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在这里我们什么都不用担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十一个年头,但有时候,我也受不了妈妈的整天唠叨……
“小乾,妈妈这周去看外婆了,外婆生病住院了,你自己好好在家,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我暗自高兴,终于不用再受妈妈的唠叨了,我高兴地答应了下来。我立马打开了电视,看起了我最喜欢的《熊出没》,看到光头强被熊大熊二戏弄得不成人样,我开心地大笑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不一会就到吃饭的时间了,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我恋恋不舍地关上了电视,把妈妈对我禁止的食物——方便面拿了出来,泡了吃!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妈妈了。我又重新回到了电视旁边,看上了我最爱的节目,可是我感觉电视突然变得好无聊。天慢慢地暗了下来,睡觉时间到了,我对妈妈的思念更加浓厚了,洗了脸脚,爬上了床,关了灯,我突然感觉好孤单,特别怀念妈妈的唠叨。就这样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每天都是在妈妈的叫喊声中起床的我,多么希望能在床上多呆一秒钟。可是……到了起床的时间,没有了妈妈的叫喊声,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我无精打彩地起了床,却再也不想动了。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妈妈!我要你回来!”我哭着跑向了电话。
我觉得有妈妈唠叨的日子好幸福。
我妈的唠叨从我记事起就一直伴随着我。听啊听啊,妈妈的唠叨对我来说似乎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享受。小时候和朋友出去玩,忘了写作业,妈妈总会唠叨我:别回家写作业,别天天想着出去玩,明天开学,作业还没写完。我只能在妈妈的唠叨下乖乖的回去写作业。
晚上,在我不急着整理作业的时候,妈妈唠叨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你要快点,明天去上学!赶紧洗漱睡觉。在妈妈的唠叨下,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第二天早上,你还不快起床!如果你不起床,你会迟到的!是的,我妈又开始唠叨了。哦天哪!美好的一天从妈妈的唠叨开始,到妈妈的唠叨结束。
记得有一次我不听妈妈的话,导致妈妈收拾我的烂摊子,至今后悔莫及。我记得那是在。的一个早上,我妈妈像往常一样叫醒我,问我是否收拾好了作业。因为那天早上不想起床,就对我妈发脾气,然后找她要钱去上学了。结果学习完发现忘记带作业了。老师让我爸妈拿过来给我,我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结果我妈跑到学校就为了给我布置作业。这一次,妈妈没有责备我,而是告诉我不要再这么粗心了。
我妈的唠叨一直伴随着我。从小到大,妈妈的唠叨让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犯了错该怎么办。穷的继承风!但是有多少孩子不懂妈妈的唠叨。现在上高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让父母失望,觉得自己真的对不起妈妈。感谢妈妈的唠叨,也感谢她和爸爸的不断陪伴和支持,让我在每一个错误中成长,变得更好。
妈妈的唠叨会一直记在心里,陪伴我一生。
自从我住校后,但凡周末一回家,母亲就会唠叨个不停:“青啊,食堂的饭菜合不合口?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吗?生活费够用吗?学习能不能跟上啊?跟同学相处得融洽吧……”
在我返校时,她又喋喋不休:“要不要多带点儿吃的啊?衣服都带齐了吗?课本有没有落下啊?多给你拿点生活费吧?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不要着凉,尽量少动弹,注意安全!上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听讲,现在吃点苦,将来有出息……”
这些话已被母亲重复过若干遍,听得我的耳朵快起老茧了,因此,我常常出现不耐烦的情绪,甚至不愿意单独和她在一起。一旦发现母亲欲摆出唠叨的架势,我会立刻转身,快步跑回自己的房间,然后咣的一声关上房门,只留下一脸错愕表情的母亲独立客厅。但即使是这样,她始终改不了唠叨的习惯。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才使我恍然大悟,理解了母亲的心
前一段,母亲生了一场重病,送到医院做手术,医生叮嘱要按时吃药。父亲因为要出差,就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一日三时提醒母亲准时吃药。
早上一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第一件事就是提醒母亲吃药。我坐在桌前,一粒一粒地数好药片,再一粒一粒地放进母亲的手心里,亲见母亲一一吃下,我才肯离开。
有时,当我疏于提醒而事后突然想起时,会神情紧张地追问母亲:“你按时吃药了吗?真的一顿也没落下?你吃了几粒?”即使母亲给予肯定的回答,我还是会带着怀疑的口气再追问一遍。
母亲扬起脸,冲着我柔和地一笑:“真吃了,一次都没落下!我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还不会照顾自己?还能骗你吗?”
