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许多人在大街小巷随地吐痰、乱贴小广告、酒后驾驶、乱闯红灯……
但文明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个座,不乱扔东西、不讲脏话,不做破坏公共设施的事,不给别人增加烦恼,那么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就会慢慢消失。讲文明,是体现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
大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这句话是交通常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遵守交通规则呢?就连我也一样。周六,我要去家教学英语,因为吃饭晚了,眼看就要迟到了,我便飞快地往家教那跑。可屋漏又逢连夜阴雨,偏偏又碰上了红灯,我心想:糟了,今天是这学期最后一堂课,老师说过不能迟到,可已经晚了20分钟了,再等一会,我就要被批评了。我看看四周,太好了,没有人,我飞快地跑了过去。可正当我停下时,一位小女孩拦住了我,她问道:“大姐姐,老师说过不能闯红灯,你为什么要闯啊?”我不耐烦地说:“上学要迟到了,哪里还来得及看红灯还是绿灯。”“原来你念过书啊,我还以为你没有念过书,老师没有教过你交通规则呢!”我生气极了:“小朋友,说话不要这么伤人,谁说我没有念过书,谁说老师没有教过我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只是今天有点急而已。”“大姐姐,老师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像你这样过马路,都成为中国式的过马路了,你可不要让我们国家抹黑哦。”从她稚嫩的语言中,我顿时觉得很惭愧:是呀,一个孩子都懂这么多,我为什么不能呢!我蹲下来,拉着她的手说:“小妹妹,谢谢你,姐姐以后不会这么做了,我一定做个懂礼貌,守道德的人,好吗?”“姐姐,你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姐姐。”糟了,我迟到了!
这次虽然迟到了一堂课的时间,可我也上了人生宝贵的一课,那一天,那个下午,那个小女孩,教会了我怎样去做个文明守纪的人。
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同建造一个文明徐州吧!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的脸面。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荣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共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家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用水平之上。一个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
进中学将近一年了,我明白了,文明是一种与人沟通的最好工具,文明要做到与人文明交往,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家是个文明的孩子,在校是个文明的学生,在社会是个文明的好公民。
在学校中,随处可见的塑料袋,饮料瓶等这些破坏环境的垃圾,而丢弃的人就缺少文明,主动与同学打招呼是文明,愿意帮助别人是文明,不说脏话是文明,不打人,不违反纪律是文明。
同学们总会觉得自己与社会不沾边,但我们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但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够抢到一个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但当我们被别人踩到时,总是因为别人不说对不起而心情大受影响,同学们最爱去旅行,但我们再去游玩时,东西吃的很开心,但吃完东西后你的垃圾又是扔到哪里了呢?是走几步扔到垃圾桶中还是随手乱扔呢?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之师出现在报纸上,要让他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家的节约意识真在逐渐降低,人们浪费的习惯与日俱增,让我们这些后生感到非常惭愧,于是我决定做一个“文明餐桌”行动的志愿者。
这次行动就从最近的一次聚会开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加一个亲戚举行的聚会,一到酒店,金碧辉煌的大柱子挺立在我的面前,再向前看看,还有晶莹剔透的转盘桌和精心雕刻的椅子。我们一上座,没等几分钟菜就端上来了,其中有海参、鲍鱼、大虾、狮子头、鸡鸭鱼各种好吃的,还有一些美味的素菜,比如:松仁玉米、拌黄瓜等。看得我直流口水,想立刻扑上去统统吃下,但是我又想到我要做“文明餐桌”行动的志愿者,又想到妈妈以前的教导,我果断放下了这个心思,等着老人开吃了以后再动。终于开吃了,我嗖嗖的吧每人一个的海参和鲍鱼塞进肚子里,让后又吃了好几勺松仁玉米,喝了不少汤,席中,还上了一些水饺和油炸麻花,最后还上了餐后水果和甜点,我吃的真是享受啊。我吃饱以后,我到处走啊走,看见其他包房中那凌乱不堪的景象,那不堪入目的餐桌,那残渣变地的地面,以及一些丝毫未动的饭菜。感觉这里的'空气中好像弥漫着食物们的怨气。突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宣传标语,上面写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吃多少点多少。”“餐桌文明,人人有责。”等标语,我立刻就想:“要是剩饭我可要打包啊,不能浪费了。”,于是我就回去了,回去时正赶上他们结账,那个服务员问:“要打包吗?”大人们都说不,可我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说:“打包吧,别浪费了。”当时妈妈就给我竖起了大拇指,然后打包带走了剩饭。
从小我们就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种诗朗诵中来认识粮食的来之不易;现在我们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的句子中来实行勤俭节约。让我们在这些名句下实行勤俭,推广节约,让我们做一个文明餐桌的志愿者吧。
文明是成功的花蕊,是理想的风帆,更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前提。
我们威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高区是我们威海的一部分,我们要用文明来装饰我们的“美”,用文明装饰我们美好的高区家园。
