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ì
注音:ㄓˋ
繁体:致
部首:至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GCFT
五行:火
统一码:81F4
笔顺:一フ丶一丨一ノ一ノ丶
名称:横、撇折、点、横、竖、提、撇、横、撇、捺
致(緻)
zhì(ㄓˋ)
⒈ 送给,给予:致仕(退休)。致辞。致电。致力。致哀。致命。
⒉ 招引,使达到:致病。致使。以致。专心致志。
⒊ 样子,情趣:大致。别致。景致。兴(
xìng
)致。⒋ 细密,精细:致密。精致。
cause、deliver、devote、extend、delicate、fine、incur、send
形声:从攵、至声
※ 致的意思、基本解释,致是什么意思由365作文网 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 致
zhì
〈动〉
(1) 同本义 [deliver;extend;send]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3) 招引;招致 [incur;result in;cause]
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 孙休。——《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4) 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
(5) 造成;导致 [create;bring about;cause]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致得(致使)
(7) 求取;获得 [gain;get]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致一己之能。——[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数数百金。——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
(9) 表达 [express]
妇前致问。——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10) 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
(11) 奉献;献纳 [sacrifice]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12) 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13) 转告;回报 [pass on (word);communicate;repay;requite]
荆轲遂见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记》
(14) 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
(15) 施加;施行 [carry out]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书·多士》
(16)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
(17) 归还;交还 [return]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18)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
(19) 放置 [place;put]。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20)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devote oneself efforts to]。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
(21) 通“至”。到达[arrive;reach]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
卒先致缘陵。——《管子·大匡》
(22) 又
邢君出致于 齐。
◎ 致
zhì
〈副〉
(1) 通“至”。极,尽 [very]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致曲(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
◎ 致
zhì
〈名〉
(1) 情趣;兴致 [manner or style that engages attention or arouses interest]
[蒋]干还,称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别致;景致;致度(神采风度)
(3) 书卷,契据 [books]
献田宅者操书致。——《礼记·曲礼》
◎ 致
緻
zhì
〈形〉
(1) 结构上细密 [fine and close]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礼记·月令》
(2) 又如:精致(精巧细致);密致(结构紧密;致密)
(3) 周密 [careful]
德产之致也精微。——《礼记·礼器》
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4) 又如:细致(精细周密)
致【未集下】【至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陟利切,音躓。《說文》送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于人也。
又招致也。《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繫辭》備物致用。《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
又納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又傳致也。《詩·小雅》工祝致告。《箋》祝於是致孝孫之意,告尸以利成。
又極也。《書·盤庚》凡爾衆,其惟致告。《傳》致我誠,告汝衆。《禮·禮器》有放而不致也。《疏》致,極也。
又《禮·樂記》致樂以治心。《註》致,猶㴱審也。
又委也。《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論語》事君能致其身。《朱註》致,猶委也。
又誠也。《老子·道德經》其致之。《註》致,誠也。
又挑戰曰致師。《左傳·宣十二年》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爲右,以致晉師。《疏》致師,致其必戰之志。
又態也。《水經注》茂竹便媚,致可翫也。《六帖》崔遠風致整峻。《王縉詩》自然成高致。
又至也。《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疏》訓致爲至,夢之所至也。
又制也。《管子·白心篇》以致爲儀。《註》致者,所以節制其事,故爲儀。
又《易·繫辭》一致而百慮。《疏》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又就也。《老子·道德經》故致數車無車。《註》致,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爲輻,爲輪,爲轂,爲衡,爲轝,無有各爲車者。
又《詩·大雅》是致是附。《傳》致,致其社稷羣神。《疏》致者,運轉之詞。
又密也。《禮·禮器》德產之致也精微。《註》致,致密也。《前漢·嚴延年傳》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齊。
又與緻通。《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必功致爲上。《註》謂功力密緻也。緻至同。
致【卷五】【夊部】
送詣也。从夊从至。陟利切
(致)送詣也。言部曰。詣、候至也。送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引伸爲召致之致。又爲精致之致。月令必工致爲上是也。精致、漢人衹作致。糸部緻字、徐鉉所增。凡鄭注俗本乃有緻。从夊。从至。夊猶送也。陟利切。十五部。
组词
háo máo zhī chà,jiāng zhì qiān lǐ
豪牦之差,将致千里háo zhì
豪致jí qíng jìn zhì
极情尽致niǎn zhì
辇致yán zhì
言致kuì zhì
馈致xīng zhì lín lí
兴致淋漓xīng yún zhì yǔ
兴云致雨yì zhì
逸致gé wù zhì zhī
格物致知shū tú tóng zhì
殊涂同致hé qì zhì xiáng,guāi qì zhì yì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hé qì zhì xiáng,guāi qì zhì yì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háo lí zhī chā,jiāng zhì qiān lǐ
豪厘之差,将致千里qí qíng yì zhì
奇情异致guāi qì zhì lì,hé qì zhì xiáng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bìng wú èr zhì
并无二致zuò zhāng zuò zhì
作张作致jī xiǎo zhì jù
积小致巨shū tú yī zhì
殊涂一致bié ráo fēng zhì
别饶风致xìng zhì bó fā
兴致勃发jī láo zhì jí
积劳致疾yǎng yōng zhì huàn
养痈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