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制药工程就业现状范例(3篇)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4-07-27

制药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业炸药生产;乳化炸药;粉状乳化炸药;炸药生产执行系统

中图分类号:TQ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4-0061-02

目前,信息技术在工业炸药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行业标准的不断更新,对民爆企业生产现状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开发、研究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职业健康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应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民爆行业的生产方式,危险工序无人操作。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对炸药生产改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将与机械、电气、自动控制融为一体,成为未来炸药生产的

基础。

一、信息技术在工业炸药生产中的应用

(一)乳化炸药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信息控制技术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炸药生产进入了新的时代。近几年来,乳化炸药生产流量配比的快速自动调节,设置了完善的设备的超温、超压、超载、冷却水断流、乳胶断流等一系列可靠的安全连锁保护装置,配置了生产过程电视摄像监视监听设备,构成制药工房可无人值守的本质安全生产系统。以上成果的实现,都与信息技术是紧密相连的,例如:计算机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PLC)、光电传感技术在制药过程、装药过程及包装过程中都起到关键性的应用,特别是信息传感技术在对生产数据的检测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乳化炸药的配料所用的称重传感器,将所投原料的重量准确地传送给控制系统,实现配料准确。水、油相流量计是通过本身的检测、转换装置将流量数据准确传输到控制系统,根据需要实现水、油相的科学配比。温度是炸药生产中的重要参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温度是通过热电阻或热电偶进行检测和传输数据的,还有压力检测等数据的采集传输都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

(二)粉状乳化炸药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信息控制

技术

21世纪是生物和化学时代,随着炸药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新型配方的炸药生产线相继产生,粉状乳化炸药就是新生代的主力军,所采用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以机械设备为基础,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机传动、气压传动、电磁及光电检测装置相结合的机电一体设备。

粉乳炸药自动连续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了集散控制系统,由上位计算机、PLC、功能模块、二次仪表和现场仪表、执行机构组成。控制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这就要求检测装置灵敏、可靠,并保证传输线路的完好。自动连续生产线的采用实现了生产线制药工序由控制中心(控制室)集中控制,其界面如图2所示。

自动包装机就是以机械设备为基础,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机传动、气压传动、电磁及光电检测装置相结合的机电一体设备。该包装设备采用了大量的接近开关,电磁开关,光电开关,从而实现了排药、中包、装箱各减少到1人操作,自动包装系统的投入使用,使包装在线人员减少到3人,再加上装药5人,已经实现包装现场操作人员共计8人的

目标。

二、信息技术在炸药生产领域应用的展望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化工企业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诸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保障安全、生产清洁产品、面对全球性竞争和获得最佳运营业绩等。在这种形势下,炸药生产企业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下:

(一)发展智能仪表和现场总线技术

在高新技术推动下,自动化仪表与装置正在跨入真正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时代。炸药生产技术发展的主流则是测量信息数字化、检测仪表智能化和现场控制与过程管理一体化。新时期的热点是传感、执行与通信。仪器仪表不仅仅是测量“工具”,而且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信息源头,使传感器技术向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耗、智能化、集成化发展。信号无线传输、过程远程无线监控以及非接触式控制器也是重要发展方向。智能传感器可在线连续测量温度、压力、应力、应变、振动、位移等参数,及时预测预报炸药生产潜在的隐患部位,并有自诊断、自修复功能,在出现事故前维修完毕。现场总线技术将使现在的模拟与数字混合的、分散控制系统(DCS)更新换代为全数字式的彻底分散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真正做到危险分散、控制分散、信息集中和监控集中。先进控制将普及到全装置、全厂范围。依靠过程信息进行统计诊断、过程统计控制,将是高度自动化的关键。建立监测数据库,只有首次出现的事故,才需要专业人员处理。在线监测可实现提前6个月的故障诊断和智能预报警。

(二)炸药生产执行系统将走向成熟

生产执行系统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全面覆盖生产计划优化、滚动调度、实时数据库、数据校正、收率计算、成本控制、生产统计、实时监控、绩效分析、流程模拟、质量控制、在线优化、先进控制、设备诊断维护、库存管理自动化、在线调优和优化控制和质量控制。传统的质量化验分析室将由实时、在线、连续的产品质量、成分分析系统取而代之,最大限度地改善过程控制。

