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数学课教案
[汉译孤云独闲2007-09-24]《数学探索课:数论的有关概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玛雅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2、了解玛雅日历;
3、学习如何将玛雅数字与十进制数字互相转换;
4、学习基本的玛雅算法:加、减、乘、除。
二、教学资料
1、有关玛雅数制的录像;
2、计算机并联网;
3、有关玛雅人数学历史的文字资料。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利用书籍或网络查找玛雅文化资料,写出玛雅文化发展的时间表。推荐网址:[译者省略](1)神秘的玛雅人-文明时间表(2)玛雅人的世界(3)玛雅文明,时间表
2、让学生创建一个电子公告板。
3、让学生利用书籍或网络查找玛雅日历。推荐网址:[译者省略](1)玛雅日历
(2)传统玛雅日历和天数计数方法;(3)玛雅日历-尤卡坦玛雅研究中心(4)玛雅日历
4、让学生小结查找结果,写成一页纸的报告。
5、学生分组交流报告并回答他人的提问。然后,每个学生将本组报告的主要观点向全班汇报,其中要包括至少两项令人感兴趣的实例。
6、复习十进制、数位和数位相加记数法。向学生演示如何将以20为基数的小数转化为以10为基数的整数。学生自己练习如何转化。
7、使学生熟悉玛雅数字,让学生写出玛雅数字1-26。
8、向学生演示玛雅数字与十进制数学互相转化的例题。
9、提醒学生注意录像中演示的三条加法法则:1个“点”代表“1”,5个“点”代表1个“节(竖线)”,4个“节”代表下一个数位的1个“点”。
10、向学生演示玛雅数字加法的例题,给学生时间去练习。
11、向学生演示玛雅数字减法的例题,给学生时间去练习。
12、复习乘法的性质并应用到玛雅算法,即:恒等性、为零性以及数的交换、合并、分配。演示玛雅乘法的例题,给学生时间去练习。
13、演示玛雅除法的例题,给学生时间去练习。
四、教学评价
使用下列三个等级评价学生在这一课中的表现:
1、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会写出完整的报告(包含有所需要的信息),明显地表现出玛雅数字与十进制数字的互相转化的能力,完整地理解玛雅算法。
2、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写出合适的报告(包含大部分所需要的信息);比较满意地表现出玛雅数字与十进制数字的互相转化的能力,对玛雅算法有良好的理解。
3、学生参加了最低限度的课堂讨论,所写报告不完整(只包含很少或没有包含所需要的信息),不能进行玛雅数字与十进制数字的互相转化或正确地进行玛雅算法。
[附录1]本课所用术语
1、十进制(decimalnumbersystem)
2、数位计值法(expandednotation)定义:一种以数字和数位乘积之和的数字表示法。例如:
4567可以表示为:4000+500+60+75.4可以表示为:5x10o+4x0.1[译者注:10的零次幂]释义:数位计值法用于玛雅数制与玛雅象形文字。
3、象形文字(glyph)定义:一种雕刻出的符号或图形文字系统。
释义:玛雅人用象形文字在日历中表示天数和月份。
4、数位值[译者省略]
5、玛雅数制
定义:一种以20为基数和三个符号构成的数位计值系统。三个符号是:“0”(贝壳形状的图形),“1”(一个“点”),“5”(一条竖线)。
释义:玛雅数制先进的部分是它使用了“0”和数位计值概念。
6、以20为基数的计数方法(见上)[附录2]本教案所参照的标准
1、“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译者省略]
2、“中欧教学研究”制定的《K-12教育原则和标准纲要》。本教案遵循了以下标准:
(1)数学:理解和运用数的基本性质和高级特性;理解和运用函数和代数的基本性质和高级特性;理解数学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2)科学:物理:理解事物的结构和性质;理解能量的来源和性质。(3)世界历史:理解玛雅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4)历史概要:理解用历史的方法看问题。[附录3][译者添加]马雅人:中美洲印第安人,居住在墨西哥的东南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其文明在大约公元300年-900年发展到最高点。马雅人以其建筑、城市规划、数学、历法和象形文字著称。
玛雅数学符号图示:
江岸小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课题:《窗前的气球》教学时间:2011年10月21日执教人:王远春
一、教材分析
《窗前的气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窗前的气球》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文章,表现了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
教学中可以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体会到科利亚情感的变化和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再通过一些说话训练、适时补白,拓展想象,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科利亚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表达的美好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大家都认识的——看,是谁呀?(气球)板书:气球
2、你们喜欢气球吗?(喜欢)为什么呀?(学生说说)
教师:听得出气球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不少快乐。这位气球朋友能治病,你们信吗?不信,我们一起学习《窗前的气球》这个故事吧。(老师继续板课题)
3、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5页,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课文下面小树叶上的注音,把它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科利亚呆呆地开始猜出来拴着逗人传染病)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读音、开火车读、齐读。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科利亚难过的心情。
1、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谁生病了?──科利亚
2、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医院,去看看科利亚吧。老师想请几位同学分段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3、得了传染病的科利亚的心情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4、此时科利亚的心情怎么样?──伤心、难过。
5、你是从课文哪些语句中读出了他的伤心、难过呢?
