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中国麻纺行业协会黄麻专业委员会在山东省济宁市组织召开了2013年中国黄麻行业研究会。与会的麻纺行业人士就如何解决麻纺行业面临的产品结构单一、生产设备落后、原料依赖进口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达成了拓展黄麻应用领域的共识。
记者点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因此黄麻制品仍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如果解决了纤维硬、粗、黄等先天缺陷,黄麻的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亮点2全国首个苎麻纺织品质检中心落户咸宁
9月,国家苎麻纺织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湖北)正式落户咸宁,这将是咸宁市拥有的首个部级质检中心。该中心将建于咸宁市经济开发区,建成后,将发挥检验检测、培训咨询、研发创新、标准制修订、认证服务等五大功能。
记者点评:咸宁是全国三大苎麻基地之一,其苎麻产业连续多年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国家苎麻纺织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湖北)落户咸宁,不仅将巩固咸宁在全国苎麻纺织产品生产基地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还将大大提升我国苎麻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亮点3首届国际亚麻服饰设计大赛举行
9月15日,2013中国(大连)国际亚麻时尚大会在大连隆重举行。本届大会包括三项主题活动:首届国际亚麻服饰设计大赛、2014~2015春夏新亚麻流行趋势、首届中国(大连)国际亚麻时尚高峰论坛。其中“首届国际亚麻服饰设计大赛”以“自然·纯”为主题,从全国参赛的531份作品中最终脱颖而出的20个入围系列作品最终在T型台上展开终极角逐。最终,大连工业大学王军获得金奖。
记者点评:首届国际亚麻服饰设计大赛的举行,有助于加快亚麻产业自主品牌建设,促进服装高端人才培养,深化亚麻产业发展,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也为亚麻纺织企业和时装行业搭建了国际化的沟通平台。
亮点4原料与产品价格配套体系建设提上日程
一、9月份企业生产景气指数和生产信心指数小幅攀升。9月份,企业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522.7点,比上月上调5.99%;企业生产信心指数收于967.41点,比上月上调7.28%。
1.生产景气指标中的三大类指标小幅攀升。9月份,生产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指标比上月小幅攀升,其中产品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比上月小幅攀升。效益类指标比上月小幅攀升,其中产品毛利率比上月小幅攀升,产品库存周转速度比上月加快。信心类指标比上月小幅攀升,其中,企业家对市场需求判断、对产品获利能力判断、对企业前景判断信心指数比上月小幅攀升。
2.原料类、坯布类、服装面料类、家纺类、服饰辅料类生产景气指数小幅攀升。9月份原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566.11点,比上月上调6.21%;坯布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2314.89点,比上月上调0.55%;服装面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274.15点,比上月上调3.26%;家纺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093.34点,比上月上调5.83%;服饰辅料类生产景气指数收于1267.77点,比上月上调2.81%。
3.绍兴县十分重视纺织业创新平台建设,努力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支撑。设立在绍兴县的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筹建了“国际流行面料流行趋势工作室”,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了复合纺丝和纺纱中试实验室建设,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纺织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已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
4.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纺织业共性技术攻关。在建立纺织业创新平台的同时,绍兴县还积极鼓励企业建立高层次的技术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进行纺织业共性技术攻关。今年新增3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目前绍兴县已有纺织类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3家。促使产品转型升级速度加快,生产景气指数攀升。由浙纺院牵头,“天圣股份”等10多家绍兴县纺织企业参与的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已全面启动。
二、9月份市场流通景气指数小幅攀升,市场流通信心指数小幅下滑。9月份,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744.74点,比上月上调1.72%;市场流通信心指数收于1009.35点,比上月下跌1.04%。
1.流通景气指标中的三大类指标升跌互现。9月份,流通景气指标中的规模类指标比上月小幅攀升,其中市场总成交额、市场总成交量比上月攀升。效益类指标比上月小幅攀升,其中产品毛利率比上月攀升,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比上月加快。信心类指标比上月小幅下滑,因节能减排所需,规模型印染企业产品提质增效,低档大众面料加工交货相应延后,影响跑量销售;又因低档大众产品现货赊账成交仍较为普遍,致使市场经营户信心指数小幅下滑;其中,中小经营户对市场需求判断、对品种获利能力判断、对本商位经营前景判断仍显不足。
