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绿色教育;途径
目前,在幼儿园教学中全面实施幼儿绿色教育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对他们进行绿色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幼儿园是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那么,作为农村幼儿园怎样进行环保教育呢?适合农村幼儿园开展绿色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呢?笔者作为一位有着十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师,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环境创设
室内外环境创设,是对幼儿进行绿色教育的基础。我们随季节变化、幼儿发展及教育目标的变化而调整环创,增强了幼儿、家长的环保意识,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绿色教育。
(1)在园内公共区域的环境创设上,注重生态、文明,给孩子一个和谐、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2)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利用农村物品(如竹子、稻草、竹类、玉米、豆类等)、生活中可利用的废旧物品进行环境布置,加强师生间的互动、生生互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绿色教育。
二、活动引领
(1)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饭前便后入厕、洗手等环节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创编了有趣的节约用水儿歌;就餐时教育幼儿进行“光盘行动”,不浪费粮食;进出活动室随手关灯、关电器,教育幼儿节约能源;
(2)集中教育活动中强化。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低碳生活等相关知识,培养幼儿的绿色意识。如:通过社会活动《保护水资源》、语言活动《小花的空气》、《天的坏脾气》让幼儿了解怎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山更绿,让空气更加清新;语言活动《竹笋娃娃》、社会活动《胡豆的秘密》、美术活动《有趣的种子》《漂亮的印章画》让幼儿了解了我们身边的农作物以及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用途等,懂得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保护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安全、美好。
三、游戏与户外活动中拓展教育资源
(1)游戏活动充分利旧。师生一起收集能再次利用的废旧物品,如旧挂历、月饼盒、易拉罐等,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具学具,利用这些教玩具开展游戏和户外活动。如早操活动中利用收集的饮料瓶作为器械,编排了有趣的器械操;使用废旧品制作的器械开展春、秋季运动会和亲子活动。
(2)文明环保从我做起。室内外游戏活动时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乱吐口痰,爱护环境卫生;爱护室内外花草,不乱摘乱踩,给植物浇水,给种植园地的蔬菜除草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学校全员育人的作用,开阔学生视野,从小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认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开展环保绿色教育,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二、主要工作:
1、让学生了解环保常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利用电视台、宣传窗,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认识。
4、以少先队为载体,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具体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召开全体教职工明确环保教育,绿色教育的意识,统一思想,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校长室
2、举行环保图片展览,倡议书,号召全体学生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大队部
3、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学习讨论环保教育、绿色教育的组织实施形式。政教处
(二)、组织实施阶段
1、提高认识。
①、加强常识学科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认识自然环境,掌握基本常识。教务处
②、认真组织课余考察小组,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并举办考查结果汇报展览。常识组
2、加强宣传。
①充分利用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在霞雾电视台中开设“我与自然”栏目,播放有关环保常识的影片、实地考查录像、学生观后感等。大队部
②在上小周报、班级小报上开辟关于环保教育的专栏,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资源共享,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政教处、班主任
③举办“浪费资源,就是破坏生存之道”专题展览。常识组
3、组织竞赛。
①组织环保知识竞赛。教务处
②组织“我爱大自然”演讲比赛。教务处
③组织“绿色地球,我的母亲”百人现场绘画比赛。美术组
4、社会实践。
①与##“争创文明卫生集镇”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定期清洁##主要街道卫生。政教处
②设立“绿色守护员”,分区包干管理校内各绿化地带。总务处
③举行“不乱扔垃圾,做文明公民”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集中力量处理集镇卫生死角,举行签名活动。政教处
④护理好大队部二亩“少年林”,植树护绿。大队部
⑤组织垃圾分类处理,废纸回收、废电池回收活动,利用废品进行小制作比赛。大队部
⑥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一分钱”,拒绝使用一次塑料用具的习惯。政教处
⑦开展“保护母亲何”活动。政教处
(三)、总结巩固阶段。
认真总结在创建绿色学生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评比表彰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学校评出“绿色中队”若干名,班级评出“绿色小天使”若干名。校长室
一、绿色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现状及原因
由于我国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其中中小企业既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形势日见严峻也起了助推作用。例如:无锡太湖水的蓝藻爆发事件,就与太湖周边中小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可见,绿色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已经是迫在眉睫,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一些因素的制约,导致绿色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和推广陷入困境。目前,主要原因表现在:
1.中小企业对于绿色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积极性不高。就会计工作而言,绿色会计对每一个中小企业来说都无直接益处,只有额外的负担,因而推进绿色会计核算在微观单位内部不会有原动力。很多中小企业对绿色会计的实施持冷漠态度,很多还是以环境的牺牲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2.绿色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尚未健全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主要是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包括财政部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及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这些法规、制度对环境问题和绿色会计的内容涉及很少。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距离世界先进国家的立法水平还很远,我国的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时表现出的执法不严使原本有效的法律变得无力。同时我国对破坏环境的中小企业的惩罚显得过轻,企业牺牲环境得到的收益在弥补企业受到的处罚之后还绰绰有余,这也是破坏环境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此外,绿色会计制度也不健全,会计核算方法,核算原则并无形成统一的绿色核算体系。