6、(根据学生回答)品读重点句段
他得的是传染病,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1)是呀,科利亚得的是传染病(课件出示句子:他得的是传染病,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师引读。
(2)(课件:“谁”变红。)都有哪些人不准来看他?──
师小结:就连妈妈也不能来,科利来突然离开了爸爸妈妈、离开了小伙伴、离开了家,一个人被留在了病房里。
(3)而且──师引读“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4)他不能到病房外面,不能跟爸爸妈妈去逛公园,他还不能做哪些开心的事?(引导学生想象科利亚还不能做什么)
(5)创设情境:多么孤单无聊的科利亚啊,当别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时,科利亚却只能(课件出示: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引读)──当别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耍时,科利亚却只能(引读)──
(6)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指名回答)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再指名回答)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7)此时的科利亚多么希望有人来陪陪他啊,可是,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他什么也看不见,他觉得──真没意思(师板书)
(8)(一、二自然段)谁能体会着科利亚此时的心情读一读──(配乐)(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3—5自然段,体会科利亚高兴的心情。
1、正在科利亚如此无聊、孤单的时侯,他突然看到了什么──(课件动画出示课文插图配句子:“突然,一个红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了上来,在科利亚房间的窗户前停住了。气球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指名读。
2、这是怎么回事,哪来的气球呢?请同学们快快读一读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3、学生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米沙和同学放的气球
这是一个怎样的气球?(课件出示句子: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这张小脸的可爱吗?(指名读、齐读)
我看到咱们教室里也有60张可爱的小脸。谁能用“可爱的”说句话?
(2)质疑:老师不明白了,为什么看到可爱的小脸,科利亚就猜出来,准是米沙想的招儿?
(3)此时,看到画着可爱小脸的气球,科利亚仿佛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自己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些什么?──(学生交流)
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同学们对科利亚的关心
(4)师小结:望着窗外那逗人的笑脸,感受到同学们真挚的情意,科利亚高兴地笑了。(师板书:高兴地笑了)
看到这一切,你也高兴地笑了,我也高兴地──笑了,我们大家都──高兴地笑了。
(5)让我们一起读出科利亚高兴的心情(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除了放气球,你还有什么好方法把心中的祝福送给科利亚呢?
2、读一读。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五、板书设计:
22、窗前的气球
伤心、难过高兴地笑了
六、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教学生阅读时,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语文的美。本课中,我从“病”字入手,让学生找到课文中带“病”的几个词语,从理解“传染病”词语的意思出发。然后,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顺利地进入课文情景。通过几句重点句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科利亚孤单、寂寞的心情。
数小鸭--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结合了主题《在农场里》,为了提高中班孩子数数能力,尝试对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进行数数,结合"在农场里"的主题,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从而积累封闭式数数的不同经验,同时创设了有趣的情景,在情境中开展数学活动。
活动难点:学习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
活动重点:提高幼儿数数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数小鸭的情境中,运用已有数数的经验数数,并尝试运用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2、体验帮助鸭妈妈数小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鸭若干,(直线排列、曲线排列、呈封闭状排列)。
2、辅助材料:夹子、笔、数字等。
活动过程:
一、鸭宝宝排队游泳(价值分析:运用已有数数的经验数数)
情境导入:暖和的春天来了,小河里的水变暖了,我的鸭宝宝排好了队来游泳了。
1、数数鸭宝宝(出示若干只小鸭呈一字式排列、曲线排列)
提问:数一数有几只鸭宝宝呀?
小结:嗯,你们的办法真灵,数的真快!
