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ociety,themodernconstructionmoreandmoreelectricalequipment,computertechnology,communicationtechnology,controltechnology,controltechnologyinthemodernarchitectureelectricalfusion,in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playsanimportantrole.However,intelligentlightingproductshasbecomethemodernelectricalbuildingaveryimportantpartof.Thisarticlefromthecharacteristicsofintelligentlighting,inthemodernelectricalbuildingthepositionandrelatedmattersneedingattentioninthemodernelectricalbuildingintelligentlightingmakesabriefanalysis.
Keywords:electricalbuilding,intelligentlighting,thecontrolsystem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水平不断提高,以智能建筑为先导的现代建筑电气在新时代的建筑市场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能照明技术成为现代电气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运用得越发普遍,与其的独特的照明功能密不可分。其独特的照明功能又以其专业的控制系统息息相关。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特征
智能照明技术的控制系统专门用于照明功效,具有网络化和强弱电一体化的特点。利用弱电流控制强电流,形成独特的体系,方便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以及供电。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具体性和整体性控制相结合的特征。系统可以通过任何一个照明回路控制,又可以通过一个区域的照明回路进行开关控制或调光处理,既打造了不同的灯光环境,又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这样的照明方式既可以部分独立,又可以整体集合,方便修整和变化灯光效果。
可以进行自动控制。利用环境(例如太阳光,动作,声音,时间等)智能控制,灵活多变,使用快捷,达到了最佳的照明效果,又节省了照明能源。
多风格多格局地场景照明设置。一个房间,每个场景的灯光效果不同,灯光控制样式不一,营造了不一样的灯光氛围,适合了不同心情和特点的人们的使用,人性化特点变强。例如,在床头设有床灯,温馨不刺眼;在梳妆台设有柜灯,明亮清晰;墙一侧的桌椅旁设有墙灯,灯光面射;天花板设有挂灯,散射屋内每个角落等等。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时可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傻瓜式的操作,系统化的衔接程序,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
此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还有断电记忆功能、系统结构灵活、扩展性强、根据环境智能控制等特征,使得智能照明系统呈现出结构系统化,使用方便化,功能智能化,资源节省化四个特点。
智能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地位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建筑调光系统),在上建筑市场之初遇到了最大的问题,即无法理清强电和弱电与照明系统的关系程度。后来,随着智能照明系统的不断普及和市场使用,一致将照明系统归结为“强电”,逐渐确定了现代智能照明系统的原理。
当然,现代智能照明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定位非常灵活,既可以作为智能建筑系统的一个部分,又可以作为照明控制系统单独成立。当它的定位停留在独立的照明控制系统时,可提供与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口,为智能建筑系统作照明服务;当它的角色定位在智能建筑系统的部分时,它又是可以独立工作的。
物极必反,世上存在的每个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其专长所在。智能照明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照明系统,其智能化作用仅仅是一个辅助功效,我们不能对智能照明系统提出过多的智能要求。因此,在建筑电气系统中,应确保智能照明系统的照明作用,保证灯亮。
智能照明技术是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于一体的智能技术。智能照明在电气建筑中,由于受到电流电压等的影响,会出现频闪,灯光不稳定等明显现象。针对专门的照明系统而言,我们应强调安全可靠,力求最佳照明效果。因此,智能照明系统中的调光效果和其他波流对灯光的扰动等使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现代建筑电气中的智能照明注意事项
在实际的建筑电气中,智能照明的注意事项如下:
照明场所选取
一般情况下,不应将建筑的所有场所都设置成智能照明场所,那样成本太高。在重要的地段,采用智能照明,在一些普通地段,采用常规照明方式,既达到了照明目的,又节省了一些开资。重要的地段中的“重要”是从出入人员数量,活动频繁程度等来衡量的。比如:展厅,报告厅内,体育场馆,接待室,宴会厅,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都应纳入智能照明系统。这些场所出入人员比较繁多,活动也较为频繁,属于公共场所,代表了建筑的脸面,需要将系统的先进的照明系统装置完好,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
照明系统的功能设计
照明系统中的灯光设计是一种艺术体现。照明系统的设计集建筑学、电工学、物理学、美学于一体,其照明灯光设计也包含了一种艺术修养和人文修养,符合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近几年来,很多建筑设计院完成电气配电设计,照明留给灯具厂家和装饰设计公司去完成,由于后两者灯具限于本家和缺乏专业的知识等原因,大大影响了环境调光产品在我国市场的普及运用。目前,这种情况正在改观。笔者认为,需要注意的有:灯光回路的划分中多划分回路,每条回路须是同种光源,每条回路负载量应合理,布灯应注意艺术效果,注意花纹和图案与环境的结合等。
