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挂齿:放在嘴里说。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形容不值一提。原带有轻蔑意;现表示客套的话语。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叔孙通传》: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客套话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齿,不能读作“chì”。
成语辨形:挂,不能写作“桂”;齿,不能写作“次”。
近义词:无足挂齿、微不足道 、何足道哉
反义词:津津乐道 、大书特书 、至关紧要
成语例子:不过先人留下来的几本破书,卖又不值钱,随便带在行箧解解闷儿,当小说书看罢了,何足挂齿。(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成语谜语:区区小事
犹言哪里值得一提。用于表示轻视。语本《汉书•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旧时亦常用作自谦语。
不值得说、不值得一提。含有轻视的意思。《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亦用作谦虚之词。《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区区微劳,何足挂齿?」《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这是一时应酬之作,何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