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脑雕刻技术家具企业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TS6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219-01
1引言
几千年来,家具的生产制造均以工匠手工制作代代延续,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机器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的手工生产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家具行业需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人造板技术进入我国,板式家具逐渐侵占了传统实木家具的市场份额,但近些年来,人们开始注重家具的品质、文化属性,实木家具有回归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实木家具中大多离不开雕刻装饰,于是电脑雕刻技术就出现在了家具企业中。
2电脑雕刻概述
电脑雕刻是通过专门软件进行模型制作,然后制作加工路径,再转换成加工代码,利用数控机床完成图案或文字雕刻。德国和意大利等家具制造强国最早应用此技术,国内家具企业对于电脑雕刻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实木家具装饰雕刻和异形部件的开料。北京精雕软件公司和广州圆方软件公司在电脑雕刻技术方面做得较为成熟。
3电脑雕刻技术分类
按照使用功能可分为:
3.1数控加工中心
数控加工中心技术含量最高,功能最全,在一台设备上可以完成开料、不同种类的雕刻、开孔等多道工序,一般由控制机柜、刀库、工件台面和机头组成,加工中心价格较贵,后期维护和保养困难,专业性较强,成本较高。
3.2平面雕刻机
也称三轴雕刻机,设计人员在利用精雕等软件做好浮雕模型,转换成数控机床可识别的G代码,主要通过X、Y、Z三个坐标值控制加工刀具的位置完成雕刻,这种设备在家具企业中应用最多。
3.3立体雕刻机
平面雕刻机有三个轴向,立体雕刻机是通过四个轴向或者五个轴向完成雕刻。四轴雕刻机通过X、Y、Z、A轴四个轴向数据控制刀头加工完成,五轴雕刻机通过X、Y、Z、A、F五个轴向数据控制刀头完成加工。目前家具企业先机器雕刻再手工修饰完成立体雕刻,这样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又使雕刻作品生动有艺术性。
3.4激光雕刻机
激光雕刻机受制于技术原因,主要应用于工艺品及极浅的平面雕刻中,它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发射器产生的高能量作用于材料表面,气化材料表面从而完成雕刻。
按照最后成品可分为:
(1)镂空花格。主要是采用切割的方法裁切出中式或者欧式纹样,其加工时二维、矢量雕刻,成品主要用于隔断,板式家具装饰件等。
(2)牌匾雕刻。主要采用区域清底的方法,“阴逼阳成”完成各种字体的雕刻。
(3)浮雕。浮雕又分为浅浮雕、深浮雕和圆雕等。其中浅浮雕和深浮雕采用三轴雕刻机完成,圆雕采用四轴或五轴雕刻机完成。浮雕是实木家具必不可少的装饰件。
4电脑雕刻技术在家具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人们选家具往往更倾向于实木古典或新古典家具,这类家具中雕刻技术就是家具的亮点,是提升家具档次的卖点,自然而然雕刻工艺的好坏就受到了家具企业的重视。雕刻工艺中手工雕刻和电脑雕刻并存,批量生产以电脑雕刻为主手工雕刻为辅成为广大家具企业生产方式的共识。
在家具企业中,设计、打样有经验丰富的师傅手工完成,一旦确定生产时,会有专门的电脑雕刻技术人员参照样品采用精雕等软件制作雕刻模型,加工路径,在输出成数控机床可识别的G代码,控制数控雕刻机批量生产。数控雕刻的工作机头从1个到8个不等,多个机头可同时加工多个工件,所以雕刻机的机头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企业生产成本就越低。
关键词:曲阳雕刻艺术;文化产业;品牌构建
曲阳雕刻艺术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打制工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区域特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诸多的社会因素、民俗事项相互渗透与融合,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这样一项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又与民众水融的传统民间艺术产业,其品牌的培育不能只集中在艺术与产业的形式上,忽略了精品文化的组成是由孕育其创新的雄厚民间文化基础环境和相关艺术形式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因此对曲阳雕刻艺术产业这一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发展不应是简单、片面的精华式的重点培育和开发,而是重视产生这些精华的文化基础的研究和保护,形成品牌养成体系。