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中,我读了不少的课外书。你想知道吗?如果你想知道,那~就接着往下看吧!很精彩哦。
我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水浒传》、《童年》下面就让我给你讲讲我读完格林童话的感受吧!仔细听。《格林童话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灰姑娘》。灰姑娘本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可她的母亲很快就死了,她的爸爸又给她找了一个后母。后母和她的女儿对灰姑娘一点也不好,把她当成一个奴人一般,老是让她做很多的事情。而灰姑娘对待她的后母和她的女儿却还是很好《格林童话》读书笔记3篇《格林童话》读书笔记3篇。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爱心,不要管别人怎样对待我们,不管有多么的艰难我们都要坚持。《格林童话》这本书是由雅可布.格林和他的弟弟威廉.格林合写的,你们可能以为他们只写童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们研究范围涉及到语言学、哲学、文艺学等诸多领域。
首先,格林童话充满了浪漫诗意的想象。比如,月亮可以一小块一小块地被剪下来;一睡就是一百年;胖仆人能一口将大海的水喝干其次,这些童话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温馨。因为格林兄弟早年丧父,青年丧母,兄弟俩人相依为命,共同经受了人世间的忧患困苦,因而更加懂得人间的温情,如《三兄弟》最后,也是格林童话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赞美勇敢、机智的人物,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宣扬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灰姑娘》和《白雪公主》。
这些精彩的.童话故事确实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格林兄弟能写出这么多,这么好脍炙人口,流芳白世的作品,真让人敬佩呀!
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这次的快乐假期,轻松阅读活动真的让我获益匪浅。那天,妈妈说买一本《格林童话》给弟弟看,另外也顺便让我交交差谁晓得,我一翻那书就爱不释卷了。
在这本书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森林、原野、草地和花木都富于诗的意趣:太阳、月亮和星星,全都是通人性的,很亲切,能给孩子以美好的礼物群山间有人们在干活儿,江湖里有美人鱼在那里昏昏欲睡。各种各样的鸟儿、植物、石头全会说话,会表达感情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金子做的,并且都镶嵌着钻石
书中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异想天开的事物,所有的人物、动物、植物和物件都具有一种勃勃的生命力,在一种充满人性智慧和奇思妙想的糅合中组成了一个通向无限的想象世界。
读着,读着我觉得书中的世界是多少美好,以后我也要多阅读,增长知识,感受读书的快乐。感谢《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童话著作,相信每一个人都看过。这本书的作者是由格林兄弟所写的。一共有168篇童话。每一篇都是如此的优美,如此的让人刻骨铭心。但在我心中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叫做《灰姑娘》的童话
《灰姑娘》是伴随着许多孩子成长的一篇童话,每一个孩子都在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我也不列外。但在我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渐渐的忘却了这些伴随我成长的一篇篇童话。但让我庆幸的是,我再一次整理书柜的时候,让我再次的重温《格林童话》这本书,《灰姑娘》这篇童话。
吹走了书上的灰尘,慢慢的翻开《格林童话》,灰姑娘这三个字进入我的眼前。这篇童话主要讲的是:女主人公很早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爸爸娶了一个继母,她有两个女儿,虽然长得漂亮却对灰姑娘很不好。一次王子的舞会,继母的女儿都要参加,但却不让灰姑娘去,除非灰姑娘完成在一定时间里捡完豆子的任务。虽然考魔法师完成了任务,但还是只有继母她们去。灰姑娘很伤心,魔法师就帮助他去了舞会,但必须12点之前回来。此后的3次舞会王子只和他跳舞。在最后灰姑娘的玻璃鞋掉了,王子就靠这只鞋找到了灰姑娘,继母和他的女儿得到了惩罚,王子和灰姑娘幸福到老。
灰姑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在任何嘲笑、刁难、欺凌、绝望下,都要忍辱负重、忍耐。即使生活在绝望下,也要保持未来的良好心态。最终一定会获得幸福的。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又有谁真正做到?总会在绝望下,再绝望。所以,心态是最重要的,在什么事情下都要有希望。不管是比赛还是什么都要这样做。
是的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启发但是当我慢慢长大时,我却发现了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不好的影响;这个故事中,后母对灰姑娘十分的不好,这给孩子们都留下了一个阴影——后母都是不好的`,不管她有没有孩子都会对你不好。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许也是再婚家庭的矛盾所在。第二:据专家所说,女孩子从小听的童话,就是那些公主们之所以成功,仅仅因为其美貌令她们与众不同。恩,很多童话里的公主都很美丽,丑女的下场就会很惨。这会给人一种以貌取人的想法。
其实童话很美好,天使、仙女。精灵,都是我们所幻想的,期待的。里面的道理都鼓舞着我们,但有些隐秘的小道理却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一道道伤疤,不知不觉的改变了我们的为人,我们的思想。童话,我们的美好幻想,童话,我们的成长伴侣。但小小的伤害,却让人很难过。不过没关系,就让时间帮我们忘却童话的不足,永远记住她的美好......