二、鸭宝宝花样游泳(价值分析:尝试运用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情境导入:我的鸭宝宝说他们要和运动员一样来一次花样游泳了呢。
刚刚它们排好队的时候,我一遍就数清楚是几只了。可他们一摆了个花样游泳的造型,我数来数去好几遍还没有数清楚,这可怎么办呀?
1、数花样游泳的鸭宝宝
提问:(1)小朋友,你们来帮帮我,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数清楚我的鸭宝宝到底有几只呢?(幼儿相互讨论商量。)
提问:(2)你是怎么数的?你从哪里开始数的?数到哪里结束?
2、数丢了帽子的鸭宝宝
提问:(1)可是我的鸭宝宝太顽皮了,把帽子也给丢了,现在小鸭一摸一样了,又该怎么数呢?
小结:你们的办法真灵,用各种办法记住了从哪只小鸭数起,就能知道数到哪只停下来。这样不会多数也不会少数,今天多亏了你们教了我这个本领,谢谢小朋友!
3、幼儿帮忙数小鸭
情景导入:可是你们看呀,还有那么多调皮的鸭宝宝还在河里摆造型,他们长的都一模一样,我数也数不清,请你们用刚刚的好办法快来帮助我吧!
提要求:鸭妈妈还提供一些工具可以帮助你们数数,如果你需要它就用,不需要它也可以不用。
4、幼儿交流
提问(1):你数了怎么样的鸭子宝宝?你是怎么数的?(2)碰到一摸一样的鸭子你怎么记住的,从哪里开始的?
小结:今天你们既帮助了鸭妈妈,又让自己学到了许多数数的本领。以后当我们碰到要数的图案像圈儿排队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试一试,数一数,这样我们数数的本领会更大。
三、鸭妈妈感谢小朋友(价值分析:体验帮助鸭妈妈的快乐。)
1、今天鸭妈妈要谢谢你们小朋友,所以要请你们去我家里做客,要感谢你们,我们一起出发吧!
活动评析
活动的选材非常的有趣生动,孩子们非常喜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社会意识正在逐步的加强,因此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活动的目标清晰,各环节能紧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提问和回应也能围绕"约定"和"遵守约定"展开,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适时的回应,有效的达成了活动的目标。如:小朋友说到:"兔子不能再车上蹦蹦跳跳"时,老师便追问:"为什么兔子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小朋友纷纷说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老师总结:"是呀,在车上蹦蹦跳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老师的回应归纳了孩子们的回答。又如: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分别做了约定以后,老师用PPT的形式归纳总结了这些"约定",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对"约定"含义的理解。为后面遵守"约定"的环节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使幼儿在后面的活动环节中更能感受到小动物们违反了"约定"最后倒置的严重后果,知道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老师在"仔细观察图片"环节上还需加大一些,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仔细观察,促使孩子更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学英语公开课教案
上一篇/下一篇2010-09-1620:22:01/个人分类:英语教学篇
查看(27)/评论(0)/评分(0/0)
Unit3What’sYourFavouriteFood?
Name:ZhaoJing
教学内容:Let’sstartMainsceneLet’schantA.Let’slearnGroupwork教学目标:1.Beabletolisten,say,readandwritefour-skillswords:tomato,tofu,greenbeansfish,potato,eggplant.2.Canrecognizethewords:cabbage,mutton,pork.3.Graspthedrill:Whatwouldyoulikeforlunch?I'dlike.....4.Canlistenandchant.重点难点:
1.Beabletograspthewordsaboutfood.2.Graspthesentences:A:Whatwouldyoulikeforlunch?B:I'dlike......3.Four-skillswordsandsentences..教具准备:Recorder,tape,picture,cards,colorpens,whitepapers.。教学过程:
一、Warm–up/Review(1)GreetingSs:standup.GoodMoring,teacher.T:Goodmoringboysandgirls.Ok.Sitdown.Howareyoutoday.Ss:I’mfine,thankyou,Andyou.T:I’mfine,too.What’stheweatherliketoday?Ss:It’s„./Todayis„.T:Ok!Verygood.Whatdayisittoday?Ss:It’sMonday„./Tuesday„T:GoodOK![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交流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2)Listentothesong.T:Now,Listentothetape.SinganEnglishsong《WhatWouldYouLike?》
[设计意图]听歌曲已回顾学过的知识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欢快的学习气氛。(3)ReviewT:Atfirst,Let’shaveareview.Whatwouldyoulikeforbreakfast?Ss:I’dlike„..T:Ok!That’sgreat!/Cool![设计意图]以提问来复习旧的知识为新课的讲授做铺垫。二.Presentation.(1)Presentthenewwords.T:Ok!Letbeginournewleon.Unit3.What’sYourFavouriteFood?Oh!Ihaveanewmenu.Ithasalotofdeliciousfood?Doyouwanttoseeit?Ss:Yeah!TandSs:Letmesee„(showthepicture)T:Thansays:Thisismymenu.I’myummytoeat.I’mpurpleandlong.Igrowonthetree,please.Mynamebeginswiththeletteras“E”.WhatamI?Canyougue.What’sthis?Ss:“Eggplant”Ok!T:Youareclever.