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的
在全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标进位”活动,鼓励推动各村在普遍达标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努力争当“标兵村”“示范村”。严格按照《关于转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通知》、《县人居环境办关于打赢疫情阻击战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市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方案》、《县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考核方案》等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村、每一屯的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建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常态化管理。
二、主要任务
1.农村道路。清除冬季路面的积雪和残冰,及时清理通村的村道、屯道、巷道、农田道等路面及路边排水沟、公路两侧积存的垃圾、污物、杂草、秸秆,清除公路两侧绿化带树上附挂物。
2.村内公共场所。及时清理村部、学校、卫生所、广场、
企业、农贸市场、公厕等公共场所及其周围积存的垃圾,实现规范有序。
3.农户庭院。农户要尽量进行美化绿化,要整体清洁、规范有序,乱搭乱建多余的建筑物、房前屋后垃圾和物品及时清理,拆除倒塌的房屋和废弃闲置的住房,闲置废料固定地点堆放整齐。清除废弃的房屋及院墙、歪斜的板杖子,院墙大门规整。搞好室内外卫生。厕所严实不外漏,推广建设卫生厕所。按照创建要求,每村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创建工作要达到标准(美丽入院、干净人家标准另行下发)
4.柴草垛、秸秆。柴草有条件的村统一堆放,远离村屯。没有条件的,要求摆放整齐,遮盖严实,符合农村消防要求。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划定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鼓励秸秆还田,提高秸秆利用率。
5.卫生死角地带。及时清理村屯出入口,公路交汇地带,沟渠与村屯、农田联结区域,农业园区和各类棚膜周边等不易引起重视的地方所积存的各类垃圾、污物,在本村辖区内,由本村负责,严格划分区域和责任。
6.农村生活垃圾。严禁生活垃圾非定点堆放,环卫工每天全员在岗,及时将每日的垃圾进行转运。
7.粪堆粪坑。村内和农田地头堆放的粪堆粪坑,要及时清运到村庄以外的固定场所,堆肥发酵后还田。
8.河道。禁止在河道内岸边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高杆作物及未经许可发展养殖业,严禁向河道内排放畜禽粪污,保持河道清洁、顺畅、美观。
9.畜禽圈养。畜禽严格圈养,病死畜禽尸体,按照动物卫生管理处置的要求,进行无害化消毒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
10.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清理随意丢弃的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农药包装物要无害化处理。指导农民及时将废旧农膜回收、存储和销售,强化废旧农膜监管和回收利用,防止废旧农膜污染耕地,影响环境。
11.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完善村规民约。
12.农村安全饮用水达到100%,严格保护水源地环境。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全力保障。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统筹调配人财物,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全力保障。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纳入重要日程,落实工作责任,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和目标。
2.落实包保,强化管理。各包村领导负责所包保村屯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工作队要经常深入村屯共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月最少入村开展两次以上环境整治工作。各村书记为本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各村实行网格化管理,村干部和老党员、老干部、团员青年等为网格长或者组长,带头开展各项工作。落实村组干部和党员包保河道清洁、道路清洁、庭院清洁等工作,明确农户门前包卫生、包花草树木成活、包路面清扫等包保责任制。镇内所有单位、企业及商户要全面配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内部及周围环境卫生清理和美化绿化。
3.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保洁员工作及考核制度、各村村规民约、村民日常保洁制度、农户“门前三包”等各项制度,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实现农村整体环境水平的提升。村每周集中开展一次环境整治清扫。
4.跟踪检查、强化督导。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村、各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立即在镇委工作群中进行通报,各村马上进行整改,检查结果纳入全镇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考核体系中。各村、各区、各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检,互相监督、取长补短。各村、各单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要求简单明了,数字体现。日常考核分数占年末总成绩的40%,年终考核成绩占年末成绩的60%。
5.完善档案。按照工作要求,做好镇、村两级工作档案,保留好相关影像资料。
四、奖惩
1.按照《镇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考核方案》,对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实际打分制,按照得分情况进行奖补。
2.在庭院分区、分组创建中,每村每区评选出3户整治效果最好的农户,给予生活用品奖励(室内扫帚、撮子、垃圾桶等,并对于村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如栅栏、围墙、硬化等)。对于提醒2次以上不进行整改、不支持环境整治的农户,报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在村内进行公开通报,不再享受村里统一发放的铁锹、扫帚等环境整治物资和反哺资金,对于村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予考虑,如栅栏、围墙、硬化等。
3.被评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农户,在全镇广泛宣传学习,统一进行授牌通报表扬,进行奖励(室内扫帚、撮子、垃圾桶、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
