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土地;测绘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B2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土地测绘开始有了更高质量、高精准度的要求。土地测绘其实是为顺利实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土地测绘结果的运用或者为工程建设用地需求而开展的相关on工作。与此同时,是国土相关部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土地测绘的最终质量会受到测绘技术、测绘方法、测绘手段的影响,为此,从测绘技术上形成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土地测绘质量的变化。为此,土地测绘技术与测绘质量两者是相互影响的。而在此其中,新技术的不断运用将会对土地测绘技术、测绘质量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常规土地测绘技术
在土地测绘工作当中,土地测绘技术所运用的方法将会对土地测绘效率及所搜索的相关数据的精准度造成直接性的影响。目前,以往的土地测绘方法已然不能够满足目前对土地测绘精准度上的要求,为很好的提升土地测绘精准度及测绘最终质量,对土地测绘引入先进的新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钢尺与比例尺有效结合的测量方法
把钢尺与比例尺有效结合的测量方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传统土地测绘方法。经过对不规则的土地分割程几个规则的区域开展土地的计算,同时对土地面积加以总结。钢尺与比例尺有效结合的测量形式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并且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将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测量规则的土地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但如果碰到折线比较多且呈弧状的土地那么就不那么容易进行处理的,还会有争议的情况时常发生。
1.2经纬仪与钢尺有效结合的测量方法
在形状规则的土地当中,可以使用钢尺与比例尺相结合的测量方法,但针对不规则的土地,就可以使用经纬仪与钢尺有效结合的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是以钢尺、比例尺方法为前提,利用经纬仪设置在不规则土地的每一个拐点的位置开展不同角度的测量,之后与钢尺测量有效结合,从而准确的计算出土地的面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与建筑物数量的迅猛增加,经纬仪拐点测量方法中其通视性就显得比较差。
1.3全站仪测量方法
无论是钢尺比例尺还是经纬仪比例尺其测量在现实的具体操作当中都是非常复杂的,工作效率低,且只能够形成对土地面积及标高的相关测量,并不能对土地拐点具体坐标进行测量,为此,这种土地测量的工作效率及测量质量结构都是不理想的,与此同时,在这种形式的测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此造成的测量成本过高。为了满足目前土地测绘精准度方面的需求,而引进了全站仪测量,为今后的土地面积测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全站仪测量与经纬仪相对比,全站仪测量方法将完全免去了把仪器设置在土地上的拐角点开展测量工作,此种测量方法能成功的实现对大面积土地进行精确的测量。测量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每隔目标点具体方位来设置全站仪,之后把全站仪中的棱镜按照顺时针的次序放到目标点上面。在挑选好全站仪测量相关程序后,在全站仪的显示屏中就能够进行目标点连线包含的土地面积数值的读取。其中,目标点的点数是不被制约的,测量弧形土地的时候可以选用多点模拟的形式来进行界定,利用界点运用有关仪器将测量的结果输入全站仪中,从而进行对土地面积的测量与计算。
二土地测绘技术的未来发展
2.1GPS全球定位技术
接收机技术及广域差分技术、实时差分技术及CCD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运用,逐渐达到了静动态及高精准度方面的需求,接收机外形小巧,在土地测绘技术当中必然将得到大范围的运用,同时不会遭受外界地区因素的制约,可以实现全天候的有效掌控。与此同时,可以拓展运用在水准高程控制、地形测图、航测外业控制当中。
2.2测绘软件的研究
伴随着土地测绘的逐渐数字化、信息化,测绘软件探究研发也开始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同时研究出性能较为全面、工作效率高、易掌握使用的软件系统。伴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测绘技术与GIS技术的有效结合,数字信息采集可以直接把相关数据导入数据库,进而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以数据更新及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为前提开展数据搜集及动态化管理,为创建‘数字化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数字测绘技术与工程设计的完美结合下所研发及运用,将更好的为土地测绘工作所服务,为土地测绘专业化创建专属的信息管理系统。
2.3创建信息化数据库
依据由GPS、RS技术获取的丰富数据信息,与此同时,把相关数据与其他的文档信息提供给GIS技术,GIS技术是在传统的地理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有效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化的空间信息技术,GIS利用多种信息数据库,把搜集来的图像信息与其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开展统一化管理,从而实现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及浅析。目前,GIS可是实现对矢量、影像及文档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数据的叠加、无缝连接及分析处理。最后遵循相关方面的要求将其输出。“3S”技术为数据库的不断更新供应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3S”技术本质上是经过数字化、信息化的高精准度及迅速的独特优势,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土地使用情况的分辨,以提升相关数据的精准特点。
伴随着GPS、RS及GIS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土地测绘当中的有效运用,新技术在土地测绘当中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进而促使土地测绘数据的搜集及土地变更的有关调查逐渐区域简单化。经过GIS、RS及GPS三项技术的综合运用,逐渐发展程了较为系统化、实时性、动态化的观测系统。经过对该系统的很好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GIS系统的使用效率,即准确的展现出目前土地的具体情况,这对于今后土地资源的有效运用及未来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遥感技术
