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常用范文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整理10篇)

发布人: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20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模仿青蛙的动作,学会蹲跳,跳过20cm高的障碍物;

2.通过游戏,发展连续跳;

3.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重点:

探索模仿青蛙的动作。

活动难点:

学会蹲跳,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

活动准备:

1.绿色卡纸做成的荷叶,小青蛙胸饰每人一个。

2.鞋盒若干,卡纸做成的小昆虫多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09:50——10:20)

1.热身运动,教师引导幼儿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蜗牛慢慢地走,螃蟹横着走、小鸭子摇摆着走、小兔蹦蹦跳、小鸟左右飞;

师:每个小动物走的方法都不一样,小朋友们模仿得真好!

2.幼儿集中站在圆圈(池塘)上,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在这一个环节中通过提问,启发幼儿有意识地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

(1)提出问题:“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的胸口,我们今天是什么小动物啊?”,指出幼儿是青蛙宝宝,老师是青蛙妈妈。

师: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青蛙是怎么走的?那么青蛙是怎么跳的呢?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在圆圈上跳一下(强调跳一下,不能离开小池塘)。

(2)请个别幼儿到中间给大家演示模仿,其他幼儿注意观察。

师:妈妈请两个青蛙宝宝到中间来跳给大家看一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多次示范蹲跳,引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

(1)探索起跳姿势:双腿弯曲,双手放在身后。

师:小眼睛看妈妈,看看妈妈是怎么跳的。和刚才青蛙宝宝跳的一样吗?现在妈妈准备跳了,注意看哦,妈妈的腿怎么了,妈妈的的手在哪里?

(2)探索跳的动作:双腿用力蹬地,用力向上跳,双手自然地往上摆。

师:看好了,妈妈要跳了,先看妈妈的腿。妈妈跳的时候腿怎么了?再看,妈妈跳的时候手去哪里了呢?

(3)落地姿势

师:跳完了怎么到地面的呢?看好妈妈的`腿。落地的时候脚的哪个地方先到地面的?手怎么样了?

2.请个别幼儿到中间来跳,其他幼儿观察,个别不到位动作指导纠正。

中班体育:百变纸箱

中班体育百变纸箱

活动目标:1、通过纸箱的各种玩法,锻炼孩子爬、跑、钻的能力。

2、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创造能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在C区地垫上放有大小纸箱若干个。纸箱上都挖好了洞,可以让幼儿把手伸出来。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听音乐模仿机器人做准备活动。

二、纸箱游戏:百变纸箱

地垫上放了很多纸箱,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用纸箱来做游戏。

玩法一:我是机器人。

出示纸箱,请幼儿套上纸箱模仿机器人走路。小纸箱一个人玩,大纸箱可以几个人玩,小朋友自由选择伙伴玩。

玩法二:穿山洞。

请小朋友将纸箱一个一个连起来,象一列火车,然后请幼儿一个一个从纸箱的一头爬向另一头。

玩法三:开小车比赛

将小朋友分成两组,小朋友站在纸箱里,用双手拿起纸箱跑向终点,先到为胜。

三、放松活动

听音乐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课本第35页的内容,及第36页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发法进行估算。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

关键:联系实际,灵活处理。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同桌准备一张报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35页主题图。

教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

教师:你能估计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

(1)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2)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数据。

(3)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

由于图中没有具体数据信息,也没有呈现体育场的四周看台,所以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结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

学生1:从图中看出每小块看台大约有160个座位,这个体育场可能有30个看台,大约有4800个座位;

学生2:把体育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大约坐1000人,四个方位,大约坐4000人。

学生3:体育场的每一排座位数大约是200人,估计这个体育场有30排,大约共6000个座位。

以上估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4、出示具体看台数据,进行估算。

(1)课件呈现:

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2)理解数量关系,列出解答算式。

引导提问:

①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

②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根据课文插图,说出准确数)?

③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板书:12×6×28或72×28

(3)估算算式结果。

一般情况下,学生把72看成70、28看成30来估算。

即:70×30=2100

(4)小结。

估算时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方便计算。

三、课堂活动

课文第36页“练一练”的第1题。

题目要求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学生有多种方法,可以将报纸折一折或圈出一块,在知道这一块的字数的基础再得到整版的字数,也可以数一数某一行的字数与总行数,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数。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34页“练一练”的第2—4题。

2、配套练习相关习题。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和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整个教育教学之中。真正的健康是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组成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按体育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来确定的,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团体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下压式接力棒的传接技术

