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早已过去,虽然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天.却发生了许多趣事,有快乐,也有痛苦.但总有一些难忘的事情,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春节的前几天,虽然很是繁忙,也发生了不少事情---我和姐姐出去买过年要用的蔬菜,和必用品.结果到了超市,我还没进门,就被门前的一滩水给畔了个“狗啃泥”,唉!真倒霉。还好,我穿的是雨衣。没啥事,不过也还是蛮搞笑的嘛!买完东西回到家,我一下子瘫倒在床上,刚沾上枕头就睡着了。那时,我恨不得睡他个三天三夜。谁知,凌晨三点,就被喊起来了。唉......
终于到了春节那天,“敲锣打鼓”的把我“请”了下来。哇!满桌的佳肴,占满了“天一般大的桌子”,我看着口水都流出来了。妈妈望了望正馋的我,笑笑说:“小馋猫,先去洗个澡,换身衣服,辞旧迎新。”“Yes,妈咪!我这就去洗。老孙我去也!当当当当当当......”
看着我那搞笑的动作,大家都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起来。
辞旧迎新完毕后,我换上了新衣。焕然一新的我,搞得大家都“不认识”我了。幺幺用不可思议的语气问到;“这还是你吗?平时那个大大咧咧的女汉子,怎么变成娇滴滴的小公主了呢?”
是啊!头上带着一个雪白色的围夹;头发是披在肩上的;上身穿着一件白色打底衫,还套这一件白毛衣;外面穿着一件白色羽绒服;下身穿着白色打底裤;脚上是白色公主鞋。这还是我吗?我自己都不知道了!
我傻傻的挠挠头说;“我是不是应该换一套衣服呢?”
“不用不用,我觉得你这样挺好的!”哥哥笑笑说。
接下来,就是去拜年了。我们先启程出发去奶奶家。
一进门,就必须先磕三个头。就能要到红包。红包要到了,还不能打开,要先说新年祝福语,然后经过长辈们的许可才能打开。有些长辈还要你完成他们提出的要求,无论是什么要求,必须竭尽所能的完成。
我们依次去拜年,我得到的红包也不少。这时,我向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让她把今天收到的.红包,让我自己分配。妈妈半信半疑的答应了我的请求。
我来到那个空巢老人---牛奶奶的家中。分给了牛奶奶一些钱。还和牛奶奶谈心,说话。
妈妈见了,欣慰的笑了。
我想用这篇作文,呼吁全世界的人们---不要让老人成为空巢老人多回家看看,多陪陪家中的老人。
春节,真是过得有趣又充实。我又长大了一岁,还长高了一点;爸爸妈妈也老了一点,时间老人的脚步,也走得越来越快。
这次春节虽然和以往一样短暂,但是却比以前更有意义,更加充实。但是,为什么过年有些人都不能回家看看呢?
新年的钟声伴随着人们无尽的欢呼声传来了。大街上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有的,领着小孩走马观花;有的,带着在大街上吆喝,还有的,则在自己家里噼里啪啦地放鞭炮。咦!一说到放鞭炮。啊,我可来劲了!我伴随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手舞足蹈,东奔西跑,多带劲啊!
不过,我从没有亲自尝试过去放鞭炮。因为我的胆子特别小,每次哥哥姐姐在放鞭炮的时候,我都只有傻呆呆的站在一边眼巴巴的看着,心里既羡慕又害怕。羡慕,他们可以和鞭炮一同欢乐!害怕,鞭炮炸着手。
我渴望放一次鞭炮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地牵动着我的心——今年,无论如何,我也要尝试一次。
不愧是“大地红”,声音响亮而热烈,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无限喜庆气氛。我在响声结束后立即冲过去,在鞭炮箱里找那些未炸的鞭炮。
姐姐见了我就说:“多找点,给我几个,反正你又不敢玩。”
我可不高兴了,说:“谁说我不敢玩,今天就玩给你看。”
于是,我向哥哥要了一支带着火花的木条,又从鞭炮箱中找了一个引信最长的。正要点燃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我的心犹如一只小兔子,扑腾、扑腾地跳个不停。
姐姐故意激我:“你不敢就别逞强了,还是给我吧!”