我看着母亲,认真地说:“不是怕你骗我,而是怕你忘了。医生交代过,说这药一定要按时吃,这样才能更快地痊愈。”紧接着,我絮絮叨叨地补充服药的注意事项:“服药之前不能吃饭,吃药后也不能立即吃饭,一定要留出30分钟……”
母亲静静地听,偷偷地笑,我猛然意识到:我怎么也变得这么唠叨了呢?当我对母亲唠唠叨叨的一幕与母亲对我唠唠叨叨的一幕相互重合时,我顿时明白了:由爱而生惦记,由惦记而生唠叨,唠叨的背后其实是深切的爱与关怀啊!
几乎每个母亲都爱唠叨。难道她们天生爱唠叨?我想不是的。只有内心满溢着爱与牵挂,才使她们心细至纤毫无遗,无微不至,故时时唠叨。
我紧紧抱住母亲,为之前对她的无礼态度而愧疚不已。我终于明白,原来,有一种爱叫做“唠叨”!
赶紧上床睡觉!你的睡眠严重不足,每天早晨都是我在叫你,还不快去。耳边又想起了妈妈的唠叨声。
知道啦!知道啦!催催催,就知道催,干什么都催。妈妈可真唠叨!
每天吃饭要唠叨,睡觉要唠叨,起床还要唠叨。我简直就是在唠叨声中泡大的。
那天晚自习放学后,我的作文还没有完成,回家后立即换了拖鞋,将书包甩到沙发上,拉开拉链,看到了仿佛能压倒我一般厚厚的一摞作业。我把它们一本一本拿出来,整理好之后就开始写作业。我用龙飞凤舞的字体在写,因为我实在是太累了。妈妈看到后,开始唠叨起来:写作业要认真,不能写潦草字,在学校不知道写作业,全堆在家里写我感觉到天旋地转,好比唐三藏对孙悟空念紧箍咒,我此时的心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唉!她不仅对我唠叨,有时对我们兄弟俩实施语言攻击。
那是周末,我刚回到家,只见饭桌上摆着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和一盘红烧茄子。我气愤地对妈妈说:oh,no!妈,你明知道我最讨厌西红柿和茄子了,怎么还要做这些菜!多吃蔬菜对长身体有帮助,还能补充身体所需能量,你看你这小身板,都是挑食所导致的。好了,好了,我吃。一看妈妈长篇大论的架势,我马上投降,咬着牙艰难地吃着。你看看你,吃饭这么慢,一顿饭能吃四十多分钟,真不知道是谁给予你的耐心,硕硕,你都已经中班了,还不自己吃饭,吃饭又吃得慢,我每天的时间全都花在给你喂饭上了我的眼观六路的妈妈,一个都不会放过呀。嘻嘻。我在一旁偷笑。笑什么笑,你当哥哥的应该要为弟弟做榜样,你们兄弟两个是要把我气死吗?瞧瞧,火力又引在我自己这边了,我只好举双手投降。
现在,我正准备去学校,打开门迈出一步时,妈妈的唠叨声又传入我的耳畔:骑车慢点儿,路上要小心,注意安全知道了。砰,我把妈妈的唠叨声关在了门里。但我知道,正是有了妈妈的唠叨,我才能不断成长。
每天早上,妈妈很早就起床了,运动回来,把早点做好后再叫我起床。每次我都懒懒的,不想起来,小声嘟嚷:“再让我睡一会儿嘛!”妈妈就开始唠叨了:“都七点十五分了,再不起来,就迟到了,快点。叫你晚上早点睡你不干,现在又不愿起床。”哎,我不得不钻出被窝,穿衣服,洗漱,吃早餐。然后妈妈开始帮我整理头发,这时,妈妈的唠叨又准时响起:“水已经给你准备了,记着多喝水;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要做小动作,不准和同桌开小差……”天哪!妈妈的唠叨声怎么那么烦呀,我的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一天,因外婆生病了,妈妈回乡下看外婆去了,我终于解放了。第二天早上,我起来一看钟:“呀,七点五十分了,爸爸竟然没来叫我!”我匆匆忙忙地穿好衣服,洗漱完毕,早餐也来不及吃,一手拿着红领巾,一手拿着校牌,背起书包就跑,直奔教室。我一进教室,同学们都盯着我看,我低头一看,糟糕!穿错校服了,头发也乱蓬蓬的。我愣住了。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了,说:“你怎么来这么晚?”我满脸发烫,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话来。放学了,我飞快地跑回家,到了家门口,忙找钥匙,糟糕!早上急得把钥匙忘带了,怎么办?我只好坐在家门口等爸爸回来。等啊,等啊,爸爸终于回来了,我早就饿得饥肠辘辘了。