《格林童话》是一本举世闻名的佳作,作者是格林兄弟。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他们不仅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家,还是德语文学和德语语法的推广者。
《格林童话》里面有许多个童话故事,通过一个个精彩生动的小故事告诉读者好多做人的道理。
其中有一个小故事《猫和老鼠做朋友》我非常喜欢,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只猫认识了一只老鼠,它滔滔不绝地对老鼠说,自己非常非常喜欢老鼠,很羡慕它的生活,特别想跟它交朋友。老鼠被猫的甜言蜜语迷昏了头脑,答应和猫一起生活。
它们买了一罐猪油,放在了教堂里。
没过多久,猫嘴馋了,特别想吃猪油,于是猫骗老鼠说它的表姐刚生了儿子,请它去给小宝贝当教父。小老鼠爽快的答应了。当然,这不是真的,猫走出家门,就去了教堂,爬到猪油那,把上面的猪油舔的精光。小老鼠看到猫回来后,问孩子叫什么名字,“没了顶!”猫淡淡地说。
没过几天,猫又想吃猪油了。它再次骗老鼠说有人请它当教父,好心的老鼠答应了。猫从城墙后面溜进教堂,把猪油消灭了半罐。等它回到家,老鼠问道:“这个孩子取了什么名字呀?”“没了一半。”猫回答。
不久,猫又馋得直流口水了,想再去舔一舔猪油。“好事成三,”它对老鼠说:“又有人请我当教父,我要出去一趟。”猫走了以后,老鼠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它哪里知道,猫这会儿正在把剩下的猪油吃得一点儿不剩呢。猫吃完猪油,一直在外面玩到深夜,才回到家。老鼠见它回来,立刻问它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它叫全没了。”猫说。
冬天到了,它们一起来到教堂,猪油罐还静静地待在那儿,里面却己空空如也,一点猪油都没有了。
“天哪!”老鼠说,“我终于明白了!你可真是我的好朋友啊!先是没了顶,接着没了一半,最后……”“闭嘴”猫大嚷道,“你再敢说一个字,我就把你也吃了!”“全没了”三个字已经到了可怜的老鼠嘴边,但没等它说出来,它的“好朋友”就扑了过来,把它吞到肚子里去了。
老鼠错信猫的甜言蜜语,不仅被骗走了猪油,连命都丢了。好的朋友会开拓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宽;坏的朋友却只会将我们拉入歧途,付出惨重的代价。交友务必慎重,像老鼠这样只看表面,听信甜言,自然看不清别人的真面目,也就交不到真正的好朋友了。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懂得许多小常识、明白做人的道理,在安全课上学到的很多安全知识,都被融入到了一个个小故事中,让我们在读书的同时明白安全知识,做一个会保护自己、善于发现危险的聪明人!
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吧!
