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知识 > 汉语字典

安若泰山是什么意思_安若泰山_近义词_拼音_典故_解释

发布人: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7

【安若泰山】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安若泰山

繁体

安若泰山

拼音

ān ruò tài shān

近义词

万无一失

【安若泰山】的意思和解释

【安若泰山】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安如泰山」。见「安如泰山」条。典源此处所列为「安如泰山」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焦延寿1>《易林、卷一、坤之中孚》2>安如太山3>,福喜屡臻4>。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1) 焦延寿:西汉梁(今河南商邱南)人,字赣,为小黄令。治《易》学,着有《易林》十六卷。(2) 典故或见于汉、枚乘〈上书谏吴王〉。(3) 太山:即泰山。起于山东省胶州湾西南,横亘省境中部,尽于运河东岸。主峰在泰安县北,为五岳中的东岳。(4) 臻:音ㄓㄣ,至、到达。〔参考资料〕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据《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枚乘》引)枚乘字叔,淮阴人也,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队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絫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今欲极天命之寿,敝无穷之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絫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安如泰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易林、卷一》所谓「坤之中孚」,是说筮卦时所得到的「本卦」为坤卦(),由六个阴爻组成;而其「之卦」(也称「变卦」、「动卦」)为中孚(),由中央两个阴爻与下上各两个阳爻组成。阴爻象徵柔弱,阳爻代表刚强,所以坤卦显得过于柔弱而易受伤害;但它变成中孚,柔弱的本体下下上上都受到双重阳爻的护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据《说文》,「太」是「泰」的古文;后来被当成语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处于十分安稳的状态。另外汉朝枚乘的〈上书谏吴王〉中,也有「安于太山」一语。汉景帝时,枚乘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吴王心怀不轨,意图反叛,枚乘不赞成,于是上书吴王,加以劝谏。在谏书中,枚乘提到:「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去做,那是比累积的鸡蛋还要危险,比登天还要艰难。如果能改变意图,比翻转手掌还容易,也能使您比泰山还稳固。」但刘濞执迷不悟,枚乘于是离开吴国。书证01.《南史、卷八、梁本纪、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怵于邪说,即安荆楚。」

02.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七、奇对》:「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奇对: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亦作安如泰山、稳如泰山。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奇对:「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亦作「安如泰山」、「稳如泰山」。

【安若泰山】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形容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七、奇对》:「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也作「安如泰山」、「稳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