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清晨的甘露
滋润着初生的小草;
你是挚情的太阳
温暖着无边的田野;
你是无私的春蚕,
更是默默无闻的烛炬
抚育着这群孩子
风雨中的遮伞
是你的特有;
艰难中的平坦
是你的付出;
成长中的快乐
是你唯一的收获;
可,待到岁月溜走后
你已成年迈之人……
你拥有着最美
同时拥有着博爱;
你付出着最好
同时收获着最美;
你就是最美
不论面容如何
你就是最美
因心灵最美
所以最美
——献给那些在教育事业上奋斗的教师们
平山县古月高一:独自2等待
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喀左,唤醒了小花、小草,也唤醒了乌兰山的小花园。
乌兰山的小花园是我心中的圣地,它用榆叶梅做围墙,榆叶梅把小花园分为大小相等的四部分,它的花呈淡粉色,全部盛开的花朵好像孩子的笑脸;半开着的榆叶梅如同孩子刚睁开眼睛看一下这个世界,到有这么多的游人来观赏自己,又羞涩地藏了回去;没开的花骨朵儿宛如婴儿嘟着的小嘴。挨着榆叶梅的是连翘花,一簇簇盛开的花朵仿佛是一扇扇小风车,风一吹起好似无数只小风车旋转了起来,令你眼花缭乱。中间两道榆叶梅墙之间是杉树,这些杉树似一个个寿桃。在榆叶梅旁边还有一排排枫树,犹如守卫着花园的士兵。更令人惊奇的是枫树居然也会开花。
这时有一只只蝴蝶飞了过来落在了金黄色的连翘花上,风一吹,好像无数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就连忙碌的小蜜蜂也跑来赶趟趟,它们在花丛中玩起了捉迷藏。
地面开出了地丁花,长出了苦麻子……密密麻麻,黄黄紫紫,
它们一定在比谁开的更旺盛。
太阳落山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争奇斗艳的花,形态万千的树,让春天的小花园成为了我心中最美的画卷。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这是著名作家但丁先生说的。母亲的呼唤,很多人认为是唠叨,非常烦人。但这唠叨是里充满着母亲的对你的关爱。我也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呼唤、唠叨。
母亲的呼唤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它已不可少。“快吃早餐,牛奶一定要喝完,牛奶里有很多营养!快喝!”每到早餐时间,母亲就催促我喝牛奶。就这话,也要说上几十遍。吃完早餐后,我忽然想去表妹家玩,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去表妹家玩!”妈妈说:“可以。”我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就在这时,又传来一阵讨厌的唠叨声,“穿多点衣服,小心着凉!”我忍受不了这声音,只好无奈地穿多一件衣服。在一路上,母亲还是不停的唠叨,母亲一开口,就收不住,说不尽。母亲皱了皱眉头,说:“在表妹家要懂礼貌,不要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如果,表妹同意了才能……”终于,我忍受不住了,就对母亲说:“妈妈,这些我都知道,而且,我从来没有像你说的那样做过!同一句话,一天也要说上上万遍”母亲听了,摇了摇头,说:“我是怕你会犯这样的小错误,才会那么唠叨。你一定要记住……”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凡事都要换个角度来看。”我想:“对啊,妈妈之所以会那么唠叨,完全是为了我啊!她这是关心我,要我喝牛奶,是想我补充多点营养;叮嘱我穿多点衣服,是为了不让我着凉,为了我的身体健康。我是多么幸福啊,有一个关心我的好母亲。”从此,我懂事了很多,母亲那脸上也多了几丝微笑。
就在我玩得很疯的时候,妈妈的一声呼唤,就像有魔力一样控制了我,就是我的魂魄也呼唤回来了。
世界上好最美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唠叨。
老师如同我们的父母,父母生了我们,而您却给了我智慧,交给我人生的哲理,贾老师,您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教师。
贾老师我知道,您罚我们是因为爱我们,我们刚开始还恨您,但是,现在回想一下,我想错了,您发我们是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个错误,以后就不会再犯了,那时候我敬仰您。
贾老师我知道,您凶,是为了让我们不敢在您面前放肆,让我们深刻的记住这件事情,但如果您笑着说,我们就不会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所以您对我们凶,也很严格,那时候,我崇敬您。
贾老师我知道,您并不是只有严格,您也有笑容,班级获得了好成绩,您会笑,会鼓励我们,会说我们好棒,您问我们要什么奖励,其实已经不用了,因为您笑了,用什么鼓励、奖励,也不如这一笑,您那笑是多么灿烂,多么阳光,而那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那时候我敬爱您。
贾老师,您是我心中最美的教师,您是我心中唯一的老师,我敬佩您!