《格林童话》我并不陌生,小时候听爸爸妈妈讲过,自己也看过一些,但是《格林童话全集》我没看过。这次,我终于弥补了这个缺憾。
首先介绍一下我买的版本,这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的《格林童话全集》,分三册,一共有210个故事。书的装帧很雅致,特别是里面的几百幅插图,都是从国外原版书上复制的,非常的精美。这套书可真的算得上是图文并茂了。
《格林童话》闻名世界,哺育了一代代的儿童。这本好书是怎样诞生的呢?它的创造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俩原本都是语言学家,还曾编纂过《德语语法》和《德语词典》。从1806年开始,他们凭着为了子孙后代恢复和保存民间文学遗产的信念,花了八年的时间,完成了《格林童话》第一卷和第二卷的搜集整理工作。在这过程里,他们不知作了多少艰难跋涉。打听到哪儿有善讲故事的老奶奶或老大爷,他们就一定赶过去,去说服、去恳求、去聆听人家讲述,同时一字一句、完整忠实地记录下来。他们将记录下的故事再进一步地加工整理,再整理成册。《格林童话》的诞生不单蕴藏着千万人的智慧,更凝聚着格林兄弟的无数心血。想一想吧,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小红帽、青蛙王子……我们应该感谢格林兄弟,是他们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这么多的快乐。
我发现,《格林童话》中时常会有一些重复的套路。比如,童话的主人公以两种居多:一种是一位帅气的小伙子(他可能是普通的手艺人,也可能是富贵的王子),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解救了被魔法控制的公主(或成功完成了求婚的任务),并和公主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另一种主角是一位善良可爱的`女孩,她被自己的继母和姐姐虐待。后来,女孩总是碰到需要帮助的人,并会热情地给予帮助,最后得到了美好的回报(也有可能是解救了一位英俊的王子,最后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故事中也经常出现小精灵、小侏儒,他们有善有恶,恶的会绑架公主、陷害好人,善的会帮助主人公完成一次次的任务。书中还时常出现动物报恩的情景,这些动物总能让主人公成功地渡过难关。
《格林童话》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俗话说:事不过三,这在格林童话里反复得到了验证。几乎每个童话里的考验、获救、奇遇等,都要来上三次,甚至故事中兄弟或者姐妹的个数,大部分也是三个。虽然看多了有点俗套,但反反复复地描述,还是挺有趣的。
《格林童话》影响了很多作家。例如,我家里有一本《普希金童话诗》,我发现里面好几个童话诗就是从格林童话里借鉴的。我很喜欢的日本童话作家安房直子,她最喜欢的书就是格林童话。正如我看的这本《格林童话全集》的前言中
我是湘西大山里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我非常喜欢读书,特别是渴望读到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外书。好多次在梦里,我梦见爸爸妈妈给我买来很多很多的课外书,也梦见学校有了图书室,我和同学们高高兴兴的去借。然而,每次醒来却发现这都是梦,我幼小的心里是多么的遗憾啊!家里因为贫穷,买不起课外书,学校也因为落后没有图书室。我们大山里的孩子是多么羡慕城里那些有很多很多课外书读的孩子呀!
今天是一个神奇的日子,让我多日的梦幻成真!上午第一节课,语文老师走进教室笑呵呵地对我们说:“同学们,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给我校捐赠了大批图书,学校开办了图书室,课外你们可以去那里借书看。”同学们听了,立刻沸腾起来,个个欢呼雀跃,拍手叫好!
一到中午,同学们就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图书室。我快步走进去一看,哇,真有好多好多的书啊!我挤到童话类的书柜面前,忽然惊喜的看到——《格林童话》!我连忙向管理图书的老师借了出来,欢欢喜喜的拿会教室,津津有味的读起来。语文老师给我们介绍过有名的《格林童话》,我早就渴望读到它。我一口气读了《白雪公主》、《小仙人》、《聪明的兄妹》等五、六篇。写得真精彩!
我感到自己就像进入了一个个童话世界,有趣极了!其中我最喜欢《聪明的兄妹》这篇,它讲述的是:一对小兄妹的母亲死了,母亲为他们找的继母十分狠心。由于家里穷,继母想把兄妹俩丢进森林里饿死他们。第一次,聪明的兄妹俩用小石子沿路作记号,从森林里找回了家;第二次,他们被继母丢到更远的森林里,并且又遇上了恶毒的老巫婆,想要吃掉他们,但聪明的'兄妹俩没有被吓倒,他们用勇敢和智慧烧死了老巫婆,又找回了家,这时继母已死,他们和父亲一起愉快的生活。
我真佩服这小兄妹两人,也祝福他们与父亲能够永远快乐的生活。从这个童话中,我想到,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被吓倒,而是要用我们的勇敢和智慧去战胜困难;我还想到,做人要心地善良,好人总会有好报,而坏人终归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本《格林童话》真是太好了,整整一个中午我都舍不得放下它。这就是我这个山里孩子读到的第一本课外书。我们从心里感谢欣欣教育基金会,是她圆了我们读课外书的梦!使我们能够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开阔视野。在她的帮助和鼓励下,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的读书学习,长大了多为祖国和人类社会作贡献!