除了调光之外,建筑电气工程中还应注意使用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其他功能效果。比如:是照明中心集中控制还是分散单独控制,需不需要与BMS(BAS)系统形成联动,是否需要进行环境智能控制,是否需要和其他音频等系统形成联动。
照明系统的安装和配电
智能照明系统是一个供电设备系统,需要安装和配电。传统的操作开关已不适应现代照明系统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场景面板或辅助器。在安装过程中,将电源馈线、负载线引到配电盘,控制线的敷管、布线、连接问题是系统安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安装智能照明系统时,需要业主,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三方进行探讨决定功率盘的放置地点和场景面板(辅助器)的安放位置。总之,要明确三方的具体工作,确保将各项安装工作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照明系统中的荧光灯调光时,要将其与普通开关的调光区别开来。调光设备与可调光电子镇流器之间的五根线除了零、火、地线外,还有两根0~10V控制线。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必须要接连地线,否则不可以进行调光。
另外,还有几点需要强调:配电室的设置应注意集中,降低成本;调光设备负载容量必须适合;尽量不外接插座等等。
参考文献:
[1]郭翔.浅谈建筑电气中的智能照明[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3)
[2]陈永胜.现代建筑电气中的智能照明[J].电气应用,2007,(11)
[3]晓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07)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问题
1、电气设计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电气设计对于高层建筑重要性就好比中央处理器对于计算机的重要意义。电气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住户对高层建筑的满意度高低及整个建筑物设备能否安全运行,同时对投资商的基建投资有重要影响。所以探讨如何在高层建筑中合理进行电气设计以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和满足住户对高层建筑必备设施的需要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2、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高层建筑由于照明及空调负荷多,电梯等运输设备多,给排水设备多,所以用电量特别大,且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因此,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计算准确与否,对合理选择设备,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作用。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2.2在高层建筑中,照明与动力基本上不共用干线。动力负荷多采用放射式供电,照明负荷则多采用母线槽配电,与动力分开。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现代高层建筑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具体数量应视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2.3由于在结构上多数采用大柱距,形成大空间,使墙面安装的设备增多,必然使地面管道增多。
2.4由于建筑构件的预制装配化及干法施工;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顶棚一般采用标准化、系统化的吊顶。
2.5电气设备的管线应采取防火措施。
2.6空调设备等主要用电设备分散,多数要求集中管理,即要求采用电脑管理和监控系统。
2.7采取防震措施。如配电屏、灯具等电气设备的防震;管线的层间贯通和建筑伸缩缝与沉降缝的耐震处理等。
2.8消防要求高。因为高层建筑高度高,体量大,人员密集,设备多,装饰豪华,建筑本身火灾隐患多,故对消防要求很高。
2.9在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中,要把电能消耗指标作为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电的设计方案,应根据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确定。
3、照明要求
3.1混合照明
它是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组成的照明方式。混合照明中一般照明的照度应不低于混合照明总照度的5―10%,并且其最低照度不低于201x。否则,过低的一般照明和过高的局部照明所形成的照度对比度过大,亮度分布不适当而产生不应有的眩光。
3.2事故照明
当工作照明因故障全部熄灭后,供暂时继续工作或供人员疏散用的照明称为事故照明。
3.2.1应设置事故照明场所a.在正常工作照明熄灭后,由于工作中断或误操作,将引起爆炸、火灾等严重危险的厂房或场所;b.在无照明的情况下,由于设备继续运转或人员的通行,将造成设备、人身事故的场所;c.高层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包括防烟楼梯前室)、疏散走道、消防电梯室、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泵间;公共建筑中的旅馆、礼堂、影剧院、展览厅、百货商店、体育馆等人员出入的走廊、楼梯、太平门等处。
3.2.2事故照明应采用能瞬时点燃的照明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或卤钨灯,当事故照明作为工作照明的一部分而经常点燃时,又在发生故障不得切换电源的条件下,也可采用其它照明光源。
3.2.3事故照明的灯具应布置在可能引起事故的设备、材料周围和主要通道、危险地段、出入口等处,还应在事故照明灯具上明显位置涂以红色标记,以资区别。
3.2.4事故照明的照度要求
