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这电影其实还不错,就是需要耐心。讲述了主人公小女孩参宿在父母离婚后患上抑郁症,后在船上不幸坠海,好小伙南河挺身而出,施以援手,在海上漂流期间,努力鼓励参宿,并最终舍弃自己,让参宿获救,从而在身体和心理上全面得到救赎的故事。
影片为动画,颜色丰富,想象力极强,很有观赏性。
前面一个小时基本都是参宿坠海后的各种幻觉和濒死体验。最后半个小时把整个情节拉了一遍。前面深海大饭店情节中,主创团队展示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感觉画面填充过度,颜色和元素太过丰满。
单纯看某一截图,都美轮美奂,达到了壁纸的程度。但电影中持续以超高密度的元素和丰富的色彩轰炸人眼,正好我看的还是3D版,实话说,真有点累。但不得不说,画面效果确实很棒。
人物造型仍然挺怪,唐氏综合症患者形象。我们总说欧美人讽刺亚洲人眯眯眼,但你们自己拍出来的确实是眯眯眼啊,真不能全怪人家。
与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台词,虽然画面非常棒,但台词给人感觉干瘪,无趣,用的梗比较Low,口号比较多,有点尴尬。
从故事上看,结构基本合理,但前面铺垫过长,且其中暗示太少,我这个理解能力差的人有点懵。最后没辙,只能上知乎搜剧透,算是看明白了。我家里人也都没看明白,后来听我解释,挺佩服我。
在这个春节档,深海应该算是冷门了,但架不住市场火爆,影院里坐满了观众,还有半截进来的。情侣为主,也有家庭。
《深海》是由十月文化、彩条屋影业出品,田晓鹏执导的动画电影,该片于今年1月22日(大年初一)上映。它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参宿的普通小女孩在与家人出游的途中“意外”溺水,被抢救时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遇见了南河,与他和船员一起在深海里航行、冒险的故事。由于这部动画电影题材的特殊性以及其他种种现实因素,它的上映时间被排到了春节期间。春节本是一家团圆的传统节日,大众普遍都比较喜欢适合一家子看的合家欢类电影,显而易见,《深海》并不是。《深海》关注到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涉及到了抑郁症,它的整个故事内核都是悲的,因而受众面并不广。
现代社会发展飞快,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高于对精神的关注。更甭提是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了。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各方的期许与寄托。他们小小年纪就要学会内卷与竞争,学会乖巧与懂事,仿佛慢人一步以后就会吃亏那般。外界教他们优秀,对他们所思所想的关注却少之又少。而《深海》却关注到了。它用一个包裹着糖果外壳,内里却流溢着眼泪味道的悲伤故事去告诉那些有相似感受的人:我懂你,所以我不问为什么,只愿你能从中感受到被理解的善意与温暖。
纵观《深海》全片,这的确是一部温柔的电影。在如今逐渐资本化、商业化的电影界中,尤其是在国产动画电影中,它具有少见的、独特的人文关怀,显得独树一帜。也许它没有流量明星加盟,更没有迎合大部分观众的审美和口味,因而显得不够吸引人,但从它春节期间逐渐上升的票房中可以窥见一斑: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据了解,《深海》是田导历时七年打磨的诚意之作,而其中的创新动画特效,就费时两年多。像张国荣先生在《霸王别姬》里堪称一绝的表演,都是需要不疯魔不成活的精神追求的。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太可能会有好的作品的。
今天陪同孩子观看了《深海》这部电影,大概讲的就是一个叫参宿的小女孩,由于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后忽略了小女孩,小女孩寻找妈妈的一个艰辛过程!戴上3D眼镜后特效很震撼,剧情也特别深奥!
《深海》是倒叙的,前面看会觉得有些地方很尴尬,有一些不好笑的地方强行搞笑或者看不懂,可是结尾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是两个陌生人在苦中作乐,在互相鼓励,互相救赎的过程,只要你挺过前面看到结尾就会发现整部剧瞬间升华了!
有些人看完会觉得乏味无聊!但是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来说,就是感同身受,童年的阴影需要一辈子去治愈,被忽视的感觉不好受,渴望有人可以多疼自己,却很难遇到救赎的那个人,如果内心不够强大,真的会抑郁!其实,有些事情发生了,就不可逆转,我们要学会放下!生活有时会坠入海底,请别忘了抬头抓住那束光,路过之后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希望以后我们的笑都是发自内心的笑!
