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8日起,北京市民就已从传媒公布的空气质量周报得知:他们居住的这座首都,空气污染指数常在200以上,空气质量为IV级,属中度污染。他们每天吸进的都是“富含”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或总悬浮颗粒物的脏空气。就像习惯了早晚留意天气预报一样,眼下全国已有39个城市的居民渐渐适应在每周六的报纸或电视上,瞥一眼关乎上周的空气质量周报,看一看前一个7天,自己都吸进了什么。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消息说,空气质量周报的公布今春已在各重点城市全面铺开。从6月起,部分城市开始日报,预报工作有望在2000年展开。
政府和传媒这一“实话实说”的姿态叫人心里舒坦。
空气恶化的程度和短期无望缓解的前景却又让人忧心忡忡。
我们成了户外吸尘器我们伤势严重
4月10日《健康报》二版头条文章的标题只是一句朴素的实话——“只有空气无恙,才有你我健康”,其内容提要却说中了要害——“与其说我们是在阅读空气质量报告,倒不如说是在诊断我们受伤的程度”。
与媒介中有关空气质量许多隔靴搔痒的报道有别的是,像这样细致探询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文章近来并不多见。而被该报记者翻捡出来、在文中隐去时间的那份研究报告其实也只是1992年的结论。尽管近几年许多城市主要污染物的构成、分布及发展态势都有了明显变化,监测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但相应的对人群损害的系统研究却没能跟上。
这也就难怪了——当许多市民被这个“硫”那个“颗粒”唬得云里雾里,听着“轻度”“中度”这些引不起切肤之痛的说法,在不轻的污染状态下却能平心静气。可是在我们一贯顽强的心理耐受力之下,生理上是否也吃得消呢?
去年9月英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确认,在英国,空气污染(主要源于汽车)平均每年导致6000人心肌梗死。同期意大利提出的一份报告则说,在不吸烟但却患了肺癌的人群中,至少有20%是直接由空气污染引起的。
另据法新社伦敦1月14日电,根据一项旨在阐述空气污染(主要是车辆和发电站排放的废气)短期影响的报告显示:空气污染造成英国每年约2.4万人过早死亡,患哮喘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人受的影响最大。一个高级医疗专家小组还认为,每年约1.2万至2.4万人次入院与空气质量不良有关。
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从小学生、上班族到公交车司机,成千上万的居民一出门便戴上口罩。达卡的医生警告说,空气污染正悄悄把好几千人慢慢呛死。
这些让人心惊肉跳的恶果同样也正是我们的远忧近虑。
一项长达12年(1981~1992年)的“我国5大城市大气污染动态观察及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更为触目惊心。作为全球大气监测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同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广州5城市联手进行的这项研究表明:在参与这一监测网的全球50个国家的170个城市中,我国这5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处于最严重之列,全部排在前10名!
主持这一研究的宋瑞金、崔九恩两位专家告诉我们:这5大城市的大气质量,只有10%是良好的,90%是不好的。5城市居民至少有80%左右的人群是在不符合要求的空气质量下生活。在某些严重污染地区,儿童呼吸阻力明显增大,唾液溶菌酶活性降低,呼吸功能和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危及到儿童正常生长和发育。沈阳市因大气污染造成超额死亡人数每年约2000人,在肺癌病因中,因大气污染约10%。
这不只是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症状”,这时的污染主要由染煤造成,呈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几年过去,当初被专家们轻轻提醒的机动车尾气如今已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强势污染源。不达标尾气中所含的铅是一种蓄积性毒物,对人的血液、神经、心血管和生殖、智力均有一定影响。
4月初《中国环境报》记者在沈阳暗访机动车尾气强制路检时,有一位司机自觉有理地抱怨说:“你什么时候听说过有人一下子让汽车尾气给薰死了?”