(showthewordcard)readtheword“eggplant”please.Readafterme“eggplant„”pleasereadandspellit.Ss:E-G-G-P-L-A-N-Teggplant.T:Letmesee„.What’sthis?Thisismeat.What’smeat?Haha„Lookatthispicture.Thisisapig.(showthewordcard“pig”)readtheword“pork”.please.Pleasereadaftermeandspellit.Ss:P-O-R-KporkLook?What?What’sthis..?...tofu,cabbage,fish,greenbeans,tomato,potato,mutton„showthesenewwordcards,pleasereadaftermeandspellthesenewwords.(Teachtheotherwordsinthesameway)[设计意图]以猜谜引入教学是为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画讲授新课的内容,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有趣的记忆和拼读这些单词。(2)Practice1.Let’splayagame.“Loudyandsofty”
2.“Interpreter”(Igiveapieceofpaper.Youspellthisnewwordonebyone)3.Listentothetapeandfollowthetapereadsomenewwords.(Listentothetapeandreadthewords:cabbage,tomato,tofu,eggplant,mutton,fish,potato,greenbeans.)[设计意图]师生互动的合作,以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趣味性,复习巩固本课的单词,同时又通过大小声有锻炼了学生的语音语调。
三.PracticePatternsT:Wehavelearnedsomuchfoodformealatnoon,today.Itcanbeimproved.1.AskandanswerT:Whatwouldyoulikeforlunch?Ss:I’d„2.GroupworkForexample:S1:Whatwouldyoulikeforlunch../dinner..S2:(Takethesewordcard)Gue.S3:I’dlikesomegreenbeans,please.S4:Thankyou/sorry,nogreenbeans/It’seggplant,Hereyouare,Thanks.Andsoon.T:Fourstudentsaregroupofmakeadialogue.[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充分掌握新单词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也为强化学生的口语和表达能力。
四.Consolidationandsummary1.Let'schant(Listentothetapeandfollowreadthese)2.Talkaboutwhatwelearnedtoday.[设计意图]同歌曲来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又让同学们在欢快,娱乐中,进一步加深对单词的认识以及对句型的了解,在欢快,娱乐中结束这节课的内容的同时又加强了,学生的听力能力。五.Homework1.Copytheninenewwordsoneline.2.Listentothetape.3.Makeadialogue.Thenextleon,Icheckthedialogue.[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后几个人一组编对话,将英语延伸到课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
六、ThedesignoftheblackboardUnit3What'sYourFavouriteFood?
A:Whatwouldyoulikeforlunch/dinner....?B:I'dlike....tomatogreenbeansabcpotatoeggplant☺☺☺fishcabbage☺☺muttontofu☺pork
有趣的梯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找出梯形。
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活动难点:
1、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房子图、几何图形大图(正方形、长方形、圆、梯形)、图片(小白兔,花盆,牌子,蝴蝶)、图形石子路、修路用各种图形,歌曲《小白兔白又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白兔的新房子,引导幼儿观察房子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房子的身体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正方形)门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窗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2、新房子的屋顶最有特点,它是一个梯形,感知梯形的特征。(四个角、四条边、上下两条边平行、长短不
一、还有两条边象滑滑梯斜斜的)
3、分析比较梯形与正方形的异同。教师小结:有四条边四个角组成,上上下两条边平行、长短不
一、还有两条边象滑滑梯斜斜的,这样组成的图形就叫梯形。
4、不过,梯形宝宝特别调皮,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竖着放,他们都是梯形)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1、(小白兔可爱护自己的家了,她种了盆漂亮的花。今天天气好极了,小白兔拿出了她养的漂亮的花,放在太阳底下,并且为了保护草地,在边上竖了一块牌子,香香的花引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请幼儿找一找房子的周围还有哪些地方藏着梯形,加深梯形的了解。
2、幼儿边回答,老师边引导总结。
三、去小白兔家
1、(电话来了)小白兔想邀请老师和小朋友们去她家玩,可她说她家门前的路坑坑洼洼的,根本走不了。出示小白兔门前的路,让幼儿体会”坑坑洼洼”的含义。
2、请幼儿说出图形并补路,幼儿边听儿歌边做动作去小白兔家里,并愉快结束活动。
智多星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必须明确的两点:
我们要教什么?我们会怎么教?下面以反比例的意义为例讲解。这个要板书:
教学内容:反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的变化规律,并能初步运用。2.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为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温故而知新,我们先看看前面我们学过的正比例函数)
(一)复习准备1.简单例题1一种练习本的数量和总页数如下表:
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量?