曾记得小时候,奶奶会经常给我讲一些童话故事,从那以后我就深深地爱上了童话故事。八岁时,我特地让妈妈给我买一本《格林童话》来看。每次看书的时候,都是我最高兴快乐的时候。《格林童话》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奇幻瑰丽的精彩世界,也是一个浪漫神奇的幻想天地,更是一个纯朴、纯真的童心世界,一个个曲折奇妙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开启了我的心智。
重新看了一遍《格林童话》却得到了与以前不同的感受。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童话很幼稚,充满梦幻,很不真实。但是我却觉得童话也富有哲理,以前我听故事,只注意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所包含的寓意,而现在我却从中学到了好多,每一则有趣的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如《背包、帽子和号角》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太贪心,多做一些能够帮助别人的事,将来一定会得到好报。《灰姑娘》则说明了凡事不能光看表面,美的本质终究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的。《不肖的儿子》教我懂得了对待父母长辈要孝顺。
在那些新颖、鲜活、生动的童话中,我找到了另一个多彩而真实的世界,幼小的心灵认识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要以充满童真的心看待自己身边的一切。有名的就是《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了。
读过《白雪公主》,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惩罚。
而《灰姑娘》中的灰姑娘没有得到爱心,但是是她却珍惜自己的爱心,没有因为别人不能够给予自己爱心就变得恶毒起来。她把自己的爱心用在了对母亲的倾诉上,她把自己的爱心用在了对小鸟的交往上,用在了那株美丽的大榛树上……更重要的是她并没有因为境遇不好而放弃美好的追求。尽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与侮辱,但是心地依旧善良的她,最终获得了幸福。
《格林童话》让我有了深刻的感悟,那就是做人要善良。
善,这个字眼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则展显人心灵美的'一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给需要的人;在街上有人看到行人的钱掉在地上,会义无返顾地捡起来物归原主……这些都是善的表现。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结果,所谓“善有善报”就是这个意思。
《格林童话》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赞美勇敢、机智、心灵美的人物和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宣扬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格林童话》让我更深的了解人生,了解人生的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个人都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家园。
《格林童话》是一本当今社会人们需要的好书!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它有很多种“颜色”。有的人生活在快乐的世界中,有的人生活在悲痛的世界中,有的人生活在幸运的世界中,还有的人则生活在倒霉的世界中……生活是这样的复杂,这样的神奇。其实,童话和生活一样神奇,一样五彩缤纷。
今天,我看了一本由德国语文学家和古文化研究家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编写的《格林童话》,读后我深受启发。这本书是格林兄弟根据民间的故事编写的。这些童话故事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勤,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形势,写出了那些劳动人民的心愿。它让人懂得了更多的道理,了解了许多事物。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看到生活的五彩缤纷,真是一本美丽的书啊!
人类从洁净无瑕的世界走来,唱着生命的赞歌,留下了各种妙趣的浪花。《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灰姑娘》、《小无赖》、《小傻子》……历史是永久的歌声,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音符。其中故事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相信就是现实的生活中发生过这样的事,这样的人,其实生活就是童话。如果你的生活是单调的,只有一种颜色,而自己也不去创造它。这样你的生活也不会精彩,没有人愿意欣赏:如果你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是丰富多彩的,而你却不满足,继续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像童话般精彩,让人百看不厌。回想自己纺织的13年的彩锦中,曾经,我在父母双手组成的溺爱的港湾里欢欣地生活着;曾经,我有过太多太多美丽而神奇的梦境;曾经,我收获了又甜又香的果实;曾经,许多如金子般的光阴流水般逝去……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你不去珍惜它,不去创造它,最后就会使你在人生旅途中感到乏味:然而如果你去创造它,把自己的生活创造得更美好,你在人生旅途中就不会感到乏味,反而觉得很开心。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人生是五颜六色的。让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儿童、新世纪的希望去创造新的童话,让我们的脉搏跟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热爱生活,忠于生活,勤于思考,善于表达,若干年后我会饱蘸浓浓的色彩,以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我相信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绚丽夺目。
《格林童话》我喜欢你,因为你能为我的生活调出更多的绚烂,描绘出我课余生活的七彩光环,你是我生活中的调色板!
