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开始体会到了父母那些唠叨话语,不是简单的“陈词滥调”时,而是那些肺腑之言,甚至我都烂熟于心时,我已经忙碌奔波于学习生活之间了。
一席光阴间,我已经告别了金色的童年,告别了花一样的季节,又再青春落幕的时候,当我身处异地,无尽的压力袭来,我终于体会到那不是,不是枯燥的“只字片语”,那是带着真情真爱的话语,句句暖心。听着电话那头,感到无人援助的我,顿时变得有了动力,感动再次喷涌而出。宋室朝廷软弱无能,屡遭番邦入侵,但在执政期间却涌现出了一大批忧国忧民的人物。范仲淹曾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抒怀,陆游也发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感慨,朴素的字里行间闪耀着大公无私的光辉,忧国忧民的情感中体现的是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他们将自己的忧爱情结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连,这种高贵的品质和伟大的情操值得我们敬佩和赞扬。
多年来,“孟母三迁”的故事和《游子吟》的诗句一直深深感动着我,它们都反映了一个母亲对孩子因爱而忧的情感。我时常在想:这样平凡的故事和平实的诗句为什么能感动我这么多年?原因就在于这里面所包含的平凡人性中所体现出的伟大以及人类忧爱情结的真情流露。所以说无论历史人物还是寻常百姓,忧爱意识人人都有,无忧则无爱,无爱也无忧。
在今天和平的年代,平凡的我们也许没法去做一些诸如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统一之类的大事,但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学习和辛勤工作,不断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事虽小,但这也是忧民爱国的表现。只要我们常怀忧爱之心,多为他人着想,为国家多做贡献,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的丰富多彩,我们的国家也才会更加地繁荣昌盛。
忧与爱是相关连的,有忧就有爱,有爱才有忧;忧是爱的另一种方式,而爱更是忧的另一面。
孩子发高烧,父母在一旁忧虑满面,是爱;对于身患绝症的父母,儿女面孔中透露着爱意,打算隐瞒实情,心中满是忧愁。
一只猫,母猫,充满的爱和忧,它慈爱地带领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玩耍……孩子一天天长大,再也不需要妈妈的保护了,便踏着稚拙的步伐离开了——也象征着我们,羽翼丰满却还尚稚嫩,没有经历沧桑。它们的妈妈——也预示着我们的妈妈,眼中满是忧虑和慈爱,忧虑我们的稚嫩,爱我们的,自信和勇敢。
人的一生要经历风风雨雨,但却少不了忧与爱——无论是亲人父母还是老师。藏在心中的爱,露在外表的忧;藏进心中的忧,表露在外的爱,是我们绚丽人生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情感。
总之,忧与爱这两个互不关联却又紧紧相连的情感,才是内外不能统一的根本,重了忧,忽略了爱;重了爱,忽略了应有的忧……生活中,虽然二者兼得是不可能的,是不现实的。忧与爱不可兼得,忧与爱,不能忽略,忧与爱绝不简单,难道,我们就能忽略这份心态吗?
这个是忧与爱构成的,没有乔布斯的“忧”,哪来Iphone的热爱;没有中国足球的“忧”,哪来欧洲杯的爱……
所以,不要认为忧和爱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就像人,人在上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它们就像一对情人,无论走到哪儿都不分离;它们,就像鱼儿和水,密不可分;它们,就像人与空气,融洽互依;它们更像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互相依赖……
忧吧,这是爱的体现;爱吧,这也是忧哇!在心中,忧与爱的种子正悄然萌发……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出来了,题目是《忧与爱》。拍手叫好。
“忧”字是发愁的意思,词有忧愁、忧虑、忧患、忧伤等意思。而爱的意思大家更能理解了,爱护、爱戴、爱情。往往“忧”字给人带来的是烦恼和不安,有的时候甚至给人带来很不好的后果。
