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看书,这事还得从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说起。
第一次离开妈妈到新环境的缘故吧,对于老师和小朋友的热烈欢迎,我并不领情,而是用我的表达方式——“哭”来回应。肖老师几乎把教室里所有的玩具和糖果都给我了一遍,可我的“表达”仍在进行,生气的肖老师顺手把他桌子上的一张报纸递过来,她可能以为我会把她心爱的报纸撕坏吧,可是“奇迹”发生了,我津津有味地有模有样的看起了报纸,这件事肖老师还兴奋地给妈妈打电话说了,还说以后有新小朋友的到来时要留一个纸条注明其兴趣爱好,方便老师和孩子间更好的沟通。于是我被当做“案例”广为宣传。后来,在上小学前,我就可以自己阅读绘本、漫画和一些注音书本了。
这让我对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希腊神话故事》、《父与子全集》、《十万个为什么》、《可怕的现象》、《昆虫记》、《神奇的科学》。.。.。.最近因为世界读书日,爸爸还给我买了《受益一生的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康熙》、《赵匡胤》。我还想买一本丰子恺的漫画,妈妈说这段时间我的进步就很大,可以考虑奖励一下。
“书中自有黄金屋。”,还真是的,大家也去找找吧。
我的爱好有很多,有画画,做机器人、踢足球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看书。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读过的书有很多。有历史类的,有天文类的,还有地理类的,我从中学会了很多知识。比如:我从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中知道魏国是秦国被水给淹掉的,赵国被灭后还是有一部分没被灭掉的,秦二世时才消灭掉的。从百科全书中学到风有一种叫干热风,在干热风里就像呆在烘干机里一样热。又在神奇校车中明白台风刮不进内陆是因为内陆没有湿气给台风充能;从书中我还能得到很多欢笑。比如:小屁孩日记中,朱尔多做面包时,加水和成的面居然做成了只有洗澡盆才得下的“棉被”。
我看书时常看得如迷:比如,有一次我和外公一起去吃饭,在等上菜的时候,我从书包里拿出一paomian.net写作文…本书看起来,看呀看,一直看到菜来了也下放下。还有一次,我下课回家,看到茶几上的有几本妈妈新买的课外书,顿时两眼放光,冲过去,拿起书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连外公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有听见。
看书太有意思了,我长大后,看书一定会给我带来更多乐趣!
兴趣对学习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动力,它引导人们去探索,去学习,去实践。
大家都听说过大物理学家牛顿的故事吧?他的“万有引力”也是由于兴趣而创立的。在这之前,人们都人为苹果落地是一种极其平常的自然现象,但牛顿不是这样想,就是这件十分平常的事,揭开了他的思绪,产生了兴趣。因为兴趣才促使他不断地钻研,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万有引力”一说。
试想,如果牛顿也像其他人那样对细小的事物没有兴趣,对科学的重大发现也是性趣,
瓦特对水壶开沸有兴趣,才发明蒸气机,拉瓦锡对空气产生了兴趣,才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科学家如此,现在生活当中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就拿我班的那个数学奇才来说吧!他平时的爱好就是钻研数学,只要是学过的东西,没有他解不开的,每次考试,他都独占鳌头。我们问他数学为什么这么好,他回答说:“喜欢呗,我认为数学很有趣。”看,就是因为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使他成为了“数学奇才”。
从古至今,从大柯学家到普通的小学生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深刻地道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以说,兴趣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