应该首先恢复民间文化自信,使民间艺术创作在保持原有区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跟上时代的发展脉络,与时代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形成文化大品牌。进而分析曲阳民间雕刻艺术及产业受众群体、受众心理的演变过程,对曲阳民间石雕艺术的发生、发展、分化及受众群体、受众心理的演变过程试作探讨,以求深识曲阳民间石雕产业发展的基础,为其产业品牌塑造奠定基础。逐步建立曲阳民间石雕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的生态式文化发展体系。只有全面的生态式的进行民间文化品牌体系构建,才能最终形成强大的民间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
一、恢复雕刻艺术生存的文化环境建立民众文化自信
曲阳雕刻艺术有相对完整的艺术发展历史、制作工艺流程、传承方式、艺术特质、以及清晰的产业发展轨迹。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整理,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开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经济利益为主体的商品性开发,而是立足于区域形象、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和公共文化服务角度的公益性产业开发,将“环境”激活并发挥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其关键在于重新评估原有人文环境的价值,倡导并确立以历史、文化、自然为主轴的生活方式,在尊重现代社会主义文明的前提下,延续曲阳发展的历史文脉。将传统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发展放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之中进行,且强调品牌开发与现代民众关系,强调普通民众对民间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和适当开发创新,进而形成妇孺皆知的民间文化产业品牌。
二、逐步建立曲阳民间石雕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的生态式文化发展体系
从掌握的曲阳民间石雕艺术田野调查资料看,与其相关的文化遗存、设施,以及非物质的民间口头文化仍在民间流传;同时丰富的曲阳民俗活动也是石雕艺术创作的基础。对其进行科学整理,建立包括其文化生存环境在内的生态式文化发展体系。以公益的民间文化发展眼光引导曲阳民间石雕艺术适应社会变革,摆脱来料加工的被动生产模式,科学探索出适合曲阳民间石雕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模式。
三、曲阳民间石雕文化产业品牌培育的具体计划
(一)筹建包括北岳庙在内的曲阳民间石雕文化公益性博物馆群
包括公立民间艺术博物馆和民间自发建立的艺术博物馆。公益性博物馆的任务:民间艺术资料收集整理、民间艺人调研,以便展现民间艺术发展全貌,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与地方高校建立公益性民间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国内外公益性民间艺术展览活动,以树立大石雕文化品牌。
(二)筹建曲阳民间石雕艺术音像数据库和网络博物馆
(三)筹建曲阳民间石雕艺术志愿者计划
本计划包括民间石雕艺术创意设计制作志愿者和导游服务型志愿者。民间艺术创意设计制作志愿者的主体是民间艺术传承人、喜爱民间艺术的民众和相关艺术机构、院校的艺术专业设计者。主要在博物馆以及民间艺术机构参与传统石雕技艺的展示、创制作活动。其中民间艺术传承人、以志愿者身份出现的民间艺术专业设计者应参与教育机构的民间文化义务教育活动,以保证传统民间艺术的良好传承,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奠定文化环境基础。
服务型石雕文化志愿者主体是村镇公职人员、中小学生和教师、喜爱民间石雕艺术的普通民众。负责民间石雕文化的宣传活动,对象是广大民众、旅游者、艺术考察团、交流团体等。目的在于加大普通民众参与曲阳民间石雕文化传播,树立曲阳民众民间文化自信心,对石雕文化品牌的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开发基于曲阳传统民间石雕艺术制作流程的民间文化公益性旅游项目包括游客参与的石雕制作流程;民间石雕工艺免费培训;曲阳石雕艺术制作类图书音像资料出版与捐赠等。
第二,将曲阳传统民间石雕艺术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传习后人对当地传统民间石雕艺术展开记录、保存和传习、传承活动。将曲阳民间石雕艺术纳入城乡义务教育体系,传习后人。
