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建筑工业化特点范例(3篇)

发布人:网络 发布时间:2024-08-01

建筑工业化特点范文

关键词:结构设计;绿色建筑;建筑行业

1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分析

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这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要求。建筑行业一直以来就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项目建成后,由于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时有发生。而通过绿色的建筑结构设计,要科学选择建筑的结构类型与材料,实现建筑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为实现节能、环保、降耗、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必须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效率,这也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典型特点,即在建筑设计的各项环节中,体现系统综合性,实现建筑整体的集约化设计,体现建筑结构设计的综合效益。

2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要把建筑项目的总体效益、综合效益摆在首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重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要将建筑设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建筑的整体效益。二是科学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选择最为科学、最为合理的结构体系,要在满足建筑行业相关安全质量规范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设计,科学选用设计方案及建筑材料,避免建筑资料的浪费消耗。三是协调性原则,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协调融合,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考量,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破坏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建筑设计完美融入于当地的环境中,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建议

3.1对钢结构进行重点开发使用在绿色结构类型中,钢结构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一直在绿色结构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结构优势主要表现在:力学性能、抗震性能、延性及耐久性能优越,可借助钢材塑性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同时钢材结构自重轻,便于施工安装,施工时环境污染小。另外,对于钢结构材料还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十分符合绿色理念,在节能、节水、环保、减排等诸多方面优势明显,结构自身的“轻、快、好、省”优势突出,因此在绿色结构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利用钢结构材料。3.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优化在当前建筑行业内,钢筋混凝土结构仍占到了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的特点。上文中已经提到了钢结构材料的绿色特性,因此可以从混凝土材料入手,适当减少混凝土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易造成环境污染,要多选用预拌材料,对混凝土进行预拌处理,避免给施工现场造成污染。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用量,在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与可靠性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多要注意结构材料选用的标准化要求,适当提升结构材料强度,注意节材方面的设计,要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实现价值最大化。3.3选择低碳环保的建筑结构形式科学的结构选型是实现绿色结构体系,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关键。基于绿色建筑的理念来对建筑结构进行选型,可以降低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压力,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对建筑结构进行选型时,一定要深入分析建筑项目的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为建筑结构方式选择打好基础。其次,要基于节约资源、降低能源的考虑,多选用轻质低耗能结构。最后,考虑到结构的灵活性与适应性问题,应多选择“弹性可变结构”,为设计留有一定余地,适应建筑结构功能的变化,节约工程成本。3.4对建筑地基基础进行优化建筑地基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对地基基础结构进行优化,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近些年高层建筑蓬勃发展,地基基础工程量随之提升,使它在结构设计优化上有着较大潜力。通过对建筑结构基础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在保证建筑安全质量的基础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做好建筑地基基础的造型与方位布置,利用科学严谨的结构计算来对基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算研究;其次,要对地基基础的工程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结合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要求,选用绿色的建筑材料;最后,要认识到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中,要满足建筑行业规范标准,保证基础造型的科学性与工程计算的精准性,使工程材料被充分利用,进而节约工程成本,避免建筑材料资源的浪费。3.5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依照承重材料来对我国现有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划分,主要有木质结构、砌体结构、钢制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结构体系。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在结构优化上有着不同的手段。例如,钢材结构在进行优化时,要优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保证方案传力途径、受力方向的科学性;加强连接节点的优化设计;尽可能选择本地区材料,避免结构成本提升。再比如对于砌体结构体系而言,主要的优化手段集中在布筋的形式与方式上。而对较为普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应注意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保证计量计算的准确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截面、形状、拓扑、布局等方面做好优化设计,满足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3.6建筑结构构件的优化结构构件也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进行优化的方面。首先,要做好预制构件工作,节约建筑资源材料,优化与主体承重结构的安装,提升连接质量。其次,要通过定量控制对构件总体结构进行优化,把握相关设计参数指标,特别是注意建筑中装饰构件的实用性,多使用绿色可再生资源,进而节约工程中人力与财力的投入。

4.结语

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深入认识并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各项环节中采取绿色优化措施,得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相信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建筑技术的持续进步,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赵彦革,张格明.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法规研究[J].建筑结构,2011,S2:130-134.

