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特色餐饮空间设计(6篇)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4-04-20

特色餐饮空间设计篇1

【关键词】餐饮空间设计;餐饮文化;文脉;创新

前言

自古以来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而我国的饮食文化最早起于三千多年前(算起来是公元前1000年了)的周代,在当时,《周礼》一书“天官家宰”当中就有专门记载烹调的史料,并有了“八珍”、“三羹”等名菜。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此缪语出自公元2世纪的编年史――《汉书.郦食其传》第四十三章。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使人类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天然的岩石记录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后来才延续了设计。随着餐饮业的兴起,餐饮空间设计也应运而生。传统餐饮业的发展,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的立足于视觉环境和心理环境的营造来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这推动了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新发展,也同时开创了新型的餐饮模式,推动了我国餐饮文化的中国古代的贤哲管子也曾说过:“食、色、性也”,把“进食”看成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人文情怀

我国的饮食文化拥有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舌尖上的中国》中曾说到这样一句话:“一碗汤里,喝进一个时代的味道,一只琵琶也许是一个永远不再来的夏日”。由此可见,口腹之欲之中寄托着多少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思想、文化、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所处的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相应的对于就餐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追求就餐环境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满足味现如今餐饮空间设计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的载体,将其更完美的运用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是现在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

2.1传统色彩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对于色彩原色的理解用“五彩缤纷”一词就可以体现,在阴阳五行中说到“五色”指的是黑、白、红、黄、青,这些色彩在我国传统的建筑、服饰以及装饰品中都广泛使用,同时金、银两色也在传统服饰中广泛应用。红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将其运用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也是表达热烈与喜庆的氛围,使人们在这样的就餐环境中心情愉悦。黄色是中国古代高贵的,是皇家御用的,平民百姓还是不准使用的。黄色极易映入眼帘,在餐饮空间中黄色很容易带动消费者的食欲。青色也被看做是一种和谐的象征,它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用青色来装饰酒杯,器皿都能够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2.2传统图案融入餐饮空间设计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成为重要的形象标志,有方胜、云纹、如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在我国传统文化题材中,寓意着吉祥的装饰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在现代设计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将其应用与现代餐饮空间的设计中,寓意美好,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使其在就餐时增添些许家的温馨之感。

2.3传统园林造景手法塑造特色餐饮空间

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中,布局统一,追求形式上的意境美。将景观融入餐饮空间设计中,动线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景观的配置可以给密集的人流做视觉导向。借景是室内空间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法,然而借景的对象也日趋多样。

2.4传统思想文化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表达

基于传统思想文化进行现代餐饮空间设计,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2.4.1文脉的延续

一个空间的独特性是通过它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来展示的,将这种传统文化以一种叙事的方式融入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运用历史文脉,更多的是继承一种传统,延续一种文化,将中国的传统符号和造型语言来形成一种时代的印记。

2.4.2自然主义的鲜明特色

面对着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与大自然容为一体的环境越来越少,所以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日趋迫切。这种素朴本质的美感给更多的体验者心灵上的放松,并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特色。

2.4.3符合人、灵沟通的人文思想

我国传统的文化以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餐饮空间设计时不对装饰进行过分雕琢修饰,模仿大自然的山水,制造出的天然之美,正是对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体现,使情与景完美交融,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设计手段巧妙结合,从而提升餐饮空间的整体文化意境,使得就餐的人们更加身临其境,感受自然之美。

三、总结

“文脉延伸,创新发展”是一个为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统筹考虑的理念。

设计师应该具备自我创新的能力及做好相关专业以及管理各项工作的准备,最关键是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力求用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创新的必备条件。传统文化是设计灵感的来源和设计理念的提炼元素,传承和融合是文化的灵魂,创新是设计发展的动力,因此在做现代餐饮空间设计方案应该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应该结合创新这样才能提高设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旭.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

[2]严勇.传统文化元素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0(3).

[3]王晖.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2006.