但是爱就不同了,爱有的时候是一种广义的爱,有时候也有一种狭隘的爱,不管如何,忧和爱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同的结果,有时候是天壤之别的效果。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忧与爱又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世界上的事情很多是能互相变化的,坏事有时候能转换成好事,好事有时候能转换为坏事,不是有这句话嘛: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关键看它是如何转换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能把握事物的变化,这个变化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做到的,要靠掌握的知识,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能力等。
忧和爱又何尝不能转换呢。忧,其实一直都存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忧的时候,工作中事情,家庭事情,孩子的学习,身体的健康,同事的相处,朋友的关系等等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忧的时候;有时候老板的一句话,能半天缓不过神来;男女相处,谈情说爱一样有欢乐也有哭泣。这时,就需要我们用能力,用很好的方法,用知识文化去处理好这个“忧”。
而处理好忧字,其实,更需要的是一个“爱”字。家庭遇到困难了,遇到灾害了,需要用爱去处理,去呵护,去奉献出自己的爱;孩子遇到困惑了,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了,我们是担忧,但是更需要用“爱”的方式去解除孩子的忧;工作上遇到不顺,同事、朋友中发生矛盾,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也需要体现大爱,胸怀宽广,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也是一中境界。“既生俞何生亮”这句话反映了三国时期周俞的心胸狭窄,说是最后被诸葛亮活活的气死,倒不如说是周自己气死自己;周婷婷的父亲把自己聋哑女儿培养进了美国的著名大学。自己心爱的女儿不能说话是天大的忧,而其父亲用博大的爱去培养她,用大爱把她送进了高等学府,这就是由忧,再去用生命去爱的生动例子。这些例子也是很多的,数不胜数。
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忧,而不去努力想办法来解决忧,不去努力把忧来转换成爱,那么,有时候后果是很严重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一味的即打又骂,甚至用伤孩子自尊的语言羞辱他(她),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大家不曾看到,有的孩子顶不住压力,就用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有的父母生下孩子,发现身体有缺陷就抛弃,没有去用爱来挽救孩子,一推了之,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
这次高考作文题目,我以为很是不错,有水平。总之,忧与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忧,特别是现在社会压力较大,忧会无处不在。
而遇到忧,我们又如何去把握,去处理。能把“忧”真正用“爱”去转换,由忧再回到爱,才是我们生活中真正需要的。那才是我们对待生活的真正水平。
岁月匆匆逝去不留任何足迹,在芳华的岁月流逝过程中年少的我们在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渐渐学会关心身边那些为我们挥洒汗水泪的人。虽然在岁月的匆逝前我们显得很无奈,虽然逝去的过往有逆心的忧,也有悔恨的爱。但当我们鼓起勇气去面对时,才会发现忧是那么渺小,爱是那般浓郁。
人生轨道上爱。时光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在不知不觉中驶向远方。我的时光列车也如很多人的一样,自由地在人生的新轨上驰翔。但我的列车总是有很多故障:有时全新的轨道会移位,随时可能会将我导入歧途,是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推着我一步一步的前进。那是母亲总是很有劲,推了很久都脸不红气不喘,也就是在母亲的全方位护航下,我的时光列车驶入了人生的第一个车站。在驶入车站的那一刻我不经意的回眸,猛然发现我的人生轨道上遍布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爱。
