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准备参加舞龙活动。
只见两条巨龙正懒洋洋地卧在碧绿的操场上,一条金灿灿的,一条红通通的。当同学们举起时,龙头高昂,龙角像两个y型的树枝,眼睛炯炯有神,嘴巴里有一颗耀眼的大珍珠,胡须金光闪闪,像一条条细金链子。龙身子也是金光闪闪,一节一节的。龙尾跟着龙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而腾云驾雾,时而翻山倒海,气势磅礴。
到我最期待的环节了,那就是亲自体验舞龙了。我心里既激动又兴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紧紧地握着撑杆顶起来,顿时像被一块石头压着的感觉,心想这个东西怎么这么重,过一会儿还能跑得动吗?
听见锣鼓“咚咚咚”地响起,我们跟着跑起来,边跑边有节奏地挥舞着支撑杆,像孙悟空挥舞金箍棒样潇洒自如。虽然越跑感觉越没力气了,但是仍然坚持到了最后,因为心里面是开心的。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星期二,大课间的时候,舞龙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
全校都来到操场上,坐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边缘是各个班级,而长方形的中心部分,就是舞龙的表演区域了。
两条龙卧在操场上,又被一群江海小记者举起来,这才看清它们的面貌:一条红艳艳的,一条金灿灿的。它们又大又长,一对角就像鹿茸。眼睛又大又圆,像两颗巨型的珍珠,炯炯有神,正盯着我们。嘴巴一张一合,可以看见里面的血盆大口。胡须长长的,像一位老人的胡须。身上的鳞片金光闪闪,把我们的眼睛刺得睁不开。尾巴翘得老高,摇来摇去,似乎在鄙视对方。
舞龙开始了,风“呼呼”地刮着,树叶被风吹得“沙沙”直响。一位老爷爷“咚——咚——咚——”地敲着鼓,一位老奶奶“当——当——当——”地敲着锣。这时,龙珠动了起来,向前走去,龙也往前走。随着龙珠和龙越走越快,渐渐变成跑,鼓和锣也“咚锵咚锵”地越敲越快。原先的“咚——咚——咚——”变成了“咚咚咚……”,原先的“当——当——当——”变成了“当当当……”。
龙沿着长方形的边缘“奔跑”着,时而往上,时而往下;时而往左,时而往右。真是飘忽不定。
同学们一看龙在他们脚跟前,欢呼雀跃。他们连忙跳了起来,争先恐后地摸龙的身体。可是,举龙的同学是不会等他们的,一溜烟就“逃”走了。摸到的人欣喜若狂,没摸到的垂头丧气。
轮到老师舞龙了,我们屏住呼吸,专心致志的看着。突然,一位老师不知是因为个子太高,还是没有摇到位,“啪”的一声被打到了头。整个操场顿时发出一种“嘻嘻”“哈哈”的声音,在校园里回荡。
终于轮到我了,我一举竹竿“扑哧”一声笑了:“我嘞个去,这太重了吧!”但是,我还是举了起来。随着锣和鼓响起,我就跟着龙头的那位老爷爷跑起来。他把龙头往左,我也往左;他把龙头往右,我也往右。就这样跑了一大圈,我“呼,呼”地直喘气。这时,大家“哗啦”站起来“啪啪啪”地鼓起掌来。
舞龙表演结束了,却令人回味无穷。
下午,我们看了舞龙表演。
刚进入操场,只见“龙情沸腾”,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一条龙金光闪闪,一条龙红如赤火,瞧,它们长得还挺像呢!像一对龙凤胎,头上长着一对大角,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还不停地转着,张着血盆大口,俯卧在操场上。据说,龙是古代和现代的古祥物,我们汉族还被称为“龙的传人”,可我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龙呢!
突然,来了一群小记者,就在这时,“咚咚咚”“哐哐哐”鼓声伴随着锣声响起,小记者便举起竹竿,让龙“复活”,他们踮起脚,眺望前方,又摇起手臂,让龙四处飞舞,龙一会儿加速,一会儿俯冲,瞧,龙摇头摆尾,像是要把操场踏为平地,占领操场,小记者加快速度,把龙往上抬,龙显得更加高大威猛,气势汹汹“杀”过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去摸龙身子,可是小记者把龙往他们那儿一靠,同学们又都躲到角落去了,“啪啪”掌声响起,这时,我们旁观的人心里乐开了花,便“嘻嘻”“哈哈”“嘿嘿”笑起来。
“叮铃铃”下课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操场。
过新年呀,咚咚咚咚锵,喜洋洋呀,咚咚咚咚锵,鞭炮声声锣鼓响,咚锵咚咚锵!大街小巷喜洋洋呀,幸福得生活甜呀甜又香,咚锵咚锵咚咚锵!