第三,借助曲阳石雕产业,激活曲阳民间石雕文化产业生态链与民间石雕艺术相关的大文化环境是石雕文化产业品牌形成的基础。此基础包括:乡土民俗活动的恢复与开发;自然风景旅游产业开发;文化艺术考查业开发;民间艺术衍生产品开发等,进而激活石雕文化产业链。
通过对曲阳民间石雕艺术相关艺术生态链的开发,恢复民间文化环境,引导曲阳民间石雕艺术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培育曲阳民间石雕文化产业大品牌。
关键词:红木雕刻;工艺传承;艺术文化;创新
雕刻艺术在中国历史悠久,雕刻匠师运用各类刀具刀法,具有一定的腕力和绘画功底,在木材上运刀如用笔,不少精美的雕刻,其美学价值远远超出其作为家具等的外在价值。红木是质地最坚硬的木类,因其颜色都是红紫色红褐色故称红木,红木的材料有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等。红木雕刻的题材很多,有植物纹、动物纹、山水纹、人物纹等。
一、红木雕刻的历史发展
红木雕刻艺术是在丰富的文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优秀产物,具有一定的产业文化价值。它的起源很早,秦汉以前就有了红木雕刻艺术而到了明清时期则达到艺术发展的巅峰,家家户户都陈列有由红木雕刻的装饰品,题材丰富多样,各种图案应有尽有,并且每一件物品都雕刻的极为细致,栩栩如生,散发出雕刻艺术所具有得独特的魅力,展现出雕刻工匠高超的技术才能。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红木雕刻艺术更是极度的重视,下达各种文献题材,多方面的保护、发展传统的红木雕刻艺术,匠人们借鉴古典结合现代文化不断创新,雕刻出的纹样作品各个新颖富有深意,彰显了红木雕刻艺术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的红木雕刻创作
木雕艺术品看似是很简单的工艺,但它却蕴含了雕刻师的艰辛,在雕刻前,雕刻师需要在脑海中构思设计的整体形象,要达到形似的必要条件,经过深思熟虑后,雕刻艺人就要开始设计图纸,先整体再局部到每个细节,经过反复地修改,最终定下创作的稿图;图纸选定后就要挑选木材,选择自然已经风干的红木或者自己进行蒸干,对红木做一些雕刻前的简易加工,以便后续进行精心雕刻;当图纸和木材都选定女f之后,就是关键的雕刻和上漆,真正的工流程就开始了,当然比较复杂且耗时较多的雕刻,其做成之后就是一件艺术品。木雕雕刻分为不同的雕刻工艺和艺术手法,形式也比较多样,像浮雕是为了让雕刻作品上的图案较明显地凸显出来,它恰恰与雕刻较浅、较简易线条的浅雕工艺相反,还有透雕是在木材上钻刻一些均匀的空洞和装饰图案,使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在各个工艺都雕刻完成后,为了更加美观,还往往会在木雕上贴上一些图案,这便就是贴花工艺。在以上的工艺中,每项工艺都要求精益求精,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让木雕更具有艺术效果,达到神似的境界,赋予红木雕刻艺术品更深刻
的内涵。
三、红木雕刻艺术的创新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传统的雕刻技术在当代的新思路下得以简化,如现代可用机器化设备进行雕刻,但这样做法在提出时就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些人认为机器制作和手工制作相比失去了很多神韵,达不到红木雕刻应有的艺术效果,但是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在红木雕刻中纯手工制作,艺术效果很好但耗时较长,而机器可弥补这一缺点,为达到双重效果,可以先用机器做一些不太展现艺术效果的工作,如一些整平和磨光,然后再用人工进行必要的艺术性雕刻,总体上缩短雕刻时间,而又不让艺术品失去其应有的神韵,作品的审美人性化也得以保存。
在传统的雕刻艺术品里,大多数是装饰用品都是以神为题材的,而在现代的审美中,人们更注重于题材艺术多元化,人们便于更广泛的空间装饰和收藏,这样当代的许多饰品的设计风格,都可以运用到红木雕刻创作中,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木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雕刻和设计者可以从中提炼精华,找到独特的设计思路,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进行绘图辅助设计,以减少人工绘图的烦琐操作,而且现在的艺术形式多元化比较普遍,设计和雕刻师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挖掘,利用软件进行创新型组合设计,展现出要设计的立体效果,对设计进行审核裁判,看是否能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雕刻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装饰背景,利用网络来招募广大人民的设计想法,扩宽自己的设计思路,从而能更好地满足更多人的审美情趣,多元化创作也会更加凸显,这样,人们装饰的空间就得以扩展,有形的精神实物也给人带来了丰富的美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