[2]丁晓婷,陈宙颖,田军仓.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5,02:33-37.

建筑工业化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工业建筑;建筑创作;个性化;

Abstract:Industrialarchitectureplayadecisiverolepositionintheeconomicandurbanconstructioninthecity.Inrecentyears,therapiddevelopmentofindustrialbuildings,industrialbuildingsshowmanynewcharacteristics.Discussionontheimagedesignoftheindustrialarchitecturehasbecomeanimportantissueinreality.

Keywords:industrialbuilding;architecturaldesign;personalized;

中图分类号:U415.1

工业建筑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工业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规模与在城市建筑中的数量都是人所共知的。某些工业城市和近些年建设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基本上是由生产性建筑为主体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工业建筑不只是它本身的生产性质对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由于它用地之广,建筑体量之大,对城市面貌与环境景观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工业建筑的形象就必须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予以重视。

1、工业建筑中建筑内涵的差异性

建筑学是应用科学。建筑的目的是以技术和艺术手段创造预期的理想人工环境,使人类得以舒适的生活、工作和从事特定的生产活动。同时建筑与社会、经济、历史相关,具有文化、美学的内涵。对于工业建筑,由于其特殊的生产要求,经常超越常规形式,超越固有类型,成为功能主义的典型,从而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经济性和高科技的特征。然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生产空间和建筑物(构筑物)都有约定俗成的建筑艺术造型、空间变化和建筑装饰的要求,对这个问题建筑师应当根据地域环境、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建筑手法加以区别对待,才不至于落入束手无策的境地之中。

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要求,建筑手法的应用和构思因功能要求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用于炸药爆炸威力试验的地下构筑物,是以结构强度计算,洞口密封的安全构造为主,表现功能建筑的特征。而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工厂,大面积、大空间的体量和密闭的无窗厂房,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表现现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2、工业建筑美的表现

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工业建筑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建筑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并对现代建筑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学观点,也就是现在的工业美学。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复杂化,在历史上建筑师们就全力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协调。在改变建筑和工业的关系上提出新理论,目的是提高人们对形式的理解,使建筑意识回归。实现建筑、工程、艺术、生产的结合。

面对客观世界,美是无处不在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创造。建筑,建筑群体形成了人类活动的人造空间,是构思的外在表现。工业建筑面对的是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环境,与之密切相连的是工艺设备、动力管线和液体、气体传输管道、电力管网,成品半成品的传输装置。

工业建筑空间可能形成特殊的建筑造型,各种管线可能形成高架管网,有高耸的、有埋地的、贯穿于厂房之间,这一切有条不紊的布局配以优美,无公害的绿化环境,形成了工业建筑美的各种表现,对它们天生的轮廓和体型充分展示,要多高就多高,要多长就多长:

(1)巨大的体量美——现代工业建筑的综合厂房与自然地貌、山峦形成新的视觉平衡。

(2)超长的建筑美——满足生产线要求的超长建筑与绿色山坡的对比和协调。

(3)高耸构架的造型美——水塔或工艺生产要求的构筑物。

(4)无窗厂房的无窗美——表现了工艺生产的洁净要求的外实墙和一般办公室玻璃外窗的虚实对比。

(5)高架管线的流畅美——贯穿于建筑体块之间的脉络,配以绿化达到有机的和谐。

(6)架空连廊的流通美——高架长廊是功能的连接,表现人员的流动和半成品传输的有机组合,表现出动态美。

3、工业建筑创作的建筑手法

建筑手法的运用是建筑构思的实际操作环节。建筑师必须结合工业建筑的特点,了解生产过程,运用娴熟的建筑手法,来完成生产空间的建筑功能、建筑造型和建筑构造的设计。常用建筑手法有:

3.1.个性表现法

一个工业建筑群体经常是把生产部分放在后面,而把办公、经营部分(带有装饰、符号特征的部分)放在前面,承担者建筑群体与公共领域的对话,并且由于企业形象和建筑个性的表现,都要精心构思,采用夸张的处理手法。