2022年区里召开动员会后,我镇积极行动,成立了河边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河边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分别召开了动员会、工作部署会、推进会、专题研究会、村(居)专题汇报会等,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明确整治标准、目标、落实整治责任,要求各级干部思想上要高度统一,行动上敢于碰硬,层层传导压力,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制度,落实了镇主要领导包片、驻村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组的责任制,镇村干部全部下沉到一线,带头参与整治,基本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工作局面,确保了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顺利推进。
(二)突出重点,开展整治
2019年春节前后,开展了以“村村户户搞卫生、干干净净过春节”为主题的百日清扫清洁行动,重点清理了农村公路、家居庭院、农户房前屋后和村道等杂草杂物、垃圾,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河道漂浮垃圾、臭水沟、畜禽粪污、农业生产废弃物等清理、清运工作。4-6月打响了以村庄清洁行动为主题的夏季战役,重点对高铁、高速路、硬化公路两边可视范围、城郊结合部、贫困户及其院落开展扫垃圾、除杂草、圈养家禽、清淘臭水沟、规范杂物、柴草堆放等工作。6月开展了“美丽村庄·我在行动”主题活动,全镇各村(社区)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和村(社区)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并成立综合执法大队积极开展集中整治,初步达到了干净、整洁、有序的整治目标,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7月开始每月对辖区村(社区)进行至少一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考核,对各村(社区)的考核严格逗硬,考核结果直接上报镇主要领导,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截止目前,全镇共有20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整治,较前期群众参与度明显提高。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2022上半年受新冠肺炎影响,多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无法集中开展,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我镇党委、政府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人居环境整治,加强机关、村社干部的人员调度。我镇全体机关干部以入户宣传预防新冠肺炎为契机,向农户宣传在家做好自家清洁卫生,保持生活环境整洁,不出门即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切实做到防疫与人居环境整治两不误。今年截止6月共制作悬挂宣传标语53个,发放宣传资料2700余张,评选清洁户420户,并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劝导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文明环保意识,营造了共管共治共护的良好氛围。截止目前,在重庆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璧山报、政府网、璧山手机报上发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的报道12篇。
(四)加强督导、检查
镇党委政府按照考核方案加强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镇主要领导亲自到现场督导、督促,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力的干部,进行逐级约谈督办、通报批评问责,并将该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与整治经费和绩效挂钩。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较好成效,截止2022上半年在全区排名第三,但还存在一定问题和差距,一是前期工作开展滞后,推进措施不力,导致前期工作与其它镇街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农村环境整治还需加强,个别“脏、乱、差”现象还一定存在;三是部分村(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相关配套资金不足,村容村貌有待提升;四是个别群众认识不到位,门前“三包”等政策未完全落地实施,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加强组织保障,工作基础不断夯实
大过口乡成立了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全乡9个村委会均成立了由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我乡定期对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列为全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议题,纳入乡党委委、政府重点工作,先后于2016年12月10日大过口乡人民政府印发了大政通〔2016〕71号《大过口乡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年--2022年)》的通知,明确了工作内容及措施。于2022年7月15日乡党委、乡政府联合印发了乡党通〔2022〕32号《大过口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与全乡9个村委会签订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并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和通报,成立了由乡纪委工作人员组成的督查组,对各村组整治情况进行检查,实行情况通报制度,针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为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加强综合整治,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农村户外广告“假乱俗”乱象整治方面。一是乡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召开户外广告“假俗乱”乱象整治工作推进会议,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到乡、村、组。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对全乡206个村民小组,乡村组道路沿线、集镇街道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排查整治清理。二是教育劝导群众、经营主体依法广告,自觉维护乡容、村容和公路沿线文明秩序,参与到户外广告“假乱俗”乱象整治当中来。三是以宣传教育为主,以严格执法为辅,增强店主的规范意识。
2.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方面。一是各村委会成立农村户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乡工作队和村干部分组包片,责任到人进行深入农户家中宣传发动,讲解相关政策。二是以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为依托,培训乡干部职工、村委会干部干、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培训完成后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三是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成立技术服务队,做到那里技术不过关指导哪里,哪里政策不明白宣传哪里,让农户认识到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好处,做到农户对农村厕所改建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