《深海》是小女孩参宿和南河的一个故事。参宿很小时,她的妈妈就离开了她,她爸爸给她找了一个后妈妈,后妈妈生了一个弟弟,大家只着弟弟,连参宿的生日都忘了。参宿生日那天,弟弟要上幼儿园了,为了庆祝,爸爸妈妈带他和参宿去坐游轮。参宿扒着栏杆看着海面,海面好像有她妈妈的影子!
参宿叫着开门跑了出去,这时,一个巨大的浪打了过来,参宿掉进了海里。就在这时,南河救了参宿,而参宿做了一个梦。她梦见自己在找妈妈,梦见了丧气鬼,还梦见了南河,梦见丧气鬼追着她,南河说丧气鬼是招来的,一段路程,她终于打败了丧气鬼。这时参宿醒了,她发现自己正躺在病床上,妈妈正看着她,参宿再也不用找妈妈了,她找到了开心。
《深海》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生活是多彩的,但也有灰色,不开心时。所以大家要开开心心的,不让丧气鬼追上自己。
《深海》是我大年初一下午看了《满江红》后接着看的春节档第二部电影,可能由于一下子在影院坐了四五个小时,有些疲惫感,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可能有些欠缺,但是大致不影响表达我的观后感。
《深海》倍受期待的原因,一是因为是田晓鹏导演继《大圣归来》后筹备7年的力作,一部经过7年打磨的作品,我想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二是因为《姜子牙》片尾彩蛋的预告,3D水墨动画,不得不说我们对国产动画还是充满期待的。
先说说画质,特效,音效。
个人觉得,如果你是为了看国产动画的炫技,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燃和刺激,那么它可能会让你失望,在我看来,《深海》的特效不是为了打败谁,战胜谁,而是为了能感染和服务。
为什么我这样认为?整个深海世界,它的水墨色彩非常绚烂,不同的色彩粒子在屏幕一直跳动,交错,有点晃眼,时间长了真的很容易审美疲劳。
但是,看完整部电影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国产动画更加充满信心了!当一个动画已经用心到能从动画人物的毛孔,皮肤等等细节来增强其情绪的表达,还有什么可不期待的呢?
《深海》用交错的色彩特效,诠释了人物的情绪挣扎感,让我觉得挺妙的,这也是完整看完后才感受到,否则真的会被疲劳感劝退。
然后剧情方面,这是一个原创剧情,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IP,这其实也是制作团队挺难的的一点,一些不熟悉的人物,从零出发,进入观众眼中。
我看完之后,后劲很足,尤其是下面海报中的这句话。当时看到后突然就泪崩了,毫不夸张,哗啦啦地流。
了解剧情后,才理解特效动画的意思,不是仅仅为了视觉效果的特效,而是真的有好好服务于剧情的特效。比如交错感,就好像女孩挣扎的内心;整个深海的沉重忧郁蓝色,就其实是女孩的内心世界。但剧情有一丢丢短,没看够。
所以这部动画,绝对是一部传达情绪的影片,绝对不适合带小孩子去看,其实真的挺压抑的,也需要有一定的情绪理解门槛。但我也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剧情一般的,如果一个人内心没啥委屈,没太经历社会的艰辛,其实不太容易感同身受。我个人而言,还是很推荐大家在精神饱满时去影院支持一下这部3D国产动画影片。
凌晨醒来,意识如从幽深的海底露出水面,睁开双眼却一无所见,周围浓稠的黑暗包裹着我,第一次我没有去拿任何电子设备,就这样任凭自己静静的沉在黑暗之中。
我想起了《深海》。
在昨天的电影院里,谢幕的歌声响起时,身后一位40上下女人突然号啕大哭起来,成年人那隐忍的世界里,竟有人可以如孩子一般哭的如此旁若无人,本想站起身的我被这哭声触动,也坐在原地伴着她的哭泣一直看到屏幕黑下去。
她一定勾起了什么情肠,我想,也许是亲人去世,也许是失去过最心爱的人,也许是自己也曾经在心灵的深海中漂流挣扎过。人生在世,没有一条生命是容易的,如果问过所有孩子,也许其中一大半都希望自己从未出生。
