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浙江省仙居县,我们家乡的元宵节可有意思、可热闹、可好玩啦!
传统的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可我们仙居却把正月十四作为元宵节。据说,元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怕敌人元宵节这一天来攻打,便把元宵节提早了一天。后来,人们便把正月十四作为元宵节。
元宵节期间最特别的是每年正月十四夜,家家户户做“菜羹”吃,就是把家里的米粉加入野菜杂食做成;正月十五要吃“咸酸粥”,就是把春节以后吃剩的好菜都放在一起煮。
元宵节也是花灯节。在正月十四这天夜里举行花灯会,人们聚在一起赏花灯、猜灯迷。花灯的品种琳琅满目,其中就有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民间称为“唐灯”。在乡村,还有舞龙、舞狮子的习俗。各种板凳龙、卷地龙、九狮挪球等表演,都非常有特色,十分好看。家家户户在门前迎龙、迎狮子。迎了龙、迎了狮子,表示这一年会有好兆头。
家乡的元宵节蕴含了几千年来仙居人民的智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我爱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觉得别的节都比不上它,大家听了相信一定会问为什么吧,因为我喜欢元宵节前的上灯,还喜欢元宵节里的汤圆。
昨天晚上,我和爷爷一起去蝶园广场看灯,蝶园广场可真美呀!不仅广场的上空飘着许多的孔明灯,而且广场上、草地旁还有许多人在点,他们还在灯上写上自己的愿望,有老人、有青年、还有小孩,有的写下对儿女的祝愿、有的祝愿家人幸福平安。
只见有一个人独自在草地上点着,可是刚刚飞上天就被飘来的烟花烧了,那人环顾四周看见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用烟花打着那个被点着的孔明灯了,那人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又买了一个,我转了一圈,突然我发现一个水上气球莫名其妙地破了,只见气球上有一个被烧过的大洞,后来才发现是被一个小朋友用烟花的火苗烧掉的,我想:如果那家店主发现了他就惨了。
我们继续向别的地方走去,我们又看见了一个人在用名字作画,真是漂亮极了。我们看了一会儿,又碰到了我的一个同学,一起玩了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觉得时间不早了,就和爷爷一起回家了。
我爱元宵节,更爱元宵节上灯时的景象。
元宵节的晚上,我们瑞安市在万松公园举办了20xx新春大型艺术灯会,市民们纷纷去赏花灯,我也不例外,去观赏了这一场视觉盛宴。
今年是蛇年,因此这次花灯以绿色环保、经典文化、十二生肖等为主题。走进门,一座喷泉映入眼帘,喷泉忽高忽低,好似冲天大柱,沿喷泉而走,五颜六色的光影在水波间构成了这夜生动的色调,仔细一看,原来是由鲤鱼,鸭子,青蛙花灯组成。喷泉旁,一座高大的莲花灯闪现着五彩的光芒,意义着莲花灯照亮每个人的心,普照全天下!我再来到万松山脚下,一个巨大的花灯在门口欢迎着我们,两条蛇带着皇冠,花灯的最顶上写着蛇年快乐。它的旁边有一个与它相似的花灯两条小蛇在两面,中间一个大字——“春”,“春”中间的日,是用一颗火红的心形形成,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人间处处都充满着爱心。
朝左边走,有一位诗人屹立不动,他的后面是两把巨大的扇子,写着“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处处蛙。”意义着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
走着走着,又有一个花灯吸引了我,它是由一双手,托着一个地球,下面写着,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它时刻提醒我们要节约环保。
除此之外,还有十二生肖的花灯,模仿得惟妙惟肖,老鼠小巧机灵,牛强壮老实,老虎十分凶勇,兔子活泼可爱,龙活灵活现,蛇危险狡诈……啊!多么美丽的花灯,多么深刻的含义。
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美好。可还有一些人却远离自己的家乡、亲人,如武警战士,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为了给远离家乡的武警叔叔们送去欢乐与祝福,元宵节这天,我校“童鹰”小交警社团组织我们与武警叔叔们一起欢度节日。我们先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活动现场。一到制作台前,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洗干净手一边学阿姨婆婆的样子搓起了元宵,一边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着武警叔叔们的到来。“来啦来啦!”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只见武警叔叔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一进门,他们就把军帽整齐地排在桌子上,然后和我们一起热热闹闹地搓起了元宵。不久,一个个圆溜溜的元宵就搓成了。
“烧好咯,烧好咯!”随着社区婆婆的叫声,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赶忙把元宵端到了武警叔叔手上,他们互相谦让着……看着叔叔们开心的笑脸,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我们的心里满是自豪。
时间像飞箭过得真快。武警叔叔们要回bu队了,我们赶紧站成一排,大声地说:“武警叔叔再见,元宵节快乐,后会有期!”大家听了全笑了。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元宵节啊!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到了,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面的大操场上放鞭炮,我拿出一个烟花叫“孔雀开屏”,这个烟花的形状看起来像个扇子,爸爸点燃后,它先是中间冲出一炮,有红、黄、紫三种颜色,马上左右两边也各冲出两炮,成了兵分五路,就像孔雀的尾巴一样,可漂亮了。还有一个人放了一个大鞭炮,非常响,我也不甘示弱,我把一个“蝴蝶”放在中间,边上放了十个“小神鞭”,当我把“蝴蝶”点燃后,蝴蝶转了起来,“小神鞭”也被蝴蝶的火花点燃了,“小神鞭”也响了起来,我的烟花放完了,最漂亮的当然还是我的孔雀开屏喽!