目前,遥感技术RS技术的科学运用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尤其是以高科技为基础而开展的实时动态检测系统更为普遍。利用RS系统对土地进行实时卫星遥感监控,尤其是0.2M~2M的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一定会广泛的被使用在城市化进程监测、土地规模的拓展及违法滥用耕地的查处这些方面上。GPS技术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大比例尺图形测量中的科学运用,促使数码摄影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产品服务,同时也促使数码摄影测量及工程测量技术得以更加广泛的运用。
2.5空中摄影测量技术
空中摄影测量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全自动数码航测相机与GPS相连接,与此同时与激光扫描仪有效结合,能够很好的制作出三围地面主体模型,进而可以在建筑工程、地形测量、城市规划及安全监控等工作中得以广泛的运用,获得很大的进步与发展。
三结束语
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土地测绘中各种新技术得以有效的运用,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土地测量形成也在不断的更新当中。土地测绘方法逐渐由钢尺与比例尺相结合的测量、经纬仪与钢尺相结合的测量、经纬仪与全站仪的结合测量,向更加精准化、高效率的测量方向转变,GPS技术、RS技术及遥感技术和数字摄影技术得以广泛运用,土地测绘工作变得更加简单迅速、精准,将更加符合目前土地测绘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德军,皱顺平.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9,(29).
[2]张明福,史先良,杜保伦.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科技财富,2010,(12).
[3]王伟波.土地测绘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关键词:土地整理;传统测绘技术;“3S”技术
前言
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是实现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1]、保护耕地资源的一项有利工程。在土地整理工程中,往往需要对宗地或地类边界进行勘测界定,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因此测绘数据能否准确获取,数据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一、土地整理的定义
1、广义土地整理
对于此类而言,其主要有两部分:市地整理以及农地整理。依照我国的实际,土地整理在此时段主要面向的是农村。主要的:农地结构的调整,零散地块的归并;综合建设沟渠、林网、道路等;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乡镇工业用地以及农村居民点的归并;废弃土地的复垦工作;地界的划定,权属的确定;环境的改善,实现生态平衡的良好维护。
2、狭义土地整理
对于此类来说,主要指的是农地整理,内容主要为土地复垦、土地开发,也就是特定地域内,遵循土地利用要求和计划,充分的利用好法律、经济、行政和诸如工程技术等方式,全方位的调整土地的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关系等,达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布局的合理完善,规划的科学设计,开发的综合兼顾,进一步增大可利用土地的数量,进而更好地提升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循环。
二、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测绘技术已经从传统的以光学仪器为主要工具进行地面测量的阶段上升到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进行空间测量、综合数据分析的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测绘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
1、传统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传统测绘技术是研究对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上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与技术,主要是采用光学仪器为基础进行地面的距离,角度,高度和重力等多种测量,然后根据这些观测数据简介方式确定地面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主要的测绘工具包括全站仪、经纬仪、传统光学水准仪等。
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工作人员会面临各种复杂地形及天气因素的影响,传统测绘技术有着布设简单、单线推进速度快、布设灵活、地形适应力极强的特点,比较容易克服地形障碍和穿越隐蔽地区[2],尤其是当遭遇遮挡、太阳黑子、磁场干扰及超远距离测量时,传统测绘技术能够充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快完成测量工作。
2、土地整理中“3S”技术在的应用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测绘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土地整理的需求,“3S”技术的成熟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所谓“3S”技术,就是RS、GPS以及GIS技术的结合使用,即在土地整理活动中,利用三种技术的不同特点,更加精准和科学的提供数据。在土地整理工程中,三者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取长补短的框架。“3S”技术通过获取土地整理区的地物要素、空间位置和其他信息,建立时效性强,图形、属性和实际融为一体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3S”技术将测量范围扩大到空间范围,有利于项目工作者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土地整理工作的效果、工程进度等,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①RS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RS技术可以更快捷、准确提供大面积地物所呈现出的各种类型的物理信息以及相应的各类参数出现的变化,其作为主要获得土地信息的方式,能够及时有效地监测出地物出现的各类变化信息。我们通过RS技术从土里利用信息中提取土里整理潜力资源数据,由此能够在较大幅度上增强土里整理潜力调查的精准度,从而更好地削减在户外作业的工作量,对精确分析各类数据提供更为直接有效地数据信息。同时,RS还具有修补、查漏的功能,通过遥感影像图作为底图进行细节处理。