3.绿色会计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性指导
尽管绿色会计在中小企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但毕竟建立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时至今日,绿色会计的假设、原则、核算对象、程序与方法、计量基础、成本范畴的确认、报告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更谈不上绿色会计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有关绿色会计的探讨不能不说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尤其在我国更显力度不够。此外,有关绿色会计制度规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薄弱,使绿色会计的实践没有规范可循,阻碍了绿色会计的开展。
4.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绿色人才
我国对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性指导的缺乏,导致我国还未形成完善有效的绿色会计体系。而由于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传统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方法上,掌握绿色会计的核算和披露方法,在熟练掌握会计技能以及经济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对环境等有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但是,我国的会计人员都是依据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信息披露的方法来操作的,中小企业自身一定程度上对绿色会计地抵制,又进一步削弱了会计专业人员学习绿色会计的积极性。另外,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专业学者进行的,由于没有开设绿色会计的相关培训,导致中小企业中真正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这又成为在我国中小企业推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二、加强绿色会计在中小企业应用的措施
1.增大绿色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宣传教育力度
绿色会计是一个跨世纪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加强学校环保基础知识教育,在中小学增设环保常识课,在大中专学校增设绿色会计、审计专业课。建议将绿色会计宣传、培训列到《全国环境初级教育行动纲要》中,要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培训工作,尽快筹办中国绿色会计刊物,以加大绿色会计实施宣传力度。让人民认识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与社会,环境与人口协调发展,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经济发展。
2.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并加大奖惩力度
第一,在《会计法》中增加绿色会计的内容,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将它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自然环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有使用环境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果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对受侵害的人群给予相应赔偿,那么该赔偿必然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样,企业的环境行为后果就应该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就能通过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环境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公允性得到真实反映。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环境法规,使企业绿色会计内容纳入会计法,这是实施绿色会计根本法律保障,是将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完善会计准则。
第二,建立绿色会计制度。一旦推行绿色会计制度,政府部门必须明确、强制性规定企业对环境资源信息做出最低限度的披露,通过奖惩制度将中小企业的自觉性和政府的强制性结合起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到奖惩分明,用环保罚款筹集部分资金,建立绿色会计研究基金,用于奖励举报破坏、污染环境和研究绿色会计、治理污染等的有功人员,从而推动我国绿色会计在中小企业早日实现。
第三,加强对绿色会计的监督。绿色会计主要是以企业为核算主体,反映企业对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中小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全面、如实地进行揭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应加强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等方面的监督。确定并公布重污染行业及重污染企业名单,对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重点要求。建立全国性的上市公司环境报告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的环境信息。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应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监督,促使中小企业加强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3.加强绿色会计理论专题研究,突破缺乏实践性指导的主要障碍
发展绿色会计,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相对明确、简单和易于了解的绿色会计核算科目入手,在部分地区、部门试行。对不同的产业、产品,选择不同的核算内容和标准,将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和探索性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并行推行,在取得经验后,再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实施。目前我国委派制试点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应考虑以“委派制”为契机,推动绿色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强绿色会计的引导和监督功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环保的需要;同时,对企业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经济性,效果性责无旁贷地进行审核,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监督,这从某些方面增加了绿色会计在中小企业实施的可行性。
4.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素质
绿色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复杂的、多元化的产权关系,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因此,必须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由于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传统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方法上,充分了解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叉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绿色会计的核算和披露方法,在熟练掌握会计技能以及经济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对环境等有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因此,会计人员必须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掌握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知识,了解企业生产业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修改或扩展绿色会计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