3.2.符号法

把功能对象或人们熟知的特定形象(传统的和现代的)作为符号,或取其轮廓线性,或取其运作过程出现的网络图形,或取其色彩,演绎为建筑的特定平面、入口造型、立面形象、装饰色彩,通过隐喻,产生联想,并取得装饰效果以表现出企业的形象特征。

3.3.结构外露法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一部分或钢结构支架,悬索的支撑体系或结点部位,外露于建筑空间,在外观上生动活泼,造成光影变化形成装饰效果。有些事假结构真装饰,如果结构本身仍然起着自身的功能作用则更显得有机、合理。

3.4.内脏外露法

大量动力设备和管线置于室外或屋顶,使建筑内部有一个完整的空间,利于工艺生产布局。

3.5.轴线旋转法

为打破工业建筑大面积沉闷的空间,将与其相连的办公室、餐厅、附属用房等作为另一空间的构成与原有轴线体系成角度旋转,造成新的建筑感觉。

3.6.形象法

在工业建筑中的小型建筑或构筑物,把建筑作为某些产品形象来塑造,但是切记防止过于写实,应当以抽象的建筑语言来表达。

3.7.色彩法

色彩设计业是活跃生产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建筑外表、室内设计采用不同色调展示企业的形象。材料有面砖、文化石、金属板材料和涂料等。

4、建筑设计与工艺工程设计

工业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满足生产要求的空间和环境,既要满足建筑一般概念要求,建筑艺术、空间和色彩、建筑环境,同时又必须满足工艺生产的特殊功能要求。建筑师在一个工程中主要进行功能、环境景观、造型、美学的总体构思,争取创作出高品位的工业建筑群体。科学技术无论如何发展,生产方式无论如何变化,工业建筑必须满足工业生产要求,这是基本原则,但对比又不能狭隘的理解,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包括主要生产专业及建筑、结构、水、暖、电气等各专业的综合努力。

5、结语:

在完成这一项创造性的优秀工程过程中,建筑师必须学习工艺生产知识,同时与各专业工程师之间保持密切的合作,加强理解和对话,反复研究,争取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案。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许多工业建筑都保持着鲜明的个性,建筑手法和技术手法并用,创造了许多具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社会文化内涵的优秀工程。近年来在我国也与踊跃出一批优秀的工业建筑设计,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建筑师应当努力参与,繁荣工业建筑创作,使工业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史上有一个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黄兴元.工业建筑的文化表现.建筑学报,2005(12)

建筑工业化特点范文

关键字:工业建筑;功能;形式;民用建筑

Abstract:along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ofourcountry,industrialbuildingnolongermerelypursuethefunctionalmeet,thearchitectureoftheformalbeautyalsohadhigherrequirements.Throughtothemodernindustrialarchitectureform,materialqualitative,colourandandthesurroundingenviron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nalysisoftheaestheticfeelingofindustrialarchitectureandconstructionandhowtocivilbuildingharmonywithsurroundingis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industrialarchitecture;Function;Form;Civilbuilding

中图分类号:[F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业建筑的发展

现代工业建筑这一建筑类型在19世纪被公认,由于人们对其功能的重视,导致业主对建筑设计中的形式要求较低,使工业建筑、厂房的设计经常处于普通人关注的边缘地带。这也给工业建筑的革命提供了机会。工业革命期间,动力的改革使得工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革命带来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也必然要求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以往建筑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产业结构。对大跨度的室内空间、施工速度、经济实惠的要求,使得工业建筑突破了所有阻碍它发展的旧传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国外,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建筑就成为建筑革命最活跃的领域,由贝伦斯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被视为第一座现代主义建筑,由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工厂也向世人展示了现代主义建筑强大的吸引力。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建筑界中繁复的哥特风、巴洛克风建筑占主要地位的局面,为建筑的革命开辟了道路。

工业建筑的特点

由于工业生产功能的需要以及现代结构技术的支持,保证了工业建筑拥有超大空间的特点。这种超大空间正式工业建筑区别于其他种类建筑的体现。工业建筑拥有超大的建筑空间体量,所以在设计中更要注意超大尺度中材料的表情变化和建筑细部节点的构造分析。