三、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发展学生接力跑和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通过接力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接力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接力跑教学要求学生在体验接力跑乐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接力跑能力,掌握传接棒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接力跑锻炼。同时,它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进行一些积极性身体活动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课时是五年级接力跑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接力跑传接棒的正确技术,发展学生接力跑能力。接力跑教学的技术教学竞技化味道很浓,而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突出身体锻炼,本课从教材的内涵出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接力跑。

四、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2)班学生,学生组织纪律性欠缺,与他人合作方面有一定困难,存在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但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好胜心强,敢于表现。

五、教学目标:下压式接力棒的`传接技术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知道下压式传接的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下压式传接棒技术,体会慢跑中传接棒技术,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七、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教学手段,运用了游戏参与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指导纠正错误法、启发教学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用游戏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到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4

教学内容:欢乐丝巾

课型:实践课

教学目标:

1、激发并坚持同学的运动兴趣,让同学乐于参与本课的体育教学活动,体验体育活动的情趣。

2、通过玩丝巾发展同学频率,努力提高快速跑的.能力。

3、积极融入情景,充沛展示自我,培养同学一定的想象力和发明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导入情境教学

魔术变花引出本课内容

提问:丝巾的用处?

丝巾能怎么玩?

想出各种玩丝巾的方法

1、斗牛

2、将丝巾抛起用身体的各个局部接住{头肩膀脚屁股}

3、抓尾巴游戏

组织:

要求:静、齐、快

一;比一比谁的频率快

1将丝巾抛起然后快速的拍手掌,比一比在丝巾落地之间谁拍的次数多

2将丝巾抛起然后快速的跺脚比一比在丝巾落地之间谁跺脚的次数多

3胸顶丝巾跑竞赛

1、三人一组,其中一人将丝巾抛起,另外两人竞赛,结束后换另一人抛丝巾,其余两人继续竞赛。

2、同1.

3、首先将整条丝巾放在胸前跑,然后增加难度将丝巾对折放在胸前跑,最后再将丝巾对折放在胸前跑。

组织:

1、三人一组轮流竞赛

2、同1

一、整理放松

二、自我小结,相互评价

三、协商教师收回器材

四、师生告别

1、丝巾恰恰舞:跟老师学习几个简单的动作,并一起跳。

2、认真听老师作总结,并相互评价同学之间谁做的好。

3、各组排头将丝巾收齐上交。

4、师生再见。

组织:成四路纵队集合。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5

一、指导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建教学新模式,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和特长,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跳跃练习能发展人体特弹跳能力和游戏的方法规则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更好的改进提高立定跳远的动作质量。

3、情感目标: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们即能用心去理解,又能通过锻炼去提高。从中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刻苦锻炼的品质。

三、教材分析: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之一,,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队长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本年级立定跳远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重点是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难点是上下肢配合协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难点:上肢的摆动配合空中展体

五、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探究法、指导法、比赛法、评价法等。

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观察、模仿,相互学习来完成学、练的.目标。

六、课的设计:

(一)活跃情绪、启发兴趣

1、通过教师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

2、超市(自选练习)这样的设计学生能根据自己额爱好选择,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满足学生的运动乐趣。

3、健身操:在音乐伴奏下,做健身操,起到健身的作用,并且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二)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

1、立定跳远在教学过称中以引导、提示、参与、游戏、竞赛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和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创造、思考、练习、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游戏:齐心协力保护小树苗,通过导入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爱护校园,保护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在轻松欢快的舞蹈中得到身心的放松,使紧张的机体得到调节。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6

学习目标:

能掌握投掷的基本动作及方法;学会互相尊重以及如何在活动中避免危险。

学习内容:

投掷:掷轻物(纸飞机)

学习时间:

第七周

学习步骤:

一、基本常规

教师活动:

1、加强学生的队列队形练习及广播操,注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

3、通过比赛的'方式和相互指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及时评比,让学生有榜样学习。

学生活动:

1、乐于反复练习,动作基本规范到位,练习时思想集中。

2、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肢体语言表达。

3、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交流,相互学习指导。

4、注意观察,及时交流。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四路纵队

二、快乐学习

教师活动:

1、通过情景式倒入主题,引导学生想象。把自己的纸飞机准备好。

2、提示学生学习掷轻物,不限形式,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由分散在规定的场地内。

3、让学生比一比谁掷得最远。

4、然后把飞机揉成纸团当作垒球,摆放固定架子,让学生对准目标投掷。

5、及时与学生交流,并指导学生正确的投掷方法。

学生活动:

1、跟着老师去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想怎样投就怎样投,活动中注意安全,有序地进行。

3、用自己的方法投掷。

4、对准目标,掌握方法进行投掷。

5、及时听取教师的意见或建议,提高投掷效果,让纸团投得更远。

组织:篮球场散点

三、轻松比赛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掷远比赛,分八小组,组内先进行比赛,然后推选出最投得最远的一位,代表小组比赛。

2、及时评价,要求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认真练习,争取做得最好。

2、及时交流评价,有问题及时提出。

组织:

四、愉悦身心

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2、评价整节课,及时解决课中问题并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回家练习广播操。

学生活动:

1、认真地放松各部位。

2、认真完成练习任务。

组织:四列横队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7

学习阶段:水平二

学习目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

学习内容:50米快速跑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1.教师组织游戏;换物接力跑>,讲解游戏的放方法和规则.

