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9家消费维权单位提醒消费者,目前有不少产品宣称“无甲醛”,但家居建材的原材料本身含有甲醛,因此没有绝对的“无甲醛”产品。
消费者在购买绿色环保产品时,关键要看准是否使用不添加甲醛的胶粘剂。
另外,消费者在装修时应宜简不宜繁,尽量选择环保级别高的板材、地板、家具等,装修过程中一定要控制板材使用总量,不要在室内摆放过多家具。(杨迪)
秋季养生:内外皆兵备战干燥
秋风吹起,带走了暑气、湿气。专家认为,秋季养生不可忽视的就是应付干燥。
备战干燥,“内”要养肺。秋季吃梨肉,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尽量避免饮酒和食用辛辣食物。
“外”要构建皮肤保卫屏障,备战干燥。要注意全身保湿,将夏日控油清爽类护肤品换为保湿滋润型。(刘秀玲、赵梦卓)
勿盲目相信“含有纯天然植物提取”的化妆产品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海娜花”染发剂受追捧,因商家将“纯天然植物提取,不含任何化学物质”作为最大卖点。
但是,国内尚没有一款经国药监局审批成功的“纯植物性染发剂”,商家宣传多为广告噱头,里面仍含有化学成分,消费者不要盲目选购所谓含有纯天然植物提取的染发剂。
不只是染发剂,消费者在购买标有“纯植物”等字样的化妆品时,也要小心谨慎。化妆品是日用化学工业产品,没有所谓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化妆品。(许茹、冯仁可)
一次性纸杯也有保质期
一次性纸杯也有保质期,而且储存、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引发疾病。
郑州一名7岁的女孩因嗓子发炎、咳嗽、眼睛红肿入院,结果检查发现因使用过期一次性纸杯所致。据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副主任医师臧金萍介绍,纸杯保质期三年、五年的都有,但一般家庭的储存条件并不专业,放时间过长一旦受潮后,会滋生细菌、真菌,使用后可能会对呼吸道造成损害。
专家提醒,合格的纸杯杯口距杯身15mm内不能有印刷图案。还要闻纸杯有没有刺鼻气味,气味较重的不建议购买。(张彩霞、梁鹏)
入秋小心过敏性鼻炎“扰人”
入秋以来,不少市民出现了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这些症状看似感冒却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
专家提醒,过敏性鼻炎要及时治疗。
如果不治疗,一遇环境变化,反复发作,会引起许多耳鼻喉疾病,如鼻息肉、睡眠暂停综合征、过敏性气管炎和过敏性哮喘等。
自己配置一小瓶浓度为2%的淡盐水,装入小喷雾瓶里,随时对鼻腔进行喷洗,可有效缓解症状。(王昆)
筷子用久了会得肝癌?
针对网络有关普通的木制、竹制筷子使用超过六个月以上,会滋生“黄曲霉毒素”进而诱发肝癌的传闻,传染病学专家说,这是极小概率事件,因此不必紧张。
一般来说,民众日常使用的木筷子、竹筷子,每天都要被流水洗和开水烫。在这种环境下,黄曲霉毒素本身很难生存。
目前我国肝癌发病诱因主要以病毒感染为主,原发性的本就不占多数。如果说筷子用久了也能够导致肝癌的话,我国肝癌发病率就远不止现在的数字了。
(周竟、郏亦真)
葡萄籽微博受追捧孕妇小孩慎吃
葡萄是秋季人们爱吃的水果之一。然而,一向被视为麻烦的葡萄籽却因为微博而变得精贵。葡萄籽能抗癌、抗衰老、抗过敏、抗辐射等神奇功效的微博,引起大量网友的追捧,小小葡萄籽身价翻倍。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马培友医生说,葡萄确实全身都是宝,葡萄的籽和皮中所含花青素复合物的确高于葡萄果肉。不过,葡萄籽或是葡萄籽提取物可以少吃,但不要过量,否则可能会给肠胃带来不适,他建议孕妇和小孩最好不吃。(朱薇)
宝宝爱拉肚子可能是奶粉过敏
重庆一个4个月大婴儿最近老是拉肚子,吃药、打针半个月也不见效。父母带孩子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就诊后才发现,小孩腹泻的原因是对牛奶蛋白过敏。医生提醒,由于0-6个月婴儿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在喂食配方奶粉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时常出现,家长应保持警惕并及时处理。
专家建议,对一些母乳不足的妈妈来说,如果孩子对配方奶粉过敏,可选用深度水解的配方奶粉或氨基酸奶粉。这两种奶粉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能避免服用时出现过敏反应。(牟旭)
“中医按摩”与“保健按摩”是两回事
青岛市卫生监督局警示提醒公众,中医按摩与保健按摩不同,勿信虚假违法广告宣传。一些推拿按摩机构以“中医推拿”“中医按摩”“刮痧”“拔罐”等名义开展经营性活动,并使用医疗术语、医学名词宣传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误导消费者,不仅损害了中医的声誉,甚至延误、加重了患者病情。
推拿按摩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专业性极强。一名合格的推拿按摩师应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按摩技能,经严格考核后才能持证上岗。如果按摩不当,人体的关节、韧带、软组织等极易受到伤害。(王海鹰)
三招鉴别进口食品真伪
在进口葡萄酒等“洋”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下,如何鉴别其真伪备受消费者关注。相关部门表示,可以通过观包装、查证件、看凭证等三招进行进口食品真伪鉴别。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疫防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教办体卫艺〔2022〕176号),切实做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责任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和局属学校要提高对疫情防控工作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的认识,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抓实抓好秋季学期,特别是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一)完善校园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各学校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要进一步完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专班、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提前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人员到位、设施设备到位、物资到位。要继续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继续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如遇突发事件按程序及时处置上报。
(二)强化师生健康管理。进一步完善师生健康管理制度,全面掌握师生的行动轨迹、健康状况。师生要减少不必要外出,原则上不前往国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域长途旅行,确需离开居住地的,须向学校报告。要通过电话、手机信息、QQ群、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及时准确掌握所有师生员工特别是外出返唐人员的活动轨迹、健康状况。落实好管控措施,确保外出师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境外师生返校安排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及我省、市、县有关要求执行。
二、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
