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水利水电(6篇)

发布人:网络 发布时间:2024-01-17

水利水电篇1

1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的特征

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同时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等大系统所具有的特征。①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是由人和形成劳动手段的设备、工具所组成。②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地域跨度大和时间跨度大。③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无论其规模多么庞大,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相关联系的子系统。④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联结多个供应商和工程施工需要,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发生变化。⑤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的复杂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耗用物资的数量大、品种繁多、专业性较强、且具有不均衡性和不确定性。并且受物流系统中的采购、运输、仓储、信息、供应等子系统的制约,这些子系统的组织和合理运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⑥水电工程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的总目标是实现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益。解决最优订货策略、信息管理、随机情况下的库存风险管理和安全库存量的确定,使之有效的对水电工程物流进行管理,达到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三个控制的预定目标等都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者面对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物流优化系统构建

物流从控制论的观点,其管理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以工程建设为例,其全部活动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活动,一类是管理活动,围绕和伴随着一系列生产活动,执行着决策,计划和调节职能,以保证生产有序高效进行,伴随着生产活动的是物流,伴随着管理活动的是信息流。在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管理中,大量的信息量通过有效的管理,将会更加有力的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物流信息的基本内容基本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①需求信息:包括工程设计、施工预算、施工图文件、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计划、物资需求数量、物资的品种规格、资金计划、招投标文件、投标书、合同文件等。②资源信息:包括资源的分布、结构和潜力情况。③供应信息:包括各种供应渠道的变化和竞争的信息。④消耗信息:包括物资消耗的原始记录,主要材料的核销情况、单位产品消耗、同类工程消耗情况、降低消耗的主要措施和经验。⑤资金信息:即各工程物资采购资金使用情况、资金周转次数等。⑥储运信息:包括运输路线、运输工具、装卸、运输费用、运输条件、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状况、仓库设施及设备状况、仓储条件、入库及出库信息、库存情况、大型机电设备运输的沿途状况和仓储装卸情况、物资在工程各标段的流向等。⑦物资经济政策及管理信息:包括国家对有有关物资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物资市场的管理措施和要求,国民经济计划安排对物资市场供求的影响,还包括各种物资的经济订购批量,各种调查报表、专题报告、物资管理方面的指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物资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回收、修复、再生、复用的情况等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物流信息系统是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的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两类活动流中的信息

调控活动包括水电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调度与需求计划,具体为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资金计划、进度计划、采购计划等。物流运作活动包括供应商的综合能力、订单的产生与跟踪、货物运输、库存配置、物资消耗等。调控活动流程是整个物流信息系统框架的支柱。整个调控活动中的计划指导水电工程的物资从采购到送货过程中的分配与调度,使物流运作活动有序的完成。