特色餐饮空间设计篇2

关键词:成都地区;餐饮建筑空间;地域性设计

0前言

从地域角度来看,中国成都蕴含的餐饮文化在整个西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俗话说食在四川、味在成都,在成都这个城市中形形、大大小小的餐饮建筑,已经完全融入成都的生活中,成为了城市的表情与符号。这些餐饮建筑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属于一种典型的建筑设计类型,而且这种建筑设计不但能够诱发就餐者产生一种食欲冲动,还能够通过美餐显现出悠久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1餐饮建筑地域性设计的原则及手法

1.1地域性设计的原则

(1)必须要适应自然地理环境。与餐饮建筑设计有关的自然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气候。在设计餐饮空间时,必须要体现出本地地域特性,一定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当地气候条件。而且餐饮空间必须要营造出一种舒适的、良好的就餐环境,这样才能够真正吸引更多客人。

(2)符合城市文脉和地域文化。餐饮建筑不仅仅是人们进行饮食的场所,还应该给外地游客或者市民提供生活相关的交往、休闲以及消遣的地方。所以餐饮建筑空间创造特色时,一定要发掘当地文脉,对文脉进行延续。要从历史积淀中去挖掘最有代表性、最突出的地域文化,从而增加餐饮建筑空间的场所感和认同感。

(3)选用地方技术和地方材料。地方材料能够体现出建筑环境的特点,还能够体现地域文化色彩。地方材料和地方技术给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节省了能源与资金,改善建筑环境。而且将地方材料应用到餐饮建筑中,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质感,能够渲染出质朴的氛围,还能够体现出设计师自身的审美志趣。

1.2地域性设计的手法

(1)在设计之时,必须要明确餐饮建筑所处位置,位于北方还是南方,是乡村还是城镇,不但要考虑气候条件,还必须要分析小区域气候,还必须要采用各种设计手法。例如,南方区域可以将庭院或者中庭空间契入餐饮建筑空间,利用空间中的绿化与水体实现降温目的。

(2)餐饮空间主题与空间界面可以通过地域性特色反映出来。现代餐饮空间显现的地域特色就是通过设计主题以及界面显现出来,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设计手法,让就餐者感受地域文化。但在地域性设计之时,必须要深刻理解传统的地域文化,挖掘潜力,通过空间设计延续传统的地域文化。

(3)通过地方材料强化餐饮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地方材料的本土化与自然化作为体现地域特色之材料,还可借助一些地方材料的加工技术,恰当地使用到生态环境中。

(4)综合利用地域性手法,综合考虑影响地域性的因素。地域性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问题,所涉及内容也比较广泛。因此,不能够仅仅采用单一设计手法,要综合利用多个创作手法,从多个方面展示建筑的地域特征。

2成都地区餐饮建筑空间的地域性设计

每个地区的地域性设计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就以成都市皇城老妈餐饮建筑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皇城老妈的皇城店处于成都市二环路南四段南侧,该店的一面临近街,其他三面都和居民区相邻。该建筑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在二环路属于一个显著地标。建筑物的外观全为方形,沿街立面两个边角设置成为汉阙与千门万户的浅浮雕,不但能够显示建筑物的威仪,还能够体现出居民街巷生活状态,展示出一幅磕家欢乐的景象。

该建筑专门为餐饮服务所建,并非改扩建,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2900.71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地下部分作为车库,地上部分作为餐饮。而餐饮内部划分成为四个功能:办公、茶社、雅间以及就餐大厅,外部空间的处理,内部空间形态以及界面设计与室内外的细部装饰都是按照老成都模式设计,真正体现出了老成都的地域性。

2.1融入自然环境中

将该餐饮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从而体现出开放式外部空间。在建筑物的不加设维护结构,考虑到人流、车流所需,在建筑后退红线设计了足够外部空间。设计外部空间所处的景观时,设计了大片公共绿地与本地的竹子,不但和城市街道、绿地环境恰当地融为一体,还对城市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同时给城市融入开放的自然环境提供支持。

而且,为了适应成都的气候潮湿,加之餐饮经营主要是火锅,因此在一层就设计成灰空间,成为了外部空间与过渡空间,发挥了较好的缓冲和衔接作用,被这层缓冲后,人们就能够舒适地适应室内外的温度变化。灰空间采用了凹空的玻璃界面,这种设计能够最大面积接纳外部空间的自然环境,让就餐者和外部空间之间形成一种视觉交流,就餐者仿佛置身在自然环境中。在建筑的外部空间融入自然环境,是适应文化底蕴和气候条件的地域性设计手法。