回家后,闻不到妈妈做得香喷喷的饭菜了。爸爸只好叫外卖。吃完饭,我开始做作业了。不知怎么了,没有妈妈的唠叨声,我反而不习惯呢。因为妈妈每次在我做作业时,她又开始唠叨说:“语文的字要写工整啦,数学要细心读题,英语单词要边写边拼读……”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想妈妈了,于是,我打电话给妈妈,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你了。”妈妈一本正经地说:“怎么,你平时不是嫌我唠叨吗?妈妈不在你自由了。”我便开始撒娇了:“妈妈,对不起,我错了,你不在我才发现你的唠叨是为我好。你原谅我吧,早点回来好吗?”妈妈说:“外婆好些了,两天后妈妈就到家。”我听到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我心里不知有多高兴。
有个唠叨的妈妈在我身边真好!我想以后我会更爱我妈妈了!
我们的亲人有时候总会唠叨我们,听久了我们便觉得听腻了,甚至会说:“天天这么说,你累不累呢!”其实,亲人的唠叨,去仔细体会,饱含着亲人对我们的关爱。就让我来说说我的妈妈是如何唠叨我的吧!
“莹莹,快起床了,再不起床就快迟到啦!”喏,这就是我们家的“家庭主妇”——我的妈妈每天早上叫我起床时的唠叨。妈妈每天都很早起床,做好早餐,再去叫醒我。天天这么听,我都听不厌倦,因为我从中体会到了妈妈对我们一家人的关爱。妈妈为了我们每天早上吃到安全。健康的早餐,不惜“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早早起来做早餐,做好后才去叫醒我们,让我和爸爸,妹妹一起床就能吃早餐,不耽搁时间。
“莹莹,电视不要经常看,要经常去学习一下呀!还可以多看课外书啊!”妈妈又在和我说“应该多学习”的事啦!妈妈经常不辞劳累地唠叨着,为的就是让我能够好好学习。我仔细想了想:妈妈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呢?还不是为了我!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更没有理由辜负妈妈的辛苦和对我的期望。一想到这些,我就会马上去学习。
“莹莹,晚上睡觉前不要听太久的MP3,那样,你就会睡不着,耽搁睡眠时间,你今年是毕业班了,应该保持好睡眠,好好学习才是呀!”你们不知道我有一个嗜好,就是睡觉前要听MP3才能睡着,因为我觉得听着音乐入睡是一种享受。我的目标是长大后当明星,所以我特别喜欢音乐。妈妈也常跟我说:“心中有目标是好的,那样你就会朝着目标去努力,去冲刺,但是盲目冲刺是不好的。你想要成为明星是要有实力的,只是歌唱得好那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要各方面都要优秀!”我想了想,是啊!只有一方面的优点是永远不会打动别人来喜欢,崇拜你的,而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有实力的明星,才能让你成为别人的偶像,不是吗?所以,我现在会努力学习的,做学生就要以学习为主。
