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处不在,连普通的作文课中,也能探究出一个个新奇有趣的奥秘。它就像顽皮的小娃娃隐藏在你我身边。
这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去上作文课,可老师却有所改变。瞧,他正眯着眼看着桌上的一个空瓶子,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不用手就让瓶子凹下去呢?”大家议论纷纷,迫不及待地用了各种方法,有的说把瓶子里的气吸完,有的运用了残忍的手段——用脚踩,有的将挺沉重的书包压在了瓶子身上……可最后大家都败下阵来,瓶子还是圆鼓鼓的,哈哈,可能是因为“脂肪”太多了吧?
后来老师“拯救”了我们,他神秘兮兮地将滚烫的热水倒入瓶中,瓶里顿时升起一缕白烟,“有什么变化吗?”“没有!”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大家看仔细了!”老师一边笑一边把水全部倒出,一滴不剩,随后迅速盖上瓶盖,“接下来我们把舞台交给时间!”我们屏息凝视,半晌,一位同学叫起来:“看,瓶子“瘦”啦!”只见瓶子中间,渐渐凹下去,仿佛是深吸了一口气,形成了怪异的“壮观”现象,真是有趣!我们又是一片翻江倒海的议论,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仿佛个个脸上写满了“我不相信”四个大字。
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外界强大的力量都无法让它动弹,而一点热水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让瓶子变形?原来是因为热水吸收了瓶子内的一部分空气,压力变小,相比瓶外的空气与压力就大一些。这样,就会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压扁瓶子。
科学真是有趣,其中的奥秘数不胜数,我一定要快点长大,去接触更多的科学原理!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来个彻底大扫除,我出了一身臭汗。妈妈让我用湿毛巾擦汗,我擦完后顿时感觉身上凉快多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呢?
妈妈端来一盆凉水,又拿来一支温度计。妈妈问我:“温度计现在是多少度?”我看了看:“35C。”接着,妈妈把温度计放入水中,只见温度计的水银柱很快往下降,最后停在30C不动了。
妈妈又问我:“当温度计从水里拿出来后,温度计的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我脱口而出:“盆外温度高,当然温度计的水银柱要上升。”妈妈笑了笑,取出温度计。我两眼紧盯着温度计,奇怪!温度计的水银柱不但没有上升,反而降了一点。过了一会,水银柱才开始回升。
温度计刚从水里去出来,为什么水银柱不升反降呢?我连续做了三次实验,一边做一边仔细观察温度计:温度计刚从谁中取出时表面带有一层水水银柱在慢慢下降。一会儿,小水珠不见了,这时,水银柱开始缓慢上升。
小水珠到哪去了?它和温度计的水银柱变化有没有联系?我突然记起科学课上关于水蒸发的知识:小水珠是被蒸发了,水蒸发是要吸收热量的,这样就使温度计周围的温度低于此时气温,所以。温度计的水银柱会暂时下降。
由这个实验我推测:用湿毛巾擦汗,身上就会沾上水珠,水蒸发带走了身上的热量,于是人会感到凉爽。我又联想到,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人感到凉快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21世纪来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需要,发明了大到房屋、小到牙签的各类生活用品。但由于制作工艺和材料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物品不能够用统一材料及工艺来制作,这个麻烦曾经多次困扰着我们,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一款可以"打印"各种物品的机器"横空出世"了——3d打印机。
3d打印机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的发明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它不仅可以"打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所需的任何形状的物品。它的原理是将若干层二维图形重复打印堆砌,形成3d实体。
