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老家在美丽的白云桥畔——鹿亭,外公就住在风景优美的鹿亭。秋天一到,外公家的板栗就成熟了,这不,国庆一过,外公就打来电话,让我们一起去打板栗。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而上,秋天的景色还真美,有些树的。叶子已经变黄了,山风吹过远远望去,一片片的叶子随风飘落,好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外公家的板栗树就种在村前的公路边上,当我们的车开到的时候,外公早已经开始在打板栗了。只见外公拿着竹竿在一簇簇的板栗球上使劲地敲打着,一个个长满了刺的“乒乓球”就纷纷从树上欢蹦乱跳着落了下来。
我也找来了一根小竹竿,往树上打去。只见一个个全身长满刺的小圆球三三两两地挂在树枝上,有青色的,也有棕色的,正在我犹豫打哪个的时候,爸爸说“等一下,看我的!”只见爸爸飞起一脚,“咚”的一声踢在板栗树上,树叶响起一阵“沙沙”声,有几颗板栗掉落了下来。我见爸爸有这样的神功,心想:这个方法简单,我也抬腿朝大树踢了一脚,可是大树却纹丝不动,我反而被反弹坐到了地上,外公和爸爸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外婆和妈妈在地上捡打落的板栗。于是我也跑过去帮忙。可是看着长满刺的板栗,我却不敢下手去捡了。我看到外婆捡板栗是用一个毛竹弯曲做成的“火夹”夹的,又方便又不扎手。
晚上,外公把早已剥出来晾干的板栗,放在锅里用盐炒熟,剥开一颗放在嘴里,真是香极了。
我的老家在乡下,每当节假日的时候我都会到老家去玩,在哪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打板栗。
金秋十月,各种果子成熟了。我们回到老家,吃过午饭之后,爸爸说“:我们下午去打板栗吧。”爸爸准备好一根长棍子和一个袋子还有钳子,就兴致勃勃的出发了。路上秋风抚摸着我们的脸,田野里的稻子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五米笑开了怀,大豆粒粒饱。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山坡。奶奶种得板栗树就在这里。一颗颗板栗枝干粗壮,密密的叶子之间挂满了板栗蓬。有的板栗裂开了嘴笑着,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棍子往树枝上打,可是棍子很重我很摇摇晃晃使劲地打了几下。板栗蓬一个也没落下来,树叶却落下了不少。爸爸说“:你力气太小了,负责捡板栗蓬,我来打。”爸爸拿起棍子猛打,板栗蓬就争先恐后地落下来。”啪啪扑扑”的`像下了一场板栗雨。我赶紧拿起钳子去夹,把它夹到我袋子里来。突然,一个板栗蓬掉在我头上,我大声的叫腾着惹的大家哈哈大笑。我们一边夹板栗,一边有说有笑。我挑了一个裂开的蓬的板栗掰开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脆脆的,香香的美味极了。
夕阳西下,爸爸挑着袋子,我拿着工具走在乡间小路上乐淘淘。
今天天气很好,一早袁叔叔就打电话约我们去打板栗,我们高兴地答应了。
刚吃完饭,我们就急忙拿着早已准备好的袋子出发了。不一会我们就到了,下车一看好多板栗树啊,已经有很多人在打板栗了,我们也赶忙加入了打板栗的队伍。爸爸先找了一根长棍子然后爬上一棵长满板栗的'树开始打起来,我和妈妈在下面捡,只听妈妈一声尖叫,原来板栗满身长满了尖刺,妈妈没有经验,所以妈妈的手被刺破了。直接用手根本捡不起来,我们又没有带手套,怎么办呢?我和妈妈就找来一些短棍当筷子来夹板栗,呵呵,这下就不怕扎手了。不一会我和妈妈就捡了两袋子板栗,袁叔叔他们也捡了很多,我们又玩了一会,山上的蚊子实在太多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今天既收获了板栗,又学会了遇到困难要想办法来解决。今天玩得很开心!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洗漱过后跟随婆婆(奶奶)到坡上去打板栗。
我们走到板栗树前,婆婆关切地说:“林祥,你快让一下,不然板栗身上的刺会扎到你!”我后退了几步,看婆婆站在田埂上,举起长长的竹竿用力地打在树枝上,那些裂开嘴笑的'板栗娃娃欢蹦乱跳着离开了树妈妈。我觉得很好玩,情不自禁地说:“婆婆,我来试试,你先歇一会!”婆婆便把竹竿递给我。
我拿着竹竿,可竹竿不听我的指令,左右摇晃着。我尽全力稳住竹竿,然后再用力打下去……板栗像一颗颗小流星坠落下来。看到那可爱的板栗从树上下来了,我便接二连三地打着。可没几竿子,“哎哟!”——我的手腕像被千万颗刺扎了一样,我顿时丢下手中的竹竿,叫婆婆帮我扯一下手。处理之后,我觉得我的一双手还特别特别酸疼。我又稍微活动了一下,手便好了些。
哎!打板栗还真是不容易啊!