相信大多数人都情愿像我这样一厢情愿地相信:尽管小矮人身高比白雪公主矮几头,但从来都是打心底倾慕这位身材高挑的大美人的。
她的善良与继母的邪恶在故事中形成那么鲜明的对比。
为格林童话所作的插画把白雪公主描绘成那样一个完美的天使,让人无限向往:美丽而充满智慧的面孔、玲珑而丰满的胸脯、迷人而神秘的身段、修长而匀称的小腿,举手投足之间优雅泰然。
七个小矮人怎会与她朝夕相处而不爱上这样的女子?
我们都知道《格林童话》里白雪公主的故事结局:王子一个深情地吻后,公主吐出了有毒的苹果,从深深眠去的梦里醒来。
如果剧毒的解药是爱,为什么最后让公主得到救赎的不是同样深爱她的七个小矮人中的某一个呢?
我想那是因为七个小矮人的确比不上王子。是小矮人们的偏见让自己失去了真爱的机会,因为在他们的爱情观念里还能找到其他的东西,比如身材够不够高大、样貌是不是俊俏、家境是不是富有。他们懂得的太多,默默付出的太多,然而这一切却不如王子的一个实际行动。
请大家注意格林兄弟描写的这个细节:
“‘她的皮肤雪白,脸颊红润,好像睡着一般,根本不像死去的人。’最后,王子情不自禁地俯身吻了她。”
公主是躺着的,王子是站着的;公主是死去的,王子是活着的。
可是王子依旧义无反顾、俯下身子向着躺在木棺里的公主深深地吻了下去。王子是否会计较那个弯腰的距离有多远呢?
小矮人们一定很后悔吧,其实想要吻到公主的唇,只用把脚踮高一点,或者干脆搬个凳子站上去。
爱要求的仅仅是,在你垫高脚的同时,你的心脏,也就比平时高了那么一些,你就能像茨维塔耶娃在给里尔克的'情书里写的那样,倾听对方心脏的跳动。
“然后——亲吻那心脏。”
其实在格林童话里,每个角色都有一面魔镜,那些可悲的角色总是在镜子面前照呀照,时间久了就忘记了真实的自己,逐渐变成自己表面的囚徒:怎样比较好、更好......学会理智的人不停的想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却又为自己的理智所禁锢。
上文中笔者设想的情节里,小矮人们甘于扮演一个默默奉献的角色,并不是不想去爱,而是舍不得打碎这种为公主奉献的神圣形象。他们知道的太多,知道欲望的限制,在自己与白雪公主还未来得及上演的爱情故事里,已经为自己书写了一个失败的结局。
格林童话送给我们的礼物,就是蔑视这些禁锢的勇气,在每一则童话里,外表、时间、年龄、贫富虽然出现但其实都不在场。格林童话里,只有消隐了一切世俗障碍的男人和女人;只有是否捧起魔镜的抉择。
这一念之间,不知错失多少冥冥的天意。
今年暑假,黄老师为了让我们扩大阅读面、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安排我们读《格列佛游记》并要求写岀读后感。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斯威夫特晚年久病,搁笔多年后于1745年去世。他除了把大部分私人财产留给慈善事业以外,更为后世留下了一大批精彩的讽刺作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传世名篇当然还要推讯格列佛游记》。
作者极富想象力地把我带入到幻化世界,《格列佛游记》实在是一部美妙的儿童读物:它让我能有机会扩大视野、了解社会,从新的视角看人与事;格列佛仿佛是一个天真、调皮的孩子;他随心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在摆弄玩具;漂流到大人国布罗卜了奈格后他又像幼儿在成人世界里一样无能为力。
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实在小,格列佛一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支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二十分之一的缩微国度。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一遍遍地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制造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大木架。