今天是正月十六,我和妈妈一起去看舞龙舞狮得表演。我们在路上遇到宋梦博和她得妈妈,我们一起往前走。到滨河公园得大门口,表演得人很多。他们都穿着花花绿绿得衣服,有得在敲锣打鼓,有得在扭秧歌,有得在舞龙舞狮,有得在耍旱船,有得在抬花轿,好热闹啊!宋梦博得妈妈为我在旱船旁边照一张像,还为我和宋梦博在大鼓旁边合一张影。
我们玩一会儿,高高兴兴地回家。
舞龙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表演,是我家乡人民心目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
每一个纯净的夜晚,家乡的每一个广场都会有50人左右,高举着高贵庄严的龙头。随后,五颜六色、珠光色的龙开始在头顶蜿蜒盘旋,拉开了新年的序幕。
舞龙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活动。人们路过舞龙表演现场都舍不得离开。他们会被丰富多彩的表演所吸引,留下来观看。龙灯舞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些心急的观众觉得站在那里很无聊,纷纷摩拳擦掌,纷纷加入龙灯舞队伍。绚丽多彩的龙开始从外地飞走,飞过宽阔的街道,狭窄的小巷,高大的建筑,每个家庭的门前台阶,每个家乡人的心中。美丽而响亮的锣鼓伴随着飞舞的彩龙,蜻蜓经过的地方到处都留下了彩色的彩虹,给星年之夜增添了一丝幸福。
舞龙队里有各种年龄、职业、身份的人。大个子们正用他们粗壮的手臂把龙举得高高的;老人和女人在一旁,手里敲打着传统乐器,用清脆的锣鼓声增添节日的欢乐;有的孩子在外围观看,有的则上前为父母加油。舞蹈到精彩的地方,所有围观的人都鼓掌。无论是跳龙灯还是看龙灯,人们的脸上都充满了幸福的微笑。
虽然龙灯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和奥运会开幕式那么华丽,但龙灯朴实无华却喜气洋洋的表演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家乡人的心中。
灯节中的花灯种类繁多,诸如花卉、虫鸟、百兽,应有尽有,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则数“龙灯”。
今俗新年有“闹龙灯”之戏。闹龙灯就是“掉龙灯”,因龙灯长巨且重,锣鼓声中昂首摆尾,蜿蜒游走,非数十多壮汉,举竿来回奔走,不足以操御。“掉”是摇摆,作动词解,也就是“舞龙”。
舞龙的“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是个大节日,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招待。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这叫“龙换酒”。
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明年再用。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相信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
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古人民智不开,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的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出现在庆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为奇了。
大年初三,爸爸带我们一家人去黄山游玩。
下午,我们来到了宏村,正好赶上那里举办的舞龙灯表演。那里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拉着妈妈使劲的才挤进人群里,一阵锣鼓喧天,舞龙灯表演终于要开始了。前面一下子跳出金光闪闪的七八条“龙”,有的摇头摆尾,有的满地打滚,有的腾云驾雾,有的遨游海底……。
我正看的眼花缭乱,身后突然传来震耳的喝彩声。我扭头一看,哇塞!一位壮汉,双手举着龙珠在“龙”的前面逗它。那条“龙”金光闪闪,头和尾巴特别长,一双铜铃般的大眼,显的威风凛凛,神气十足。