今天是国庆节,正当我无聊而发呆的时候,奶奶提议:“我们一起去打板栗吧。”“当然好啊!”我屁颠屁颠跟着奶奶出发了。
我们在奶奶的带领下,来到一条宽阔的小河边,小河的水很湍急,但是我们谁也没有雨靴,当我们以为不能去了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二话不说脱下鞋袜,淌过了河。
过了河以后,我们来到山脚,看那崎岖的山路,我有些害怕了,但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所以我没有打“退堂鼓”。我们找来一根木棍当登山棒。半路上,我们认识了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又细又长,像一把长长的尖刀。它的叶子锋利无比,只要你去碰它,它准会让你的。手上多出一道伤口来。
终于到了目的地,我们拿来了两根竹竿,使劲敲打板栗树,板栗就落下来了。原来,板栗并不像在城市里看到的那样,它的果壳像一只缩成一团的刺猬,圆球似的果壳上长满了像缝衣针般的利刺,只要你去碰它一下就会被扎去。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今天,我终于体会到了,到家的时候我已经累瘫了。但我们收获了满满的一筐板栗。
劳动才会有收成!
“试卷没带,家长没签字的给我站起来!”随着数学老师的`一声怒吼,十几位同学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接下来,便是终极惩罚——打板子。
数学老师手持教鞭,怒气冲冲地向那些“倒霉鬼”走去,而那些“倒霉鬼”们一个个双眼紧闭,不停的搓着双手,好像是运动员赛前热身,又似乎心中默默地念着:“老师看不见我,老师看不见我,老师看不见我。”那架势,好像他们就是那障人眼目的魔法师。
老师走到同学A面前,同学A的脸上眼露惧色哆哆嗦嗦地伸出左手,老师毫不留情地扬起教鞭打了下去。只听见了“啪啪”几声清脆的响声,同学A的脸上浮现出了痛苦的表情。他的五官扭曲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是鼻子,哪个是眼睛,不知情的人可能还会认为他是外星人,或是在表演“变脸”的小品呢!
惩罚完A,老师又使用“凌波微步”移步到同学B面前,同学B是个“惯犯”,不知因此吃了多少板子了,已经练成了“精钢不坏之身”,老师也毫不留情地打了十几下。再看看同学B的表情:若无其事,就像这板子只是在给他挠痒痒似的,就是神通广大的老师也拿他无能为力,让人暗自伸出大拇指:够种,好样的!
接下来的时间,班级里的板子的“噼啪”声此起彼伏,惨叫声更是连绵不绝,而我们这些幸存者则在小声嘀咕“1、2、3……12下”“1、2、3……20下,破纪录了。”经过了约十几分钟,这板子才打完了,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大约打了一百多下,她也是蛮拼得呀!
为此,班上有一个同学写了一个小片段,来记录这段“残酷”的历史。“从前,凡间有68只小妖(我们班的68位同学)祸害人间,王母娘娘(数学老师)见此状,下凡降妖。她使用上古神器之一——教鞭,打死了不少小妖。幸而存活的小妖,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从此,这个片段被流传下来,供我们口口相传。
下课了,同学们一下子从刚才紧张惶恐的气氛中缓过神来,有人大笑,有人扮鬼脸,有人叹息。而我坐在那里,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哎,虽然老师“狠”了些,但在现在这种教育环境中,老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你以为老师喜欢打人发火吗?那也是她想“棍棒底下出优生”呢!
同学们啊,那就让我们长点记性吧!别让这“伟大的悲剧”重演了,拜托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