(一)加强校园安全检查。全方位改善校园和周边环境卫生条件,对教室、宿舍、办公室、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洗手间等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全面消杀清洁。每天对校舍、操场、围墙等关键部位进行巡查,特别是做好防汛、防食物中毒、防火、防触电、防盗等安全工作,及时加固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漏洞,做到无死角、无遗漏、无盲区。各学校主动与属地社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开学前至少开展一次疫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特别做好风险研判,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后,再周密安排学生返校报到,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二)提高师生健康素养。要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全面做好政策解读,引导全体师生、学生家长及时掌握、准确理解和遵守政策,支持学校疫情防控和秋季开学各项要求。将卫生创建与疫情防控有机结合,强化师生勤洗手、尽量不聚集、进入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注意保持一米距离、室内开窗通风、清洁消毒等健康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全面提高师生健康素养。要及时通过信息渠道向学生、家长发送风险提示或安全预警,指导家长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配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近视防控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统筹推进秋季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
(一)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学校要按照“最大限度复学最严标准防控”原则,科学谋划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在继续落实“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基础上,提前制定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新生开学报到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合理安排老生返校和新生报到注册时间。各学校开学时间及有关工作安排要提前一周报县教体局备案。
(二)严格执行防控举措。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落实落细校园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要每日对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妥善处置。校园管理、食堂宿舍管理、教职工和学生防控措施、校园内师生口罩佩戴等相关要求严格按照技术方案执行。各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组)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做到业务指导、培训、巡查全覆盖。
(三)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学校要充分依托数字化、网络化平台,上好“开学第一课”,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防疫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做好自我防护和维护巩固抗疫成果的自觉性。要及时关心师生的心理状况,针对共性的心理困扰和个别的心理问题,开展面向师生的疫期心理宣教与疏导,消除师生对疫情防控的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
一、目标任务
要求各养老机构普及病毒肺炎防控知识,严格落实《养老机构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提高全院职工和老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病毒肺炎在我院的发生和蔓延,最终实现“零病例”、“零感染”目标。
二、组织领导
要求各养老机构成立秋冬养老院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负责人任副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养老院疫情防控工作。
三、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区民政局有关秋冬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要求,抓好秋冬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细化领导小组的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机制,做好秋冬疫情防控长期应对准备。
四、具体工作
1.秋冬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院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走访慰问,老人尽量不离院外出,接受新入住老人必须要核酸检测,必须外出的老人,回到养老院后应密切观察。
2.建立探访人员登记制度,如探访人员有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拒绝其探访。所有外来探访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扫码、消毒等。
3.建立老人和护理人员的健康档案,每日开展晨检和健康登记。对护理老人进行体温测量、问询健康状况,并记录备查。
4.一旦老人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由专人护送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凭医院诊断证明方可返院。如工作人员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去医院就诊排查,排除病毒感染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后,方可重新上岗。
5.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6.全面做好院区环境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卫生,设立废弃口罩专门回收点,废弃口罩等防疫物品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7.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对餐厅、卫生间、浴室、活动场所等聚集场所和容易接触的各类物品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至少2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认真做好记录。
8.教育引导老人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个人卫生,落实消毒措施。
9.储备好秋冬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红外体温测量仪或手持式测温仪、医用防护服装、洗涤用品、口罩等物资。
10、开展全院隐患排查,实现供水、供电、消防安全的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
11.实行“分时、分区、分组”就餐制度,避免老人就餐聚集。
12.食堂从业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13.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提倡自带餐具,严格执行食堂餐具、用具的清洗和消毒制度。
14.针对秋冬季节性气候,储备好老人防寒防冻物资,尤其在开窗通风时,应注意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
冒。
15.养老机构必须完善相关台账,认真落实相关部门的防疫要求。
五、工作要求
1.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化“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使命担当,同舟共济、科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