用于暂时继续工作的事故照明其工作面上的照度不应低于工作照明总照度的10%。但标准较高的宾馆等建筑,其事故照明所占工作照明的比例应当为:出口指示灯为100%;楼梯照明为50%;公共场所照明为20%;客房走道照明为50%;一般走道照明为20%;总服务台、收款出纳、外币兑换等照明为100%,用于人员疏散的事故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0.51x。
3.3警卫值班照明
值班照明宜利用工作照明中能单独控制的一部分,或者利用事故照明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警卫照明是用于警卫地区周界附近的照明。是否设置警卫照明,应根据单位的重要性和当地保卫部门的要求来决定。警卫照明应尽量与室内或厂区的照明结合。
3.4障碍照明
障碍照明应按民航和交通部门有关规定装设。障碍照明应采用能透雾的红光灯具。装设障碍灯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般高层建筑物只在顶端装设。水平面较大的高层建筑物或群集高层建筑物,除在其最高顶端装设障碍灯外,还应在其外侧转角的顶端装设障碍灯。烟囱的高度在lOOm以上者,除在顶端装设障碍灯外还应在其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的高度处装设障碍灯。为了减少烟囱顶端的障碍灯污染程度,可在低于烟囱口4~5m处装设。为了保证障碍灯有一盏损坏时仍能从前进方向看到灯光,应装设排成等边三角形的三盏障碍灯。
3.5高层住宅室内照明要求
厕所及厨房应采用瓷质灯头或其它防水灯头;有条件时居室灯等可采用节电开关或节电灯头;楼梯间、电梯厅、公用走廊、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电梯机房等应设置供继续工作和疏散的事故照明。供电继续时间:作和疏散的事故照明兼作正常照明。事故照明的最低照度不应低0.51x,但配电室、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泵房必须仍保持正常的照度水平;事故照明及疏散标志一般采用白炽灯,应具有玻璃或金属灯罩,并安装在非燃烧体结构上;大居室宜设置插座两组(其中一组为个单相二极插座及一个单相带地三极插座;另一组为一个单相二极插座)。小居室、大厅宜设置插座一组卜个单相工极插座及一个单相带地三极插座)。厨房、卫生间根据需要设置,个单相带地三极插座;二极插座需采用扁、圆插孔两用型;有条件时宜采用二极加三极的连体式插座;供洗衣机的单相二极带地插座,宜带电源开关;插座的高度一般为距地0.3-0.5m(暗装安全型)或1.4―1.8m(明、暗装普通型);楼梯及公用廊道宜采用自动熄灯开关,但需在火警时能保持长明,每层的电梯前室灯应采用一般开关。
4、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就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焦点。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建筑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4.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4.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4.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民用建筑的节能潜力很大,应在设计中精心考虑。但是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经济上进行比较后,再选定节能设备,以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
5、总结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中的电气灾害也时有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设计者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所以做好电气设计不仅体现着一个电气设计者的职业道德更是关乎许许多多人的工作居住环境、甚至关乎着他们的生命健康。为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电气设计工作者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认真细心的关注每一个细节和电气设计的深度,在设计前进行详细严谨的调查,搜集大量资料,为我国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平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原则;问题与措施
前言: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整体工程的功能部分,在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建筑电气工程成为建筑功能性、安全性、便捷性实现的基础性系统。由于建筑电气工程涉及设计、安装、施工各方面,从建筑电气设计入手,将建筑电气设计转化为建筑电气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和依据,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性能,确保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就成为建筑行业的必然需求。当前,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系统性、结构性的问题和隐患,导致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出现质量、功能方面的问题。新时期,应该从建筑电气设计的发展潮流和具体要求出发,确定建筑电气设计重点,体现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明确建筑电气设计目标,以科学、完整、系统的建筑电气设计编制提升整个设计的质量,为建筑电气工程建设的开展创立空间与基础。
1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
1.1遵守规范原则
建筑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与政策进行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同时,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编制施工设计图纸,比如,严格遵照制图的标准、设计的操作程序、设计规范以及图集等进行设计。
1.2经济效益原则