春夏秋冬,伴随季节更替。辛勤的老师,伴随我走过了5年的风风雨雨,让我从“叽拉叽拉”学语到了读书识字,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六尺讲台上,总是可以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他们在这六尺讲台上流过无数滴汗水,粉笔总是在黑板上叽叽喳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写个不停,写过无数个春夏秋冬,写下了渊博的知识,他们留在了我的心中,他们将自己所有的学识毫不保留地交给了求知的学生们,他们就像火红蜡烛一样,燃尽了自己,照亮了无数个学生。
在我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有太多太多让我留恋的恩师,他们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给了我们母亲一般的爱。让我最难忘怀的还是现在的班主任姚老师,一个即严厉又慈详的老师。记得姚老师刚接手我们班的时候,老师给我印象是好严厉,那时我对姚老师更多的是敬重,不也敢主动和姚老师交流。可慢慢的我们都发现,在姚老师严厉的外表下,更多的是慈详和蔼。别看姚老师是个大男人,其实他的内心可仔细了,班里每一个同学的情况老师都装在心里,每一个同学喜怒哀乐都牵动着老师的心。
老师的嘴巴给了我无限的关怀,老师的微笑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老师的双手给了我飞翔的翅膀……老师给了我很多很多,不仅上我学到了更多知识,还使我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此时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的真正内涵。
一个个辛勤的园丁,一根根燃烧着的蜡烛犹如一团团火焰照耀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老师,我的好老师,感谢您明亮的烛光,感谢您辛勤的浇灌,感谢您耀眼的阳光射入我的心灵。让我真诚的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学钢琴的孩子,不可不认得李云迪。李云迪何许人也?在我的想象中,李云迪永远都着一袭黑色的.燕尾服,在柔和得仿佛一团散开棉絮的光线中,演奏着心灵的旋律。听闻李云迪要到我们这个小地方开肖邦作品演奏会,心情仿佛是一口废弃的古钟,突然被一个孩子恶作剧地敲醒。在我看来,李云迪就是电视上的人物,我们只配远远地瞻仰,似乎从未期许能与他见面,及至真的买到了李云迪的演出门票,有时突然想起能与这世界级大师晤面,也觉不可思议。在我们学钢琴的孩子中,李云迪便是乐坛上的莫言,尽管并不甚了解他,但其诸多荣誉仍使我不得不敬仰他。
演出定在泰州大剧院。大剧院之前已经去过好多次了,但我跨进大剧院的一刹那,头一次觉得它是如此的雄伟而庄重。宽敞的前厅铺着光滑明亮的大理石地板,踏在上面让人不觉放轻脚步,生怕自己的唐突破坏了这静肃的氛围。剧院大厅正中悬挂着巨大的水晶灯,它安详地注视着自己那点缀着硕大宝石的身姿,迸射出孔雀尾羽那样华贵的光芒,晶莹的宝石折射出动人的微笑,眯起眼睛,空中仿佛下着一场凝固了的金雨。前厅的正中是一堵刻有花纹的金色的墙,墙壁很粗糙,但也正因如此更给人一种艺术的质感。墙前面竖着一壁巨大的海报,上书大字“李云迪签售会”,背景便是一头卷发的李云迪,正托腮凝视着窗外的天空沉思。他的眼睛纯净而明澈,干净得不像一个三十几岁的人的眼神,那里隐藏着一个琴声般高贵、诗歌般典雅的灵魂,当你的目光与它片刻的接触,便会生出一种深深的颤栗。这不是瞎吹,而是当你真正怀着一颗景仰的心站在一位世界级大师面前,那感觉自己实在太渺小,并不配与这颗伟大的灵魂交流而油然而生的颤栗。
