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自查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为坚持厉行节约,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认真落实关于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X市场监督管理局履职尽责,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
一、如何落实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把制止餐饮浪费与市场监管部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对餐饮单位倡导节俭行为的监督,强化对餐饮消费者的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
二、取得成效
结合文明城镇创建、食品安全检查,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一)开展2022年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量化分级评定标准。符合量化分级评定要求的389家,量化分级率100%;评定为A级的39家,A级比例10.02%;评定为B级的213家,B级比例55%,评定为C级的137家,C级比例35.2%。
(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行业自律。以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广将五化”管理模式,不断打造先进管理模式餐饮单位,现已培养先进管理模式(4D)餐饮单位5家,五化”管理模式示范街1条。
(三)强餐饮单位检查力度,扩大禁止餐饮浪费宣传力度。陆续开展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食品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陆续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10桌以上集体用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隔离点食堂、职工食堂等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626人次,检查餐饮单位1968家次,发放《XX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1000余份,制作《文明餐桌桌签》200余个;
举办大中型餐饮单位食品安全集中约谈2次,参加人员达300人次;举办大中型餐饮单位禁止浪费光盘行动”推进会1次,参加人员达50人次;开展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培训暨禁止餐饮浪费培训1次,约谈3次。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认真落实社会责任,建立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引导和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发展可选套餐,提供小份菜、半份菜。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通过文明用餐引导、倡导‘光盘行动’等举措,消费者文明用餐意识有所提高,但餐桌上的浪费依然存在。通过结合日常检查及走访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一)好面子、讲排场。消费者请客的时候,生怕菜点少了显得自己不够客气和热情,于是请客时不顾实际地多点菜,加剧了餐饮业的浪费现象。
(二)钱袋子鼓了,节约意识少了。现在老百姓钱袋子鼓了,但节约意识没并有随收入增长而提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餐饮消费理念。
(三)宣传引导,强制手段不足。餐饮浪费教育引导不够,餐厅缺乏对顾客浪费行为的有效约束手段,只能靠顾客自觉,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不仅仅需要餐饮单位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今后打算
(一)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落实社会责任。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认真做好制止浪费的细化工作,建立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
(二)鼓励餐饮服务单位创新经营方式、拓展经营品种。积极引导和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发展特色餐饮、快餐、早餐、团餐、送餐等大众化餐饮,提供标准化菜品,方便消费者自主调味,发展可选套餐,提供小份菜、半份菜。
(三)继续推进光盘行动”。倡导餐饮单位特别是学校食堂积极推行师生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的良好餐饮行为,力求吃光喝尽不剩饭。
(四)提倡餐饮单位提供免费打包等服务。积极倡导文明点餐,鼓励顾客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免费提供餐盒或食品袋。并对节约用餐的顾客进行鼓励性价格优惠或发放优惠券。
(五)破除集中用餐浪费陋习。针对婚宴、生日宴、年夜饭等集中用餐消费相互攀比、浪费严重的现象,提倡勤俭办席,节约用餐。
(六)加强网络餐饮监管。鼓励美团、饿了么等订餐平台规范商户订餐设置,合理设置菜品及菜量,为消费者按需配餐、按量点餐提供便利,引导消费者节约点餐、杜绝浪费。
(七)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中的积极作用。督促餐饮行业协会加大对餐饮浪费行为的规范,完善烹饪量化标准,以标准引领节约消费观念的转变。制定制止餐饮浪费的行业公约,开展餐饮行业制止餐饮浪费承诺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计划生育药具工作,了解掌握药具经费使用及药具发放管理情况,预防和纠正各种违法违纪和浪费行为,完善和规范各项药具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药具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
二、基本原则
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错必纠的原则。
三、自查内容
(一)区级
1、制度建全
建立药具管理制度:有药具计划编报制度、药具发放管理制度、药具仓储管理制度、药具工作考核评估制度、药具质量管理制度、药具员岗位职责制。
2、药具台账齐全
要有以下台账资料①省计划生育药具工作台账(包括乡镇药具员花名册);②省避孕药具进、销、存分类明细账;③避孕药具发放分户账;④各类药具报表(避孕药具服药人数表、避孕药具使用情况一览表、避孕药具要货计划表);⑤仓库报表(计划生育药具质量信息报告表、库存药具养护检查记录)。
3、财务管理
药具经费的使用符合规定,相关凭证账册及报表数据相符。
4、计划管理到位
按照“结构合理、库存适量、杜绝浪费、保证供应,满足需求”的原则编报要货计划表。药具库存结构合理,发放按照“保证供应、防止浪费、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药具。无药具积压浪费现象,无药品报损情况,做到药具台账帐帐、帐物及相关凭证相符。
5、药具质量和仓储管理科学化
药具仓库面积达40平方米以上,配有货架、湿度仪、除湿机与空调等,设备齐全。按要求进行养护和定期抽检验收并及时填写①计划生育药具质量信息报告表;②库存药具养护检查记录;③药库温湿度表。出入库手续完备、齐全。
(二)镇级
1、药具台账建设
做到台账齐全、填报及时准确,帐帐、帐物相符。台账有以下几种:①药具进、销、存明细账使用;②药具人员花名册;③药具使用人数汇总表;④药具发放分户账;⑤药具工作台账》;⑥计划生育药具质量信息报告表,药具台账保存三年。
2、制度建设
各乡镇应有药具管理制度和药管员岗位职责,药具管理员应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员合格证》上岗。
3、仓库建设
①库房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有药具专柜、货架并做到药品分类堆放、整齐不乱。
②科学养护,安全储存,保持仓库整洁。
③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药具。每月发放一次,做到药具质量完好,无过期、失效药,并及时填写药具质量信息报表。
四、省市抽查
抽查方式:每市抽查1个县(市、区)和1个城区,在抽中的县(市、区)抽查1个乡(镇)。抽查内容:
1、查看各级药具管理部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2、查看县、乡三级2009年—2010年度有关账册。核对各级避孕药具购、调、存账册数量与报表是否一致,检查入库、出库、报损等各项手续是否完备以及有关凭证是否真实、有效;核查进、销、存账与实物是否一致。
4、查对国家和省级免费调拨药具的建账、入库、调拨、发放情况。
5、按批号跟踪检查2~4种药具的调拨、入库、发放情况。
6、召开育龄妇女座谈会,了解有关情况。
五、时间安排
这份报告说,中国青少年教育事业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主要是政府投入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过重。
报告说,中国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数4%。虽然中国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了要在2000年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但2000年的实际比例反而低于1986年和1990年的水平。1998年仅达到2.64%。
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均衡是中国青少年教育面临的又一大难题。目前,中国15岁以上文盲人口四分之三在农村,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在地区之间,中国西部地区的文盲率大大高于东部和中部,达12.07%,比全国平均水平还高出近3个百分点。另外,民族之间和性别之间的教育也存在不均衡。
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过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教育发展步伐。目前,中国教育仍然存在乱收费现象,收费名目繁多,家庭教育支出在家庭个人消费中比例过高,家庭子女教育负担沉重。据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成本仅低于饮食营养费,占子女费用的平均比重为21%。自子女读高中起,教育费用在子女总支出中的比重超过饮食费用,这一比重在高中阶段为34%,大学阶段则为41%。
(摘自新华网http://news.tom.com2005―12―22)
我国首份青少年网瘾调查公布北京排名第二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北京《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这也是我国首次正式的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网瘾现象的严重程度云南最高,比例高达27.9%,北京排名第二为23.5%,上海为8%。
本报推出的“网溺系列调查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家长及专家都对这组系列报道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与建议,尤其指出了网瘾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同样,从公布的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网瘾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根据调查,初中生和职高学生网瘾现象最为令人担忧,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学生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而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中生中的网瘾比例相对较低。年龄越大,上网成瘾的比例越低。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而30岁至35岁的网民中网瘾比例最低。
(摘自《北京晚报》2005―11―22)
中国每年新增青年劳动人口1500至2200万
一份近日的权威报告称,中国青年就业形势严峻,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至2200万之间的高位。
这份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国际联络部联合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1995年―2004年)》说,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至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很大。目前,中国青年就业形势严峻,面临很多难题,突出表现在新增劳动人口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问题增多和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三个方面。报告称,近年来,由于中国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毕业后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大学生失业者每年有30万人左右。2004年,中国应届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约为70%。同时,随着中国社会逐渐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这个数量相当庞大,使就业压力陡增。
新娱乐占青少年娱乐半壁江山
日前,由团北京市委、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针对12―24岁青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形式新颖的网络娱乐、手机娱乐、动漫、DIY等新娱乐方式,已经占到青少年娱乐内容的50.3%。传统的娱乐方式――体育运动和看电视仅分别占18.3%和12.3%,其他娱乐方式总共占3成。
调查中所称的“新娱乐”,包括以网络、移动电话等为工具的数字娱乐,和街舞、嘉年华、真人秀等为内容的新型体验娱乐。
调查同时显示,52.8%的青少年以放松减压为主要娱乐目的,这与当前青少年的压力感直接联系在一起。26.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很大,16.8%的青少年认为压力比较大。
在调查中,52%的青少年认为新娱乐的积极功效大于负面影响,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的基本娱乐需求,具有更好的放松减压效果,以及更多元化的娱乐功效(健身功能、交际功能、拓展功能)等,只有19%的青少年认为新娱乐的负面影响大于积极功效。
大学生对新娱乐负面影响的认识同样较为客观和理性,主要是“容易上瘾”、“影响正常的学习或工作”、“娱乐内容中有不良成分(如暴力、色情等)”、“增加经济负担”、“部分新娱乐项目还不太普遍,不被社会承认”等。但多数学生认为,这些负面影响本质上并不是新娱乐的技术问题,而是人为问题,更大程度上是新娱乐的提供者和参与者在具体娱乐过程中的操作问题。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12―22)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办法将制定预防青少年犯罪
在日前闭幕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表示将研究制定《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
杨岳表示,2006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将重点抓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三方面。推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严厉打击控制、操纵流浪儿童的黑恶势力。
(摘自新华网2005-12-19)
体重超标胆固醇高美国34%青少年不健康
美国最新研究表明,美国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身体不健康,未来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较大风险。
研究者说,他们让12岁到19岁的2200名青少年踩踏车8分钟,从而评定他们身体的健康程度。研究表明,34%的被测试者身体不健康。研究者发现,身体不健康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中体重超标或肥胖的可能性超过健康者2到4倍,他们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水平以及血压也比较高。按研究结果统计,美国全国有750万青少年和850万成年人身体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