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应该遵循“操作方便、节能安全、合理经济”的设计理念,促使各种能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已经广泛地应用了节能技术,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衡量经济效益。
1.3满足功能原则
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照明和照度等因素,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同时,需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建筑物的照明灯具以及风机盘管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或是就地控制。另外,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性因素,坚持美观的设计原则,但是美观必须建立在不对建筑使用效果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比如,将照明设计与内装设计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增加装饰效果。
2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消防线路的敷设问题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准则,应急照明、广播、通信、消防联动控制以及其他的线路都需要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部,同时要保证其保护层的厚度不能低于3cm。在特殊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明敷方式时,需要保证这些线路的安全性,并在金属管上采取防水措施与防火措施,必然,可以在金属管上刷防火涂料。
2.2与其他线路共同接地问题
现在建筑内部安装了许多接地系统,比如,电力系统接地中的防雷接地以及重复接地、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接地系统、电子机械设备中的自动防火接地系统等。如果要想将这些接地系统分开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采用共同接地系统时,需要使用专用的接地干线,并且应该通过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将其引至接地体。
2.3设计中安全性考虑不够
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因素,比如,如果水下灯具或者潜水泵的电气系统设计出现漏洞,发生漏电情况时,无法及时切断对应的电源,这时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另外,为了保证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业主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当工程竣工之后,应该检查施工图纸,一旦发生任何问题,需要及时反馈,尽可能快地修改图纸,从而避免出现不良事件。
3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措施
3.1导线的敷设保护及灯座的选择
有的旧住宅在开展配电改造设计工作时,直接直敷布线,当垂直敷设导线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直接进入到距离地面1.4m的明装照明开关,这与我国现行的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中的相关规定是不符的。当暗敷线路按照最近路线敷设时,由于线路与管线交叉,再加上住宅的面层非常薄,所以增加了工作难度。另外,一般情况下,照明的路线是通过顶棚灯的接线盒来接线分线。当铺设木地板时,经常会打断铺设在地坪内的管线,结果为电气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也不方便电气的使用。
3.2关于建筑配电箱的设计与设置问题
在安装配电箱时,应该尽可能远离潮湿的地方,比如,潮湿房间的水分可以通过墙体逐渐渗透到配电箱内,尤其不能安装在住宅中的浴室内。人们一般将浴室看作是电气设计与安装的特殊场所,在浴室很容易出现电击事故,因为潮湿的人体所接触到的电阻非常小,虽然接触的电压很小,但是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电击事故或者死亡事故。所以,在进行建筑内配电箱的设计时,不仅需要标明每个配电箱的每部电气元件,比如隔离开关或断路器等元件的型号,同时需要注明配电箱设备的型号,应该根据住宅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配电箱,如果配电箱内包含着较多的电气元件,很多管线需要敷出,配电箱的体积就相应地比较大,在设计配电箱时,应该综合考虑该位置的各个因素。
3.3建筑物照明设施设计的注意事项
建筑物主要有混合照明与事故照明两种照明方式。混合照明方式是由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组成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标准设计混合照明的亮度,一般照明的亮度大约占到混合亮度的5%-10%,一般照明的最低照度应该大于20Lux,过低的一般照明与过高的局部照明会造成过大的照度对比,如果亮度分布不均匀也会出现眩光,所以,在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3.4防雷设计的问题首先,防雷装置设备问题。
在选择防雷装置时,应该尽可能选择建筑物的金属导体,这样能够有效地平衡室内的电位,也提高了室内用电的安全性,保证了住户的人身安全。但是当地下水位非常高时,建筑物内的钢筋外一般包裹着塑料和橡胶等防水材料或者沥青质防水层,此时钢筋与大地是处于绝缘的状态,所以,需要在建筑物外部的四周铺设闭合状的水平接地体,将其作为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这符合规定的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其次,防止雷电波侵入问题。4总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消防线路的敷设问题、与其他线路共同接地问题、设计中安全性考虑不够等。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在进行电气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原则、经济效益原则以及满足功能原则,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各种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梁颖.浅析现代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4,03(02):33-34.