三、信息技术在炸药生产领域应用发展的意义

制药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应用

生物技术也可以称作是生物工程。以现在化的生命科学为主要基础,综合各种科学技术,科学原理以及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设计对生物体和生物原料的加工为人类生产出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技术产品。生物技术是人们对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本身的物质加工而成,为人们生产数优质的生物技术产品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其中包括现代化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生物技术来源于相关的学科和生物学发展相融合的产物,其中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主要的基因工程,这之中还包括有生化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等各个领域。生物技术是综合许多种现代科学理论与生命科学研究出来的一种高新技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我国制药行业的研究创造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发酵工程制药

现代的发酵制药工程。又可以被称作微生物工程,是指采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出有用的产品,工业生产的过程直接运用微生物技术。微生物代谢生产的生物技术就是发酵工程制药。发酵工程制药中含有,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的研究对微生物改良和筛选,工艺研究,等处理产品后续的问题。如今DNA重组技术对微生物菌类的改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中,基因技术和细胞技术融合等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发酵工业进入了现代化的工程阶段,其中生产的产品有酒精类饮料,还有胰岛素、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等多种保健药物。发酵工程制药利用微生物生长以及代谢制作中药,此类制作中药方式比一般方式都优越,可以全面的改善药性,降低副作用,橹幸钚猿煞痔峁┬碌姆⒄狗较颍产生新的药物作用,针对各种适应症的治疗,充分保护中药成分,避免中药活性成分遭到破坏,从而做到节约药物资源。

2基因工程制药

基因工程制药是指分子水平上基因的操作,根据人类的需求所设计的,按照设计方案创建含有新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且能使生物新品系稳定的遗传给下一代。基因工程与工程设计运用了相似的方法,具有明显的理学与工程学的特点。工程制药通过DNA技术将疾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基因药物转移到宿主细胞进行表达和繁殖,最终可以获得相应的治疗药物。抗生素通常是人体的活性因子,主要研究基因的鉴定、克隆导体的构建,导入产物分离纯化等问题。基因工程被人们掌握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已经多次的取得了实际性的成果和应用价值,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的核心技术,将在制药方面充分的发挥重要作用。

3细胞工程制药

相关于细胞工程制药的范围还没有确切的说法,细胞工程是根据分子生物学原理,应用了细胞培育技术以及细胞水平进行遗传操作。细胞工程大体可分为细胞质工程和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的主要关键是运用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培养作为药物生产技术。利用细胞技术对动植物的培养可以生产出人类活性因子,以及单克隆等抗体产品。也可以生产出活性因子疫苗等DNA产品。在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下植物细胞代谢产物含量仍然很高。系统正在研究培养,人参、三七等制药用的植物,并对相关的培养条件做出了。分析表明,人参细胞培养物与药理活性都和普通种植的人参没有明显差异。对于某些植物的细胞培养与生产已经达到了商业化作用。除了对细胞大规模的培养之外,毛状根与不定根的培养也很成功。黄氏毛状根的培养效果与价格与药物黄氏相似,希腊毛地黄细胞应在褐藻酸欲的固定情况下培养,可将有毒的毛地黄物质转化成地高辛,运用紫草细胞培养生产紫草宁等根据野生新疆雪莲的抗炎等作用,相关人员等进行了细胞培养物与天然新疆雪莲抗炎、镇痛的药理实验,实验表明新疆雪莲细胞培养物,可以成为野生雪莲的替代品。资源短缺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资源短缺完全可以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对犀角等相关药用动物器官进行培养,此方式就能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

4酶工程制药

酶工程指的是用酶、细胞,等拥有独特的催化功能,借助生物技术手段为人类制造出需要的产品。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结合形成的新技术就是没酶工程。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国家都运用了固定化的酶和细胞生产药品。没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部分,固定化酶不仅能合成药物分子。还能用于对药物的转化。我国运用微生物的两部转化方法成功的生产出维生素C,酶工程主要研究产药酶,酶细胞固定化相关的操作条件等。酶工程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发酵工业与化学合成工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现如今已有很多个国家充分的应用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进行药物的生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生物技术已经越来越重要,目前生物制药的研究成果数量日益增长,其技术制药研究已经不断的深入各个领域,中药研制新药的环节也在不断的介入在新药研发中生物技术制药形式相对比较重要,使生物技术制药成为了研发主流。生物技术同时还具有对珍稀传统药材的保护同时还能生产出大量的高品质药材和药品活性成分,使药品活性成分的含量有效的提高。合理的应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使我国的制药行业不断地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婷,王英姿,段飞鹏,等.生物技术在制药行业的应用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好医生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上)[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2013:4.

