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全家人都特别忙碌。妈妈边忙边唠叨:“等我忙完又没时间了,菜还没买呢!”全家人只有我最闲,想到我已经不止一次跟妈妈去买菜了,就自告奋勇去买菜,妈妈竟然同意了。
我拿出纸和笔,记下妈妈说要买的菜:芹菜一斤,茄子五根,萝卜一根,对虾一盘,毛蟹五只,青菜一斤——妈妈还在想,但又说:“算了算了,你这些能买回来就很不错了。”
我拿着手机,拎着妈妈买菜的篮子,来到家附近的菜场。菜市场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我把菜单分成两类,一类是荤菜,一类是素菜,我先把荤菜买好。我来到水产区,到妈妈经常买的那家店铺前,店铺的阿姨热情地问:“小姑娘,你需要什么?”我说:“阿姨,我要五只毛蟹和一盘对虾。”阿姨说:“毛蟹我给你挑好,对虾只有冰冻的,不过价格便宜,20元1斤,要不要?”我一听,那咋办呢?对了,我打个电话问问妈妈。妈妈让我把电话给阿姨听,挂了电话后,阿姨麻利地给我挑了五只毛蟹,和一盘对虾。我用微信付了138元,阿姨夸我真能干,我心里美滋滋的。
接着我来到蔬菜区。新鲜的蔬菜水灵灵的,我看看这摊,又看看那摊,又走到一个摆着没几样蔬菜的菜摊前。卖菜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阿婆,老阿婆很亲切,笑眯眯地问:“小姑娘,要点芹菜吧,这是我自己种的老式芹菜,特别香。”我听妈妈说过,这些菜摊,都是农民自己种的菜,是本地菜,好吃又便宜。于是我就在阿婆这里买了芹菜和胡萝卜,还有青菜,一共付了22元钱。
我拎着菜篮子,满载而归。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地表扬了一顿,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谚语说得好。时光列车在飞速奔驰着,转眼间,我从一个童心未泯的幼稚孩童变成了一个略显成熟的初中生;我的知识蓄水池里每天都源源不断的灌进“新鲜”的知识。当然,初一的生活也使我的内心涌进了许多苦与乐。
记得那一天是初一开学的第一天。“叮叮叮”,一大早我就被烦人的闹钟吵醒了。还没等我醒过来,妈妈就大开尊口,滔滔不绝地发表起了演讲:“书都带齐了吗?文具都准备还了吗?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了吗?”我快被吵疯了,连忙用了几遍“全准备好了。”这才打断了她的演讲。
到了学校,初中老师并没有像小学老师那样给我们一天“放松调整”期,而是直接强调规矩便开始上课。我的大脑仿佛还在梦幻假期里度假,根本听不进去课。
晚上,我在书桌前望着一堆作业发愁,长叹一声:“初中的生活实在太苦太累了!”爸妈听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说:“当你尝到先苦后甜的滋味时,你便会觉得这是一次有趣的人生阅历。”
“有趣的人生阅历?”我想是不是我听错了。早上起得那么早,晚上又睡得那么迟,学习压力又那么大……这一切的一切竟然被父母说成是一种趣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对某些事情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第一次体味到父母所说得那种趣味是在某次阶段考试后。那段时间,父母抓我学习,使我“不得不”学,“不得不”练。这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当我坐在考场里,一看卷子,便胸有成竹。当然,我早料到这次我考得会不错,但最终成绩真让我吃了一惊——全班第一!当时听见老师的表扬,看见同学称赞的目光,我笑了。这笑是发自内心的,从未有过的。
我终于明白了父母所说的话。现在,我的内心是充满欢乐的,当我再回忆起那些昔日里我所谓的“苦与累”,全然变成了一种求知过程中的趣味,是实实在在的欢乐与趣味。
乐与苦都是人的感知。乐固然给人以精神上的极大开心,但苦也不是全给人以内心上的痛苦,它有时可以看作是一种“苦中之乐”。我清楚地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苦中之乐”会随时来临。但只要有一颗认真、坦诚、向上的心,不论是苦是乐都会转化成为我们宝贵而有趣味的人生阅历。
在我们的和谐社会中,每天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在一个关于人与社会的电视节目中,我看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有一个12岁的女孩,她的胃里有一个巨大的肿瘤。当她的家人发现它时,它已进入晚期。这家人绞尽脑汁,想出了许多办法。他们去了很多医院,花了很多钱。可以说,他们失去了财富,但仍然无法挽救她年轻的生命。看到她的身体有点瘦,她无能为力。但是当小女孩知道她想离开这个世界时,她觉得她仍然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希望她的家人捐赠她的角膜。这一想法立即遭到了她的父母的反对,因为她来自农村家庭。按照农村的。习俗,人死后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身体,但小女孩说服了她的父母。
看到小女孩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她还有一个未完成的愿望;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后来,媒体了解了这件事,人们向他们捐款。在许多关心她的人的帮助下,小女孩实现了她的愿望,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
回到家后,小女孩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不久她就死了。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她的角膜被移植给6个人。其中包括学生、工人、教授和农民。小女孩的角膜使他们的眼睛再次看到了光明,她的生命在这些人身上继续。
当我看到那里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个12岁的农村女孩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打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