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2、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3、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