水利水电篇2

2.信息动态

3.黑河径流演变趋势及成因分析戴春霞

4.黑河流域祁连山区气象要素演变趋势分析汤贵仁,陈文雄

5.干旱区气候转型对玉龙喀什河洪水变化趋势影响李建成,庞春花

6.黑河流域水文站网现状及设站年限分析王学良,吴宜芳

7.黑河中游高崖站水沙特性分析冯治天,陈学林

8.玛纳斯河肯斯瓦特站洪水重现期分析文金凤

9.高台县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简析甘肃水利水电技术张爱萍

10.西南某水电站左岸坝头边坡变形分析王豪,林锋,李敏博

11.青羊沟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建筑物设计特点毛文俊

12.九甸峡水电站363kVGIS设备安装及试验杨方银

13.莲麓一、二级水电站水能设计特点胡小勇

14.红崖山灌区春小麦优化灌溉制度设计左芸

15.景电古浪灌区田间工程改建的必要性及方案探讨李晓云,祁兴川

16.引大入秦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及问题探讨王占朝

17.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算常见问题分析李怡平

18.RTK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探析丁永升

19.福清东壁岛垦区滞洪区节制闸设计与施工刘章琳

20.土钉支护在巴家咀泵站压力管道护坡工程中的应用慕亮君

21.隧洞工程施工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研究刘继英

2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兰渝铁路白家坡隧道中的应用傅才芝

23.引洮工程总干渠4#隧洞开挖及支护衬砌施工实践曹利俊

24.高寒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修建技术白军年

25.龙首二级(西流水)电站混凝土施工及冬季防护王家辉

26.莲麓二级(峡城)水电站施工导流方式选择钱鹤轩

27.促进甘肃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探讨叶红芳

28.从水土保持角度优化水电站弃渣场设计初探金毅

1.甘肃电投常乐电厂燃煤发电机组工程水资源论证胡清静,闵祥宇,唐颖丰,魏素娟,朱佳君

2.黄河上游泥沙级配变化规律分析马勇,张正萍,喇承芳

3.昌马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规律研究何爱红

4.梨园河肃南水文站单断沙关系分析盛殿爱

5.从渭河50a径流变化看天水市水资源的短缺徐林福

6.嘉陵江长丰河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伏巨鹏

7.疏勒河流域2008年水质现状及其保护措施探讨马慧芳

8.天水市渭河生态保护研究与对策谢三成

9.玉门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成因及治理对策段志俊

10.水库扩建中坝肩条形山加固处理李贤锋

11.南水北调中线漕河渡槽安全监测施工技术李峰,吴恒辉

12.水土保持淤地坝特性曲线绘制软件研发尚桢,贾兴义,张斌

13.以水泵工况首次启动向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蓄水方式探讨顾志坚

14.石门子水库大坝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李晓飞,毛德敏

15.水闸闸墩裂缝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孙国光

16.激光平地技术在土地平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张辉

17.绿洲灌区农作物水分生产力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殷录成,胡广录

18.甘肃雨水集蓄利用实践与发展初探张洁

19.甘肃中部干旱地区集雨水窖类型及效益分析王喜君

20.浅析高扬程提水灌区泵站节能降耗徐俊英

21.变频调速技术在水泵节能中的应用曾树人

22.宾网石笼护垫在护坡工程中的应用吴再法

23.蒸压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的应用戴维成

24.特别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抗冻性探讨李小白,王志臣

25.钢板桩防渗墙在横海水闸中的应用罗海燕

26.巴家咀水库溢洪道闸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田文辉

27.埋墙拉杆在景电一期管道镇墩补强外包混凝土中的应用宋承德

28.甘肃水利水电技术震损水窖维修方法关茂珍

29.梯田建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张彩

30.第八届全国微灌大会在甘肃酒泉召开汪栋

31.河道治理要取得综合效益必须调整治河思路唐兰姣

32.桥子水库群沙害治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王博

33.对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初步探讨李嘉楠

1.改革开放促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事业蓬勃发展——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改革开放30年发展侧记

2.水利勘测设计单位薪酬制度改革探讨冉守忠

3.渭源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查分析与解决对策余爱民

4.黑河水量调度业务处理与综合监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丁斌,任韶斐,魏永强,安东

5.信息之窗

6.黑河流域山溪性河流浮标系数比测试验研究盛殿爱,程建忠

7.白水江流域水文特征分析李计生

8.浅析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投资控制段生荣

9.浅析在建水利工程项目价差管理梁川

10.国电天水电厂防洪影响评价洪水分析张克成

11.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区合理水价的确定王波雷,陈亮,李红星

12.江源水电站水力机械优化设计及设备选择陶承军

13.莲麓二级水电站泄冲事故检修闸门设计徐汇

14.三维CAD在月牙肋钢岔管体型设计中的应用杨胜平

15.二维有限元在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渗流计算中的运用吴静茹

16.南阳渠总干3#洞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膨胀性围岩条件下变形受力分析及对策孔自珍

17.浅析景电灌区灌溉回归水运移对土地盐碱化的影响王燕

18.景电一期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地下水位控制与处理措施苏鹏

19.加强地下水管理实现民勤可持续发展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李渊

20.静宁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杨海江hHTTp://

21.临夏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李星海

22.高速公路建设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张学文

23.古浪县日光温室蔬菜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唐贵年

24.聚能管在渠道石质边坡爆破开挖中的应用刘海峰

25.预制构件在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吴海华

26.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在丁家峡水电站输水隧洞工程中的应用张东

27.渠道及渠系建筑物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与管理经验王建军

28.枹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输配水管道施工与质量控制高志伟

29.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弱基础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吴献昌