回眸一刻的忧。在沐浴了岁月老人给我设下的种种磨难之后,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曾经稚嫩的我学会在人生路途迈下坚实稳重的每一步。但一直陪伴在旁侧鼓励我的母亲却被岁月这个魔法师变了模样。让站在月台上的我看的心痛。母亲原本乌黑的秀发已变成了缕缕银丝,以前白皙坚实的脸颊也变得苍老,以前直挺是身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弯曲了。而今我独在异乡求学,在一个陌生到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城市,内心被孤寂与无奈占领。有时受伤了、苦闷了、失意了都会习惯的想起永远站在我身后的母亲。但当我猛然转过身后才发现身后是那般空虚,那一刻才发现母亲的脚步已经跟不上我了。她曾经坚实的身影也日益消瘦下来了,或许也是时候到我去当他身后的那一个伴影,去给她那一份迟来的依靠,母亲渐渐老去的现实像寒风一样刺痛我稚嫩的心,痛的我忙将这份来自远方的忧藏在心底。
若说人生是一杯糖水,那我便是那一杯平淡无味的白开水,母亲便是甜味沁心的糖。如若缺少母亲的融合,那我的人生永远是一杯平淡无味的水,也难以让这繁华的社会所接纳,母亲在时光的流逝中也慢慢将自己溶解在我的身上,让我满怀自倍的转变成繁华社会的一员,而她却在渐渐耗尽自己宝贵的生命。
悔恨为何自己这时才发现那份伴我走了那么多年的爱。上帝纵然会责怪我,但回首去面对日益老去的母亲。她却冲着我安详的笑,那笑脸好美,美得让我潸然泪下,美得让我痛心。她的微颜一笑让我感觉到有一份浓郁的爱在空气中荡开。原本是一个女强人的母亲现已是满头银丝,这一幕让我从梦幻中猛然觉醒,顿时开启一份在寒风中颤动的忧。
秋风瑟瑟作意,看着母亲苍老的容颜和消瘦的身体,我毅然的伸出我尚未成熟的肩,让母亲轻轻的依靠,那一刻母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顷刻间让所有的忧与爱如一幅美妙的画卷在秋风中呈现。虽然在母亲靠上我的肩的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但以前我浮荡的心在那一瞬间落在了地面上,那感觉是那般充实,也不必在纠结自己梳理不清的忧与爱。
生活中处处有风景,所以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那一道道忧与爱的风景将成为我们心中永不消逝的回忆。
妈妈·围巾
夜幕降临,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寒意。灯光下,妈妈还在为我编织围巾,桌上的花茶冒着热气,为这寒冷的冬夜带来缕缕暖意。“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你出门记得多加件衣服,感冒了怎么学习啊!”妈妈皱了皱眉头担忧地说,随即把刚编织好的围巾递到我手里。围上那柔软的充满爱意的围巾,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时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你看你,最近又瘦了。你的手怎么回事,青一块紫一块的,快敷点药,你这孩子,真不让我省心,叫你好好照顾自己就是不听。”耳旁又传来妈妈的唠叨声。
温暖的围巾,让我体会到妈妈担忧背后满溢的母爱!
老师·字条
晚上,我无精打采地坐在书桌旁,繁重的学习压得我疲惫不堪。翻开数学书,一张纸条映入我的眼帘:“孩子,看你最近上课时无精打采的,有什么心事吗?我知道,最近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你一定要坚持,咬咬牙就挺过来了。此外,你可以找老师来谈谈心!”娟秀的字迹跃然纸上,满满的感动让我豁然开朗。
小小的字条,让我明白老师担忧背后是殷切的鼓励!
同学·雨伞
“叮铃铃!”下午放学铃声响了,正当我收拾好学习用品准备走出教室时,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突然风雨交加。这时,一把淡紫色的雨伞递到我面前:“你快撑伞回家吧!”“那你怎么办?”“我家离学校近,等雨停了我就回去。”“快走吧,时间不早了,注意安全!”关心的话语中透出一丝担忧,同学边说边把那紫色的雨伞塞到我手里,并把我推出了教室。
紫色的雨伞,让我领会到同学担忧的背后是真诚的关怀!
妈妈的围巾,老师的字条,同学的雨伞,这些平凡的物品充满着担忧与关爱,组成了我生命中一道道风景线,让我在人生路上勇往直前。
小抿一口,丝滑入口,温暖随即在齿间融化,淡淡的米香携着麦芽的甜味挑逗着睡眠的味蕾,当我缓缓睁开眼,奶奶笑靥如花,开始了一天的美好。
“将小米浸泡一宿,用小火慢炖,待上个把个钟头,这粥就成了”我一直没忘奶奶走之前交代给妈妈煮粥的法子,她一直唠叨着:“小幺儿这个胃不好,早饭不能马虎,要给他煮这米粥,这粥啊”这粥是暖的是甜的是爱的味道。