需要提醒这位司机的是,令他抱怨的我们目前执行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也只是西方国家70年代的标准。而据国家机械局和国家统计局合作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到2000年,中国城市家庭每年购车将超过百万辆。
空气质量周报出来,就有人自嘲说:“我们岂不成了户外吸尘器了?”岂止如此。目前国内市场的吸尘器对粒径小于10的细小颗粒物根本不能吸收,而人体却来者不拒,大气中铅、镉、苯并芘(BaP)等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就集中在这些小颗粒上。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TSP)污染水平高不说,在TSP中,细小颗粒物的比重还相当大。
我们的内脏时刻被这些肮脏的颗粒击中,我们伤势严重!
你早该知道也有权知道得更多
80年代初,浙江洞县无线电厂开发的一种噪声警示屏曾出现在一些城市的繁华路段,一目了然地提醒你噪声已达多少分贝。不过,这一设备并未得到推广。据说是因为它只起宣传警示作用,不能作为监测数据采用,因为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仪器不能离污染源过近。
近日,FYSE(FoundationforYouthSocialEntrepreneurship)了《2012中国社会企业报告》,力图通过一系列调查和访谈,来呈现自2010年以来,中国国内社会企业领域的现状、规模、表现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这份报告是由多名行业专家、学者以及投资经理等共同编撰,该报告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12月-2012年1月期间,以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对52个中国社会企业总部发放了网上调查问卷,收集到有效数据;同时,采访了代表12个支持中国社会企业家组织的行业专家。FYSE研究会旨在通过这份报告,对社会公益领域作全面深入的剖析,以指导FYSE项目的执行和进一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繁荣发展。
《2012年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
10月23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小颗粒,大突破——2012年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此次AQTI评价遴选出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程度最高的前十位的城市,它们分别是: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北京、佛山、珠海、南京、苏州、宁波。
此次评选范围涉及国内113个城市,选取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物、铅等污染源作为评价指标,再根据健康危害程度、污染物环境负荷量等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同时,也暴露出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依然非常有限,污染天气应急计划有待制定和落实。同时,公开的数据也突显出一批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比预期更为严峻。
《为时尚清污》纺织业调研报告
近年来,中国纺织出口份额有所下降,但在以印染、整理为主的纺织原材料加工环节,仍占据世界最主要地位,这个环节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水耗、能耗高,污染排放量大。
10月8日,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环友科技和南京绿石五家环保NGO在北京联合第二期纺织业调研报告。今年4月,他们曾《为时尚清污》I期报告,并与49家中外服装品牌展开对话,询问其是否了解供应链的环境表现。
截至2012年10月7日,30家企业对此进行了回复。其中H&M、NIKE、李维斯、阿迪达斯、GAP等一批品牌作出积极跟进,主动识别供应链上的污染记录,推动200余家纺织和皮革供应商企业对违规问题和后续整改做出了公开说明。但玛莎百货、迪士尼、J.C.Penny、PoloRalphLauren和TommyHilfiger等22家品牌或者消极回复,或者不予回复。
《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有毒有害气体;室内装修
Abstract:thebedroomenvironmentpollutionandpollutiondegreeofprobabilityofoccurrencehasbeengreatlybeyondtheoutdoor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ollutiondegreeofprobabilityofoccurrence.Indoorairpollutionphenomenoniswidespreadinthebedroom,etc.Variouskindsofenclosedbuildings,indoorairisbadtodoseriousdamagetohumanhealth,hasbecomeanimportantaspectofurbanenvironmentalproblemsinChina.