我一听这话,心一横,豁出去了。我左手拿着鞭炮,右手拿着木条,小心翼翼地接近那长长细细的引线。不知是怎么的.,我两只手总是不听使唤,火焰刚要触到引线的那一刹那,手就开始不听使唤的抖动着,总也无法接近引线。这一次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带着视死如归的信念,将火星触到了引信,我扬手一扔,将鞭炮扔了出去。我将自己缩成了一个球体,紧闭双眼,心扑腾、扑腾的跳着。过了一会儿,鞭炮那吓人的声音依旧没有响起,这倒奇怪了。我仔细一看,唉!引信根本就没有点着。我舒了一口气,又重新站了起来,拾起了那个鞭炮。我闷闷不乐的说:“嗨,每次都在引线点燃之前就扔了,可惜。”这时,哥哥走过来对我说:“你不用怕,点燃之后再扔也不迟啊!关键是得沉的住气,千万不能慌。”说完他示范了一遍给我看。这次,我模仿着哥哥的样子,将心平静下来。不紧不慢的将火焰棒接近了引线,只见引信冒出了火花。我听到“嗤嗤”的一声,不慌不忙地把鞭炮扔了出去,只见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炸开了花。我成功了!我欢呼着,奔跑着,伴随着一声声的鞭炮声,我会了!
从这次尝试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信”+“勇于实践”=“成功”!明年再见,我亲爱的鞭炮。下次!我要玩转鞭炮!
你,还记得吗?每一年的那个时候总是红灯似火,夜晚人们总是不爱睡觉,而你就坐在床上发呆,对着那一张张几乎都是陌生的脸,感到不安和烦闷,与窗外人们的欢乐格格不入。是了,这也就是那年春节的你了。
不管你是否这样,但这就是我,也不是每个小孩一到春节就会不管不顾的疯的。
那时候还很小,什么都不懂却又想得比谁都多。家家都挂着红灯笼,贴着对联说是喜庆;春节吃饭前放鞭炮,说是赶走前一年的坏心情坏运气;家里没几个熟悉的脸,说是团圆。可是那时候的我却不大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味,总是觉得,有些大人们明明不开心,心事各异却要装作一脸开心的样子,春节这种仪式化的节日,真是不大让人开心。
说起真正让我对春节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到时候,那时也正好又是一年春节。
那时老师布置了一篇关于春节的.作文,我也就直来直去的把所想的全写里面了,却不想,在妈妈收拾书包的时候被妈妈看见了。当我被妈妈叫进房间时,看见那摊开的作文本时,我便什么都知道了,那时的我也不免有些恐慌,毕竟,大人们对春节这种节日是尤其看重的。
我依然记得,她的声音很轻很轻,却如一块重石丢进了我的心里,溅起惊人的水花:“节日到底是什么,你知道吗?”没等我回答,她又接着说道:“过节日这种习俗经过漫长的演变,可能已经变了很多,可有些东西却是一直存在的。有的人他们一直很忙,生活也不快乐,可为什么她们依旧会顶着愁容,做出一副欢喜的样子呢?”
我微张着唇,不知作何回答,妈妈过了一会儿,长叹一口气:“他们老了……人越大了,知心朋友越少,也就越孤单,稍微有点关系的人家做些什么事情,凭借这一点儿血脉相连的关系,也想和别人多聊聊天,说说话。而这个契机,便是节日。而且节日,不仅仅是节日啊……”
妈妈的话对那时的我来说还很深奥,我也不懂,但她依然自顾自的说着。
我走出去,看着外面,小孩们一起放烟花,点燃了就立马尖叫着跑开;年轻人一起讨论着最新出的电视剧;老人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聊着其他人听不懂的话题。依旧是那样喜庆的氛围,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但又似乎有什么正悄然改变。
小时候,觉得过春节的意义是一段比往日丰富的饭菜,现在的我才明白,节日更珍贵的并不是节日本身,而是人们欢聚一堂时忘却所有的那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