放完鞭炮后,我们就去游园了,游园里有猜谜、游戏机、射箭、吹球、钓鱼等活动。我先和一个大哥哥玩游戏机,是拳击游戏,当他每次要打到我的时候,我就闪到他的后面,乘机给他一拳,我和他玩了一会就去吹球去了,吹球是要将乒乓球从一个个装满水的纸杯里吹过去,我把水都吹出来了,可是球还是不动,吹了几次最终还是失败了,我还去玩了射箭,我射中了,最后,我拿到了五张兑换票,换了五个玩具回来了,这个元宵节玩的真开心啊!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在灯火阑珊的环境中来临。晚上,咱们一家人去公园去看烟花。咱们到了公园,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咱们随着人流到了楼房上,打开窗户,眼望八方,不知从哪放起。就这样等着,盼着。
开始放烟花了,我心潮澎湃。首先,几颗明亮的火星一颗接着一颗冲上了灰暗的天空,刹那间,火星炸开了,变成了一朵朵五光十色的巨大的花蕊,又好似一位美丽的仙女,把希望的花瓣洒向了人间。有时候又像一团团金色的火光“毕剥毕剥”地炸开来。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各种各样的颜色把天空打扮得绚利多彩,特别是是紫色,那么耀眼,使人心旷神怡。炸完了,在场的观众一呼百应。
接着,还放了玉花门的烟花,千姿百态。令人滑稽的烟火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又像一只只到处乱跑的老鼠从又粗又短的爆竹里蹿出来,飞来飞去,数量越来越多,千丝万缕。彩虹桥令人拍手叫好:两个爆竹,一个烟花飞向左边,另一个飞向右边,形成了一座五颜六色的彩虹桥,又似月牙。许多烟花令人赞叹不已。有的像许花环套在一起,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彩色雨伞,有的像彗星,还有的像长长的瀑布倾泻而下,又像下起了圆圆的小水珠,壮观极了。天边的烟花依旧,光彩夺目而又目不暇接。
元宵节那天,我们班组织同学们包元宵。
那天上午第二节课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觉得十分兴奋啦,因为下堂课我们要包元宵!一下课,我们马上放下了手中的铅笔,开始收拾卫生:大家有的擦桌子,有的整理讲台,有的洗手,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我也开始“工作”了,拿着湿纸巾用力地擦着桌子,把纸巾都擦破了!正当我们忙上忙下的时候,只听“叮叮叮”上课了。我们赶紧放下了手中的卫生工具,坐在座位上等老师发面给我们。
不一会儿,老师拿着面进入教室,她让我们把纸巾放在桌子上,用来放面。老师刚把面发给我们,我就迫不及待地做起了一个个小元宵,小元宵像一颗颗雪白的大珍珠排着队哪!不一会儿,我的“大珍珠”就做好了。老师又对我们说:“把元宵放在前面讲桌上的干面粉上再转一转,这样元宵在煮的时候就不会开口了。”
我在座位上远远地看见一群人在那里转元宵,心想:“太麻烦了,我还是把面粉拿来放在自己纸上转吧!”于是,我跑过去抓了一把面粉就往自己座位上跑。可是,一路上我就像“撒面车”一样,跑到哪里,面粉就撒到哪里,等我跑回座位,手中的面粉早撒光了,我是一点面粉也没有拿到。最后,我只好还是乖乖地跑到前面和大家一起转了自己的元宵。
这次我的元宵节过得真是有意义,不仅自己包了元宵,还知道了人做事不能偷懒,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的!
记忆中,老家诸暨的元宵习俗比较有名的有踩街、猜灯谜、观灯、赏月、放孔明灯、吃汤圆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踩街、猜灯谜了。
元宵节当天,由于天气不好,踩街活动提早到了上午。九点钟,我就早早赶到踩街的起点城市广场。这时,只见参加踩街表演的板龙队、布龙队、锣鼓队每支队伍都充满激情、热火朝天,人人满脸喜庆。而两旁的观众也一脸的笑意、摩肩接踵。
回家途中,穿过城市广场,只见广场上放孔明灯的人不计其数,大多数的人们是用来祈福,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放飞希望。但我一直以来不太愿意去放孔明灯,总认为漂来漂去的灯不知会落在什么地方,假如碰到干燥的物体肯定会发生火灾的,太不安全了。
象征幸福的孔明灯,圆圆满满的汤圆,星光闪烁的天空,美丽宜人的夜晚……家乡的元宵习俗真是精彩、丰富。但使我流连忘返的仍是那踩街,热闹非凡,气势宏伟,还可以强身健体;还有那猜灯谜,不但可以获得精致的礼物,还可以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