沿着左边的旋转楼梯来到二楼的大平台,再往前走,便是音乐会的入口了。手扶栏杆俯视大厅,人群麇集,一扫往日疲惫的脸上富有神采,平静的外表下似乎藏着一团让他们激动的东西。音乐厅入口那两扇紧闭着的雕花镶金把手大木门,即将给人们引入一个新的世界。而那两扇大门后的李云迪,此刻或许又在做什么?喝一两杯温热的柠檬茶,靠在椅背上翻阅着桌上叠成堆的琴谱?我不得而知。但我们这成千盈百的人却怀着同样的心情去想象光芒万丈的李云迪。
门开了。音乐的气息扑面而来。远远的舞台上,没有想象中的灯光璀璨、流光溢彩,与之前那些烟雾缭绕、霓虹闪烁的乐团相比确实寒酸了许多。台上卸去了霓虹灯,搬走了装饰品,拿掉了舞台银幕,空空荡荡的舞台上,只放着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但这也就足够了,钢琴的魅力足以让一切的装饰都黯然失色——它不需要任何的装饰。伴随着低低的惊呼声和潮水般在大礼堂中荡漾的掌声,喧阗的人群很快便安静下来。一身黑色礼服的李云迪从舞台一侧的小门内走了出来。面对眼前那激动甚至疯狂的目光,李云迪似乎成了面对无数支飞来的利箭而措手不及的剑客,他微微羞赧似的朝大家鞠了一躬,走到钢琴边,挪了挪琴凳,撩撩看上去有些过长的袖子,稍稍定定神,舒缓的琴声便像往河中扔的小石子,使礼堂这湉湉的水面荡开一圈又一圈涟漪。
也许我等俗人的水平并不足以去品味肖邦高雅的乐曲,在我听来并不见得比那些通俗曲子好听易赏。好像是将一篇极美的文章拆开来,让一个不懂得文学的人胡乱将它们凑起。如此经典传神之作,怎会如此枯燥无味?
整个礼堂,除了很节制的咳嗽声外,四周极是阒静。音乐像一阵金色的迷雾,让所有人都陶醉其中。靠在红色缎背椅上,全身极为懒散,禁不住默默闭上眼睛,享受这片刻的惬意。说也来怪,原本像一辆破拖拉机发出的磕磕绊绊的音乐,此时听来竟顺耳多了。一支又一支乐曲流淌进耳朵,带来意想不到的奇妙。声音轻柔时,琴声便像一匹光滑的蓝色丝绸,明亮鲜活,直铺到你的脚下,用那一片温柔的光,轻轻地将你拥抱;琴声明快时,眼前便出现了一汪清浅的泉水,冒冒冒,永不疲倦地泛着泡,仔细看中,水中还斜插着几串珍珠似的泡;而当琴声狂躁,如狂风暴雨,我似乎被抛入海浪之中,层层叠叠的海浪像女孩的纱裙,野兽般嘶吼着朝我扑来;当乐声舒缓,海潮退去,我又来到一片绿草地,那草地一片迷濛的绿,一片水洗过的绿,一片芊绵的绿,像水,像烟,像梦境,叫人舍不得用手指去碰一碰。都说读书便是与高尚的人谈话,而音乐便是将人带入一个奇妙的境界旅行,看遍旖旎的风光。
台上的李云迪,在如水的灯光下,静静叙述着梦一样的旅程。那双在琴键上翻飞流连的手,像一双黑白相间的蝴蝶,优雅地在舞台中央蹁跹,扇出一簇又一簇带着花香的音符,扫清了悒郁,洗涤了万虑,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深深沉醉在音乐的臂弯里……
从大剧院出来,一阵凉风吹来,氤氲着淡淡的清夜的味道。远处高楼上闪闪烁烁的灯光,为黑夜缀上了一颗颗闪光的星。今夜,也许李云迪便是那片最美的星光吧。
冰凌花,是冬日里因为屋里的暖气和外面的寒气碰撞在玻璃窗上,在这个寒与暖的临界之处结成、开出的奇异绚烂的花朵。如今,在城里,早已居住在楼室里面,已经用地热和空调取暖的人们,大概淡忘了冰凌花;如今的孩子们更不知冰凌花为何物了,连听了这花的名字都感到陌生新奇。
这冰凌花出身寒苦,它是盛开在上个世纪走过来的人们眼前、身边和心中的花。想起冰凌花,就想起经历的许许多多。
在我的心中,从坎坷、艰难、尴尬的煎熬之中,留下美好回味和记忆的东西很少,但冰凌花算是此生每每魂牵梦萦的一个,我在最难的时候,曾经终日望着寒窗上的冰凌花发呆出神,心游八荒万仞,今天我每每忆起这段心路历程,就从心底里油然而生一种凄美而纯真的感慨:最美,冰凌花!