[2]李云静.浅谈生物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0,34:2.

制药工程就业现状范文篇3

通过对我国制药工艺工程项目推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当前制药工艺工程项目质量不合格,具体表现为:

1.1制药企业工作人员工作不佳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在社会环境中良好的发展都要重视“创新”,如此才能改变现状,与时俱进。而通过对我国制药企业实际情况予以了解,确定目前在职员工多表现能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如此势必会导致制药产品始终不变,难以满足人们用药需求。当然,在职员工能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在各个层次上,首先来说一线操作人员,其接受的岗前培训时间较少,加之其素质不高,在自己的岗位上仅仅按照上级指示和要求,进行简单的药品制造工作,其并不会看重产品质量是否达标;其次来说中层技术人员,其肩负着药品使用安全的责任,因此很多技术人员为了不担责任,往往会安于现状,不重视科研创新,如此势必会使制药工艺趋于现状,难以满足人们对药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最后来说领导层,眼光比较短浅,仅将目光集中在当下的产品销售上,而忽略了产品质量监管,更加忽略了科研创新,这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1]。

1.2药品原材料不合格,生产设备简陋、落后

导致制药工艺工程质量安全不合格还与药品原材料不合格,生产设备简陋落后有很大关系。原材料作为制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药品质量及效力的好坏,因此在进行制药工艺工程项目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药品原材料的监管,保证药品原材料质量达标。但是,某些制药企业或供应商为了谋求私利,利用劣质材料代替高质量原材料,将其应用于药品生产之中,势必会降低药品质量安全。另外,目前还有一些制药企业依旧应用传统的、简陋的、陈旧的生产设备来进行药品制造的,导致药品生产受到设备制约,同样会降低质量安全。

2影响制药工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我国制药工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不合格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确定造成此种情况发生,与以下影响因素有很大关系。

2.1人为因素

的确,通过对制药工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不合格情况的了解,不难发现人为因素是造成此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领导不作为、技术人员不行动,生产人员麻木作业的情况下,制药工艺没有创新,只能按照传统制药工艺来进行药品生产,加之药品生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未按照标准比例来进行配药、或未标准化操作生产设备等,均会导致制药效果不佳,进而使药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2]。

2.2材料因素

上文已经说明了当前制药工艺工程项目落实的过程中,某些供应商或采购人员为了谋求私利而以次充好,利用劣质材料进行药品生产。的确,原材料是制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若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药品生产,导致所生产的药品或药剂存在质量隐患。另外,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所应用的辅料质量不佳,那么淀粉、蔗糖、亚硝酸氢钠等辅料应用于药品之中,同样会给药品质量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2.3环境因素

因药品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出于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考虑,对制药环境提出较高要求,避免制药受到环境的影响,降低其质量安全。但是,目前一些制药企业并没有对环境予以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严格的控制制药环境,这导致制药环境中可能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微生物、灰尘等,这会给药品质量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

3加强制药工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监控措施

为了避免制药工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应当对制药过程加强监控。为此,需要落实的措施有:

3.1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是支撑制药工艺工程项目中质量安全监控的关键。出于保证制药工艺工程项目中质量安全监控到位,提高药品质量安全,积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应当注意:(1)改进制药质量。也就是通过对患者用药需求进行了解和分析,明确制药质量应当提高的标准,进而合理改进制药质量。(2)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也就是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对制药一系列的流程进行严格把关,做好每一次检查[4]。

3.2提高工作人员质量安全意识

面对当前制药质量安全不高与人为因素有很大关系的情况,应当注意强化工作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也就是制定制药操作规范,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药品生产。同时,详细了解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进而制定合理的培训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意识、技术手段等方面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结束语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假药泛滥、质量不合理药品兜售等情况的发生,不仅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药品监管力度不够。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持续发生,应当加强制药行业的监管,尤其是制药工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管,尽可能的避免制药工艺操作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降低药品质量安全。

作者:陈浩单位:黑龙江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于国庆.浅谈制药工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生物技术世界,2015(4):11.

[2]张凤武,于广华.制药企业工艺用水系统制备流程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