3.农村环境治理方面。一是各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村规民约基础上,细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条款,落实大过口乡“四个日”制度,每月1日和15日(节假日顺延)为大过口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卫生洁净日,坚持定期开展卫生洁净活动和各种形式的卫生大扫除活动,各村委会明确卫生洁净日目标任务、责任人员、农民群众参与机制、考核办法等内容。坚持半月一调度,调度日为每月卫生洁净日的后一日,重点解决人居环境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每月17日(节假日顺延)为大过口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挂牌督战日,方式为各分管领导和村委会挂点联系领导随机对村、组进行人居环境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乡纪委对全乡进行抽查、暗访,每月形成通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每月15日确定为大过口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部宣传日。坚持村级党组织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阵地和堡垒,村党总支书记为责任人,积极组织村党组织、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二是依托“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爱心超市”和“奖勤罚懒”红黑榜等制度,奖励先进,通报后进。每月按照一档村标准对全乡206个村民小组进行相应评估,评估前6名的小组进行红榜表扬,评估后10名小组黑榜通报,并纳入相应的考核。三是集镇生活垃圾清运实行有偿服务制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按照户集、统收、日清运的方式,提升集镇街道环境质量,规范集镇市场秩序。四是对206个村民小组都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制度,100%完成小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收费并设立了保洁员。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一是对全乡206个村民小组进行了排查,从小组集中程度、地形等进行研判分析,排出生活污水治理计划表。二是统筹资金,对较为建设的小组率先进行污水管网的铺设,形成示范效应。
5.村容村貌提升方面。对9个村委会实行实现网格化管理,各村干部明确网格包保范围职责,压实各自工作职责,并且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依托治理通APP,哪里发现问题可以用治理通上报,上报后片区包保人跟进落实,纪委督查跟进,逐步使农户形成主人翁责任感。
6.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方面。尊重农民意愿、从实际出发,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村小组保洁员覆盖面达到100%。建立健全污水垃圾治理农户付费制度。健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参与村庄清洁行动。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全力以赴抓村庄治理,移风易俗提振精神。
(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氛围日益浓厚
充分利用微信、展板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相关政策要求,大力营造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氛围。通过标语、宣传册、黑板报等多种方式,深入宣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有限,推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过程中群众的主体意识不高,主动性、积极性、参与度还不够,统筹形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合力还有待加强。目前,农村公厕提升改造缺口资金较大。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部分村组村内户外道路未硬化,村内道路通行不畅,生活垃圾不入垃圾池、不定点定时清理,污水乱排乱放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短板弱项离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尚有距离,依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领导,发挥行政推动优势。要实现快速推进、快速见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推动的力度。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应及时制定适宜方案、加强督查指导、注重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扶持、落实相关责任。
(二)以人为本,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群众是农村的主人,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要把组织发动群众作为第一抓手,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因地制宜,切实把握整治整点。村与村之间特点不同,情况各异,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整治中注意引导各村立足村情、村貌、村需指定不同目标、推进力度和推进措施。
(三)强化舆论引导,加大环境治理。一是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党员自觉带头整治号自家庭院,屋前房后的卫生,村小组道路保洁等,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工作。二是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模范户.美丽庭院.模范村创建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网络宣传等方式,着力推进观念大转变、陋大革除,惯大养成.素质大提升,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我们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持续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倾力打造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居和谐,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