(2)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它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3)表内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2.简单例题2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________,这两种量叫做成________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________关系。
3.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1)文具盒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个数和总价()。(2)水稻产量一定,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3)一堆货物一定,运出的和剩下的()。(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5)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智多星公开课教案
可选其中
一、二题,说一说为什么?这个时候开始板书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对正比例的意义理解得很好。你们想一想,有正比例就一定有反比例。什么时候成反比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反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反比例的意义)(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4。
例4华丰机械厂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如下表:
(1)分析表,回答下列问题。(出示)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如何变化的?③你能说出它们的关系式吗?④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⑤哪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然后分组讨论以上问题。(老师巡视、指导。)(2)同学们发言。
根据同学发言,用彩色粉笔画出箭头并加以说明:
①每小时加工的数量扩大,加工的时间反而缩小;当每小时加工的数量缩小,加工的时间反而扩大。它们变化的规律是:一扩一缩或一缩一扩,变化的倍数相同。(板书)②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都是600。
(板书)10×60=600
30×20=600
50×12=600③从数量关系看:
(3)我们来总结一下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4)上述小结让学生照板书内容自述。2.出示例5。
智多星公开课教案
例5用600页纸装订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呢?请先填表后,再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装订的本数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③它们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④题目中的600是哪种量?
⑤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能列出一个怎样的关系式?可以求出什么?生:(答略)
师:我们通过这一例题再次总结一下反比例的意义。看小黑板(一)中第二条空线,总结反比例的意义。师:对照反比例的意义详说例5成什么比例。
生:装订的本数是随着每本页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每本的页数扩大,装订的本数反而缩小;每本的页数缩小,装订的本数反而扩大。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的积总是一定的。如:
15×40=600
20×30=600
25×24=600所以说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是成反比例的关系。师:刚才你们对照例题总结得很好,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出示: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学生黑板,读一读。)师:谁能对照反比例的意义说一说例4是成什么比例?(学生看黑板叙述,老师在关系式上标出定量和它们的关系。)
智多星公开课教案
生:加工的时间随着每小时加工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的积(零件总数)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反比例的关系。
3.学习字母公式。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你能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字母公式吗?
生:x×y=k(一定)。
师:很好。我们今天学习了反比例的意义。和正比例相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总结一下吗?(两人互相讨论)教师指复习小黑板(一)(即填空),学生回答。
生:相同点是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都有一个定量。不同点是,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扩同缩,而且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比值)一定;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扩一缩,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的量,就要抓住相对应的个数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这是判断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关键。
(三)巩固反馈
自由发挥:你能举出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吗?(自由发言)练习:练习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2)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车的速度和所需要的时间()。(3)玉华做12道练习题,做完的与没做的题()。(4)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四)课堂总结
本节我们初步了解了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的关系,要抓住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这是本质。今后我们还要继续研究。
(五)布置作业自设题目
智多星公开课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通过知识引进、知识讨论、知识运用总结进行的。
首先通过复习,巩固了正比例的意义。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反比例的意义”,过渡自然,知识做到了连贯性。
在引导学生学习正比例学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从而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增长了自学能力。
小黑板出示、小组讨论、集体反馈,选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知识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知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区别不同的概念,巩固了知识。学生的全面参与,培养了总结、区别、沟通的能力。练习的多样、及时,使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课教案万能模板
小学数学课教学教案模板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教案模板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课型教案模板(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