Keywords:indoorenvironmentpollution;Poisonousandharmfulgases;Indoordecoration
中图分类号:[R1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人类经过“煤烟型”污染,“光化学烟雾型”污染时期后,最近一项专家研究报告发现,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环境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从大型百货商场、学校教室、办公室到现代家庭住宅楼等在内的室内环境质量,近年来成为环境专家们研讨的焦点。其实,室内环境污染一直都存在,只不过以前人们不太在意。这两年,买房子的人多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装修热潮。但装修热潮背后也有隐忧,那就是室内安全问题。大部分家庭和装修公司装修时,考虑更多的是外观和价格,很少有人认真细致地考虑装修带来的健康问题。可一再发生的事故证明了装修带来的健康影响绝对不可小觑。据统计,城镇居民平均每天70-8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包括居室、车间、办公或工作场所等度过的。室内生态环境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高于室外。因此,在发达国家,近年来特别注重室内环境的改善与生态建设。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中,其对居室环境改善及家庭微生态建设的投入,是其平常生活费用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质量日益重视。近年来,关于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投诉和新闻报道屡屡出现,如现代城事件、陈昊喉癌案、装修诱发白血病报道等,这些事件反映出目前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情况的严重性。根据近年来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测试数据表明,目前室内环境空气中以化学性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有毒有害气体是甲醛、苯及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气体及氨气、氡气。
一是甲醛。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木板,主要是生产中使用的;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装修材料及家具中的胶合板、大芯板、中纤板、刨花板(碎料板)的粘合剂遇热、潮解时甲醛就释放出来,是室内最主要的甲醛释放源;UF泡沫作房屋防热、御寒的绝缘材料。在光和热的作用下泡沫老化;用甲醛做防腐剂的涂料、化纤地毯、化妆品等产品;室内吸烟。每支烟烟气中含甲醛20-88ug,并有致癌的协同作用。醛可以致癌,也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国家标准规定,室内每立方米不能超过0.01毫克。举例说明,当人们把家具买回家后,一打开柜门往往会有一股刺鼻辣眼的气味扑面而来,这股气味就是甲醛。密度板中的甲醛毒气在有的家庭中三五年都不会消失殆尽。
二是苯系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它存在于油漆、胶以及各种内墙涂料中。由于苯属芳香烃类,人一时不易警觉其毒性。但如果在散发着苯气味的密封房间里,人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脱离现场,便会导致死亡。另外苯也可致癌,引发血液病等,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规定室内空气中苯的标准是每立方米小于0.087毫克。
三是氨气。室内氨气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北方冬季施工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中加入了含有尿素的防冻剂,房屋建成后,混凝土中的大量氨气释放出来。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道、眼黏膜及皮肤的损害,出现流泪、头疼、头晕症状等。2001年《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空气中氨浓度为每立方米低于0.2毫克。
四是氡。氡存在于建筑水泥、矿碴砖和装饰石材以及土壤中。在美国,建筑新房时,有关部门会对选址地的土壤进行氡的测定,以判断该地区氡含量的高低。如果超过标准就会建议建筑者重新选址,避开高氡区。对于氡这种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国外一直十分重视。美国就将每年10月的第3周定为氡宣传周,以提醒人们对氡危害的警惕性。我国也制定了氡含量的国家标准,新房标准是小于100BQ/立方米,旧房标准是小于200BQ/立方米。氡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导致肺癌,它是除吸烟外的第二大致肺癌病因。
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不同,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有所不同。在公共建筑中,氡气污染很严重,尤以大理石装饰的大堂为突出;办公室中,甲醛气体污染来重,同时由于补充空气新风量不足而造成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污染严重;居室中,除甲醛气体污染严重外,同时伴有非甲烷类挥发性有机气体(如: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异氰酸甲苯酯等);在局部建筑物中,因冬季施工而造成的氨气污染也十分突出。
众所周知,以前,我们重视的是大气、水、光和噪声污染,国家和企业都投入很大的精力和人力资源进行科研、开发、治理。环保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的关注,研究结果说明:室内空气质量与室内装修、家具用料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生产工艺、落后的质量标准都使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也是多种疾病的致病源,特别是呼吸道疾病,血液病、甚至部分癌症等都和室内空气质量有关。因此国家颁布了《十项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强制性标准》,但由于历史原因,或有的生产流通企业受利益驱动,与严格执行标准还有不少差距,还有一些不合格产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或业主家中,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通过调查,造成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通过装饰装修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家具等释放出的。其中,大芯板、三合板、复合木地板、密度板等板材类,内墙涂料、油漆等涂料类,各种粘合剂均释放出甲醛气体、非甲烷类挥发性有机气体,是造成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另外,还有建筑材料的放射性。经检测,建筑材料中的天然石材等材料中的放射性主要是镭、钍、钾三种放射性元素在衰变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天然石材中的放射性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体内辐射与体外辐射。