“民以食为天,用餐礼为先。”文明就餐也反映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公众场所就餐时,我们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吵嚷,以免口中的食物到处“飞”;不能嬉戏打闹,要文明就餐,因为这时已经影响到了他人。我们还要注意节约粮食,我们的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一个普遍现象,倒剩饭的桶都满满的溢出来,一群又一群的苍蝇在上面来回徘徊,看到这些本来可以节约下来的饭菜,白白的浪费掉,真的让人心如刀割,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我们做为一名中学生,要改掉这种不良行为,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从文明就餐做起。
我们也要做到文明出行,上下公交车自觉排队,那样就不会拥挤,也会节省大家的时间。平时大家都喜欢到处走一走,散一散心,玩一玩。但不要随手乱扔垃圾,保持我们的家园干净,整洁。每当看到我们美丽的海边遍地垃圾,环卫工人每天清扫,每天都有,我便想着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出游的时候随身带一个垃圾袋,把垃圾随手带走那该多好呀!现在个别古迹上都有“某某到此一游”的字迹,对于有些人来说,觉得很好玩,但对于古迹来说却是永恒,所以我们要阻止这种不良行为,对这种不文明的出游行为说“不”。要从我们自身做起,用我们的文明行为去影响他人,人人做文明公民。
文明是一盏灯,既照亮别人,又温暖自己,让我们人人争做一个文明的高区人,将身边的每一种不文明行为努力制止,让文明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我们的高区家园会越来越美好。
触摸城市名片感受文明风采——扬州双博馆游记星期天,爸爸带我参观了扬州双博馆,收获很大,既饱了眼福,又学到了不少知识。上午9点半,我们就到了扬州双博馆。只见博物馆紧靠扬城“西区绿肺”——明月湖的西侧,外观采用荷叶造型,使之融入紧邻的湖滨地理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游人如织。
博物馆的东部是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一座雕版印刷博物馆,展览以雕版工艺流程和历代雕版印刷为重点,陈列有20余万片古代雕版。
说实话,我看不懂,也不喜欢。爸爸说等我年龄再大些,知识再多些,一定会视这些为无价之宝的。西部是扬州博物馆,陈列了各种精美文物近三万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品1000余件,汉、唐、清三朝的文物颇具地方特色,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博物精品,金器、铜器、漆器、玉器、瓷器、俑器、乐器、印章、文房四宝……真是应有尽有,尤其是汉代与唐代出土的文物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工艺之精为他处无法比拟。在铜器展柜前,我们看到了西周时期的四凤大铜盘,东汉时期的错银饰青铜牛灯,还有唐代的海马葡萄镜,只见这个铜镜古朴典雅,造型别致,装饰精美,可惜放的时间太长了,那铜镜已经照不出人的面貌来。
爸爸说,古代人一旦发现铜镜不亮、模糊的时候,就会请来磨镜的工人进行打磨,光可鉴人后再使用。爸爸还说,这铜镜在古代还造就了一种职业,就是磨镜工人,可惜自从出现玻璃镜子以后,这种职业就没落了。哎,看来做个古代人也不容易呀。馆藏最多、我最喜欢的是陶瓷制品:唐三彩双鱼壶,唐代阿拉伯文背水扁瓷壶;明代时大彬手制紫砂茶壶……一件件瓷器光彩夺目,精妙绝纶。
其中,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国宝级文物珍品,也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全世界仅有3件。回家的路上,爸爸对我说,扬州双博馆馆藏的一件件精品,就是代表扬州历史的一张张文墨飘香的名片,展现出的是扬州昔日不朽的文明。做为今天扬州的市民,做为新新少年的我,要好好学习,力争上游,为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为迎接扬州建城2300周年献礼!
人们常说:一撇一捺写个“人”,但是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要我们思考:如何做一个文明人。那么文明又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文明就是路上相遇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小小举动……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讲文明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一个文明人的形象,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在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等,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另外还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相互之间讲脏话,说粗话,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为,我们不能只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
在我的家里,每一个人从来都不会说脏话,因为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育我,说脏话是可耻的行为,是没有教养的行为,是让人瞧不起的行为。小时候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现在长大了,我知道这是爸爸妈妈给予我的最宝贵的财富!每天妈妈开车送我上下学,车里总是准备垃圾袋,从不允许我乱丢垃圾,因为妈妈常说环卫工人每天工作那么辛苦,起早贪黑的,都是为了这个城市更美丽,只有每个人都以文明的行为克己,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至少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在与文明同行,爸爸妈妈从不闯红灯,能够做到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此我感到自豪!
同学们,都加入到做文明人的队伍中吧!其实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它只不过是少扔垃圾,少说脏话,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有困难热情帮助……这很小很小的一件事,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
让文明伴我们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