[2]曹.浅析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7).
关键词:电子电气技术;应用;分析;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电子电气技术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就会让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意义以及应用前景。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主要有4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机电行业的工作运行效率;第二个作用是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机电行业运行过程中的应用成本;第三个作用是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能够不断地促进我国相关行业向着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发展以及现代化发展;第四个作用是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力。
1.简要叙述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主要行业的具体应用
关于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主要行业的具体应用的阐述以及分析,本文主要从3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个是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节能技术中的具体应用。第二个是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自动化行业中的具体应用。第三个是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防雷接地中的具体应用。下面进行详细地论述以及分析。
1.1简述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节能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节能行业中的应用,目前来讲主要有4点。第一点是在我国变压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第二点是在我国配电供电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第三点是在我国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第四点是在我国电动机节能技术的应用。上述4种节能技术的应用各有各的优点和作用。下面进行详细地论述和分析。
1.1.1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变压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节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变压器的运行效率,有效地降低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有功功率,进而实现节能的目的。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预留一定的电压容量,让电压负载率一直在75%~85%的理想区间内。一旦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出现变压器的负载率低于30%,我们就要及时地变更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容量较小的变压器;如果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变压器负载率高于85%,我们就要技术地改变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大一级的变压器,因为变压器的负载率超过标准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正常安全有效运行。很多时候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会需要更多变压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在保障运行成本不会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选择大容量的变压器投入运行,这样能够实现变压器数量减少的目的,进而达到变压器节能的目的。
1.1.2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配电供电系统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在我国的配电供电系统中,节能的主要技术就是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配电供电系统的节能不仅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自身运行的能耗,同时由于节能能够保障供电以及配电过程的更安全,可靠。在技术部门设计供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过程中,我们要求设计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套供电电压,同时要保障统一系统的供电电压保持电压配电级数相同,正常情况下不能够超过两级电压级数的设计。对于供电系统输电线路的设计,我们要求在保障电力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地选择截面更小的导线,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导线选择过程中尽量选择铜芯或者铝芯的电缆导线,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导线导电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节省电能的其他措施还包括了有效降低导线的设计长度;适当地加大电缆的截面积或者是提升电缆的功率因数等,上述的方法都能够有效地保障配电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的节能。