2001年国家制定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制定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含量》,按装修材料的放射性水平,把天然石材产品分为A、B、C三类.A类产品放射性最低,规定只有放射性为A类产品可用于居室内装修。如报告上注明"A类"---放射性为A类,消费者放心使用;如报告上注明"按A类产品管理,其产销和使用不受限制"那消费者使用要小心;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产品要向商家索要放射性检测报告,并注意报告是否按照新标准出具数据.并注意报告与你所购买产品的品种尺寸,批准相符,不要被商家愚弄。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应当选择绿色环保家具,才能避免和减少家具所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有关人士指出,由于国家对于家具没有综合性的环保指标,所以消费者只能自己多加注意,最好买实木、藤制等纯天然家具;不要买有强烈气味的家具,人造板制作的家具要看是否全部做了封边处理;布艺沙发不仅要看面料更要看填充物的用料;在购买前一定要看质检合格证,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最好在购买合同上增加室内环境条款,若发现家具污染室内空气,必须退货。
室内也应当放置芦荟、吊兰、虎尾兰、可以清除甲醛污染。有研究表明:虎尾兰和吊兰,有极强的吸收甲醛的能力,15平方米的居室,栽两盆虎尾兰或吊兰,就可保持空气清新,不受甲醛之害。常表藤、铁树、可以减少室内的苯污染。雏菊、万年青可以有效清除室内的三氯乙烯污染。月季能较多地吸收硫化氢、苯、苯酚、氯化氢、乙醚等有害气体。特别是一些叶片硕大的观叶植物,如虎尾兰、龟背竹、一叶兰等,可吸收建筑物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并保持室内空气的畅通,勤通风。
美媒称,从中国出发前往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船,使用的是符合中国法规的廉价燃料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但这种状况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去年10月28日发表题为《报告称,航运是中国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污染源》的报道称,从中国出发前往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船,传播的不仅是玩具、电视机和其他出口品。根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一份最新报告,这些船舶使用的符合中国法规的廉价燃料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但这种状况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28日的这份报告说,除了前往那些要求使用更清洁燃料的港口,如美国和欧洲,这些远洋船舶往往使用廉价的重油,这是一种含硫量很高的燃料,会释放含有细微颗粒物、臭氧、氮和硫的污染物。报告说:“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实际上没有关于船舶排放的法规。”报告还说,由于船舶被允许使用硫含量比汽车用柴油更高的燃料,一艘沿中国海岸线行驶的集装箱船,一天的排放量就相当于50万辆卡车造成的污染。报告作者之一、在香港从事顾问工作的冯淑慧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会产生PM2.5:这种细微颗粒物造成的雾霾笼罩在中国很多城市上空,引发了呼吸系统疾病和公众的愤怒。
冯淑慧说,在中国的一些污染严重的大城市,航运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报告说,世界前十大港口有七个位于中国,全世界约25%的集装箱都从中国十个最繁忙的港口进进出出。这些港口几乎所有的设备都使用柴油,柴油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报告说:“由于中国的港口城市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业务最繁忙的港口,因此,船舶和港动造成的污染给这些地方带来的公共健康风险,很可能比其他地区的港口更高。”重油和劣质柴油燃烧产生的细微颗粒物危害尤其大,因为它们十分细微,并携带几十种化学污染物。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亚洲区主管芭芭拉・菲纳莫雷说:“结果就是,有毒的致癌废气长期困扰中国越来越多的港口地区。”冯淑慧说,北美和西欧实施了更严格的标准,当船舶靠近并停泊在这些港口时,它们必须使用含硫量更低、更清洁的柴油。国际海事组织还对北美沿海和欧洲部分沿海的燃料含硫标准作出了规定。迫于民众对污染问题的担忧,中国已经对道路交通使用的燃料实施了更严格的标准。
冯淑慧说,她希望政府能迫于同样的压力,对船舶也制定更严厉的法规。
香港怎么做
作为全球航运中心之一的香港,时下正面临着航运界、环保界亟待改善船舶造成的全港最大污染源的难题。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上周《施政报告》后,业界的应对以及与珠三角的联动就成为香港高度关注的话题。
几十年来,航运业的迅速发展令香港跻身世界航运中心之列,但人们在欣赏川流不息的集装箱船队乘风破浪的美景之际,往往忽视了远洋船只造成的空气污染。上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提出,2011年,船舶是可吸入悬浮粒子、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最大排放源。香港环保团体地球之友高级环境事务主任周月翔表示,船舶废气是香港最大的空气污染源头。目前政府允许远洋船使用的柴油含硫量达2.8%至3.5%,是车辆的2800至3500倍。
