的事。我问,哪些是有意义的事。他说,比如,帮助贫困地区小朋友上学、向灾区捐款、自己上大学等等都算有意义的事。我总是听爸爸的,不乱花压岁钱,都会把钱存起来。每年都如此。今年春节一定又能收到压岁钱,我又会把它存起来,攒多了,将来取出来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春节年年有,我年年盼,又一个春节即将来临,我想,今年的春节过得一定还是那样开心、轻松、充实,充满想象,也许过得比往年更有意义呢。
我家是一个快乐的家庭,在过年的时候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我来说给你听一听吧。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们到大舅舅家吃年夜饭。年夜饭吃到一半,外公变戏法一般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大红包,我和弟弟一看,赶快跑到外公面前,甜甜地说:外公,愿你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财源滚滚!外公赶快把把红包塞进了我的手中。爸爸,祝你在新的一年中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舅妈,祝你在新的一年中越来越年轻漂亮!我和弟弟给大人一一拜了年后,手中拿了一大叠红包。我们迫不及待地拆开红包数了起来:一百,两百,三百哇!整整一千一百,今天真是大丰收呀!要是天天过年就好了。
冷冷的天气里睡个懒觉是多么舒服的事呀!可是母亲非要我早起和她去跑步,我不愿意去,就把头缩进了被窝里。母亲见了,立即伸手掀我的被子,可她哪知道,我早有准备,用手紧紧的抓住被子,她拉啊拉,就是拉不开。过了一会儿,我感觉到被窝外面没有动静了,就放松了警惕了,谁知母亲趁机用力一拉的,就把我精心设计的被窝扯出了一个大窟窿。我还没反应过来,母亲的手已经伸进被窝和我一决高下。我们一个拉,一个拽,一下子就把我的'睡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我还是赖在床上不愿起来,母亲没办法,就去叫爸爸,爸爸跟着母亲来到战场上,自信地说:怎么,连李诗琪都都不过?!让我来!母亲不服气地说:我就不相信,你能把她从床上弄下来。我的手把被子扯得更紧了,谁知爸爸一扯就把被子扯走了。爸爸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母亲顿时哑口无言。唉,都是刚才我和母亲的战斗太激烈了,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所以
早上一起床,爸爸就打开电脑下起象棋来了。母亲烧好早饭就叫到:李礼生,吃饭了。爸爸头也不抬地说:哦,马上就来。我和母亲就开始吃早饭了。过了一阵子,爸爸从房间里出来不高兴地说:你们吃早饭怎么不叫我?我和母亲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爸爸奇怪地问:有什么好笑的?我就把刚才爸爸母亲的对话学了一遍。爸爸听了,挠挠后脑勺,也笑了起来。从那天起,我就开始叫他棋狂老爸了。
你们说,我们家过年发生的事是不是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