②GPS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GPS技术的作用主要是可以提供快速、当时的目标物体的空间位置,从而给得到的属性以及有关的空间信息提供地理空间和物体所处的地面高程模型。在土里整理项目中,由于对土地权属、土地类别的要求较高,因为对边界的勘测极为重要,尤其当界线发生变化需要在实地重新划定边界的时候,可采用GPS测量方式精确测定宗地边界。另外,在土里整理规划设计阶段对面积、长度、高程要求较高,此时可采用常规方法用GPS布点,再配合传统测量技术进行野外数据采集,遇到复杂地形可采用移动GPS进行数据采集。
③GIS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作为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析处理多源数时空数据的平台,其还能够对采集GPS和RS数据做反向指导,而这一方面则是3S彼此之间存在契合点的地方。在土地整理的内业处理中,GIS能够通过其具有的数字制图功能来对图形数据做有效地处理,通过数字矢量化来定义各种类型的制图要素,对图形数据进行微修改,对制图要素进行设计,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误差;在土地工程规划设计分析阶段,GIS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辅助决策功能,分析管理地理空间具有的各类信息,从而对环境容量和农田规模做精确计算,对相关土里整理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生态指标的分析,辅助土地整理各项工程布局的合理选择。
结论:
综上所述,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测绘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3S”技术充分应用都土地整理工作当中,大幅度提高图形数据的精准性和规划决策的时效性,大幅度降低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针对不同的测量要求,采取传统测绘技术与“3S”技术的有机结合,在不同的环境下各自发挥优势,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土地开发管理
引言
当代社会发展,人口的增多,使得土地的开发管理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如何做好土地开发管理,在我国现有国情条件下,笔者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加耕地面积,保护农业发展,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使用质量。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开发与应用,减少由于土地的开发破坏耕地面积的情况发生。土地测绘技术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能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1.1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主要是指用高科技技术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为技术核心,将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信息,主要用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中。而土地测绘技术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进行测量控制点、界址点等操作技术进行观察测量。而测绘技术信息化主要表现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服务等信息化上。以此来实现地面影像信息能够快速实现高精度、高动态的获取,实现空间信息的自动提取、空间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三维景观的可视化与虚拟再现、3S技术的紧密结合和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快速或实时采集处理。
1.2土地测绘技术的地位作用
1.2.1土地测绘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产业
土地测绘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建筑设计中,为建筑规划与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土地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政府部门开发土地过程中,土地测绘技术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它能提供可靠的地理数据信息,为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基础理论数据参考。
1.2.2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一代又一代计算机更新特别快,信息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融入各行各业发展建设中,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土地测绘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技术测绘模式,土地测绘技术从数字化走向信息化。
2土地开发管理和土地测绘的关系
土地开发管理和土地测绘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土地开发与管理需要土地测绘数据做基础保障,以利于进一步工作的开展,为土地的开发指明方向。土地开发管理过程需要依靠土地测绘技术获得该地区的地形、位置、面积等实施开发的基础内容。土地测绘工作为土地开发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没有土地测绘最基本的数据支持,土地开发将很难确定方向。
2.1土地测绘技术是实现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
在进行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需要依据所开发土地的地形、附着物的位置等所有地理因素来做整体规划,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农村、乡镇等的不同特点,使能更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而这些数据就需要靠土地测绘过程获得,因此说土地测绘技术是实现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
2.2土地测绘技术是土地开发管理的技术支持
土地测绘技术在整个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从项目申报开始,到地质勘测,再到施工前的勘测,竣工后的复测等,都需要利用土地测绘技术,甚至对于违法占用地的测量,也需要使用土地测绘技术。所以说土地测绘技术服务于土地开发管理的整个过程,是土地开发管理的技术支持。