1.1.3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照明系统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在照明系统节能过程中,电子电器技术的应用主要要通过4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我们要阵地场地以及工作环境的不同来适当地选择高效照明设备,同时要制定并且落实合理和科学的照明方案。
第二,我们要针对照明系统不断地提升控制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在自然光充足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自然光作为照明系统的能源补给;针对照明面积较大的照明场所,我们最好将照明区域进行分区控制,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有效地对每一个照明分支系统进行机动灵活的管控。每一个照明分区按照实际的照明需求进行照明供给,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照明系统的节能。
第三,要制定定时照明方案,按照照明需求时间的不同,分时进行照明供给。
第四,为了有效地避免出现白天照明条件较好的条件下开灯的问题,最好在照明系统中设计光控或者声控的照明开关,同时还可以在插板上选择翘板开关来限制照明的供给,翘板开关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照明系统中电源的切断,规避电气设备的无关电能损耗,实现照明系统的节能。
1.1.4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电动机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电动机的节能技术电气应用应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选择高效率饿电动机,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20%以上,同时电动机的变频器或者是软启动设备都能够进行节能的有效控制;第二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最好采用星-三角形的连接方式,这样能够根据电动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在两种绕组形式中有效转换;第三电动机最好选择并联并且低压的电容器来实行无功补偿,不断地提升有功功率,进一步的节约电能。
1.2简述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自动化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自动化行业中的主要应用,现阶段主要有四种应用方式。第一种是在我国水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第二点是在我国火电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第三点是在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点是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上述四种应用类似但是有一定的区别,下面进行详细地论述以及分析。
1.2.1电子电气技术在水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电子电气技术在水厂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水厂的自动化应用方面。电气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自动化操作,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自动化的实现能够最有效地避免操作误差的出现,提升投放剂量的准确度;水厂实现电气自动化能够对企业的结构进行优化,便于水厂的更好管理,提升水厂的运行效率以及安全运行是水厂应用电子电器技术的最核心目的。
1.2.2电子电气技术在火电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火电厂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实现火电厂机、炉、电一体化的单元制运行,通过监控系统,得到所有运行参数及状态信息并进行汇总和分析,发挥其控制功能,这样可大大挖掘火电机组的潜力,优化监控系统,从而降低成本。
1.2.3电子电气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电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促进电力的全面发展。首先,新的电力电子开关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时代。第二,变换器的快速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快捷和方便。
1.2.4电子电气技术在现代建筑行业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首先,对设备和系统工作进行全程的高效、实时数字化监控,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监控的时效,还优化了整个监控系统;其次,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而系统反馈的信息也能及时传递到控制中心。
1.3简述电子电气技术在我国防雷接地中的具体应用
电气技术在接地方面的应用,对安全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主要用来对电气设备进行防雷、电压及电流过载保护,广泛应用于楼宇建筑、家用电气和工厂企业中。在楼宇建筑中,为了避免遭受雷击的风险,在楼顶都必须安装避雷线、避雷针等避雷设施,通过接地线,将雷击产生的电流、电压等引向大地。家用电气在使用过程中同样有遭受雷击的风险,在电源接头上安装接地线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晓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J].科技探索,2012(7):56.
[2]郭宏.变频控制在热力企业中的应用[J].太原科技,2010(3):59-60.
