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坚持不懈
成语例子:古之贤哲,孰不病贫?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动心忍性,方为志人。(明 赵弼《疥鬼对》)
以外在的困厄,震撼其心志,使其性格愈发坚强。《孟子.告子下》:「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后多用作不顾外在的困难、阻碍,坚持下去。宋.陆游〈通判夔州谢政府启〉:「动心忍性,庶几或进于豪分,娱忧纾悲,亦当勉见于言语。」近卧薪尝胆
动心忍性是一个汉语词汇,比喻历经困苦而磨炼身心,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