3d打印机有非常多的优点。制造复杂物品不增加成本。就传统制造而言,物体形状越复杂,制造成本越高。对3d打印机而言,制造形状复杂的物品成本不增加,制造一个华丽的形状复杂的物品并不比打印一个简单的方块消耗更多的时间、技能或成本。制造复杂物品而不增加成本将打破传统的定价模式,并改变我们计算制造成本的方式。传统工匠需要当几年学徒才能掌握所需要的技能,但3d打印机做同样复杂的物品,所需要的操作技能比注塑机少。非技能制造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并能在远程环境或极端情况下为人们提供新的生产方式。
3d打印机有着十分美好的前景,建筑可以打印、汽车可以打印、就连人体骨骼也能打印!在未来,人们住在打印的房子里,所有东西都是打印的,即使损坏了什么东西,也能很快打印出来。
3d打印突破了原来熟悉的历史悠久的传统制造限制,为以后的创新提供了舞台。
周六,我和妈妈在家玩,妈妈拿着一张卫生纸故弄玄虚地说:“等一会儿,我要变个魔术,让纸片‘飞’。”什么?纸片还会飞?我脑子里迅速飞出了许多小问号。妈妈到底要干什么呀?我迫不及待地请妈妈展示。
只见妈妈将这张纸很快撕成了米粒大小的小纸屑,又拿出一把塑料梳子说:“这就是我的秘密武器。”说着,妈妈把梳子放在纸屑上方,只见纸屑纹丝不动。“哈哈,妈妈的魔法失灵了。”我幸灾乐祸地叫着。但妈妈没有理会我,又拿梳子在头发上摩擦了几下,胸有成竹地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话音未落,妈妈又一次把梳子放在了纸屑上方,这一次奇迹真的发生了。只见这些白色的小精灵像着了魔一样争先恐后地“飞”到梳子上。你看,中间的那几个小纸屑像骁勇的士兵一样窜到了梳子上面,显得威风凛凛。再看这边的几个,它们紧抱在一起,一起向上“飞”,估计他们是认为人多力量大吧。可他们摇摇晃晃,挣扎了半天最后以失败告终了,真为它们感到惋惜。最有趣的还要数这个“细高个”了,它像着了魔似的突然间立了起来,活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东张西望,可顷刻间又倒下了。
我正看得入神,那些“飞”上梳子的战士也纷纷落了下来。咦?怎么回事?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玩了几次,情况都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我翻阅了《十万个为什么》才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原来是因为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而所带电荷数量有限,所以纸屑吸上一两秒就落了下来。这种现象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冬天脱毛衣时会发出“啪,啪”的声音;天气干燥,两人拉手时会“触电”等这些都是静电放电现象。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生活中到处都是学问,我们要善于观察,探索科技的奥秘。
有一天,我正在写作业,土人停到水翻滚的声音,我知道是从厨房传来的,就蹑手蹑脚的来到厨房,原来这声音正是烧水的锅发出来的。这个声音还伴着雾气腾腾的景象,雾气从锅中飘出。我十分疑惑,心想这就是水烧开的迹象吧!我决定请教一下妈妈,我问妈妈:"妈妈,快告诉我,冒出雾气,发出声音,就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吗?"妈妈听后,笑着摸摸我的头,说:"雾气是因为锅里的水沸腾起来,顶到了锅盖上,变成了蒸汽,声音嘛,就是水沸腾起来的声音喽!"妈妈十分乐意我好奇的提问。"那具体水开的原理又是什么呢?"我决定刨根问底,把隐藏在心底的谜团解开,妈妈似乎也是知道个大概,就把这个问题推给了爸爸,希望爸爸能解开难题。
爸爸听了,做出一副见识多广、学识渊博的样子,说:"因为一般情况下,水加热时,热源液面在下面,所以,液面下离热源最近的水最先达到沸点,沸点就是谁由液体变为气体的临界点,会有一部分液体水变为水蒸气,形成气泡,向上运动,所以水开时,会有气泡和蒸汽。"我听得似懂非懂,拍手称赞,对爸爸不禁生起钦佩之情。我问爸爸为何会如此懂物理,爸爸说:"其实物理、化学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这些还是非常奇妙、有趣的。"我对爸爸的这一番话好好品味了一段时间。
是啊。科技让21世纪的我们快乐成长,科技让我们的国家变得繁荣富强。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的时代成为科技时代,让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方便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