2.2基于地域文化

皇城老妈属于单体建筑设计,其空间的布局独具匠心,不但能够满足多种功能需求,还从空间形态上塑造出了传统空间。总体上应用了组团式的空间形态,一、二层设计成大空间模式的就餐大厅,因此空间租房方式就以入口或者大厅作为中心组合成餐饮空间。三层几乎都是雅间,总共有十七间,按照环形通道形式环绕组合。这种形式和传统的川西巷陌的空间形态相似,四层为茶社空间,五层为展示办公空间,同样采用了回廊式空间形态,发挥着统领整楼层的作用。这种形式是基于地域文化所形成,表征出了成都的地域文化,更是现代餐饮建筑设计模式之一。

2.3建筑材料地方性与现代化的装饰工艺

从选用材料来看,空间界面选用了本地区的石材,虽然用法采用了现代技术因素,但是为了体现空间主题以及历史感,外饰材料选用了大面积红砂石贴面,红砂石属于成都地方石材,体现出天然属性和文化感。木材是必备材料,极强的亲和力质感融入构件中,就能够将大环境的整体氛围进行感受与延续,同时把建筑材料的地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3结束语

对于餐饮建筑空间而言,地域性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餐饮建筑的整体形象和美感。成都地区的餐饮建筑要结合成都地方特征和地域文化,将地域性融入餐饮建筑空间设计中去,才能够让地域性更加人性化、自然化及民族化。

参考文献:

[1]胡正凡.空间使用方式初探[J].建筑师,2011(11).

[2]杨玲,于薇.建筑的地域性[J].沈阳大学学报,2013(12).

[3]陈红玲,王芳.创建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J].四川建筑,2014(02).

特色餐饮空间设计篇3

[关键词]绿色消费理念;商务餐饮;空间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BJC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56-01

商务餐饮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与休闲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推动下,以商务洽谈、朋友聚会、休闲娱乐等为目的,主要依托餐饮、茗茶、咖啡及商务功能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多功能消费活动。商务餐饮的核心是“以商务功能提升餐饮服务价值,以服务创新增加休闲文化内涵”。在多元化的今天,商务餐饮内容更加丰富,人们餐饮内容选择包含着对就餐环境选择,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体验,是一种交流,所有这些都体现在就餐环境中,因此,着意营造符合消费观念的就餐空间环境非常重要。

一、商务餐饮空间环境设计存在问题

(一)空间设计定位不明确

在我国目前的商务餐饮空间设计当中,有的很有个性和特色,但是现代商务餐饮空间环境设计中模仿、抄袭、追求豪华的现象随处可见,己经不能满足今天和未来人们对室内环境的精神需求。在商务餐饮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应该是一种再释放与再创造,在这个意义上讲,设计是既古又新的。我们生活在具有伟大文化遗产的国家,同时也生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在接受和理解历史的同时更要关注当今时代的文化特色,因此我们对待传统地域建筑及内部装饰都不能简单模仿、抄袭,单一地追求传统形式的表面,是不符合主题餐饮空间特色设计的时代性的。发展商务餐饮空间特色设计挖掘文化内涵是根本。很多商务餐饮空间装饰设计的注意力用在做“表面”文章上,大量应用一些表面形式的东西,商务餐饮空间的装饰设计有多半成为以材料和工艺为主题的装修设计,在装饰时应用一些传统构件或饰物,简单、肤浅地刻意营造所谓“地方特色”,抄袭和移植“异域风情”等等一系列的不足。这种设计作法不一定能形成完整的特色的环境气氛,反倒给人以虚假、生硬之感。

(二)功能设计不合理

现代商务餐饮空间环境功能设计不合理,诸如:平面布局不合理;场景营造单一;装饰品堆砌店面;入口设计欠缺餐饮文化,现代的商务餐饮业己经不再仅仅为了就餐,它是一个集就餐、娱乐、洽谈业务为一体的场所。现代商务餐饮空间环境设计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要更多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如空间设计上的心理空间、心理尺度的掌握以及人对于环境格调、气氛、色彩的感觉方面的心理特征,进一步提高餐饮空间的心理感受价值,这就是所谓从人的心理、精神需求出发的“软环境”概念。

(三)室内环境缺乏生态化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现代商务餐饮空间环境装存在,大量的装修材料的滥用、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正在严重地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资源的滥用使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枯竭、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引起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承载功能的破坏。人是生活在室内环境中的,我们有必要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开展生态补偿机制。尤其象自然意境这样的餐饮空间更要注意材料的合理利用。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情况下,营造合理、舒适的餐饮空间。