2.请同学安排场地和控制赛跑的距离.

3.邀请一组同学一起完成一次游戏.

4.教师组织进行游戏.

5.进行小结,指出存在的错误好继续进行游戏.

同学活动:1.认真的听教师对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的讲解.

2.安排好场地让自身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愉快的完成游戏.

3.进行游戏时尽自身最大的能力与同伴完成游戏.

4.在游戏中要和时的`纠正存在的错误.

组织:以四列横队完成游戏.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用前脚掌着地,积极摆臂,加快步频

难点:在跑的速度达到最快的时候仍能坚持动作。

教师活动:1.教师组织同学做一些准备活动。原地的摆臂和行进见、间的高抬腿练习。并组织两人一组进行原地的高抬腿跑。看谁做的动作好。

2.组织30米的放松跑让同学体会正确的动作。

3.进行的快速跑,在跑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动作。

同学活动:1.认真的作好准备活动让自身进入最佳的奔跑状态。

2.在放松跑的过程中体会正确动作所带来的奔跑快感。

3.尽力的完成50米快速练习。

组织:四路纵队。

三、放松练习

教师活动:组织同学自身想一种以上的放松自身的方法。并组织练习

同学活动:依照自身想的放松方法进行练习。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8

一、教案来源

本册计划和课时备课是广大教师体育课堂教学参照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标准,具体课堂教学的实施还受到场地器材、教师个人专业特长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教案不能作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健身育人”的课程理念,逐步构建起体现地方特征、适合本地区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通过学科体系的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才能,使体育课堂更规范,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更深入,使全体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三、主要依据

1、《五莲县创新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研究》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

3、《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5、《体育与健康》课本教材内容;

6、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7、本地区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8、本地区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

四、学校永久存档参阅材料,不属个人所有,用完后填写好借还记录,交学校图书室保存,注意学习和保护!

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教学进度

次课

次学习目标教材内容

一1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从小注意锻炼身体

2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队列和400米跑

3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发展其腹部力量单脚跳和仰卧起坐

二4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精神;灵敏的奔跑能力600米跑;躲闪游戏:贴膏药

5锻炼学生双脚跳能力;培养和谐的集体精神双脚跳;集体性游戏:击鼓传球

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协调灵敏性800米跑交替;奔跑游戏:切西瓜

三7锻炼学生跳跃能力;培养集体注意精神立定跳远;集体性游戏:击鼓传球

8发展学生耐力跑能力;培养其合作意识400米跑;游戏:单脚跳接力

9教会学生简单的动作;发展学生全身的协调用力立定跳远;立卧撑

四10发展学生速度和灵敏素质;培养其灵活的反应能力30米快速跑;灵敏性游戏:贴膏药

11发展学生腿部及全身协调用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单脚跳;立卧撑

12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30米快速跑;灵活奔跑性游戏:切西瓜

五13宏扬民族;接后滚翻

2、跨越式跳高基本姿势

3、足球脚内侧传球

级1、400米/50米×8

2、蹲距式跳远

3、1分30秒跳短绳

4、实心球前掷(1千克)1、武术操

2、滚翻组合动作

3、韵律体操1、50米/25米×2

2、跨越式跳高

3、掷垒球(25.42)

4、立定跳远1、经单肩后滚翻成跪撑平衡

2、一分钟仰卧起坐

3、有人扶持的手倒立

六年级1、400米/50米×8

2、蹲距式跳远

3、1分30秒跳短绳

4、实心球前掷(1千克)1、斜身引体

2、滚翻组合动作

3、韵律体操1、50米/25米×2

2、跨越式跳高

3、掷垒球(25.42)

4、立定跳远1、跪跳起接燕式平衡

2、山羊分腿腾越

3、武术操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9

教材分析

一)跨栏跑的基本技术1、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テ鹋艿墓程与短跑基本相同,起跑至第一栏起跨点的一般采用8步起跨,起跑时应把起跨脚放在前起跑器上。起跑后上本抬起要比短跑时来得快。2、过栏技术ス栏是跨栏技术的关键部分,它由起跨、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等动作组成。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体能较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凭兴致,有时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灵活、协调性也不好。而四年级学生毕竟有一定的体育技能储备,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障碍设置和活动形式。所以,本课将从安全教育入手,突出“巧”过障碍,积极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穿越障碍的技能水平。

