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月残缺时的样貌,我要改变它。我不喜欢玫瑰的花刺,我要改变它。我不喜欢人分离时的痛苦,我要改变它。努力,最终是失败。我才意识到我最应该改变的是自己。
月的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为何要改变它?改变的应是自己:如果没有残月的不完美,怎么能衬出满月的动人。
玫瑰的花刺,是上帝赋予它的防身武器,为何要改变它?改变的应是自己:如果没有花刺的护身,我们也许见不到动人的玫瑰,花儿也许早已被伤害得体无完肤。
人的悲欢离合,是人生的必然会经历的,为何要改变它?改变的应是自己:如果没有人的悲与离,怎么能衬出友情的可贵,亲情的无价。欢与合的快乐,又怎么能感受得到?
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他人。
爱因斯坦,童年时的他,经常被人们讽刺挖苦,但是他没有因此沉沦。他努力寻找着方法,相对论的诞生,改变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赞扬和鲜花从此以后围绕在他的身边……
爱迪生,在上学时,由于上课提出的问题与课本关系不大,被学校开除:但是在他母亲的鼓励与指导下,自己认真地探索追求。一千多项的大大小小的发明告诉人们: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改变自己,也许你会发现生命的另一种真谛。
改变自己,也许你会明白世界真的是如此美好。
改变自己,也许你会觉得原来亲情是如此可贵。
改变自己,也许你才知道原来的你是多么无知。
改变自己,身边许多会因你的改变而快乐,或许还会因你的改变而改变:家人会因你的改变而改变,甚至国家也会因你的改变而改变。
改变是一股春风,是一缕阳光,是一次重生。让我们行动起来,改变自己。
人生势必有几多风雨,几多阴霾?但总有人通过改变自己而拨开云雾见到了森林。尽管出生于一个清贫的修鞋匠家庭,但他在青年时代就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着作。尽管他两次经商两次失败,八次竞选八次失败,其间还有过一次精神崩溃,但他仍选择勇敢向前,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最后终于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是他把一个分裂的国家合二为一,是他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是他通过改变自己改变了历史的笔迹。
纵使黄沙蒙蔽了一切,也不要悲哀,不如改变自己罢,心眼可以嗅到出水的清荷!
他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他清晰地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却没有力量去改变它,于是只好改变自己——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因为改变自己,他领悟到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真谛;因为改变自己,他欣赏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之观;因为改变自己,他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纵使黑暗吞噬了一切,也不要悲哀,不如改变自己罢,微笑可以点燃太阳的光彩!
然而那些不能改变自己的,只能活生生被环境淘汰。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中。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
即使峰回路转,也会有夜尽天明,
即使披荆斩棘,也会有前途似锦,
只要你相信——改变自己,你就是下一个成功的青年!
躺在床上一个多小时也没能睡着。这可是我保持了一年的习惯啊!现在让我突然改变,怎么能适应呢?以前在人们口中的“学霸宿舍”里,每个人都是一样学到很晚,都一样适应这种晚睡早起的生活。如今出现这种问题,怎样才能两全?而且我将所有背诵的时间都放在早晨。
5点起床,5点半便进入状态记忆各种内容。而她,根本不允许我定闹铃。原因是,打扰她睡觉。那两天我对她极度反感,对宿舍极度反感。我反感一切剥夺我自由和学习的因素。当一个人适应了繁忙生活时,一旦突然空闲下来,那种空虚感是生不如死的痛苦。
在某个午后,去操场逛了一圈,突然间豁然开朗。我只想着她能适应环境,却从没想自己也要适应她。别人我管不了,难道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能改变吗?如今是新的环境,不再是那个“学霸宿舍”,我也应该尽力融入这个宿舍,适应这个宿舍才对啊。减少晚上的学习时间也不一定是坏事,可以把中午用来写作业的时间用来看书做笔记,然后在晚自习作业时提高效率,同时又增加了休息时间,不是更好吗?虽然很难改变,但我相信如今的不适应以后也会成为习惯的。
有时也会害怕变得和她们一样不再热爱学习,但我更愿相信自己。虽然不相信出淤泥而不染,但也更相信梦想的力量可以抵制一路上的诱惑。
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适应环境,改变自己。现在的我们既能和平友好相处,又不会再因此冲突,算是好结局吧。但也要坚信,不要在改变中,迷失了自己。
回忆是偶然的风沙,一吹吹到月光之下,在记忆深处,折一枝桃花。
推开第一扇记忆之窗,看到的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是儿时的风景。银色的月光如一层薄纱笼罩着大地。院子里,那桃花正开得恣肆风流,又显得端庄雅淑,周围是正吐露着芬芳的迎春花。花旁,年幼的我和慈祥的奶奶正坐在椅子上。夜,是那么宁静,那么安详,只有奶奶的声音和时有时无的狗吠声。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听着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奶奶的声音好似在用心地歌唱,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让我忍不住遐想起来:那在广寒宫里的嫦娥,那捣药的玉兔,那伐桂的吴刚。奶奶的故事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
再推开一扇窗,我见到的是一幅绚丽的画面,这是我的小学时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春天伴随着第一只回到南方的燕子,第一朵露出笑颜的鲜花,第一棵探出脑袋的小草归来了。大家脱掉那厚重的棉袄,欢快地在校园里奔跑,嬉戏,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放学后,三五成群结伴去郊外放风筝。累了,就靠着一颗棵粉得似霞的桃树休息,沐浴着阳光,享受着轻风,无忧无虑地谈天说地。至今仍忘不了当时那高飞的风筝和大家脸上童真,无邪的笑意。六年的学习生活,灌溉了幼年时的那一粒种子,它已开始冲破土层,冒出淡绿色的嫩芽。
轻轻推开最后一扇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熟悉的情景,这,是现在。如今,年龄的增长使我变得更加成熟。课间,我不再像从前那般肆无忌惮地追逐打闹,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而是在堆积如山的作业前奋笔疾书。可这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人生才能更加充实。当年的嫩芽,如今已根深蒂固,被汗水与泪水浇灌着,已长出了几片新叶。
燕子飞了,还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在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匆匆,不会为任何事物所停留,趁现在时间还很多,一定要抓紧时间,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有人说:“你若觉得生活中有诸多不顺心,那你最好先检查自身的问题,找到问题然后去改变。”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自己也要去适应这个环境。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抱怨学习有多么枯燥,工作有多么不顺心,别人有诸多的不好管,但殊不知往往你抱怨的其实是你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遇到了风雨,常常会去埋怨老师为什么没有把你教好,会抱怨同学为什么不给你讲题,会抱怨别人为什么考的那么好,会抱怨身边的所有事与人,但却从没想过一切的根源,全是在于自身。你是否想过你不顺心的根源是上课没认真做笔记,是课前课后没有没有认真复习和预习,你在享受生活时,别人在努力刷题。你大概没有想过吧?因此时刻检查自身的问题,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习惯。
老鼠向蚂蚁诉苦:“我的每一个邻居都不友好”。蚂蚁说:“你若不改变自己爱偷东西这个习惯,没人会对你友好。”是啊,改变自己是多么重要啊!