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了解决方案:香港政府已于2012年9月推出资助计划,鼓励远洋轮船在泊岸时转用低硫柴油。香港政府正筹备立法规定泊岸转油,并计划咨询航运业界后,在下一个年度提交立法会。港府将与广东省政府加紧探讨,共同要求远洋轮船在珠三角港口泊岸时转用低硫柴油。
对此,香港航运业界表示支持这一举措,保证香港航运业竞争力。
2010年11月,香港有18所航运公司参与了《乘风约章》(FairWindsCharter)的自愿性计划,所属船舶于靠岸时转用含硫量不超于0.5%的燃料,以减少排放80%有毒的二氧化硫。香港船东会董事总经理ArthurBowring表示,在《乘风约章》之下自愿采用低硫柴油,表明航运界支持港府降低航运废气排放,并表示乐于见到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措施。
ArthurBowring表示,如果不立法,采取强制措施,将导致使用较便宜及低素质柴油的航运公司,比使用低硫柴油的公司更具竞争优势。
[关键词]大气污染;人体健康;经济损失;人力资本法
[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24-03
大气污染是指一些危害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的物质对大气层所造成的污染。这些物质可能是气体、固体或液体悬浮物等。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及颗粒物,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总悬浮颗粒、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主要来源有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生活能源消耗、餐饮业油烟、城市扬尘(包括建筑工地)等。在工业、公共饮食业、居民生活、交通业四大污染源中,工业和交通是昆明市大气污染最主要的两类污染源,所占比例最大。根据2004年昆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昆明工业污染源二氧化硫占958%、氮氧化物占555%、颗粒物占464%,交通污染源氮氧化物占425%、颗粒物占381%,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白血病、肺癌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1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源
本文环境监测资料主要取自昆明市环境质量公报;其他数据资料主要来自昆明市统计年鉴,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昆明市卫生局及防疫站的统计报告等。
12污染调查区和清洁对照区的划分
根据昆明市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及其他相关条件,将昆明主城区,即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四区视为污染调查区。三项空气质量主要衡量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均远低于昆明城区相应指标值的某郊县作为清洁对照区。
13研究理论与方法
人力资本法亦称工资损失法,是指用收入的损失去估价由于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的成本,是在不同环境质量的条件下,将人因为生病或死亡对社会贡献的差异作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两部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前者包括医疗费、营养费等;后者包括病人、非医务陪护人员耽误的劳动时间造成的损失。
根据修正人力资本法,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等于损失劳动日所创造的净产值和医疗费用的总计。当人力资本的平均增长率和货币贴现率基本相等时,损失值可利用修正人力资本法对人体健康损失进行经济估算,计算公式为:
但按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在2001―2011年,其浓度年均值均显著超出一级空气年均值浓度限值,且于2004年、2007年超过二级空气年均值浓度限值。
NO2年均值浓度在2001―2011年没有较大的趋势变化,均在二级空气年均值浓度限值附近波动。但在2009―2011年,超出二级空气年均值浓度限值,达三级标准。
PM10年均值浓度虽然在2001―2011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01―2007年显著超出二级空气年均值浓度限值,达三级标准;2008―2011年在二级空气年均值浓度限值附近波动。(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执行一级标准;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执行二级标准;特定工业区执行三级标准。)
综上,昆明城区在2003―2008年空气污染较2003年以前加重,2008年以后有所好转,空气整体质量达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三种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浓度在2008―2011年趋于平缓,按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08―2011年SO2基本处于一级空气限值和二级空气限值的中间值004mg/m3附近;NO2略超二级空气限值标准;PM10略低于二级空气限值标准。因此,昆明城区空气质量的改善仍需继续努力,且有很大的提升余地。
3结论
昆明城区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虽然城区空气质量整体及单个指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仍是不容忽视的,高达101亿元,占2011年昆明市全年GDP的04%,经济发展代价较高。昆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城市,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还需要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控制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并及时治理交通污染。
参考文献:
[1]杨树平,杨建昆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R].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2004
[2]周悦先,李红洛阳市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的评估[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9(3).