教学目标

1、接受现代跨栏技术的理论概念2、学生能在练习中体现出灵巧与全身协调,发展速度、耐力等体能;强调“摆动腿”。3、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在同伴的鼓励下克服过障碍时的恐惧心理,在小组团结协作中克服困难、拼搏争先。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起跨腿登伸充分有力;摆动腿积极高抬下压,攻栏腿异侧臂积极前伸

教学过程

(1)跨栏坐:坐在地上做模仿过栏时腿部和手臂动作,以初步建立过栏时手、腿配合的技术概念,发展柔韧性。

2)攻摆练习:模仿跨栏步上栏动作的练习,以学习掌握攻半时起跨腿充分蹬伸和摆动腿屈膝前摆高抬技术,提高积极攻栏意识。

3)摆动腿过栏模仿练习(鞭打练习):摆动腿前摆高抬积极下压小腿前伸着地,以学习动腿模仿和过栏的动作。

4)原地起跨腿提拉过栏练习:学习掌握起跨腿的过栏技术,提高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5)跨栏步模仿练习:在走步中模仿两腿的过栏动作,以强化过栏时上、下肢协调配合的完整技术。

6)栏侧攻摆和提拉过栏练习:在走步中从栏侧完成过栏动作。

7)栏间节奏跑模仿过栏练习:初步建立三步过栏和跑栏的概念。

8)摆动腿过栏:学习摆动腿的攻栏,鞭拉过栏技术。

9)放松跑过栏:以中等速度跑进从栏侧和栏上做完整跨栏动作,以掌握正确的过栏技术。

10起跑6~8步过第一栏:学习起跑上第一栏及跨栏技术。

11)起跑过3~5个栏:强化起跑上第一栏、过栏及栏间跑相合技术。

12)缩短栏距跨栏跑:提高栏间跑频率和快速过栏、跨栏接的跑栏意识。

13)重复跨栏跑:起跑过8~10个栏的重复训练,训练全过程技术和节奏。

小学体育优秀教案篇10

蹦跳步

学习目标:了解蹦跳步的动作方法;能积极参与不同动物形象的蹦跳步练习,敢于自我表现。

学习内容:舞步——蹦跳步

学习时间:第十四周

学习步骤:

一、统一规章、身体力行

教师活动:

1、集合队伍,组织学生进行基本队列练习,重点练习:踏步、向左、向右转。

2、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

3、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活动:喊数抱团,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4、教师与学生一起游戏。

学生活动:

1、乐于反复练习,动作规范到位,练习时思想集中。

2、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3、明白游戏方法及规则,有序开展游戏活动,能快速做出反应。

4、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交流,相互合作。

组织:四列横队围圈

二、积极参与、认真完成

教师活动:

1、讲解示范“蹦跳步”动作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模仿。

2、列举几种不同动物形象的蹦跳步,如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等动作,指导学生模仿练习。

3、及时总结点评学生的练习情况,提出要求。

4、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模仿不同动物形象的蹦跳步。

5、邀请学生进行动作交流展示,引导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学习交流,对学生的展示及时鼓励表扬。

6、组织学生分组展示动作,进行小组比赛。

7、及时评价学生的比赛情况,并提出要求。

8、播放一段活泼的音乐,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学生活动:

1、通过听教师讲解和看教师示范,领会蹦跳步的动作方法。

2、跟随教师模仿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蹦跳步动作。

3、对照自己的情况,改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4、自行组织学练,模仿不同动物形象的蹦跳步。

5、积极参与交流展示活动,把自己的动作大胆地展示给同学看。

6、在比赛中,能大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自信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

7、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努力向目标迈进。

8、在音乐伴奏下,自编自演不同动物形象蹦跳步的组合动作。

组织:体操队形???八小组分散

p

三、活跃身心,快乐比赛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角力”游戏,围圈进行先小组游戏,后集体“角力”比赛。

2、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一次。

3、及时评价学生的练习情况,并提出要求。

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教师指导学生游戏。

5、及时鼓励表扬各组的表现。

学生活动:

1、明确比赛方法及要求。

2、练习时能认真对待,按要求进行。

3、对照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

4、遵守比赛规则,相互合作,积极完成任务。

组织:围圈八小组

四、快乐放松,总结评价

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做简单放松操。

2、评价整节课,及时解决课中问题并提出要求。

3、宣布下课。

学生活动:

1、积极投入到放松活动中。

2、相互交流评价。

3、师生再见。

组织:四列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