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最美的就属菊花了。菊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经常被诗人们用优美的语句来修饰,如:元稹写的“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陈毅的“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等。菊花的花语也一样多种多样:清净、高洁、真情、别离。不同的花语都代表了不同的情感。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别有心裁和独到的特点。秋季一到,所有娇艳的花都耐不住寒风了,便不再开放,只有菊花,在寒风的威胁下,从没有一丝畏惧,斗胆奋战,艳阳一照,似乎给它打响了胜利的礼炮,用最温暖的阳光照着它的脸颊,啊!这是太阳忠诚地为它洒下了胜利的余辉!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富有情感的菊花外表也是千姿百态,诗人们给它们起了非常具有艺术的名字:有一种号称“绿野仙踪”的“绿菊”,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绿色的菊花,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菊花,中间的花蕊非常绿,如同一片森林,四周的只是显淡绿,四周淡、内部浓,有着一种幽昊幻境的感觉,“贵妃醉酒”也是一种名贵的“红菊”,一看都知道它是由红和白两色组成,这两色交错不一,斑斑驳驳,就好似贵妃醉了酒,红了满脸,还在摇摇摆摆为君王跳舞一样,“众星捧月”的花从最引人注目,在红菊的簇拥中,多出了一个白菊,这巧妙地把红菊比喻成了繁星,把白菊比喻成了月亮,这巧妙地比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这菊花的姿态多种多样,奇丽无比。
我正欣赏着院里的菊花时,忽然意识到: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正是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中,不是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绊脚石,也会遇到明媚的太阳,有困难的时候,也有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如这菊花,经历了这寒风、霜打的折磨,也扑进了太阳公公的怀抱,人的一生有开心的时候,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我爱菊花!更爱她不畏寒风的精神!
老一辈的人经常在吃完饭后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该面对的总要面对。离别是必然的,不同的人面对离别时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时喜,有时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阵阵的蝉鸣声伴随着铃铃的下课铃声,小学生涯的最后一节课结束了。班里全体学生向老师深鞠一躬,装作坚强地说:“以后再聚!”转过头去,泪珠却悄然滑落。各自收拾好自己的书包,把所有关于自己的东西都带走,留下的只是岁月和回忆。看着同学们向校门走去的身影,眼神有些恍惚的转过头,凝视着这个留有我六年时光的小学,如今同学都要各奔东西,或许再也不会见面,但我们会保存好这段美好的回忆……
突然天上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伴随着我们走出校门,同学们的抽泣声却一直没断。雨越下越大,站校门口,我闭上了眼睛,任凭雨水砸在我的头上。往日那些同学调皮的面孔浮现在脑海里。说实话,班长的人特别好,虽然有时会和我拌上几句嘴。或许会有一点小傲娇,但最后总是班长让着我。还有我的铁闺蜜多多,她表面似乎对什么都不管不顾,但心里却对什么都有数。我白天非常安静,但晚上在托管睡觉时却不老实。我总会把被子踢得很远。多多睡觉很轻,见我把被子踢了,就悄悄下床来给我盖上。很久以后,同寝室的同学偶然看到了,偷偷告诉我,我才知道。多多却一直对此事只字不提……
不知不觉中泪水和雨水已经分不清楚。老师,您交了我们整整六年。不瞒您说,刚开始时我们不是很喜欢您。因为您的严厉,等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渐渐明白您为了我们用心良苦,也明白了您对我们的爱。
但时光并不会因某人而终止,日落日升,花开寂无声。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依)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带(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岁(对)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身)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简评
就思想内容而言,本文对三位极具个性的历史人物作了一些个人评判,这种历史的、诗性的、富有哲理的题材,使文章具有了相当蕴藉的文化内涵。就思维逻辑而言,以小标题的方式把文章分成不同的层次,形式上显得很有条理。就文章的整体境界而言,由于受传统的“厌弃官场”“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思想的影响,过多肯定了三位历史人物思想中消极的一面;其次,“淡”是“淡泊”,“傲”是“孤傲”,“殇”是“悲壮”,虽然对三位人物的评判非常准确,但文章并不是以思想的统一性来构思的,而以一种外在的差不多和三个人的关系都不是很密切的“菊花”来串联,这就导致了文章末尾“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这种听起来掷地有声,但实际上缺少关联性,也缺少境界性的结论。说稽康“追求自由”尚可讲得通,但这种自由决不是民众化的,而是个体的,也就谈不上什么“追求崇高”,因为“崇高”是超越自我的。说庄子“追求生命的尊严”,那么,是民众的尊严还是个体的尊严?说项羽“追求英雄本色”,究竟是个体英雄本色还是民族英雄本色人类英雄本色?细究起来,这些思想应该和现代观念是格格不入的。虽然我们不能改写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有过高的期望,但作为现代青年如果一味死守着“祖宗之法”而不思变通,应该是非常危险的。虽然我们不能对考生在考场上的表现做苛刻的要求,但它反映了我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李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