粥的味道是一种来自慢火上的温暖,粥的味道是奶奶在太阳未出是静等的爱,粥的味道是自然给予给世间的关怀,那粥是载着奶奶的心在慢火中游淌,在时间的催化下一点一点融入每一粒米的内心。
“慢点喝,慢点喝,锅里还有,还有”奶奶一手抚着我的头,另一手在我背上顺着脊梁骨向下划,而我总是捧着碗大口大口的喝,生怕有谁会和我抢似得。出门她总是站在在门口等着我的背影被车流掩盖才不依的回到屋中,她不能远走,从乡下来的她哪儿都不认识,在那次迷路后她只能认命的被囚在这小公寓中。
高中后,寄宿生活的第一个早晨,早间喝下学校的粥我迟疑了,没有甜味没有米的香味甚至连粘性都没有,我以为粥的味道都应该是甜甜的有米香的,捧着那碗粥我不知从哪里下口。一个星期后,早读课还没开始,窗口同学向里面叫我,我望过去那一身粗布衣,头发间白的人,她脸上挂满了惆。那分明是我奶奶!现已经忘了那碗粥是怎么喝完的,我也终不能得知奶奶是怎么找到学校,自那次后我再也没喝过奶奶做的粥。
“将小米浸泡一宿,用小火慢炖,待上个把个钟头,这粥就成了”
“小幺儿这个胃不好,早饭不能马虎,要给他煮这米粥,这粥啊”
雨下了一宿,起来窗外一阵阵瑟风呼过,白纱飘起,妈说早在两个月前邻里人就看到奶奶时常在晴天抱出白布在外晒,原以为是要做鞋子什么的。没有痛苦,没有弥留似是早已预备好的,似乎是种解脱,那种痛不是身体上的苦痛,那时心痛。
雨又下起来了,蒙蒙中眼前浮现出那白发的老人在现代化都市里迷茫,在红绿灯前迟疑。耳边车鸣呼啸,时髦的青年对她避而言之,她很想拉住一人问下去路,人们都行路匆匆,谁都不愿停下来去过问一素不相识人的介入。每个人都是这社会大机器上碎小的零件,发展的步伐加快,他们不得不使自己转的越来越快,在接触间自己被磨损被消耗最终不再被社会所需要。被废弃的零件那是老人,一群已过时的老人,一群也曾随着社会转动的老人。
鞭炮声中奶奶的骨灰盒被安置在爷爷的骨灰旁,相间的坟地总有一股浓郁的悲凉,阳关透过云层却总是照不进这块充满悲情的荒地,我下次回来又是何时?
时间去哪儿了?奶奶将时间给了爸妈,爸妈把时间给了我,我的时间给了高中,而谁又有时间给奶奶,这粥不在仅仅是一碗粥,喝下去的那满满的都是忧。
爱,在灾难的忧伤中绽放。
——题记
此时的我,正坐在的考场中。见此题目,那段刻骨铭心,承载了我忧与爱的往事,不禁在脑中浮现起来。
时间仿佛回到了四年前。那天下午,天气微热。那时,我和同学们正在上课。课上的内容生动有趣,气氛也像往常一样十分活跃。
突然间,一声巨响,大地开始震动,墙壁竟跟着“抖”了起来,桌椅也剧烈地摇晃着。我们顿时被眼前奇怪的现象吓得不知所措。此时,老师大喊道:“地震了,同学们快躲到桌子下面!”我们这才反应过来,赶快逃到了桌底。之后,楼房崩塌了,我的眼前已变成漆黑一片。
我努力地睁大自己的双眼,想看清自己在哪里,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我恐惧极了,死一般的寂静使我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我感到有粘乎乎的液体从头上流到了手上,全身还着,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受伤了。我试着挪动双手,想挪动身上的砖头,但双手却总不听使唤,整个身体也几乎动弹不得。这时,恐怖和忧伤的情绪充斥着我的大脑,我近乎绝望了。
就在这时,我听到了我的小雪的呼叫。原来,我与小雪紧挨着。“小雪,我在这儿。”我赶紧向她打招呼。她似乎听到了呼唤,随即她的双手伸了过来,紧紧握住了我的手。她的手,虽凉,但却传递给我无限温暖。
她虚弱地说,她的头部被预制板击中,伤势很严重。我的心情骤然紧张了起来,对她说:“一定要冷静,你不会有事的!”她却呜咽道:“我可能活不了了,你要好好活着。”我更加揪心起来,不停地鼓励着小雪绝不能生存的机会。为了让她有勇气面对困难,我试着开导着她相信父母和政府会组织援救队伍。终于,她的心情缓和起来,还向我承诺,绝不放弃生存的机会,与我一起等到救援。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了外面有些响动。我兴奋地告诉小雪。“我等不及救援了,坚持不住了。”可她艰难地说出了这句话。她抓紧我的手渐渐松去。“小雪,你答应过我,一起活下去,不能食言的啊!”我向她大声喊道。尽管这样,她的声音越来越弱,我几乎听不见她的话了。“天啊,快救救她啊。”我试着自己的双脚,发现右脚还能动,立即用右脚向上踢着砖头。我一直踢着,用出我全身的力气踢着,因为那是我和小雪唯一的希望。
终于,我踢开了那块砖头,一束光倾泻了进来。我把右脚伸出外面不停活动着,希望能得到救援人员的注意。又过了一会,救援人员发现了我们,将我们从废墟中救了出去,送往医院。我双手骨折,头部轻伤,而小雪却陷入了深度昏迷。
身体康复之后,我转到家乡读书了。这段夹杂着友爱的忧伤经历,一直被我小心地珍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