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中,除了你的家人,没有谁有义务去适应你,只有改正自身的不足,你身边绝大多数人才会对你笑脸相迎。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喜欢你,但改变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才会让大部分人喜欢你,而不是厌恶你。
改变自己,给自己添加一份成熟;改变自己,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和谐;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美好;改变自己使世间多一份温暖。改变自己,使自己与亲人,与伙伴,与朋友与师长之间多一份和谐与美好吧!
人的一生,都在选择中度过。
写文章,更离不开选择。从题旨的确定、素材的筛选,到谋篇布局、斟字酌句……处处都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思想、感觉与情绪的内容、形式和语汇。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材—写什么?因为生活像浩瀚的大海,你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地把整个大海的面貌反映出来,只能从中摄取一个角度,撷取一滴水珠;但这是个什么样的角度,这是哪一滴水珠,这就要靠我们来选择了。正如要做一道菜,首先需上菜场选购一样,倘若买回的是蔬菜,哪怕再碧绿、再新鲜,却怎么也做不出红烧肉或炒鸡蛋来的。所以,题材的选择,对一篇文章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即使题材范围相同,也存在选择之优劣和差异。比如写海上生活,有的文章通过描写飞溅的浪花、滚滚的波涛,来阐发自己的联想;有的文章通过对白帆、渔船,以及船上的人的描述,来表达某一种感受;还有的文章则通过对海底下的珊瑚、礁石等神秘世界的展现,来直抒胸臆……又如,老师出题记一次春游,大多数同学都会用饱蘸颜色的彩笔,来尽情描绘锦绣江南的旖旎风光,或在这种秀丽景色中见闻的人和事;但高明的同学往往不满足于这种司空见惯的描写,他们把自己的眼光,像照相机的镜头一般,对准一个不为人们易于发现的角落,而这个角落,恰好反映了他所要表达的某一种思想感触。于是,他的文章便会奇迹似的出类拔萃,闪出亮光来。
这就是:因为他选择了他自己的“发现”。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学习和培养自己的“发现”,可以说,这是写文章的基本功。因为有了自己的“发现”,就有了文章的灵魂;有了自己的“发现”,就会有给读者启迪的真知灼见,而不是别人早就说过了千百遍的陈词滥调的赘述;有了自己的“发现”即使是老题材,也能从生活的矿藏中开掘出独特的新玩意儿来……这样的文章,就不至于人云亦云,枯燥乏味。
当然,要“发现”并非易事,必须多联想,多思考,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而要往深处去探索,求得一个自己独立的看法。如果这个看法的确是自己的,那么它就会具有它自己的存在价值,应该勇敢、大胆、豪不犹豫地把它形诸笔端。
年青的朋友们,如果问作文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请扬起想象的风帆,在生活的大海中驰聘探求,不断选择你自己的“发现”最后一定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快要开学啦,经过一个暑假,我长大了,懂得了学习的重要。
暑假前期,我把《暑假作业》早早就写完了,觉得老师留其他作业是多余,所以预习作业迟迟没有动笔。自觉学习变成了被动学习,三个星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妈妈每星期检查一次作业,开始还耐心地教导我,我根本没有改正错误,而是变本加厉,最终还是被妈妈狠狠地批评了。哎!谁让我懒呢。不行,我要“洗心革面”重新开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在兴趣班考了第二名,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妈妈生气主要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同学们要问是什么让我有了改变呢?这源于妈妈的一番苦心,为了要我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妈妈专程带我去清华大学参观。虽然是暑期,还是有许多同学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妈妈给我讲了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含义。在参观荷塘月色一景时,我了解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的历史背景和感悟,终于明白了只有祖国繁荣昌盛,才有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才有能力建设好祖国,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这是我们的责任。
临近开学,我给自己制订了计划,有时无法自控,还会偷个小懒,妈妈一提醒,我便马上改正。新学期,我和父母达成协议,学会规范自己,认真执行计划,父母做监督员,我相信自己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