参宿一定希望自己从未出生过。妈妈离开的原因是,你知道带孩子有多累么?也许她埋怨的是爸爸不够体贴,但听在孩子的耳中,她会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于是她变的很懂事很懂事,再也不给人添任何麻烦,不再淘气,也不再嬉闹,甚至不再发出声音,让自己活成透明。她忘了自己也只是个孩子,她变的比大人还要隐忍,哪怕想哭也要躲起来静静的哭,不要成为别人眼中的“晦气”。
是的,在梦里,所有人都称她为“晦气”,因为这就是她内心给自己的名。她相信所有的灾难和痛苦都是自己招来的,只有甩掉她才能甩掉不幸,所以无论是妈妈还是爸爸,都不愿多看她一眼,多回复她一句话。这是她自找的。
我们的内在都是有一团光的,这是我们的本能。而这团光的本能,是渴望去连接,渴望被看见的。它就像一条八爪鱼,不停的伸出触角,想去触碰他人,如果这触角被温柔的接住,与人建立起连接,那么它就会得到肯定,变成快乐的彩虹色,而当它不被看见,乃至被粗暴打断的时候,触角就会缩回,变成黑色,转而攻击自己。一次又一次,每当小心翼翼的伸出触角,却没有一次被接住的时候,内心的光就会变成一团漆黑,变成一个怪物,这个怪物无处可去,只有以自己的心灵为食,它躲在灵魂深处,不敢伸出触角,只能用这触角一次次的自我攻击,它不停的告诉自己,没有人爱你,因为你不值得被爱,你令人讨厌,你毫无价值,你不如死去,因为你就算死去,也无人在意。
参宿一直想看到大海,因为在她幼年残存的记忆中,大海是最温暖的地方,她曾窝在妈妈的怀里,听那温柔的声音给她讲海精灵的故事,妈妈告诉她,只要找到海精灵并向它许愿,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
而当她真的到了大海,却连告诉妈妈的勇气都没有了。连分享快乐都担心成为妈妈的打扰,她最终还是一个人回到船舱里,独自打开了海精灵的故事,一边看一边哭泣。她心里最后的梦也被击碎了,原来,真正的大海并不美丽,它凄风冷雨,阴暗而疯狂,它从来不是温暖的,它是冰冷的,和人间一样。
但人心永远是向阳的,是想要寻找温暖的。若大海与人间一样冰冷,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海的深处真有带来温暖的精灵?有没有可能,死亡才是唯一温暖的地方?
参宿就这样跳入海中,她无处可去,她不想继续活在黑色里,她想要一片绚烂的彩虹色。她选择给自己一个的梦,在世间她从来没有得到过的爱与肯定,她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救赎与感情,在梦里全都有。
但梦终究是梦,它只是人心深处的渴望。它美的不像真的,因为它根本不是真的。参宿希望自己的梦里充满欢乐热闹,可爱的小动物,天际的彩云,她希望只有这些,但美梦尽管灿若银河,依然有隐隐的不安潜伏其中,阴魂不散,一不留神就会汹涌而出,吞噬掉她想要藏身其中的幻境。
黑色八爪鱼从来都不是什么海精灵,那就是参宿自己。是参宿内心一次次被斩断最终不敢伸出的触角,蜷缩在内心,变成了黑色却依然涌动,真正想要把它关在坛子里的,不是南河,而是她自己。而红色的是死亡,因为她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她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但她不愿承认,她想活在梦里,于是死亡就化身血色的摄魂怪,如跗骨之蛆追逐着她的美梦。
参宿的心理防御是极其强大的,她极力维护着美梦,压抑着所有的不安,努力想把梦编造的更完美,她隐藏了自己(关起八爪鱼),逃避了死亡(丧气鬼),但死亡却跟随她,猎杀她,从天之涯到海之角,隐藏在平静的蓝海之下,如心跳,不注意时似乎不存在,其实它一直都在,时刻传递着恐怖与不安,令人瞬虞不可逃离。
恐惧紧紧相随。恐惧死亡。恐惧被弃。恐惧疼痛,恐惧分离,恐惧我并不存在,恐惧我永远不被看见。不被爱就是最深的恐惧。不被爱,尤其是不被妈妈所爱,是对一个人最深的否定。
每个人一生最初的依恋皆来自于妈妈。是妈妈给我们最初的呵护,给我们最初的安全,是我们懵懂无知来到世间,植入的最初关于爱的程序。温尼科特曾说,这世上从来没有婴儿,只有母婴关系,因为没有母亲的爱与照顾,婴儿根本无法存活。妈妈教会我们爱的模式,爱到底是伤害,还是保护?爱到底是焦虑,是逃避,还是安全?妈妈是幼儿内心的安全岛,孩子只有知道妈妈在身边,才有底气和安全感,勇敢的走出去探索环境。而当岛屿沉没不知所踪,孩子内心的恐惧是毁天灭地的,恐惧的黑潮会如猛兽张开深渊巨口,将孩子裹入无边无际的孤独与自我怀疑,流放到自己无法回归的海的深处。