3土地开发管理对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的要求
3.1土地测绘的结果要形成书面的技术资料,测绘图纸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资料,要保证测绘质量,测绘图纸比例的选择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合理确定比例尺,对于土地开发管理的精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2在测绘图上,对于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等关键点要做好标注。如测绘图上除了要反映居民田地,要标注沟、渠、电等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给施工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方便于工程施工。
4土地测绘信息化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整个土地开发管理过程,对于土地开发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进行开发决策时,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在施工过程中,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测绘结果指导施工工程。对于整个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更离不开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它能够提供基础的数据,为信息建设提供数据保障。
4.1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来精确各种测量点的物力坐标为特点,使得测量度更加准确,这也是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所需要的新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除了打破传统的通视条件的测量技术以外,采用的是用静态的工作模式完成测量工作,省时省力省财。如果gps-rtk技术运用到定位系统,这样我们能够及时掌握精确的定位结果和测绘精度。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广泛应用到土地测绘技术中,就使得土地测绘技术达到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期,这样能够不断丰富测量资源信息,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以上叙述,土地测绘为开发管理提供了很重要基础性数据资料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也为土地开发管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土地开发管理的准确度和开发管理的科学性,从而使土地测绘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
因此,农村集体土地的开发管理中,只有运用土地测绘技术中的正影响技术对土地权属界线和位置进行准确划定,才能确保土地测绘的精度,从而达到农村集体土地开发管理的要求,有效提升农村集体土地开发管理的科学性。
4.2遥感技术(rs)什么叫做遥感技术呢?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主要优势是具有信息丰富化、全天候、信息获取速度快、多光谱等特征。随着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就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遥感技术,这样能够广泛应用到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动态监测管理中,也能用在居民住房产权调查等工作中。
4.3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将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顺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图形编辑、数据库管理、输出和数据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这种技术主要运用在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开发规划有关的土地信息系统。因此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在这个系统平台上,能够实现土地调查,登记,统计,评价,地籍管理等多项工作。Gis技术可以实现图形与数据的一体化和数据的分析、管理与输出操作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地的开发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土地测绘信息化为土地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指导土地开发的方向,使土地合理开发,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发挥着基础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有利于土地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地测绘技术控制分析;测绘技术;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
土地测绘技术主要是相关的土地管理测绘人员针对土地的自然情况和地表情况进行的人工测量,测量的内容包含了土地的形状,土地的发小,土地的空间位置以及土地的权属情况等等。上述的内容都是需要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操作的。我国进行土地测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的土地管理相关部门提供详细的土地数据,这样便于相关单位对土地进行等级和统计。我国的土地在界线权属以及土地类别方面的分类是非常明显和严格的。土地测绘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和我国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我国在进行土地测绘的过程中要严格地按照专业要求进行,同时要保障测绘的质量。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准确地进行土地测绘工作是我国目前对测绘工作的基本要求。
1.我国土地测绘技术包含的主要测绘技术
1.1土地测绘技术中的航空摄影土地测量技术