1.甘肃省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情况调查研究李龙,康永杰

2.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张掖提供水利保障陈学武

3.做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措施及思路牛生海

4.皋兰县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初步探讨王振宇

5.地下水库是西北地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王志强,韩文峰,谌文武,李雪峰

6.小海子水库溃坝事故分析及教训贾永勤,王嘉翔,文万祥

7.黄河上游青海境内水资源量计算评价卢寿德,王海龙,刘睿

8.红沙岗矿区水权转让的分析张言,牛最荣,孙星凡

9.酒泉市肃州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关颖燕

10.河西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对策马晶

11.西峰油田开发对董志塬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徐殿宏

12.扬水灌区更新改造项目的监理模式探讨王燕,徐存东,戴星亮

13.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设计闻晓莉

14.甘肃水利水电技术白泉门三级水电站洞内前池布置与设计徐平德

15.一种新型透水衬砌在南台子一级水电站尾水渠中的尝试张大雨

16.泵站10t电动单梁起重机更新改造实践王耀栋

17.渡槽伸缩缝处理改造工艺朱金祖

18.东河渠灌区渠道衬砌破坏原因及防治措施温续宝

19.景泰县五佛沿寺石窟渗水治理周正强

20.甘肃河西地区应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范仲林

21.信息之窗

水利水电篇3

1.1不重视设计方案的对比

方案对比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关键性工作之一。水利水电工程多是建立在江河之上,其施工难度比一般的建筑工程更高,国家对其建设的投入也更多,为了保证国家投资的有效性,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必须要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必须要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全面的论证,必须要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找出最全面、最准确、最合理、最科学的设计方案。但目前很多水利企业并未对这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只要求设计方案符合国家要求即可,并不对比选择最佳方案。

1.2设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设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平的关键因素,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子项目众多、专业复杂,需要各个专业的设计技术人员进行协商、沟通,方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水平。但是,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就会致使各专业的设计不能有效的衔接起来,最后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设计不完善、不科学。比如在管道设计方面,如果设计深度不足,就会致使物力、财力、人力的严重浪费,甚至还会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埋下安全隐患。这些现象都是现今很多水利企业存在的问题。

1.3设计过程中疏忽质量管理

首先,质量管理观念虚化。很多设计人员为了赶进度,不重视设计质量,将其置于设计速度”之后;其次,对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不够仔细,评审人员过少,评审标准不高,评审力度不足,评审态度不端正,评审过程过于模式化等,这些都会导致设计方案的评审质量下降,无法满足现今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要求;最后,方案的设计不够细致。方案不够细致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来说影响巨大,不仅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功能的完整性,同时还会降低其经济效益,浪费国家资源。目前很多水利企业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面的质量管理尚不完善,致使设计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2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平的途径

2.1落实设计前的实地勘测工作

优秀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是建立在对实地全面勘测基础上的,凡是脱离实际、照搬照抄、随意选择的设计方案都会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以及安全隐患。设计人员必须要在设计之前对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气候、交通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保资料收集的全面性。然后在对这些资料严格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以保证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

2.2重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的对比

一般来说,在水利水电工程方案的设计中,都会多设计出几套方案以供选择。通过对设计方案的投资成本、经济效益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分析,选择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这就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的对比工作。设计方案的对比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最优原则。在评比设计方案时,不能只考虑设计方案的优点或是缺点,而是必须要以实际为基础,从客观的角度对所有参选的设计方案一视同仁,公平对比,选择最优秀的设计方案;(2)标准原则。设计方案的对比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要保证所有参选的设计方案必须处于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3)重点原则。在设计方案对比的过程中,要坚持主次分明、轻重分明”的原则,比较时需参照不同的对比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对比,重点把握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2.3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设计质量的管理

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水平,关键是必须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设计质量的管理。(1)对于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而言,设计单位首先必须要端正设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如果设计人员不能在设计的全过程中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就必定会降低设计水平。由此可见,端正的工作态度是保证设计水平的基础;其次,设计单位要定期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提升其设计水平,让其有能力应付新时期不断变化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2)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管理而言,首先必须要坚持质量第一”的管理观念,要求所有设计人员必须要处理好设计速度与设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不得弃质量而只顾速度。其次,加强对设计方案评审的管理。评审标准必须要遵循国家的相关要求,评审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必须要达标,评审工作不得过于模式化。

3结束语

水利水电篇4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甘肃省水利厅

主办单位: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水利水电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度汛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度汛主要是指从工程开工到竣工期间对转堰和大坝拦洪能力和过水能力的检验,使建筑物不受洪水等威胁,保证工程顺利施工。施工度汛是保证跨年度施工的水利工程,在施工期间不受洪水侵害的预防措施。施工度汛主要根据施工区域历年洪水情况制定度汛措施,主要包括施工导流期的围堰度汛和后期坝体本身的拦洪度汛。围堰和坝体能否成功拦截洪水并安全度汛,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洪水是一种不确定的水文现象,人们目前对其认识不足,洪水的发生时间和水波运动比较复杂,难以对其进行精确预报。洪水是由洪级和洪度两方面决定的,洪级主要反应洪水的大小,洪度程度表示洪水的影响程度。但是洪水的突发性比较大,对于洪度和洪级往往难以及时确认。如果施工过程中度汛标准高,会加大费用投入,严重时会导致工程无法按进度实行;如果施工过程中度汛标准低,那么工程的实体遭受到洪水损毁的机率比较大,会导致工程返工,延误工期,严重时会损害下游的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如何制定施工度汛是非常重要的,就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度汛方案主要包括建筑物、坝体度汛断面和坝体泄洪等设施的规划。度汛影响的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施工安全、下游居民的人身安全。