参宿即是如此被流放的。而被爱流放者,也只能被爱所救赎。当南河纵身一跃,他拯救的不只是孩子的生命,更是她内心的死灭。南河让参宿看到了,自己原来很珍贵,原来有人在乎,甚至他愿意为自己而死,原来我不是无足轻重,不是晦气,不是父母不快乐就可以抛在一边的绊脚石,我是珍贵的,因为有人为我而死。
南河此举如同基督,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孩子的重生,用舍身的爱将她从黑潮中拖起,也从心灵的泥沼中赎回。他帮参宿关起了黑色的八爪鱼,告诉她这可以做成“笑口常开疙瘩汤”,他给她讲笑话,引领着她的美梦,一路逃避着死亡的追杀。半梦半醒间,在阴冷无常的深海之上,在一只即将漏气的小鸭子救生圈上,他给了这个被所有人放弃的孩子,一座星河般绚烂的爱之船屿。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很多电影,它有《千与千寻》一般妖异童真的想象,有《少年派》一般的残酷与信仰,也有如《穆赫兰道》一般的可以被解读的梦的诸多意象,它的画面极尽华美,让人真如做了一场梦,在梦中久久难以回魂。这是一场注定应该在巨大屏幕前观看的电影,我很庆幸在新年的第一天看了它,于是就可以把这一场华丽至极的勇气装进心里,不管新的一年还会遭遇多少灰暗。
参宿还是幸运的,最终她等到有人跃入深海,去爱她,去陪她做一个梦。但未必人人都有这样的幸运,若你没有,那也不要失望,新的一年,要好好的爱自己,当你能够用心编织自己的梦,把梦想一点点带进现实,最后就一定能够把别人也带进你的梦里。
所以何必认真,一定要分清到底何为幻何为真呢?
假作真时真亦假,人生在世,不过就大梦一场啊。
深海象征着心灵之海,或是一条心灵的河流,也可以称为生死海。
参宿、南河是冬季天空中很耀眼的两颗恒星。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最耀眼的那颗星。
作为主角,参宿有一颗敏感、抑郁、沮丧、不稳定的心,她是微笑抑郁的个体,她总能招来所谓的“丧气鬼”,她总把心灵中阴霾的部分散满整个天空。
影片里面还有一个角色“海精灵”,它是黑色的,没有话语,有着仿佛有好几只眼睛的多变的立体感,它象征着她母亲离家前的最后的一个回眸。这一次回眸于参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是蜜糖和毒药双重的所在,是参宿心里摆脱不掉的一个“疙瘩”。它既可以在记忆里温暖你的心灵,让饭店所有的顾客喝了就会出现欢狂的幻觉,这就是深海大饭店所独创的美味“疙瘩汤”。但参宿一旦执着这个回眸,深陷其中没有回头的话,“海精灵”便会显现出极其强大的破坏力。
回顾参宿的心灵之伤,不得不追溯她充满恐惧、害怕、被冷落的童年。她的自杀不如说是心灵的死亡,但心灵一旦被治愈,她仍会重生、蜕变。
放在心理医学上讲,很多成年甚至老年出现的身上的疾病,都与童年的精神创伤有关。而进一步说,一个人每个阶段留下的精神创伤都可能波及当下,或未来的一年,甚至十年,它就像你不经意间打的结,却可能在不确定的将来形成一个波澜,它也像海啸。
因此,参宿不光是小孩子的化身,也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化身。而这部电影就是献给无数像参宿这样的曾经或正在艰难度过漫漫长夜的抑郁症人群,希望他们最终都能拥抱明天的太阳!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没有见过情绪的实体,就像树叶一样的大自然里实体的物质。但是,我们知道情绪是存在的。当吃到了想吃的好吃的,当运动会得了第一名,当考试成绩出乎意料的好,当被心仪的对象接受,我们知道这个时候的感受是舒服的,愉悦的,我们会用开心、愉快来描述我们感知到的东西。当提交的论文又被退回,当被领导当头训斥,当多次试验又失败,当被同学同事排挤,我们这个时候的感受是难以忍受的,我们会用悲伤、伤心、失落、难过等词语来表达我们感知到的东西。情绪这样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可以用词语来描述和表达,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色彩来表达。比如,我们可以用黑色来表达悲伤、失落等负面情绪,用彩色表达高兴、愉悦等正面情绪,比如兴高采烈是鲜艳的红色,神清气爽是绿色的,豁达宽心是蓝色的,欢欣鼓舞是橙色的,安宁平和是黄色的。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色彩来描述我们的情绪。
