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
你带着满腹的惆怅
纵身跳进汨罗江
从此
楚国失去了砥柱
奸佞失去了顾忌
怀王失去了谏臣
今天
我们怀着无比敬仰
在长城内外、运河两岸
在大海之滨、高山脚下
纪念你——也向你诉说
你可曾看到
而今的中国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而今的社会
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而今的百姓
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你可曾看到
有这样一批人
他们立足基层辛勤工作
他们积极进取奋勇开拓
他们甘于奉献服务祖国
他们没有燕赵之士的慷慨激昂
他们没有战争年代的金戈铁马
他们没有震天动地的豪言壮语
但是——
他们有竹的坚韧挺拔高风亮节
他们有梅的坚贞自守优良品质
他们有兰的高雅圣洁淡泊自足
他们
不因误解而困惑
不因清贫而卑谦
不因褒扬而得意
不因誉满而骄傲
他们
服务社会无怨言
总把奉献当甘甜
他们忠诚tt乐于奉献
他们实事求是不出假数
他们依法tt严守秘密
他们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这是他们的品格和操守
这是他们的信念和追求……
熊熊大火燃烧了一个晚上
端午节的粽子才四处飘香
用心包裹
用思绪缠绕
里面的一颗蒸熟的红枣
可是古代美女芬芳的红唇
在大火熊熊燃烧的夜晚
献出的最虔诚的祭奠
祭奠谁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端午节的习俗
已经走过了多少年
有多少坚硬的壮汉
被历史可圈可点
有多少硬骨头的诗人
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前沿
端午节是回想历硬汉的节日
不仅仅是吃几包粽子
不仅仅是喝几杯酒
不仅仅是吃几个鸡蛋
不仅仅是与家人爱人亲人团圆
不仅仅是让麦子丰收的喜悦
迷醉双眼
端午节,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
有骨气,才会有魄力
才会有能力推动历史的发展
端午节,祭奠的火焰中
凝聚着中国人散发着正能量的心愿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包粽子(主持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5.蒸煮。
三)诗歌朗诵(主持人):**,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大家齐诵(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吃粽子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八、领导讲话:**,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端午节的情思》——遥祭屈原
国破家亡,家破人亡……
还有千斤的巨石,还有悲愤的惊世骇俗的无法施展的思想。
我不知道古老的楚国是一支怎样凋零枯萎的花朵,好比,至今我没去过湖南的汩罗江。
或许,人生失意的岁月流不尽你心中的血泪,或许,诗情喷涌的时刻也换不来你脸上瘦削的阳光……
太多的深情哟,才让你发出“路漫漫”的无可奈何的感慨,太多的梦想哟,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进了哭泣的汩罗江。
荆楚大地一直哭到邻近的潇湘,泣血的日子,让整个神州从此黯然神伤……
从此,二千多年的五月这一天,叫做了端阳,这叫作怀念,怀念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想像。
你的橘颂你的离骚你的九歌你的九章……
流不尽你的悲哀你的惆怅。
你让楚辞浪漫民歌一般在中华大地唱响,你让终生的遗恨连同自己一起消逝,淹没进汩罗江。
我不知道,封建时代的土壤葬送了多少你这般诗意的文人,我不知道,当今的红尘,还有多少才子还在压抑着奔放无羁的思想……
愿我笨拙的诗作,能化作你身边的一缕轻风,愿我劣质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所有日子的明净阳光。
端午节诗会的踏歌声
惊动了汨罗江的水
恰逢汨罗江里屈原的灵魂
飘到汨罗江的上空
诗人看见众诗人扔进汨罗江的诗
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一首首诗歌就像那艾草、米粽
芬芳了一江的水流
比铜钱、白银、黄金
更诱惑诗人的心
屈原在天空上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人间处处细雨纷纷
诗人屈原踏着端午节涌动的诗韵
在天空上纵情狂奔
无非是多了一天假日
在西北偏僻的小镇,叫端午
无非是多了市场的叫卖
在举国传统文化的大餐,叫米糕
我们对节日的意义知之甚少,二千七百年历史结晶的海盐
我们对夫子的理解微乎其微,呜呼的哀叹演绎成通俗白话
无非是泛泛的臧否时事,街头巷尾,饭后茶余
俗子挥舞的紧箍咒不念美猴王,念取经的和尚
无非是卸妆后素颜朝天,才能坦然面对交错的航线
无非是红歌嘹亮的海泱泱,淹没事无巨细所谓的规则
夫子,你自汨罗而来,春秋战国的阴谋如何更迭演变
香草深处,浊的还是被清的看见,显露与生俱来的原型……
想象,无非是水乡龙舟此起彼伏的号子呼号正气长存
无非是父老乡亲揉一把艾草,包一口肉粽,沉降而下
江南烟雨蒙蒙,五更不歇,缅怀鱼虾追随的瘦削坚骨……
原谅吧,夫子,钙质的吸收依赖充足的阳光和维生素AD
传承《离骚》豪迈的歌者,有谁勇于承担先祖些微哀痛?
无非像苇草营营苟苟随风摇曳,站在河滩,岸上,傍水而生
冥冥标记自己的海拔和坐标。老来眼前的事比一生的事都重要!
超市的货架上,布满
各色的粽子和油绿的绿豆糕,它们一再提醒我:
端午节就要到了。一切看上去
都很熟悉,和
往年一样
后天就是6·1儿童节
再过七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孩子,天堂里有没有儿童节,玩具
和书本?有没有粽子和
鸭蛋?
当我睁着眼睛,看着
这些琳琅满目,可口的食品
我看到的却是,被埋在楼板下
干裂的唇,和再没机会
赶上这个儿童节的孩子们,那
无人背的花书包,还有
坐在路边,痛哭的父亲
我合上眼睛
那些小巧的粽子,又在眼前舞蹈,那些粽子
原为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如今又承担起,祭奠
汶川地震中遇难的亡灵
这个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于我来说
就是,另一个
追思的鬼节
睁开眼睛,闭合眼睛
我看到的每一只棱角分明的粽子,都是一个夭折的孩子
光着糯米一样洁白的身子
包裹在,棕叶的清香中
端午节经典诗歌朗诵
端午节活动总结(1)
端午节活动总结范文1
优美诗歌朗诵稿
诗歌朗诵开场白
缕缕粽香
书不完心底的怀念
浩浩汨罗江水
吐不尽五月端午的泪
昌蒲艾叶
期盼着民族安康
龙舟锣鼓
提振着寻梦者的信心
一个不死的灵魂
穿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悲壮而又伟岸
忠贞和赤诚
永远活在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