二、绿色消费理念下商务餐饮空间环境设计

(一)树立绿色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城市文化的发展使人们远离自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居住在绿色环境中成为人们的奢望。这种奢望促使设计师在人造自然环境上下功夫,例如为在商务餐饮空间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将室外的树木花草移植室内空间中,在室内餐饮空间设计中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民间艺术手法和自然风格创造淳朴的乡村风格。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自然的情境效果。通过运用具像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到自然,体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人文关怀。运用自然元素来造景,如水池中的卵石、植物,由垒砌的青石板上流下的瀑布,与其上的植物构成了一处自然景观,增添几分人文气息,体现了“回归自然”的创作思想,达到人与自然相融统一。

(二)设计定位

空间整体要求干净、开阔,在空间划分上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分隔,要利用照明、色彩、材质、绿化进行虚拟空间的划分,产生心理区域感,顾客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私密性空间。

空间中要设置散座区、卡座区以及包间等同形式。在此,在计当中加入单人座位区,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供人安静思考、细细品位的空间,仿佛置身辽阔的草原,游弋于山间田野。空间当中可以设置多处影像设备,成为虚拟空间分的一种手段。

(三)意境营造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借景。计成《园冶・借景》中说“夫借景,园林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俯借、应时而借……。”只要能突破空间限制,可得景则无拘远近,无所不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通过借景的手法是室内产生春意盎然的意境。通过门、窗、洞或者是透明的大玻璃幕墙,直接把室外秀丽的自然景色引入商务餐厅,使餐厅内外环境融为一体。这种流动的开敞空间可以让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到阳光、新鲜空气或者茂盛的植物,从而可以体验到田园意境的氛围。但是这种手法局限于运用在周围有着良好的自然景观的餐饮空间内。在借景的同时还可以合理配置一些植物来装点餐饮环境,俗话说“无花不成景,无绿不成园”,有些花木本身就形神俱备,意境高远,它的功用价值、内涵价值能起到完整主题的作用。此外也可适当的进行人工造景,对餐厅内部做出艺术的再造,从而将生意盎然的自然美交融于怡然自乐的生活美,餐厅内外环境和谐的连为一体。

(四)虚实划分

绿色消费理念下商务餐饮空间环境设计追求空间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各部分的空间是根据相互间的功能关系组合而成的,而且功能空间相互渗透,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高。自然意境的餐饮空间的划分不再局限于硬质墙体,更注重会客餐饮功能空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吊顶上的植物、地面材质划分、各种乡村陈列品、甚至光线的变化来表达空间的划分,而且这种划分又随着不同的时间段表现出灵活性、兼容性和流动性。优秀的商务餐饮空间设计,细节处理永远充满着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张定青.论餐饮空间环境的主题表现[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经济论坛.2014(08):106-108.

[2]毛丽娅.以文化提升餐饮经营的新境界[J].四川师范大学.2004,(03):45-47.

特色餐饮空间设计篇4

(1)餐饮环境功能分区

合理布局,按照餐饮环境功能和用途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入口和门厅,第二大厅和包房,第三卫生间、厨房及库房,使其功能分区明确划分,避免相互干扰。同时餐饮空间分割及餐桌摆放组合注意多样化和合理化,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例如残疾人、老年人就餐通道和卫生间,肯德基、麦当劳等品牌连锁店里的小孩玩耍区。同时空间分割过程中注意餐区和包房餐位之间的隐秘性,一般性家庭需要需要大圆桌设计、公司用工餐区需要分隔断、朋友聚会需要大方、高档的设计、招待特殊顾客更需要不受人打扰的包房设计。

(2)餐饮环境动线设计的原则

动线设计要明确清晰,尽量采取直线方式,才能保持通畅、合理。顾客动线和服务动线尽量别重叠,处理二者的关系。合理利用好餐饮空间。尤其顾客动线要让顾客通顺、指示清晰才能保持心理愉悦,服务动线避免别太长,尤其不能穿越其他用餐空间,干扰和影响顾客进餐的情绪和食欲。