在电影《深海》中,导演用各种各样的色彩描述了人物的情绪。当参宿被嫌弃被忽视被指责的时候,她遇到的是有很多个眼睛的黑色的海精灵。当她陷入到情绪泥沼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场景是灰暗的色调,当她在深海里和南河一起为了深海大饭店升级成五星而努力拼搏的时候,画面是彩色的,鲜红色,亮黄色。我们随着色彩的变化感受着参宿的情绪的变化,随着参宿情绪的变化,感知着各种各样的色彩世界。我们沉浸在自己的观影的情绪里,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色彩变幻,情绪流转,情节发展,我们就这样沉浸在电影里。这部电影真的是很好看。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推荐去看一看。当我们学会用语言描述情绪,用色彩描绘情绪,我想,我们就理解和接受了情绪,化解了情绪,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健康。当身心健康的时候,我们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深海》。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小女孩参宿掉进海里后在梦境里来到深海大饭店遇到南河,以及一众人去深海之眼探险的故事,小女孩在探险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救赎,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故事的主人公参宿,在她很小时,她的爸爸妈妈就离婚了,妈妈离开了她。爸爸后来再婚,后妈又生了一个弟弟,于是大家眼里只有弟弟,连参宿的生日都忘了。参宿生日那天,为了庆祝弟弟要上幼儿园,爸爸、后妈带着她和弟弟去一起去坐游轮。
这天爸爸举着蛋糕过来,参宿激动极了,以为爸爸记得她的生日,结果这只是为庆祝弟弟快上幼儿园而准备的蛋糕。生日这天只有银行给她发了一条祝福短信,没有任何人记得。参宿一次又一次的看着毫无动静的手机,她失望地趴在游轮的栏杆上看向海面,这时她特别想妈妈,抬头看前方,突然海面好像有妈妈的影子!参宿叫着开门跑了出去,这时,一个巨大的浪打了过来,参宿掉进了海里,现实生活中以扮演小丑为生的南河救了参宿。参宿做了一个漫长的梦,她梦见自己一直在找妈妈,跟着海精灵来到了深海大饭店。大饭店的老板南河为了挣钱做了很多创意菜,还留下参宿在深海大饭店帮忙。由于参宿总是闷闷不乐,好几次丧气鬼都缠上了他们,在南河的帮助下,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摆脱了丧气鬼。他们约好一起去深海之眼,南河想要找到海精灵炖汤,参宿想要去深海之眼找妈妈。
这段路程后,她终于能够发自内心的笑,打败了丧气鬼。这时参宿醒了,发现自己正躺在病床上,妈妈焦急地看着她。参宿感动于陌生人南河给予她的帮助,她找到了内心真正的开心。《深海》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生活是多彩的,但也会有灰色的时候。即使不开心,也不能放弃自己,不让丧气鬼追上自己,要勇敢的面对各种颜色的生活。
正月初三,终于去看了心心念念的《深海》。从《姜子牙》开始,我对国漫的美术水平就极度信任。而《深海》据说是历时7年首创的“粒子水墨”技术,自然要去影院观赏这一创新。老实说,刚观影结束后,除了影片里五彩斑斓的深海世界,我对整篇故事是失望的。