[3]王勇,陈德赋,李国常.节能与环保,2010(3):32-35.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1、电气设计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电气设计对于高层建筑重要性就好比中央处理器对于计算机的重要意义。电气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住户对高层建筑的满意度高低及整个建筑物设备能否安全运行,同时对投资商的基建投资有重要影响。所以探讨如何在高层建筑中合理进行电气设计以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和满足住户对高层建筑必备设施的需要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2、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高层建筑由于照明及空调负荷多,电梯等运输设备多,给排水设备多,所以用电量特别大,且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因此,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计算准确与否,对合理选择设备,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作用。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2.2在高层建筑中,照明与动力基本上不共用干线。动力负荷多采用放射式供电,照明负荷则多采用母线槽配电,与动力分开。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现代高层建筑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具体数量应视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2.3由于在结构上多数采用大柱距,形成大空间,使墙面安装的设备增多,必然使地面管道增多。
2.4由于建筑构件的预制装配化及干法施工;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顶棚一般采用标准化、系统化的吊顶。
2.5电气设备的管线应采取防火措施。
2.6空调设备等主要用电设备分散,多数要求集中管理,即要求采用电脑管理和监控系统。
2.7采取防震措施。如配电屏、灯具等电气设备的防震;管线的层间贯通和建筑伸缩缝与沉降缝的耐震处理等。
2.8消防要求高。因为高层建筑高度高,体量大,人员密集,设备多,装饰豪华,建筑本身火灾隐患多,故对消防要求很高。
2.9在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中,要把电能消耗指标作为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电的设计方案,应根据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确定。
3、照明要求
3.1混合照明
它是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组成的照明方式。混合照明中一般照明的照度应不低于混合照明总照度的5—10%,并且其最低照度不低于201x。否则,过低的一般照明和过高的局部照明所形成的照度对比度过大,亮度分布不适当而产生不应有的眩光。
3.2事故照明
当工作照明因故障全部熄灭后,供暂时继续工作或供人员疏散用的照明称为事故照明。
3.2.1应设置事故照明场所a.在正常工作照明熄灭后,由于工作中断或误操作,将引起爆炸、火灾等严重危险的厂房或场所;b.在无照明的情况下,由于设备继续运转或人员的通行,将造成设备、人身事故的场所;c.高层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包括防烟楼梯前室)、疏散走道、消防电梯室、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泵间;公共建筑中的旅馆、礼堂、影剧院、展览厅、百货商店、体育馆等人员出入的走廊、楼梯、太平门等处。
3.2.2事故照明应采用能瞬时点燃的照明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或卤钨灯,当事故照明作为工作照明的一部分而经常点燃时,又在发生故障不得切换电源的条件下,也可采用其它照明光源。
3.2.3事故照明的灯具应布置在可能引起事故的设备、材料周围和主要通道、危险地段、出入口等处,还应在事故照明灯具上明显位置涂以红色标记,以资区别。
3.2.4事故照明的照度要求
用于暂时继续工作的事故照明其工作面上的照度不应低于工作照明总照度的10%。但标准较高的宾馆等建筑,其事故照明所占工作照明的比例应当为:出口指示灯为100%;楼梯照明为50%;公共场所照明为20%;客房走道照明为50%;一般走道照明为20%;总服务台、收款出纳、外币兑换等照明为100%,用于人员疏散的事故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0.51x。
3.3警卫值班照明
值班照明宜利用工作照明中能单独控制的一部分,或者利用事故照明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警卫照明是用于警卫地区周界附近的照明。是否设置警卫照明,应根据单位的重要性和当地保卫部门的要求来决定。警卫照明应尽量与室内或厂区的照明结合。
3.4障碍照明
障碍照明应按民航和交通部门有关规定装设。障碍照明应采用能透雾的红光灯具。装设障碍灯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般高层建筑物只在顶端装设。水平面较大的高层建筑物或群集高层建筑物,除在其最高顶端装设障碍灯外,还应在其外侧转角的顶端装设障碍灯。烟囱
的高度在lOOm以上者,除在顶端装设障碍灯外还应在其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的高度处装设障碍灯。为了减少烟囱顶端的障碍灯污染程度,可在低于烟囱口4~5m处装设。为了保证障碍灯有一盏损坏时仍能从前进方向看到灯光,应装设排成等边三角形的三盏障碍灯。
3.5高层住宅室内照明要求
厕所及厨房应采用瓷质灯头或其它防水灯头;有条件时居室灯等可采用节电开关或节电灯头;楼梯间、电梯厅、公用走廊、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电梯机房等应设置供继续工作和疏散的事故照明。供电继续时间:作和疏散的事故照明兼作正常照明。事故照明的最低照度不应低0.51x,但配电室、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泵房必须仍保持正常的照度水平;事故照明及疏散标志一般采用白炽灯,应具有玻璃或金属灯罩,并安装在非燃烧体结构上;大居室宜设置插座两组(其中一组为个单相二极插座及一个单相带地三极插座;另一组为一个单相二极插座)。小居室、大厅宜设置插座一组卜个单相工极插座及一个单相带地三极插座)。厨房、卫生间根据需要设置,个单相带地三极插座;二极插座需采用扁、圆插孔两用型;有条件时宜采用二极加三极的连体式插座;供洗衣机的单相二极带地插座,宜带电源开关;插座的高度一般为距地0.3-0.5m(暗装安全型)或1.4—1.8m(明、暗装普通型);楼梯及公用廊道宜采用自动熄灯开关,但需在火警时能保持长明,每层的电梯前室灯应采用一般开关。