[3]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4]胡雁青岛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
[5]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75―2012)[S].2012
[6]昆明市环保局昆明市环境质量公报[R].2001―2011
[7]昆明市统计局昆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1
[8]徐肇翊,金福杰辽宁城市大气污染造成的居民健康损失及其货币化估算[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20).
[9]兰健,曾诚北京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损失评估[J].商界论坛―前言探索,2013
[10]昆明市统计局昆明市统计年鉴[R].2011
[11]陈燕昆明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污染特征及时空分布[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
[12]张国珍,褚润,南忠仁兰州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及经济损失研究[J].干旱资源与环境,2008(22).
[13]阚海东我国部分城市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10年研究回顾[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
关键词:装修室内环境污染检验
引言
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都证实了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还高。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而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则比室外高出许多倍!尤其是那些儿童、孕妇、老人和慢性病人。特别指出的是,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而儿童生活在室内的时间在80%以上。
1.室内空气污染对社会产生的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1室内空气污染会危害人身体健康。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污染会引起“致病建筑综合症”(SBS),症状包括头痛、眼、鼻和喉部不适,干咳,皮肤干燥发痒,注意力难以集中和对气味敏感等。这些症状的具体原因不详,但大多数患者在离开建筑物不久症状即自行缓解。
1.2室内空气污染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室内空气质量与劳动效率和出勤有着密切关系,由此造成了缺勤和医疗费用的巨大损失。国际经验表明,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所增加的费用并不多,就可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因此,控制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可以保护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2.建筑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实施两年多来,对建筑物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该标准仍未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部分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受诸多因素限制,尚未在工程建设环节中开展相应工作。部分已经开展这项工作的地区,在污染物判定方面易受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使该标准难以灵活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设计前准备工作不足。在开始设计前,还要熟悉将要进行室内装修设计的建筑物的现有状况,特别是对已使用过的建筑物。它的通风情况如何?现有的室内环境污染状况如何(哪怕是直观感觉)?有无必要对现有情况进行测试?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考虑如何着手工作,以便在新装修中去除原有污染,并避免新的污染。通风是消除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因此,装修设计中,一定要按照建筑设计通风的规范要求进行。
2.2材料使用控制不到位。选材是室内装修设计中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中心环节。在明确了建筑物类别后,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要求进行选材。
建设工程中建筑材料的使用,各地区均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控制。有些地区实行材料准用证制度,有些地区推行材料备案证制度。尽管材料管理的名称各异,其目的却大致相同。都旨在控制本地区建设流通领域中的建材产品质量,确保可能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方的单一性、明确性。
如何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目前仍需要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控制,在“正本清源”的同时,也应该在最后的应用环节中进行一定的管理控制,方能达到“清流”的目的。所以,材料在建设环节上的管理控制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2.3污染物的检验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污染物的检验通常是在工程完工7天以后,交付使用前进行。这部分采样或检测工作通常在现场进行。虽然标准对采用的相关测试方法做出了说明,但受现场条件的影响,大规模、大体量的检测设备不便用于现场检测。而当前能够满足标准中检测精度要求的现场检测设备,其功能还不尽完善,其精度还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
