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绿色生活高考满分作文(整理3篇)

发布人:收集 发布时间:2024-10-19

绿色生活高考满分作文篇1

蜗居一隅。剥落的朱红,凌乱的书架,飘摇的老屋……这一切,与理想中的绿色生活太不相称。

今天,你是否还在为日益暴涨的房市殚精竭虑?是否还在替明天的落脚点大声疾呼?是否还在为身居蜗壳怨天尤人?你终日翘首期盼头顶那片绿,却发现自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陷于名利中,一身污泥……你的书架蒙了尘,你的心灵生了灰。

生活本绿色,菩提本无树,然,何苦惹尘埃?

可我还是终于瞥见了你的满架藏书和藏书后面的那盆文竹,它透过几千年厚重的扉只,袅袅动人,青翠欲滴。你摸摸那文竹的叶片,眼里有我读不懂的深意。你建议:何妨用只透明的玻璃杯,来泡一杯春色?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茶源于尘土却止于流水。这杯中的茶,竹雨缤纷翩翩而下,如御风群舞,绿波荡漾。此时捧起,雾色弥漫,影影绰绰。这已不是墙上的画,书上的诗,而是胸中的万千气象,是锦绣河山浓缩于身体里的悠然体会。

你呷一口茶,望向窗外,发现绿竟有如此丰富的层次和差别,鹅黄浅嫩,苍翠葱郁,青碧墨黛,展现尽你所能想像到的`每片绿。在这时,每棵树,每株草,每片叶,都是一片独立绿,绿到你自身也要幻变成一片绿,一片匍匐在万绿丛中的叶。

你收起目光,看了我一眼,似有深意。你说:阿拉伯人品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爱情,三道淡似微风。而佛门悟道有三个阶段:勘破、放下、自在。其实,无论是茶,是诗,还是禅,都是使人回归到至纯至简,至明至净,过一种绿色的生活。你再呷一口茶,不再言语。

好,我知道了。现在,什么也不要说,让我们端坐下来,坐成道,坐成神,坐成佛,看这文竹的翠片长久的绿下去,看我们的心灵空灵到最佳境界,让我们拂去尘埃清扫花径。

行走于尘世,有人低头捡拾别人落下的钱币,埋头刨尘埃里的富贵,亦有人向往绿色生活,他们抬眼揣测云的心思,聆听天边的落羽,观察刺入天际的大树,他们全长着富有哲理的眼睛。

绿色生活,先是“静",再是“净”,最后是“境"。

简单而闲适,人因植于对绿色生活的歆羡而得以荫庇在美的浓荫下。

绿色生活高考满分作文篇2

光影交织的空间,喧嚣浮动的世界,一切似乎都像一场梦。在永恒的夜晚,一个绿色的花蕾悄悄地从土壤中冒出来,想张开双手去触摸,但它像水中的月亮一样散去。醒来,或空白而单调的墙壁。窗外,或拥挤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天空,或烟雾像夜晚;河流,已经消失了悠闲的鱼水莲花;心情,仍然沮丧。

城市,就像一个钢结构的空间,虽然明亮明亮,但总是感觉缺乏运动,一个巨大的烟囱,像枪管,一直呈现蓝天,那些看似流动的河流,不再反映鸟儿的身影。人们不断侵蚀自然,不断浪费资源,街上的著名汽车总是拖着尾巴,社区旁边堆满了太多的垃圾,一切,都在摧毁人们的心。

想要追求一种独特的生活,独自回到那个安静的村庄,那么平静。此时此刻,太阳破碎了,我的眼睛闪烁着不断跳动的绿色身影,那是一片小麦浪在风中跳舞,微风迎面而来,带着一丝香味直接穿透心肺,没有污染,没有噪音,只有绿色和绿色。

独自走在那条路上,摘下一片叶子,真是久违的感动,放在嘴里品尝,酸而略甜,那是回忆的味道。一个小山坡出现在我们面前。山坡上的竹子不会像烟囱那样不讲理。竹子给世界带来了充满绿色活力的节奏。他们从远处听到笛声、跳舞和无法忍受的喜悦。我的心突然被无限放大了,仿佛要和微风一起化去。

当我走回村子时,我突然发现,记忆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夕阳炊烟已经不见了。

祖母的身影,在夕阳下接到我的'脚下,这一幕非常熟悉,眼睛忍不住湿热,晚上我问祖父为什么看不到烟囱,祖父轻轻回答说现在农村使用沼气、太阳能、柴火,没有人使用,所以干净的能源,不污染我们的村庄环境,方便每个人的生活,原来,是这样的,与那些燃烧大煤供能的城市相比,农村生活简单而不简单。

清夜,月光特别明亮。我静静地听着祖父吹竹笛,我不禁想起绿叶,竹林,也许,他们已经把我的心染成了绿色,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充满活力的绿色,时间就会永远是绿色的。

我安然入睡。在梦中,一片叶子落在柔软的土壤上,蔓延成一片充满活力的绿色森林。

绿色生活高考满分作文篇3

时隔多年,我依然怀念那个清凉的夏天,怀念那沁入骨子里的绿茶香气。

那是奶奶住进城里的第一年,带来了田里一年的收成,也带来了锅碗瓢盆一系列家当。奶奶最喜欢那口绿瓷盆,天渐热的时候,她便会烧上一整壶的开水来泡茶。茶水本是浅浅的黄绿色,但装在墨绿的瓷盆里,总觉得那绿鲜艳而又饱满,似乎要溢出来一样。这时候,奶奶便会招呼我们姐妹二人:“走,咱卖茶去!”

那时满大街都是“凤凰”牌自行车,层层密密的树阴也挡不住毒辣的阳光,额头上的汗水则被晒成盐渍。这时奶奶的茶水总是最诱人,那清澄的绿不等人吆喝,就吸引来行路的客人。

“大妈,这凉茶……”

妈妈总是不等人问完就接话:“自己家煮的`,两毛钱一碗。”

从来不见有人还价,每每都是举起一碗咕嘟咕嘟咽下,颇有几分水浒英雄的豪气,然后掏出两枚细硬币,道一声谢,消失在人群中。偶尔也有渴极了的人,一连灌下三大碗,奶奶也只收取5角钱,也许她深谙做生意讲求回头客的道理,抑或是她的本性就只是为了方便他人。

瓷盆里的水渐渐浅了,奶奶便使唤我们去楼上把晾凉的另一盆拿下来。同样的绿,同样的清,在这样的午日,散发沁人的茶香,让人分不清这绿是茶叶的绿,是瓷盆的绿,或者是生活本身的颜色。

孩子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当我们叼着冰棍一蹦一跳回来时,奶奶正在招呼一公车的客人。那时的公车是随停的,窗口伸出许多瓶子,奶奶便乐呵呵地把它们一一灌满,象征性地收取一些钱,那浅绿色的瓶子就注入了些许夏日的清凉,也注入了奶奶淳朴的热情。

最后的收入是有限的,去掉那些茶叶钱所剩无几,可我们却乐在其中。

很多年后的现在,我只是望着马路上无数辆汽车扬起的灰尘,看着瓶瓶罐罐花花绿绿的饮料,看着奶奶慈祥的照片,怀念那记忆中的绿色。

朋友,若你在旅途中拧开一瓶绿得不真实的茶饮,是否也会希望路边有一位老奶奶,摆着一口绿瓷盆,煮着一盆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