航空摄影土地测绘技术主要就是利用摄影的影像资料直观地对土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接线权属进行绘制和调查,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界定土地的相关关系。航空摄影测绘技术主要有4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航空测绘的资料准备;其次是航空测绘的地形测绘;再次是航空测绘的地类测绘;最后是地形测绘的图样绘制。在资料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以往的地形测绘资料以及图像进行整理和分类。对原有的土地归属以及土地行政规划有一个明显的界定和分析,对于土地的行政代码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准备阶段我们要根据需要测绘的土地进行绘制图样的概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对大的地形特征以及小的地形特征都进行绘制和分析,这样能够便于后续的航空绘制工作的进行。在地形绘制进行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航拍的图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绘制工作,一般情况下绘图比例在1∶4000及以上较为合适,应用的范围最为广泛。需要注意的是当地形测绘和地类测绘在绘制的过程中出现分歧,我们要按照地类绘制为主,要保障地类绘制的准确性。在地形测绘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新增的物业以及小区进行间距测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在图样绘图中。在地类绘制阶段我们要严格地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目前较为权威的规定为我国国土资源部颁布的规定。规定在进行地类外业绘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将绘制比例调整在1∶4000以上进行航拍,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障航拍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在地类航拍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相应的地形编号进行整理编号,要求在绘制图样的过程中保障地类曲线的完整闭合性。在进行土地变化矢量线绘制的过程汇总,我们要根据航拍的具体图片和数据进行矢量线的绘制,我们要根据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绘制和整理。在航空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两种方法来对矢量线进行绘制,分别是矢量化扫描法以及立测法。上述的两种方法在航空测量图样绘制的过程中都较为常见。
1.2土地测绘技术中的GPS测绘技术
在我国的测绘技术发展过程中,由于有了GPS技术的出现,发展的速度有了质的飞跃和发展。通过GPS测绘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对测绘的土地坐标进行确定。能够有效地控制在绘制过程中的各个控制点和关键点,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测绘工作的工作效率。GPS测绘技术相较于传统形式上的测绘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主要有3点。首先是能够实现静态土地测绘;其次是能够进行自动数据分析和整理;最后能够保障测绘的数据精度和科学性。
1.3土地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测绘技术
遥感测绘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在测绘技术中进行应用还是30年前的事情。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测绘工作主要3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建立测绘的解释标志,其次是要利用遥感技术通过摄像的效果进行测绘解释;最后是要对遥感技术的测绘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在土地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影响土地测绘误差的主要原因。
2.1在测绘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局限性导致了测绘过程中误差的出现
在测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感官来进行测绘,在这一过程中就非常考验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一旦工作人员出现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就会导致测量的数据出现误差,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测量数据的失真,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土地的后期开发和利用。
2.2在测绘过程中测绘仪器精度的局限性导致了测绘过程中误差的出现
测量误差就是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的差。在实际的土地测绘工作中,我们使用的都是约定真值。约定真值需以测量不确定度来表征其所处的范围,因此,测量误差实际上无法准确得到。由于现实生活中土地测绘仪器设备生产工艺的局限性,我们在测量中使用的仪器和工具不可能百分之百完善,因此也会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2.3在测绘过程中测绘条件的局限性导致了测绘过程中误差的出现
观测过程中,由于外界l件的不定性,如温度、阳光、地质、风力等因素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这些变化都会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测绘环境的变化归结起来为自然环境因素和测绘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变化使钢尺产生伸缩,给丈量长度带来影响;大气的垂直折光给垂直观测和水准测量带来误差等等。
3.在测绘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控制测绘质量的主要遵循原则
首先,在控制测绘质量的过程中要坚持测绘工作从整体测绘到局部测绘的原则,坚持先控制然后细部的测绘原则。其次,在控制测绘质量的过程中要坚持持续不断改进的测绘原则。土地测绘成果的质量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质量和人民群众生活,土地测绘党委要切实将测绘法的精神落实到正常的土地测绘工作中去,提高对测绘质量管理工作的认识,并将质量监督管理纳入本部门的管理规章制度。
4.提升土地测绘质量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优化在测绘过程中使用的测绘仪器和设备。其次,在测绘过程中要配置相应的领先技术和硬件以及软件。再次,在测绘过程中要强化测绘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最后,在测绘过程中要搭建和完善相关的信息沟通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存建,徐育建,冯亮.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23.