4、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就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因此,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焦点。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建筑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4.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4.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4.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民用建筑的节能潜力很大,应在设计中精心考虑。但是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经济上进行比较后,再选定节能设备,以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
5、总结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中的电气灾害也时有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设计者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所以做好电气设计不仅体现着一个电气设计者的职业道德更是关乎许许多多人的工作居住环境、甚至关乎着他们的生命健康。为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电气设计工作者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认真细心的关注每一个细节和电气设计的深度,在设计前进行详细严谨的调查,搜集大量资料,为我国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平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3]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4]潘宗英.高层住宅电气设计探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尉向荣.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研究[J].大众科技,2005年04期.
【关键词】电气照明节能;措施;设计原则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消费结构变化,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战略任务。本文主要进探讨在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形式下,如何在建筑电气的设计中最大限度体现节能,保证节能的效果,是每一位电气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
2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原则
(1)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的规范,并且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时,应该严格遵循《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照明设备合理用电》DB31/178—1996等有关规定。
(2)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应该提倡绿色照明,绿色照明不仅具有照明节能的作用,而且对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建筑物照明的照度、显示指数以及色温,满足舒适卫生,满足各种工艺要求等照明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节约消耗的能源。
(3)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国情实际经济效益的情况进行考虑实际的经济效益节能,在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时,不能因节能而消耗大量的投资,增加额外的运行管理费用,而是应该把增加的内部投资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节约的能源减下来的运行费用回收。
(4)节能的重点就是节约无谓消耗的能量,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找出与建筑物功能没有关系或者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小的能量的损耗,然后再考虑采取节能的措施。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变压器的功率的损耗等,可以选择一些先进技术降低能耗,
3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设计
3.1选择合适的光源
3.2选择照明控制方式
在照明设计中照明控制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设计,照明控制是照明设计基础理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中实施照明控制,不仅可以通过控制光环境进行划分空间,可以充分体现出照明环境的节能性和舒适性,而且还可以在使用情况下开启照明,从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灯时间、照度以及灯具数量,达到节能效果。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公共走道以及楼梯等公共场所可以设置自熄开关灯具。
(2)充分考虑天然光源的利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天然光的照度变化,决定电气照明的范围,而且还可以根据照明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增加照明开关点和分区控制。
(3)对于会议厅、商场以及生产车间中的生产线可以采用照明配电箱进行集中控制。对于其他一些场所可以采取分散控制,并且要增加开关量,并且应该充分考虑采光的情况。
(4)对于室外的灯光照明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气氛,不同的时间进行设计,如在节假日以及重大节日设置多种灯光场景,并且应该每种场景设计的灯具不尽相同。对于平时可以按照前半夜和后半夜两个时段设计开灯,每天的后半夜可以关掉景观的照明灯具,仅仅保持照明的功能就可以,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额,而且还可以满足人们对照明功能需求。
4结论
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是建筑节能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每一位电气设计人员应该真正认识到电气照明节能的重要性,学习先进的节能技术,设计最优的经济性良好的照明方案,从而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旭辉,王春燕.照明节能设计浅谈[J].低压电器,2008(20).
[2]陈旭平.办公楼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方法探索[J].价值工程,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