别人是讨厌父母的唠叨,而我却要感谢唠叨,是妈妈平平常常的唠叨,让我从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是妈妈的唠叨,让我懂得了:母爱,是无尚崇高的。他们的唠叨也是爱的唠叨。
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什么爱好都没有,就是爱唠叨。
在每次双休日或节假日来临之际,赵老师的长篇大论就来了。
周五的下午,同学们都有掩饰不住的兴奋,可是,心里都预算着什么,那就是快跑。
“咚咚——”赵老师一脚跨进门里,大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好了好了,安静,又到周末了,我再嘱咐大家几句,快坐好——”赵老师一讲这话,我们心里恐怕都“咯噔”一下子,不得不接受赵老师长达半个小时的“嘱咐”。
“嗯,又到双休日了,再次给大家说不要放松,尤其是基础不是很好的,一放松就得成绩下滑。”
哎,赵老师嘀咕个没完,大家又不敢提醒老师一句:天已经很黑了。
“成绩稍好的呢,就更不能放松了,竞争如此激烈,免得落在后面,只能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更好超越别人。”
我盯着窗外看,发现对面楼的一扇窗户成了一对烤鸡翅,正在向我手呢,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真的太想老妈做的晚饭了。
“早上呢,就早起点,出去放松放松,不能总在家里闷着,多锻炼一下身体,中考的时候还有体育成绩,占些分数——”
同学们的脸都成了苦瓜脸了,还都熟了,向下趴着。看着那滔滔不绝的话从老师嘴里蹦出来,我的眉毛拧在一起。我想回家!
“好了,说下语文作业吧!”
“说起作业,到星期一一定要完成,质量要高。不要忘记带来。否则,还要回家去拿;家长送的话,还要耽误他们的时间和工作——”
其实,如果不是老师的几句唠叨,自己还真是什么都忘记了呢。所以说,唠叨使人机智、聪明,就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提醒了你最关键的事情。
老师的良苦用心,我懂!
“哎呀,简直受不了!我妈妈天天真是的,我干啥事她都管,我的头都快晕了!”
“就是呀,她们这些大人可真是麻烦,天天趴在我的耳朵上唠叨!”
……
我们互相埋怨着,最后我们在高呼中挂断了电话。
“理解万岁!"
“和谁打电话呢,怎么打了这么久?不是还有作业要做吗?”妈妈问。
“怎么了,连个电话也不能打了!”我恼火地说。可能是刚才的情绪还没有消散,所以
我才会这么说
过了一会儿,妈妈拿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放在了我的书桌上,就悄悄地推开门走出去了,我看着妈妈的背影,突然意识到了,刚才的那句话好像伤了妈妈的心。
我悄悄地推开了门,透过门缝看见妈妈正坐在餐桌前,我走了出去,躲在墙角处,看见妈妈的眼睛里闪着泪花,餐桌上有妈妈流下的泪珠,我看着餐桌上那晶莹的泪水,看着妈妈那双红红的眼睛,我想起了那些司空见惯的唠叨:妈妈唠叨我要多穿衣服,是怕我着凉;妈妈唠叨我要多吃蔬菜,是怕我缺营养;妈妈唠叨我不要看电视了,是怕影响我的学业,妈妈唠叨……
妈妈擦干了泪水,向我的卧室走来,我连忙走进屋内,妈妈亲切地对我说:“饿不饿,你怎么还没把牛奶喝了?”“我,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位爱我的母亲。
妈妈的唠叨一遍遍在我的耳畔响起,说明了那是妈妈对我们一遍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