我的记忆中,过去的冬天真冷,要比现在的冬天冷上许多倍。尤其是在我的少年时代,每到冬天,那数九隆冬的老北风,那漫天的的鹅毛大雪,老人们叫它北风烟雪,那滴水成冰的气候,我和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如今想来,都如同神话,没有冻死在那些个冬天里连自己都觉得万幸。
那时,冰凌花就开在我们家那四扇巴掌大的单层小玻璃窗上。我家住的老式房子,只有向阳的南面四扇玻璃窗,上面的窗户阁子是糊的窗户纸。每到冬天,为了防寒,妈妈领我们选一个暖洋洋的日子,打糨糊,溜窗户缝。妈妈说:针鼻大的窟窿能透进斗大的风,一定要糊严实;外面冷,屋里热,玻璃窗上才开冰凌花呢。就这样,每天我们除了上学,淘气,就在家里的炕头猫冬。
那时,从屋里向外看的视野只有这四块小玻璃窗,我们的眼界真狭小啊。待到开出了冰凌花的季节,更是什么也看不见了。大雪封门的严冬里,家里取暖,除了烧炕的地炉子或者闷灶子外,就是几节铁皮卷成的炉筒子连起来的站炉子。
那时,我有很多的时间专心致志观赏这小窗上盛开的美丽的冰凌花。因为我病和残的缘故,每天早上,父母也不让我起来生炉子,我就有了赖在热被窝里,掖好被角,晚起的坏毛病。父母如何为生活愁苦,我不知道体会,但我视线里赏心悦目的冰凌花,真给我止痛解忧。
冰凌花真美,真是大自然赏赐给人们的珍贵艺术品。我从心里折服赞叹大自然的妙造神功。你看,每天盛开的冰凌花,每一块玻璃上盛开的冰凌花,决不雷同,决无克隆和抄袭之嫌。它千姿百态超凡脱俗,样式、花色、品类、版本层出不穷,美不胜收。
有时,它开得毛茸茸的,象北极熊的皮毛,那是因为天太冷了,窗户上的霜太厚的缘故;有时象美丽的凤尾竹象芹菜叶;有时象天上的云卷有时象海里的浪花,有时象梦幻般难以形容的奇异的图案,再好的画手也很难描绘这晶莹如雪,鬼斧神工的冰凌花!
我曾经有过看着小窗上变幻莫测迷人心魄的冰凌花痴痴发呆的经历。这冰凌花,让我消融了多少心中的苦痛和寂寞、孤独的时光呵。许多时候,我人都在课堂上了,心里还念记着小窗上的冰凌花,我的笔记本上经常出现当天看到的最新版本的冰凌花的临摹习作,大家看不懂我画的是什么,我也始终没有画出一幅超越自然的杰作,于是,我依然继续顶礼膜拜如醉如痴地观赏每天都是新版独家原创的冰凌花。
如今,奇美的冰凌花已经从我的眼前消失许多年了,但却一直盛开在我的心中,而且依然是每天一个版本,依然千姿百态,生机盎然。
冰凌花陪伴着我度过艰难的岁月,苦涩的心路历程,它是我无言的好友。
它授我美的要义,让我开启心灵深出智慧的大门,种下美的种子,开出善的花朵;在新的世纪,我依然痴心不改:我心中的冰凌花,最美。
最美,冰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