2.餐饮空间设计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

餐饮空间设计中的界面主要由顶棚、地面、墙体、隔断分割等各种实体围合和构成的,在具体的空间设计中每种实体的设计方法和要求不尽相同。

(1)餐厅顶棚界面设计要注意整体的格局

必须把顶棚的照明、报警、消防系统等包括进去,要注意顶棚高低给人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2)餐厅地面设计主要处理好餐厅地面的形状、大小、主要设施和主要通道的具置以及人流通道、家具、设备等问题。

设计好完善的定位图和施工放线图,这样保证施工的准确性。通过地面设计形成人们空间的秩序分割、空间的主次关系。尤其用餐区的地块和人流通道的地块设计有所明显区别。

(3)餐厅墙体界面设计

餐厅墙面分割不同的空间包括餐厅空间墙体、不同家具陈设的立面、装饰造型摆件以及装饰材料的运用。通过实体的墙面形成厨房、卫生间、库房等空间元素,通过屏风、折叠推拉门、室内植物形成可变的灵活的分割区。通过凉菜空间、卫生间空间来定位的物理空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和标准,也可以通过灯光来界定、通过呼吸来体验的视知觉空间。有相对独立的雅座、包房,有相对开敞的动态空间等。

3.餐饮空间的创意设计

餐饮文化空间的设计主要通过认识主题、体验主题、表现主题来实现的,通过对空间的合理分割布局、营造气氛、设定特殊语言、空间结构组织来表达的,为传统餐饮带来的挑战。人们不仅仅是用餐,更是体会到更多的软文化的精神享受和体验。

(1)餐饮环境主题营造需要社会风俗、风土人情、自然历史等素材综合构思

根据餐厅经营者的餐饮定位和设计师充分了解用餐者的需求后再构思。例如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剪纸的装饰,也可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特色的绘画、雕塑造型,体现中一种新的健康饮食文化。草原特色的元素构成的餐厅,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特别的情调和风景。因此,结合不同的用餐环境设定某种特定意义的主题,把用餐环境的氛围上升到完美的精神境界。

(2)用色彩关系营造室内设计主题

通过人的色彩心理让人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色彩给人丰富的感受,色彩有冷暖感、轻重感、强弱感、兴奋感、稳定感等。例如锦州的新麦子大王饭店的装修,从室外到室内整体上都是以暖黄色为主调,墙面是暖色调的黄色麦子收割场景的巨幅油画,让人在用餐时联想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和麦子口感好等等品质;用餐桌面也是实木的暖黄色调的,让人感觉到心理暖洋洋的,也能感受的卫生干净;在室外用的装饰格带窗户,屋顶、收费区等用小面积红色点缀。整体给人感觉非常和谐统一,具有一定的层次感。

(3)用材料与肌理营造室内设计主题。

餐饮环境中使用的各种实体材料都有自己的肌理和性格特征,每种肌理都创造出不同的特殊的肌理效果。在室内设计中常常通过材质肌理的应用来改变室内空间形态,烘托某种气氛的表达。例如,表现质地坚硬、凝重的效果一般选用石材,表现柔和、温暖的效果一般选用木材,表现坚硬、牢固、张力大、冷漠、美观的效果一般选用金属,表现柔软、舒适、豪华、典雅、高贵的效果一般选用纺织品,表现洁净、刚亮、通透的效果一般选用玻璃材料。某些材质细腻、某些材质粗狂,但不同材质运用到不同环境会达到不同效果。例如家庭装饰中墙面有时候故意选取红砖毛糙的感觉,更有一番艺术趣味。

4.各类餐厅环境的设计风格

特色餐饮空间设计篇5

在海鲜店的创意设计中,将丰富的哲理与生活态度蕴含在设计当中,以突出特色。餐饮空间的坐席布置是营造就餐环境的重要指标,设计时要考虑规律性、可识别性与舒适性,当然还要留出必要特色的交通空间。同时从整个空间氛围出发考虑室内选用植物的种类、颜色、花型等,以创造出高雅宁静的用餐环境。消费者选择了吃海鲜也就选择了吃海鲜的氛围,要身临其境。在设计中可运用诸多的自然环境因素,掺杂一些与海有关的元素。以漂亮的水产展示柜作为隔断,美观实用。点缀处用镜子和不锈钢,既时尚又延伸空间。

