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吃丰富的地方—海丰。每家每户每天必喝的咸菜,还有梅陇菜粿、公平甜桃、牛肉饼,过年时家家户户要吃的菜茶……
我的家乡靠大海,一眼望去,大海无边无际,汹涌澎湃。起浪的海面上就像有一群调皮的小孩在翻跟斗。风平浪静的大海就像可爱的宝宝正在睡觉。海边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贝壳,有的像星星,有的像月亮,有的像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海边的家乡可真美!
乡下人家喜欢在大海边散步。喜欢那里奇形怪状的贝壳。除了这些乡下人家还喜欢种花呢!春天到来的时候,乡下人家会在房前种几株花:月季花、梨花、桃花等。这些美丽可爱的小花都争着开放。桃花抬起它们那害羞的脸蛋,像一位位美丽年轻的姑娘,正在张望着陌生的世界。梨花姐姐穿上了雪白的衣服,像刚睡醒的花美人……它们就像农民伯伯那么朴实。
家乡有个草莓园。我可喜欢去摘草莓。摘草莓是件不容易的事呀!我走进草莓园,我看到了一片又大又红的草莓在我面前。草莓生长在泥土里,所以我们一定要穿雨靴进去才不致于弄到全身都是泥。我小心地踩过泥土,轻轻把草莓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这件事看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呀!
在家乡,我是多么的快活啊!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她不仅是一个年代悠久的小城,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是各方艺术荟萃的场所。那里有具有家乡特色的丝弦,还有传统的地方性节日——梨花节。
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老河口的丝弦了。这不,从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你一定会纳闷地问我:“那是什么音乐吧?”我一定会自豪地告诉你:“虽然老河口只是一个小城市,但却有让老河口人引以为豪的丝弦。它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丝弦乐器就在老河口流传了。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你一定会说:“我们家乡也有丝弦,这不足为奇。”我就会摇摇头,说:“这你就不知道了,老河口的丝弦区域性很强,不是一般音乐可以相比的。它由丝弦说唱“大调曲子”的前奏分离出来的。而且历经演变才形成的。”这时,你一定竖起了大拇指,对我家乡的丝弦只有啧啧称赞的份了。
走,跟我去听听老河口的丝弦吧!你看,那里有一群老人们正在演奏丝弦的一个曲种,随着那清脆明快的音乐声,我眼前浮现了电影上那三十年代时,古朴典雅的老河口风貌。那里白天,街上商贩们叫卖声夹杂丝弦声,一阵阵传入耳中;到了夜晚,那一条条大街小巷,便清晰地传出悠扬悦耳的丝弦声,不由的让人驻足凝听,让人们陶醉。看着游客们专注的神情,我的心情也变得欢快多了。你听,这音乐多婉转动听。这么多老人共同合奏,却那么和谐,似乎是一个老人在独奏,节奏感可强了。
不过,更让你长见识的,一定是我家乡的传统节日——梨花节吧。
你一定会好奇地问我:“梨花节是什么节日?”且听我慢慢道来。
梨花节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每年三、四月份,正值梨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梨花环绕湖泊。梨花盛开在梨花湖边,田野里、小路边,它们争着抢着开放。那一朵朵梨花身着淡白色的春装,似乎在和春天比美。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花海,让人赏心悦目。一阵风儿吹来,梨花们随风摇曳,还有些花瓣从树上飘落在土地上、湖面上,看上去美极了。清新的泥土味中带有淡淡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蝴蝶在梨花丛中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风景画,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赏花、游玩。
所以自1999年,我的家乡以万亩梨花为媒,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方式,利用梨花节,来为家乡招商引资。自1999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庙梨花节之后,每年都会隆重地举办一次。每次,总有全国著名歌星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热情洋溢地前来助阵,如,李铃玉,江涛,景冈山,宋祖英等,场面可隆重了。凡是来到这里的明星,没有一个不为老河口的万亩梨园、梨花感慨赞叹。
梨花节不仅丰富了老河口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提振了老河口经济原先落后的局面。那洁白的梨花,会让外来客商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并且每次“梨花节”发放的会徽、吉祥物、文化帽等,都会让人爱不释手。