让很多人爆哭的最后30分钟,并没有让我受到感动以及治愈,觉得故事的前因设计有些牵强,小女孩参宿因父母离异而变得抑郁也让我觉得矫情(因为即便是亲生父母组成的原生家庭也会带给我们不可抹灭的伤痛,而我们大多数人需要终此一生用自己的阅历和眼界冲破原生家庭的束缚,达到自愈),结尾南河的生命救赎参宿的觉醒,一命换一命的救援也不喜欢。
当我看到某瓣上高赞的恶意评论后,还是想为这部电影写点什么。这部电影不是合家欢电影,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观看和喜欢的,但我不明白即便不喜欢,为什么会有带着如此强烈恨意的评论,似乎从《姜子牙》开始,有些人对国产电影的要求变成,不是合家欢、不搞笑就不配存在,不允许国产电影的多样性,不接受国产电影的探讨深层次的话题。于是,我想来夸夸《深海》,希望安利更多这部电影的受众免受恶评的干扰,哪怕现在还有些缺点,但是,每一次对国漫电影的支持,都是给创作者的鼓励。
我看到一位网友对这部电影的概括:用最绚丽的色彩,描绘走出灰暗的童话。
一、这部电影最显性的一个优点:五彩斑斓、绚丽的“粒子水墨”描绘出了一个梦幻缤纷的海底世界,海濑、海豹、水母,毛发的细腻与流动的飘逸,还有参宿的每个情绪的表达都那么逼真和细微,正如导演说的,这是了不起的国漫原创技术,也期待这个技术可以被运用到其他电影中。我去看《阿凡达》就仅仅是为了特效和画面,那么为了这个理由,《深海》更值得观看。
二、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很特别,不是用剧情推动,而是用气氛和情绪推动情节发展,探讨的是抑郁症患者的话题。电影勾画的视角是大部分人无法理解的抑郁症患者的世界。看似杂乱无章的深海奇幻世界,却能都体现现实与梦境的有机对应,细心品味就能发现其中的底层逻辑。
三、这部电影里参宿和南河的故事蕴含着心理学原理。丧气鬼代表负面情绪。电影里南河说:“丧气鬼就喜欢缠着你们这些哭丧着脸的小孩子。”、“不要丧气鬼被缠上,会窒息的。”而后,深红色的像蔓藤似的液体凝结纠缠住参宿和深海号,这是我第一次具象感受到负面情绪的可怕和破坏力,观影时的第一个想法:以后少生气。
我们改变不了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面对生活的态度。我想这就是佛经里说的:“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福自我召”。总之,《深海》是部用心的电影,哪怕在剧情设置上有些瑕疵,但是在我看来,瑕不掩瑜,这部电影探讨话题的深度,以及技术和叙事方法的创新都值得支持。
赶了个早场把《深海》看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粒子水墨特效的动画,画面非常的绚丽斑斓,色彩丰富,油彩质感和水墨气质交融,工作量足够大,也足够有诚意。但这并不是一部儿童向的动画。主角虽是孩童,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都是成人的忧伤,原生家庭破裂对于母亲的思念,在重组家庭的被忽略,对于外界善意的回避,沉溺于内心深邃的黑暗之中。我看过一些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研究,他们虽不善言语,但执笔作画仍是五彩斑斓,这也许就是电影中大篇幅运用多种色彩的真意。在经历了一场千与千寻一般的奇遇后,心灵的枷锁在不自觉中解开,梦醒时分,揉揉惺忪的睡眼,迎着阳光好好拥抱这个世界。南河三与参宿四交相辉映,呼唤着冬季的明亮,盼望着春季的来临。
我想,这也是导演不惜冒险,想要去自我表达的,《大圣归来》之后不再继续按图索骥,而是想由着自己的心意细致又温柔的去讲述一个故事、想要以独特的方式与深有共鸣的观众、与深有共鸣的世界沟通。
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感触,所以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窥探深意,这是一部复杂的电影,也可以是一部简单的视听梦境。如此视效华美、故事动人、思想浪漫的一个故事,也许改个上映时间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