二、海鲜店的整体设计

1、室内环境设计

海鲜店设计首先在环境设计方面要突出主题,要通过设计为特色经营提供充分施展的环境。构思和创意是整个餐饮设计的灵魂,首先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巧于构思,产生创意,以创意来主导整个设计,方能产生别具一格的餐饮空间。在创意阶段“不切实际”:让想象力充分驰骋,从而获得独特的构思和创意,在设计阶段“切合实际”:以理性思维加以落实和调整,使其既满足使用功能所需,技术上又可行,让创意能付诸实现。最终“别具一格”:才能创造出不落俗套的作品。

2、空间与界面设计

空间与界面设计是整个餐饮设计的基础,先对其进行打散和重构。破除已有空间概念,依据功能需求进行巧妙组合布局,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层次丰富,相互交融。餐饮的功能布局,既要满足各功能空间的特性,又要保证其间的相互协调。要从经营者、服务人员、顾客的需要出发,考虑空间局部设施尺寸与整体空间面积的协调,以及顾客与员工服务流程的便捷合理。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满足人从进入餐厅、入座、包间的各种身心需求,让人感到有趣、舒适和方便。

3、家具与陈设设计

餐饮空间是物质和精神高度结合的空间体系,在满足餐饮空间功能性的基础之上,必须考虑到家具和陈设所带来的内在文化和外在造型。餐饮空间中的家具主要分布在就餐区和餐饮制作区,以及休憩区。家具除了提供坐、供食、放置器皿、贮藏等常规功能以为,还要起到组织空间、扩展空间等作用。家具的选用避免过多重复,避免造成单调和雷同。依据主次,选用与主题风格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家具,配以中性风格的非主流家具。

4、光与色的设计

光与色是营造空间环境、彰显主题性意境必不可少的要素,其贯穿于室内设计的全过程。好的餐饮空间光与色的设计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提升餐厅主题性形象,而且对餐饮空间主题性意境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的意义。在进行设计时,应考虑到主要消费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同时考虑色彩的性格,以保证准确地传达设计主题。如何恰到好处地处理室内色彩的对比与统一之间的关系,是塑造海鲜店色彩气氛的关键。色彩的统一需要色彩的三要素较接近,但过于追求统一又会显得沉闷和平淡。因此,色彩的统一追求的是色与色对比中的协调,对比中的衬托。海鲜店设计可以蓝色为主调,配以白色,穿插黄色。蓝色给人以新鲜、冷静的感觉,白色给人干净、安全的感觉,黄色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讲究色彩的对比与变化,黄与蓝对比迎合某种刺激,使整个餐厅的色彩环境变得生动而不失调和,活泼而不失稳重。

综上所述,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以点的灵动、线的流畅、面的彰显为出发点,将方与圆、曲与直、大与小、明与暗的对比以及恰当的处理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厅及公共就餐区是主要使用空间,在设计时,努力使之做到宽敞、通透,而又有各自的私密空间。大厅墙面为暗红色木饰面,地板采用乳白色亮面地板砖,加上白色花纹大理石展示柜台,创造一个优雅的空间。整个就餐大厅以黄色灯光为主,就餐区以海水鱼缸作为隔断,即划分空间,又使就餐者亲近自然,感受阳光的温暖以及海水的清凉。整个就餐大厅布局合理,分卡座区和散座区,用餐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人数、需求,来选择自己想要的空间。二层包间则主要满足大客户需要,在设计中做到准确定位,以明快的现代画做简单的装饰,以水晶帘为隔断,墙面采用镜面装饰,使房间通透、现代。海鲜店的设计用简洁流畅的动线来形成、组织其功能空间;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其丰富的内涵;用适合的材质的色彩配合来满足人们的视觉和情感。

三、结语

特色餐饮空间设计篇6

关键词:餐饮空间;餐饮文化;消费者行为;市场细分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的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逐渐走进消费时代。消费已经成为百姓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进步。

随着我国百姓消费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餐饮业目前在全国已有网点400万个,超大规模的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2011年中国餐饮业收入达到20635亿元,同比增长16.9%。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这距离2006年突破1万亿营业额仅用了5年时间,年均增长2000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餐饮业力争保持年均16%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零售额突破3.7万亿元。

由此可见,餐饮空间作为当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餐饮空间对消费者来说除了基本的填饱肚子、获得感官满足之外,还有更多的文化层面的内涵。本文运用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市场细分观点,对消费市场进行调查,对饮食对象进行定位,研究餐饮空间的设计。