只见“龙”扑向龙珠,只见那位壮汉把龙珠从左手传到右手。“龙”似乎不甘心失败,又扑了上去。壮汉手中的龙珠又迅速的左右穿了几次,身手敏捷的左躲右闪……好哇!只听见人们欢呼起来。
锣鼓越敲越响,越敲越急。刹那间,锣鼓声,掌声,欢呼声,喝彩声响成一片。“龙”舞得更加欢快了,红色的龙珠上下飞舞,“龙”不断的飞呀,扑呀,抢呀,跳呀……。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精彩极了。底下的观众更是叫好声不断。
多有趣的舞龙等表演呀!我还是第一回见过。辛亏爸爸带我们来到宏村,不然,就错过了这么激烈的舞龙灯表演了。
看!多么磅礴有力的舞蹈哇!龙,以绚烂的光辉下跳着,跃着,蹦着,仿佛是在腾云驾雾,升腾于云团之间。它汇聚了舞蹈者的全部精神气,在这锣鼓喧天中释放着光与彩。
鼓声,继而有力地回荡在耳畔中。它舞动着全身,耀眼的金鳞是它最俱活力的象征。猛地,鼓声变得急促起来,它快速地舞动着身子,龙蟠虎绕,龙鸣狮吼,异常地美丽动人。舞者的热情四射,传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心中,似乎也有了一条飞舞旋转的金龙!掌声,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得热烈起来。如雷鸣一样,又像它在吼叫。锣鼓声舒缓了起来,它放慢了速度,跟随着舞者的脚步。接着,它盘曲着身子,居然那形状,如同一朵开放的荷花!最前头的舞者,在花的中央,手里一束花,像美丽的花蕊一样。
十几个活力四射的舞者,像十几条活力四射的金龙,热情欢脱地舞着,跳着。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这条金龙活灵活现的双眼,瞪大,紧盯着前方,仿佛都要把云雾吞掉。那两根长长摇摆的金须,仿佛是天的主宰。锋利的牙口,咄咄逼人,是它强大的象征啊!里面一颗闪着亮光的银珠,到底是什么寓意?这个,谁也不知道。只是它那欢脱动人的舞蹈,让人们惊叹!它那舞蹈,仿佛跟着有力的锣鼓声,聚合,升腾!鳞片映着金光,是太阳的颜色。啊,这才是龙,中国的龙!连我都感到似乎是一条腾飞的金龙了。
多么磅礴有力的舞蹈哇!
“过春节喽!过春节喽!”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高高的灯笼挂在门前,长长的对联迎接着在外幸苦打拼的亲人们地到来。
我可兴奋了:“哥哥,哥哥,我们去打篮球呀!”“别烦,等我打完这盘游戏!”“姐姐,我们去玩儿啊。”姐姐大叫着:“别吵别吵,我在抢红包。”“弟弟,弟弟,我们去玩吧。”可麦宝也不理我了,“别叫,我在搭坦克呢。”我一定神,只见大家手上都拿着手机,眼睛瞪得跟铜铃一般大,发着亮光,时不时的还传来声音,“左路偷塔、左路偷塔!小心对面猴子!”
我纳闷儿了:“到底怎么样哥哥姐姐才会陪我玩呢?”这时,外面传来了声音,“快出来,快出来,龙头到了。”哥哥姐姐们顿时把手机一扔,外套一披,趿拉着鞋子,争先恐后地冲了出来,我可开心了,也跟着往外冲。只听前面拐弯处轰隆隆的传来鞭炮声,左邻右舍也相继着往外跑。几个小朋友窜到马路中间,大叫着:“龙头来啦,龙头来啦!”
只见那拐弯处,窜出一条巨龙,随着大家的欢呼雀跃,也舞动了起来。那龙一蓄力,一个猛冲往天上飞去。小朋友那边沸腾了:“龙飞啦!龙飞了!”那龙又一收腹,一头直往地上扎去。眼见着就快撞上了,它一个帅气的360度转身,肚皮贴地,一个鱼打挺,再次起身。旁边的乐队响起来了:“咚咚咚!”。巨龙随着声音时上时下,忽左忽右,分外潇洒,那一个个高难度动作,使人眼花缭乱。
龙好像是玩累了,舞动地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我有幸和爷爷一起,前去观赏这条巨龙。我原本还有点害怕,缩在爷爷身后,不敢上前。爷爷给我解释后我才明白。原来这条威武的巨龙,竟是由一块一块的粗麻布制成的。那不起眼的粗麻布,一红一黄的排列着,就变成了这条威武的巨龙。
舞龙灯是我们老家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很多外出打拼的年轻人,也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一同欣赏这雄伟的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