在如此这般的玩具世界里,“高跟党”和“低跟党”你争我斗,势不两立;相邻俩国都想战胜对方,他们互相指责乃至开战,争论吃鸡蛋应先敲破大头还是小头。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于是候选人及指望升迁的满朝文武纷纷冒着摔断脖子的危险研习这种杂耍技艺;为了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缠在腰间的丝绒,官员们做各种可笑的表演。
格列佛到来到了大人国,自己也成了“小人”,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浦特人。他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摆弄刀剑,展示自己的勇敢;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眼。但他讨好主人的举动又是,迫不得已,甚至他企图向国王贡献有关火药枪炮秘诀的'动机都是如此可怜。
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的宫廷的双重经历使他对国王的恩宠和地位的升迁有了新的体验和见解。他曾被大人国一农民拿来展览、出售——恰似当初小人国的牛羊在他手里的遭际——于是他看出主人靠他“赚钱越多就越贪婪”,哪管他累死累活,小命难保。自己成了受剥削的牺牲品。
《格列佛游记》是深受我喜爱读的儿童文学读物之一。它说的栩栩如生而又极富想像。它以讽刺为主,借助尺度改变而产生的陌生感、新奇感、对这些熟悉的事物景象生出想不到的新见解,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它们可笑的本相。
《格林童话》里有仙女,精灵个个都会魔法。还有恶人和善人,恶人最后遭到了惩罚,善人最后得到了回报。大家要想自己也有“魔法”就要认真学习,学到不少的本领,才能帮其他人达成愿望。
在《格林童话》里我最喜欢的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个故事讲得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渔夫在河边钓到一条金鱼,当他要把金鱼装鱼篓时却开口说话了,它请求渔夫放了它,并对他说它可以达成他的愿望。渔夫非常同情它,所以把它放了。渔夫空手回到家后对老婆讲了这件事,老婆责怪说:“你真傻,咱们的房屋都不可以挡风遮雨了,你也不问它要一栋别墅。”渔夫不去,但他害怕老婆,只好硬着头皮去了。他来到海边对金鱼说出了老婆的愿望,金鱼说:“好心的渔夫回去吧,我回满足你老婆的'愿望的。”渔夫回到家看见破烂房的草房变成了别墅,老婆也成了贵妇人,金鱼已经达成了老婆的愿望。
可是第二天早上,老婆又想当国王。渔夫不认可,可又惧怕老婆。渔夫来到海边,海水翻起黑色的波浪。渔夫唤出金鱼对它说;“实在对不起,我老婆想当国王。”金鱼说:“回去吧,你老婆的愿望已经达成。”渔夫回到家别墅已经变成宫殿。哪个知女王并不满足,她要当整个帝国的皇帝。渔夫感觉老婆需要过分了,可女王不允许其他人反驳自己,于是渔夫非常无奈地来找金鱼。这个时候的海水漆黑如墨,波涛震天。渔夫唤出金鱼对它说:“我不知晓该如何解决,我老婆要做皇帝。”“回去吧,她的愿望已经达成。”渔夫低着头回到家说:“皇帝陛下,这回你该满足了吧。”哪个知女皇却对他吼道:“你这个蠢材,我要当教皇。”他跌跌撞撞地来到狂风怒吼、巨浪滔天的海边。苍凉地唤出金鱼对它说出老婆的愿望,金鱼又达成了他老婆的需要。渔夫垂着头回到家心想这回老婆该满足了。第二天,女教皇告诉他想主宰宇宙。他发疯一样地跑到海边对金鱼说出老婆的愿望,金鱼看了看渔夫什么也没说,转身钻进了大海。渔夫回到家,发现高耸入云的教堂不见了,老婆正坐在破草房前。
《格林童话》也非常受大家欢迎。《格林童话》里,故事编得好,这几个故事,有些会让人悲伤,有些会让人欢快,也有些会让人神奇……如此,大家就会喜欢看这本书。而且,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精彩,就像电视里放的一样。目前,你们知晓《格林童话》为何会受大家欢迎了吧!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无论想要什么,都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奋斗去达成。都不可以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