二、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就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反馈用以满足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所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消费者行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过程,不仅包括消费者如何获取产品与服务,而且包括消费者是如何使用和反馈所获取的商品与服务。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的根基,市场细分是营销的前提。1956年,美国的Smith,Wendell首次提出了市场细分的概念,后经过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成熟的STP模式。所谓市场细分就是指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总体市场通常太大以至于企业很难为之服务)划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因此,分属于同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需要和欲望极为相似;分属于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要和欲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所以,消费者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只能为某一类或某几类需要服务。高档大气的餐厅适合请贵客;可口舒适的餐厅适合亲朋聚会;个性温馨的餐厅适合情侣约会;简洁快餐适合上班一族。

三、餐饮空间

餐饮空间即向消费者提供各种酒水、食品的场所和设施,任何一个餐饮空间环境对市场需求都有一定的时限性,需要通过对市场的细分确立特定的顾客群体,以便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主题风格,为消费者提供独具特色的空间环境。餐饮空间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按经营方式可分为:宴会厅、快餐厅、风味餐厅、自助餐厅、咖啡厅和酒吧等;按文化特色可分为:中餐厅、西餐厅、日本料理、东南亚料理等。餐饮业的不确定性在于不同类型的餐饮业受到人文、社会、经济的影响,受到各种类型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影响,餐饮空间作为餐饮业运营的载体在孕育之初就要根据经营者的思想去设计,如传统中餐多采用圆形餐台,,客人围坐四周,适于向心聚餐,体现了中国人“和睦团圆,曲中求同”的饮食文化观念。又如西餐厅,讲究就餐时的私密性,追求浪漫和幽静的氛围,团体就餐相对较少,因此就餐单元常以2到6人为主,餐桌多以矩形为主。餐饮空间在西方既是就餐的场所,更是社交的空间,因此淡雅的色彩、柔和的光线、精致的餐具加上安宁的氛围等共同构成了西式餐厅的特色。

四、消费者市场细分及餐饮空间设计定位

消费者市场细分是餐饮空间定位的前提,应把与消费者需求紧密相关的标准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在此基础上划分顾客需求,尽可能的适应市场需求。细分依据有很多,这里介绍普遍的几种。

1.环境地域细分

由于地域乃至各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饮食文化呈现出巨大差异,餐饮文化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根据环境进行市场细分,定位空间设计。比如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农家饭庄深受本地人的厚爱,长春向阳屯饭店就是以东北特色菜色为招牌:酸菜白肉、小鸡炖蘑菇。饭店以东北农村为依托,运用火炕桌、画布、大字报、大喇叭、大锅菜等代表物为装饰。给人一种亲切感的同时,也增加了饮食乐趣。

2.年龄细分

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和欲望。尽管同龄人在很多方面有不同,不过通常会共享一系列共通的价值观和文化体验。有时候,经营者会首先用产品吸引某一个年龄的消费者,然后再吸引其他年龄段的人。如麦当劳,最开始麦当劳把小于12岁的儿童作为主要消费对象,统计出美国13岁以下的儿童平均每周消费7.9个汉堡包,在快餐市场中7岁以下儿童占市场比例的42%。所以麦当劳推出了儿童乐园以及众所周知的麦当劳叔叔的卡通形象。麦当劳从儿童市场出发,到今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已经被扩展为其消费对象。

3.社会阶级与收入细分

同一社会阶层的人无论是收入还是地位都大致相同,常常也具有相似的品味和看法。所以这种财富分布也影响着餐饮定位。不同阶层的人对餐饮空间的附属文化需求是有差别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寻找细分依据,从而完善餐饮定位。当然,细分的变量也不是绝对独立的,各种分类之间相互交集、影响。所以在定位餐饮空间是一定要高度细分,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定位,从而创造更适合自己的有特点的餐饮文化。

五、结语

当人们对餐饮的理解远远不止“吃”吃那么简单的时候,餐饮空间便随即被赋予了一种新的使命和内涵。人们在餐厅里感受着异域的风情、家乡的味道,未来的向往和过去的回忆的时候,餐饮空间作为消费者的容器正淋漓尽致的体现着其设计中所蕴含的历史、民族、宗教等文化底蕴。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特征与民族审美取向,如何体现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和消费需求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迈克尔·R·所罗门、卢泰宏、杨晓燕,《消费者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