2.坯布类、服装面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小幅攀升,家纺类、服饰辅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明显攀升。9月份原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581.61点,比上月下跌0.77%;坯布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812.08点,比上月上调1.46%;服装面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992.22点,比上月上调1.56%;家纺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1092.75点,比上月上调10.42%;服饰辅料类市场流通景气指数收于1225.77点,比上月上调13.65%。
3.秋季面料营销多类走畅,市场成交比上月攀升。9月份,中国轻纺城各专业市场整体营销比上月升温,各大类品种成交在震荡中呈攀升走势,部分布业公司和规模性经营门市秋冬创意面料上市明显增加,多款创新花型面料备受青睐,秋市营销多类走畅,局部营销颇为升温。9月份,秋季面料现货成交量面扩展,订单发送逐日增长;部分布业公司和规模性经营门市秋冬面料订单承接和发送颇为活跃,销量呈逐日攀升走势,推动整体市场流通景气指数小幅攀升。
跻身时尚最前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成都纺专校党委书记尹析明、雷迪波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明一同登台致辞。杨纪朝指出,成都纺专・雷迪波尔时尚之夏学生毕业作品会是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紧密结合,资源共享,共同展示校企合作成果,推动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优秀典范。成都纺专与雷迪波尔服饰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成都纺专.雷迪波尔服装学院”联合培养服装行业高端人才,努力跻身时尚的最前沿,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成都纺专党委书记尹析明对活动的主题“匠心”进行了诠释,他说,当前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培育“工匠精神”。所谓“匠”指的是有精湛技艺的人;“匠心”指的是精美独到的艺术构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孜孜以求。在为纺织服装行业培养人才上,在服务青年学生成长上,在服务行业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上,成都纺专与雷迪波尔多年来携手共进,努力探索,孜孜以求,可谓匠心独运。
雷迪波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明说,他从15岁创业到现在不惑之年,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服装,这样的切身经历正是对“匠心”最好的解读。自成都纺专与雷迪波尔合作成立“成都纺专・雷迪波尔服装学院”以来,双方就致力于把雷迪波尔服装学院打造成服装业的“黄埔军校”的不断摸索当中,希望今后双方继续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合作并取得新的成果。
以民族传习为序
本次作品会以民族传习为序,分为华曰、素言、彩语三个篇章,从民族服饰,蜀绣服装设计,创意服装设计、技术与设计服装、鞋类设计、营销陈列等6个组别共计63个系列280余套服饰中选取了160余套展演。
序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四川地区最为著名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蜀锦蜀绣、羌绣与西南少数民族服饰。2009年开始,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大师+教授+学生”的师生团队,从事这几个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序言展示的服装正是学生们的传习成果。
华曰: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不是全盘接受,同样也进行着突破与创新。该篇章从新的视角,提取了传统文化中典型元素和高新技术进行的嫁接、整合,呈现出创意的理念和设计。青年人的作品传递了一种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他们对当下与未来中国的思考。
素言:有时沉默积累着更强烈的力量,看似苍白的表情更蕴含着无限的创意。该篇章强调从物理概念、材料创新、时代记忆、结构重组等不同角度展开设计,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表达了对传统的反思和拓展。
彩语:斑斓的色彩是民族服装中最重要的元素。该篇章提取了民族服装色彩元素,与现代时尚的外形有机结合,表达了青年文化的鲜活和张力,这是一种有态度的设计。
每一件作品都可谓独具匠心,每一件作品都是由学生一针一线、精益求精花了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设计制作而成。
虔心打磨时尚精品
2016年,成都纺专被文化部、教育部批准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普及培训高校,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并开展了首期“蜀绣”传承人群培训。为铭记荣誉,成都纺专在这次会上表演了原创舞蹈《蜀绣》,把传统与现代、歌舞与表演完美融合,将蜀绣和绣娘之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随后雷迪波尔企业旗下四大男装品牌RaidyBoer(雷迪波尔)、GHILARO(吉那诺)、ferrante(音译:费兰特)、MESIMIA(美斯尼亚)一一登台亮相,为现场嘉宾和师生带来一场时尚盛宴。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成都纺专促进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科研人才资源和政府综合协调管理的优势,共同促进阿克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管委会,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签署了战略合作三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