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
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开始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谁能干,能当小老师来领读————-个读——-开小火车读
(2)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
1、出示画面: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5、师生合作读。
6、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
7、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
8、小结学法,引导自学第三段。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画的家乡。我们先看图,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读课文,找涛涛画了些什么,接着美美地读了喜欢的句子,后还当小导游介绍了涛涛的家乡。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和你的同桌一起学学第三段。
四、同桌合作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导朗读。分句——整段
(3)当小导游介绍。
五、书写指导:贝原男
六、课外作业
画画我们的家乡,下节课也请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你们画的家乡。
1、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识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
2、引问:你观察到图中有些什么?
3、揭题,指导读课题。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看图画,学习生字“天、地、人”。
2、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3、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
(1)指名认读生字,检查掌握情况。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3)指名领读全部生字,比一比,谁学得快。
(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4、教师引领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生字。
三、巩固识字,强化认识。
1、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上面标有“天、地、人”的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哪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2、组织学生游戏:听字取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11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
学生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产生读书兴趣。
2、利用课件范读课文,边听边注意读音。
3、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4、交流识字方法。
5、采取不同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6、检查读书情况。
三、再读课文,交流理解。
1、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感受。
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理解“孤单”的意思并感受树和喜鹊前后的变化:
A、“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B、“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此环节要求学生自由发言,结合课文内容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3、结合生活实际同学们说说在课间或者是课上该怎样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呢?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团结友爱。
四、活动《找朋友》
五、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
六、师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