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知识 > 汉语字典

夺胎换骨是什么意思_夺胎换骨_典故_拼音_解释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3-04-21

【夺胎换骨】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夺胎换骨

繁体

奪胎換骨

拼音

duó tāi huàn gǔ

【夺胎换骨】的意思和解释

【夺胎换骨】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脱胎换骨」。见「脱胎换骨」条。典源此处所列为「脱胎换骨」之典源,提供参考。 1、「脱胎」: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据《全唐诗、卷八五九、吕岩》引)虎来静坐秋江里,龙向潭中奋身起。两兽相逢战一场,波浪奔腾如鼎沸。黄婆丁老助威灵,撼动乾坤走神鬼。须臾1>战罢云气收,种个玄珠2>在泥底。从此根芽渐长成,随时灌溉抱真精。十月脱胎3>吞入口,忽觉凡身已有灵。 〔注解〕(1) 须臾:片刻。(2) 玄珠:黑色的珠子。(3) 脱胎:脱去凡胎。 2、「换骨」:唐、吕岩〈七言〉诗其二(据《全唐诗、卷八五七、吕岩》引)功满来来际会难,又闻东去上仙坛。杖头春色一壶酒,顶上云攒五岳冠。饮酒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1>。 〔注解〕(1) 换骨丹:能脱换凡人俗骨成仙的药丸。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脱胎换骨」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脱胎换骨」是道家修炼之法。在道家修练中,「脱胎」指修道成仙,脱去凡胎;「换骨」指换去俗骨而成仙骨。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有:「十月脱胎吞入口,忽觉凡身已有灵」两句。吕岩就是吕洞宾。诗的大意是说要得道成仙,不必向山中寻长生不死药,只要就鼎炼金丹。经过十月精炼,玄珠已成丹,服用之后,渐脱凡身,转成仙胎。吕岩另有七言〈送锺离离云房赴天池会〉诗,中有「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两句,意思是说锺离此去得道上天坛(指天池会),我自己则会逐渐老去,是否可请锺离道人赐下金丹,好让自己也能换骨得道。这是「脱胎换骨」的本义。后来引申,凡是人的身心、诗文等,能脱去旧有的凡俗或格局,而改变成为美好灵妙境界的,都可称为「脱胎换骨」。书证01.宋、陈善《扪蝨新话、上集、卷二、文章有夺胎换骨法》:「文章虽要不蹈袭古人一言一句,然古人自有夺胎换骨等法,所谓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02.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吕本中》:「以是知诗有活法,不知研求,徒讲究夺胎换骨者,末矣。」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本是道家语,指修道成仙,夺别人的胎而转生,换去俗骨而成仙骨。后指身心澈底改 变。亦作换骨夺胎。比喻作诗文虽效法别人,但不露痕迹,且能创出新意。语本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卷一:山谷言: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 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亦作换骨夺胎。

【夺胎换骨】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本是道家语,指修道成仙,夺别人的胎而转生,换去俗骨而成仙骨。后指身心澈底改变。也作「换骨夺胎」。比喻作诗文虽效法别人,但不露痕迹,且能创出新意。语本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山谷言:『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也作「换骨夺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