工业建筑由于其功能要求,空间设计上不能追求复杂多变,要求空间结构逻辑清晰,空间单元明确,空间和生产设备能够互动结合,空间具有很好的弹性,可以根据工艺生产流程的改变对空间进行二次设计和灵活的分割。

工业建筑设计美感

建筑师设计的本质是空间的设计,工业建筑更是如此。以为工人提供进行生产活动的空间为功能目标,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需要对其中将要发生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理清工艺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使生产活动更为自然顺利地进行。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建筑的三要素包括:坚固、适用、美观。所以在工业建筑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空间的适用性,更要努力做到坚固、美观。

为使工业建筑具有建筑美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形式

工业建筑形式上最好的表达就是体现空间的真实性,工业建筑空间的特点是“超大型”,正是由于生产活动所需的超大的空间属性,形成了工业建筑的形象可识别性。超大空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处于其中的人被空间的纯粹所感动。在工业建筑设计中,需要重视新的结构形式和超大尺度空间的合理结合,材料表达和细部节点设计的表达,这些是工业建筑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巨大的建筑体量通过合理的建构逻辑和清晰的节点构造,展现其独有的审美和技术的严谨性。

通过在细节上的把握,使得工业建筑本身的“气质”得到精彩的体现和阐释。注重细部节点的精致,能更好地控制工业建筑的质量,正是这种设计和施工的高质量,为工业建筑的理性美提供了保障。

在工业建筑的体型上,由于产业工艺的不同,建筑形式可以是极简主义风格的单个简单长方体,可以是解构主义风格的相互穿插的集几何块体,可以是通过对技术美学和机器最夸张的表现,来体现工业建筑机器美学的高技派建筑,也可以是由于特殊产业工艺所要求的比例各异的建筑,不同的形式可以对视觉构成不同的冲击力。

例如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Inmos微处理器厂,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雷诺汽车销售中心,都是通过大跨度拉杆结构,形成优美清逸的体形,新型的造型通过先进的结构技术得以体现,完美的机械美学在对细节的严格控制下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建筑尺度

建筑的尺度由面围合而成,无论围合的面是实或虚,围合出的空间传递给人尺度感。建筑通过尺度感营造或紧张,或放松的感觉。工业建筑很少通过过多的装饰构件传达其可识别性,功能至上的特点使现代主义建筑成为其选择最多的形式。对工业建筑尺度的分析可以在整体设计中创造秩序,建筑的工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尺度关系,大到整个工业建筑的生产车间,这样的大可以是360*126米,足足达到6个足球场的尺度,小到建筑过程中的所有细节,一直到各种作为连接构建的螺栓,都可以通过精心的组织安排创造出丰富的尺度感,避免空间呆板。

工业建筑的主要功能空间的特点为“大”、这是这种大把工业建筑的灵活性、智能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人们对工业建筑有了更为具体深刻的感觉。

在工业建筑设计中,不同尺度的建筑构件相互组合可以搭配出合适的比例,以往设计师在建筑的设计中对比例的研究不在少数,成功的建筑作品都建立在掌握合理的尺度比例的基础上,优秀的建筑师都会迷上人体尺度,进行建筑设计时以人体尺度为标准,达到对建筑尺度自由的控制。现代建筑四大师之一的勒·柯布西耶就是如此,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从人体尺度出发,他整理出一套模数理论系统,在此系统中,发现两个关系:一为黄金比例关系,二为上伸手臂高恰为脐高的两倍,以这两个数值为基准,插入其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

其中的黄金比例更是令很多建筑师痴迷。黄金分割被认为是建筑中最为理想的比例,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法国巴黎圣母院,都应用了黄金分割比,特别是法国巴黎圣母院不仅正面高宽比符合8:5,连在每扇窗户的长宽比设计中也都考虑到黄金分割比的作用。

黄金分割体现了典型的理性美,而工业建筑本身的空间特点就是机械化带来的现性。将对尺度的把握与工业建筑设计相结合,通过尺度感创造出视觉美感和感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