2.4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的差别。污染控制检验的核心在于评定,评定工作的重点则在于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技术条件通常比较到位,有较好的技术环境。而现场检测受场地条件限制,数据结果中的干扰因素较大,准确判定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设备适用的环境温度差别。实验室检测通常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工程现场检验则在现场温度下进行,存在较大的温度判别范围。对于气体检测来说,检测点的温度、气压都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指标,通常均在计算中予以考虑。但实践表明,部分检测设备受环境温度影响,会造成误判情况。以XXXX-201S甲醛测定仪来说,工作环境9℃下的甲醛比色法测试,比色瓶反应颜色深蓝,人体有头痛、喉痛等症状,浓度测定0.04mg/m3,标准判定为合格;室温21℃下测定,比色瓶反应颜色浅蓝,人体无不适感觉,浓度测定为0.29mg/m3,标准判定为超标。这样与比色法原理、人体反应情况相矛盾的测试结果,说明在现场化学分析检测过程中,在严格操作、消除偶然误差的同时,应注意避免系统误差的产生,宜采用其它手段对数据结果进行比对。②空气质量中的干扰因素。在现场检测时,受环境因素影响,气体采样、检测工作中常会发现样品或测试房间有灰尘、杂质等情况。对于精度较高的化学、电化学检测而言,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是确保检测数据精确的必要条件。
2.5缺乏整改处理方案。
鉴于当前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工作刚刚起步,还需进一步加强推广、普及工作。室内环境污染超标后的整改问题,相对于其它方面的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手段较为单一,可行性、经济性方面的适用性不强。
3.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结合实际情况,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严格控制材料进场使用环节中应提供的材质证明,在材料特性、批量的基础上,加强对材料进场检测报告的核查工作。室内装修必须采用相应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否则室内甲醛浓度很难达到验收要求。一般的室内装修,宜采用E1类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当采用E2类人造木板时直接暴露于空气的部位应用涂饰等表面覆盖密封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实验表明,经处理后的板材,其挥发甲醛的量要减少许多。
3.2取消易产生消极市场作用的材料认证和备案制度,将工作重点放到材料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核查上。
3.3结合标准要求,完善检测手段和检测设备,充分发挥中介性检测机构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确保检测数据、判定结果的真实有效。
建筑装修工程中所采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验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不同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有一定的时效性,按生产配方、生产批次的不同应分别提供出厂检验报告,检测方法也应符合标准要求。
3.4加强验收工作。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一项工程建成后,尽快验收并投入使用,应当说是建设各方的一致愿望。但是,使用大量人造木板、涂料、胶粘剂等材料装修后的房间,挥发出来的各种污染物此时正是浓度最高的时候。如果此时进行验收,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很难达到,况且,此时的室内环境污染状况正在迅速改变,一般7d以后将降低到稳定状态,而只有降低到稳定状态以后的室内环境污染状况才是工程交付使用后的实际情况。因此,验收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是适宜的。另外,在考虑验收时间问题上,无法考虑人造木板散发甲醛的因素,因为人造木板散发甲醛的过程较慢,相对于涂料等挥发有机成分来说要慢许多。
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①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工程地点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含量检测报告;②涉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设计变更文件;③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含量报告、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复验报告;④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⑤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记录(不做样板间的除外);⑥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报告。
3.5丰富室内环境污染整改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加强新型环保建材的推广、应用工作。
3.6加强后期处理工作。①加强通风换气。消除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风换气。在室外空气好的时候打开窗户通风,有利于室内有害气体的散发和排出。对于依赖空调系统的密闭空间,必须改善空调系统,就是对新风首先有量的要求,同时还要有质的要求,即使用低污染的新风。这一技术正是目前暖通专业致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参考国际标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清理全过程的详细规范与管理制度。②采用空气净化装置。可选用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和空气换气装置,保持室内空气的净化,这是清除室内有害气体行之有效的办法。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机械过滤、静电除尘和吸附剂等。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剂,其寿命由室内环境中气体浓度、空气流速、活性炭量及吸附效率等决定。一旦吸附饱和,就需更新或解吸处理,但判断吸附饱和和穿透在实际工作中是较困难的。
4.结束语
在装修工程中,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超标现象较为普遍,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应对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应注意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过程;把好工程验收关;进行必要的检测,做好验收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P.WPhotocopiersandindoorairpollution.Atmosphere.Environ.1999.
[2]河南省建设厅.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