[2]曹贽昀,葛利平.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数据采集的思考[J].浙江测绘,2005(3):45.
[3]邓作文,方门福.测绘新技术在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07(10):10.
关键字:土地资源管理测绘技术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逐渐加快,我国的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却越来越紧张。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的土地资源管理单位紧跟测绘技术科学化发展的步伐,以此来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
一、我国土地管理的现状
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对那些建设用地,尤其是那些农耕土地以及未开发土地的使用数量上、分布上要进行全面有效地掌握。相关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要掌握城乡以及工业片区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及住宅用地等等各个领域的用地数量、结构以及相关用地分布,以此来优化在进行城乡建设时的用地格局,达到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科学以及节约用地的目的。
二、地籍测量管理中的测绘技术运用
地籍测量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获取地籍管理信息最主要途径就是进行土地地籍测量。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有:测绘宗地权属界址点、基本地籍图、界址线、宗地图、全要素地形图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各种土地面积进行计算、统计与汇总。
(一)传统测绘技术
我国传统的测绘技术的主要方法就是碎部测量方法。在进行测图的时候,应该将图示中安置仪器的控制点称作测站点。碎部测量方法实质就是在进行测量的时候按照坐标定点来进行测图工作,并且在进行观测的时候还要将量角器与经纬仪测图进行有效的配合。首先在进行观测的时候要将经纬仪放置在之前所设定好的测站点上,将绘图板放置在测站点的旁边,以此利用经纬仪来对碎部点的指向方位以及与已知方位之间存在的夹角、碎部点的高程以及碎步点到测站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测定。其次根据所测定的数据以及测图所显示的比例尺,再经过一定的计算,运用直尺与量角器等相关绘图工具把碎部点的具置绘制在图纸上,并且在碎部点的右侧进行高程的注明,最后根据实地的地形地貌绘制出地形图。
(二)全球定位技术的运用
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建设测绘工作的需求,相关城市控制网应该具备精度高、面积大以及使用相对比较频繁等特点,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这些相对应的控制点时常被破坏,这就直接影响了测量工作的开展进度。在测量工作中如何快速准确的提供控制点,将会直接影响着测量工作的效率。
(三)全站仪的运用
在进行控制测量的基础之上,运用全站仪对界址点、地类界、界址线以及其他相关的地貌与地物要素数据进行采集,再将存储于全站仪上的数据通讯有序的转入计算机内,依照相关测量草图或编码、权属调查表来进行对图形的编辑,然后对基本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宗地图以及相关全要素地形图进行编制。并且按照相关的要求提交数字基本成果。
(四)实时动态差分法(RTK)的运用
RTK技术能够将进行实时定位的精度精确到厘米级。因此,除了那些具有高精度的控制测量还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技术以外,RTK技术不仅能够用于地籍测量,还能够运用于对房地产测量中的放样、界址点点位以及控制测量。在房地场以及地籍测量过程中运用RTK技术去对每一宗土地的测绘地籍、权属界址点以及房地产图进行测定,这样就能够对相关地物点以及界址点的位置进行实时测定。
三、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状况调查中的运用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主要是指为了能够查清楚当下用地的分布以及数量而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管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能够依靠所获取的土地资料为我国社会发展进行长期规划以及为我国编制国民经济提供相对比较可靠的依据。
(一)数字高程模式
数字地形地貌模式主要是针对相关的地形地貌的一种具有数学性的建模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建模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就是测绘技术中的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主要建成方式是通过利用相关专用的软件自身产生等高线,然后经过相应的编辑、整理。当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对内业耕地的坡度进行测定的时候,就要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其自动生成耕地坡度图,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处理。
(二)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零星地物、现状地物以及地物在色彩上层次比较分明,比较容易进行辨读,这就提高了从事像片外业测绘工作的精度与效率。出现新增地物的机会比较少,就算出现也比较容易补测。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精度相对比较高、后续工作也比较少、很容易就能够上手操作、能够利用成本较低的彩色打印机进行图像的打印,这些因素都可以为之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出现变更提供好的方法。
(三)3S技术的应用
3S技术是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是将传感器技术、空间技术、导航技术、卫星定位以及通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采用一种高度集成多学科方法来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处理、传播、应用以及分析的具有现代特色的信息技术。
3S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其在土地资源管理各项业务中被广泛的运用。通过对3S技术中的影像解译技术与遥感手段的运用,能够对城市的土地动态变化以及利用类型进行分析,还能够对城市用地范围进行监测;3S技术能够将历史时期的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的相关数据与最近的具有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套合。3S技术能够后对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的数据库进行准确以及快速的更新,通过更新之后的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的数据库能够获得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分布情况以及相关面积大小。静态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能够为现代地籍测量控制提供非常经济、快捷的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对地籍图以及城市地形图等比较基础的地理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
参考文献:
[1]艾合买提.我国土地管理现状及新测绘技术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9):116.