这就是我的家乡——老河口,如果您有时间来旅游参观的话,我一定会为您当导游,带您一起听老河口丝弦,和您一同观赏老河口特有的“梨花节”。
前总是匆匆往返家中,几年时间过去,竟无暇顾及周边事物,今年终于有了闲余时间,让我感受到家乡的清新气息。真可谓是时过境迁一个小小的城市竟焕发出迷人的生机和活力。
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本应是一个很漂亮的城市,然而记忆中,每逢雨季,那条信江河便洪水泛滥,秧及周边地区,稻田、农作物被洪水疯狂吞噬,农民的辛苦劳作总是付之东流。住在河边的居户,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具浸泡在水中无计可施,每天进出摆渡,苦不堪言。市内的居民疏密程度不一,古老的木质房屋紧密相连,毫无安全防御措施,建筑凌乱,街道狭窄,垃圾到处可见。
呆在家里闲来无事,母亲便建议我到沿河路去走走。路过十字街头,一个新奇的现象吸引住了我——交通红绿灯,来往的车辆都严格遵守红绿灯的指挥,不见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这在大城市也许并不觉得稀奇,可对于一个小城市来说却是极大的改变,现在交通秩序井然,过马路不再人心惶惶的了。
来到沿河路,展现眼前的竟是如画一般的景象,信江河两边已被装饰一新。河两边经过精心的改造,筑上了高高的堤坝,栽种了各种树木花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贯穿其中,几块平整的草地上坐着三两人在那海阔天空、悠闲自在。在一个娱乐场所,快乐的小孩们荡着秋千,爬着阶梯。更多的人就像我们一样,漫步于河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在一幅蓝图面前,我们看到了沿河公园两边的夜景,可谓灯火斑斓,美不胜收。
返回经过闹市,竟也是全新的感觉,宽阔干净的街道两边高楼林立,各种专卖、精品店超市遍布街区。逛街的人群络绎不绝,忙于购置年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高档商品也日益进入到居民家中,进入小康的家庭越来越多。
物变,人也在变。在一次拜访我初中老师的谈话中,我更多地了解了城市人民精神面貌的更新。现在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发挥各个学校的优势,城市中学改变了以前只有重点中学的模式,学校只设立高中部或初中部,这样便于有针对性地集中管理,集中有效师资力量。而对于成人们来说,自身的进取心也不断增强,我的老师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当初他教我时还是个初中老师,但经过不间断地学习,现在已经是高中部的一名优秀老师,并在《世界英语》中发表过文章。和我同龄的很多年轻人也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知识,考研究生成了他们的热门话题,我现在也不再惊讶于邻居的小孩用英文“早上好”向我问好了。
当我站在“天桥”山的山顶俯视全市风景时,内心充满感慨,禁不住想起了一句话——不进则退,任何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前进的状态,而今突飞猛进的速度更是惊人,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加快自己的步伐,充分武装自己,去迎接更严峻的挑战。
我无意间浏览到“清新武夷幔亭宴”。“幔亭宴”是武夷山最具古远历史和传奇色彩的宴席。相传秦始皇二年中秋,武夷君、皇太姥和魏子骞等武夷十三仙在武夷山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大宴乡民,仙凡高聚,幔亭招宴由此而来。
去年12月,武夷山庄给世人展示了“简约而不简单”的一场“幔亭宴”。武夷山庄挂满红灯笼,山庄门前有6根大大的天香冒着六缕青烟,一对大红腊烛正燃着火焰,烟雾飘绕,充满纯朴武夷风情。宴会厅里,优雅的古乐曲四起;宴会厅正上方悬挂一幅红黑牛头图案字画,另两侧高挂棕衣、红辣椒干,大红绸布;宴会厅内挂满红灯笼。场景气氛浓郁,气派非凡,给人以乡村民俗的感觉。
宾客置身在浓郁民俗风味的宴会厅中,听赏典雅的古乐曲,仿佛人间仙境。宾客首先在红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晚宴开始前,宾客用香在自己名字下烧洞表示已到,两名主宾点燃宴会的喜烛和香火。随后,两位叔叔抬出一缸米酒,绕厅一圈放下,两名记者分别开坛和打酒,酒香芳香四溢,不喝酒者已经似醉非醉了。司仪致古词,最后一名主宾鸣锣开始正式的晚宴。
幔亭宴不仅有独特的仪式,更能品尝到美味的佳肴。菜肴可分四道。第一道是名为"玉女迎宾"的10个小碟,有用冬笋片拼成玉女峰图案的武夷晨曦冷盘,还有南山寿饼、五香咸笋、青梅珍珠等,都是当地百姓家制小菜,那种纯纯的清清的山野味让宾客仿佛来到山林;第二道为主菜,有翡翠流霞、干鱼宴仙、龙游风舞、忆恋嫦娥等充满武夷乡土气息的12道热菜,暖暖的爽爽的让您有些许温酒的情趣;第三道是点心,有清明果、山粉包、野茶饺等用野菜加工而成的民间小点,宾客看着这各式各样的小点心爱不释手;第四道是水果,果香让您神清气爽。美味让宾客赞不绝口。
幔亭宴真是大武夷具有传奇色彩的神仙宴,不仅能品到美味佳肴,还能一睹武夷山的乡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