【关键词】测绘技术;土地整理;应用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测绘数据是决策正确的最基本保证。提高测绘水平,更有利于土地整理。
1、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由于测绘工作贯穿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全过程,不同于平常所指的地形测量,因此测绘工作比地形测量工作更细致,更具体,同时更讲究方法,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准确性,在科学决策、节约投资、规范工程行为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大工程,前期决策、设计,中期对施工的控制,后期竣工验收备案等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测绘技术的支持。不同的阶段对测绘数据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都非常重要。测绘技术在运用到土地开发整理中各个阶段都具有一致性(表现为下面阐述的几个特点)。
2、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特点
土地开发整理中,对测量提出最高要求的是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而这一阶段对数据精度要求最高、对数据所反映的内容要求最全面的主要是工程设计部门。牵涉到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概预算的准确编制、为各方提供合理准确的投资计算、对项目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下面以该阶段为重点分析测量的特点:
2.1关键点的测量不可少。
通常地形测量中,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式的测量,为了追求效率,一般是画成网格式测量,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测点,由整体到局部展开,测量预先画定的点,其他的点基本采用内插的方式。在成图后,依据测点,勾绘出等高线,在这中间,就已经存在了一个假设,就是点与点之间的变化必须是平缓的,不能有较大的起伏,但实际中这种情况很少,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画密网格。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测量也采取这种方式,它主要是测量关键点,不事先画定网格。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旧村复垦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
2.2坎上坎下均测。
在地形测绘中,往往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测量坎下的位置和标高,这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难以给以后的设计及概(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笔者特别强调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有时特别重要,因为这影响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2.3细部测量注明。
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层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①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②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③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3、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系统、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向着3G技术及集成技术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使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能全方位的应用于地形测量中,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3G技术及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普及3G技术的应用,改进3G技术中存在问题,更新3G及其集成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GPS、GIS、RS和3S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对数码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更加普及和深化,使测绘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更新加强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和功能齐全,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更新完善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查询方便,数据共享,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测绘数据的传输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使测绘技术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推理,从事智能化的数据、图形处理和信息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这5S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专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系统对整个测量流程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推理、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监测诊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测绘技术通向实时、自动、智能测量系统的关键。
4、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的体会
精细的测绘工作固然会提高后期工作的精度,但并不是越详细越好,因为这会增加测绘的费用。我们应该本着总费用最小的原则。根据工程实践,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我们有下面几点体会:
合理确定测图比例尺。起伏变化少、地势较平坦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般要求1:2000即可符合各方要求;而起伏变化多、地貌破碎、通视困难的区域应该达到1:1000.
关键点测量必不可少。要加测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沟、地窑等量注面积及比高。
图上元素应充分具体。测绘成果图上除反映居民地、林地、沟、渠、电等现状地物及其使用年限外,对于旧村复垦、旧城改造的地方,还应统计出每户的房屋面积、新旧程度、建筑密度、林地树木的种类、年龄、面积,坟穴的位置、数量等。
测区应埋设足够的标石,注记高程和坐标,以利进行工程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