1施工度汛分类

1.1根据上游水库情况分类

当上游没有建立水库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初期要依靠围堰进行洪水的抵抗和预防,即围堰挡水度汛。围堰挡水度汛使围堰建设标准提高、投资大,工期长。当上游有水库时,水利水电工程可依靠水库的拦蓄洪水消减施工期洪峰的影响,即上游控泄围堰度汛。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度汛中围堰设计的标准可低于一般标准,投资可减少。在汛期上游水库的高度可以配合下游工程施工情况,以完成下游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度汛的根本。

1.2根据施工情况分类

根据施工情况可以将施工度汛分为两类,一是初期围堰度汛;二是中后期围堰度汛。初期围堰度汛是指无论是过水围堰还是非过水围堰都要设计洪水标准,并制定预防措施。当遇到洪水超过设计标准时,可采用临时度汛措施。度汛措施主要有针对不过水围堰进行的堰顶加高,目的是提高围堰的挡水能力;针对混凝土围堰,设计时一般可以允许堰顶过水;设置泄洪通道,以增加工程的泄洪能力。中后期的度汛主要是由大坝永久建筑物进行承担,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性质、建筑物的布置和水坝类型进行施工设计。

1.3根据坝型分类

根据坝型不同可以将施工度汛分为混凝土坝度汛和土石度汛。一般在坝体缺口高程较低时,对建筑物不会造成破坏实行混凝土度汛;当坝体缺口较高,对坝面会产生压力,对下游的建筑物可能造成破坏时,针对不同情况在进行不同土石度汛。土石度汛的工程量一般都比较大,在建设时采用临时断面进行拦水处理,但是有时也难以达到拦洪的高度,所以需要进行临时过水。

2工程度汛标准

当坝体高程超过围堰高程时,在进入后期导流时需要由坝体来进行洪水拦挡,临时度汛的标准主要根据坝型进行设计。当导流建筑物被封堵后,永久建筑物又没有设计泄洪能力,那么坝体的度汛标准需要根据坝体的施工和运行质量进行设计。

3度汛风险量化设计模型

度汛风险量化模型主要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为工程方案设计、选择和正常施工做决策依据。

3.1调洪计算原理

度汛风险计算主要目的是找出防洪的最高标准,以保证洪水进入水库后可以满足防洪的度汛高程。当洪水入库后,运动流量是不稳定的,水库沿程的水位、水速等随时会发生变化,所以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设计,按照逐段进行洪水演算,这种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实际中采用回水曲线法和近似法进行模型设计。

3.2度汛模型的发展

针对度汛风险模型比较难建立的情况,提出了风险率型,在这个模型中主要考虑洪水经过的不确定性,按照实际流量资料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预测,那么结果也不理想,传导到高投资或高损失率。之后又研究出分割多目标风险法,结合分割概率得出多种函数,将这些函数运用到风险模型中以为决策做依据。这种只考虑水文情况的度汛模型因考虑的因素单一,也很难适应实际的度汛情况。这两种风险分析方法较全面的考虑了水文和水力因素,得到了导流标准风险数据,但是因其主要考虑上游建筑物高程因素,所以使整个施工过程导流方案不同。

4研究趋势

度汛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水文、水力等一些随机参数的统计和量化上要加强研究,特别是对概率小的风险定量进行预防。一是要根据洪水的洪级和洪度进行风险考虑,同时结合水文、坝体建筑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计划和进度、上游水库控洪能力进行水利水电施工度汛的设计。由于洪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洪级和洪度是对洪水进行量化的唯一标准。二是施工度汛要实现在线响应机制,因为洪水的发生时间和地点难以进行正常预测,属于随机性发生,所以要重点研究超标洪水的预防。

参考文献

[1]谢小平,黄强,徐晨光,等.公伯峡水电站施工度汛方案风险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5,24(06):6-8,29.

水利水电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引言:我国水资源的蕴藏总量比较丰富(2.71万亿m3),占世界第五位。但由于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蕴藏量仅2700m3/人,相当全世界人均数的1/4。故按人均而言,我国水资源储量是比较贫乏的。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总蕴藏量达6.76亿kW,可开发容量为3.78亿kW。当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带动各行各业正在以雷霆万钧、势如破竹之势走向现代化,已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新时期。但随着国民经济的急剧增长及工农业的发展,城乡用水及水电的供应时有供不应求的现象,近年来更趋严重。

一、水利水电的发展

水利水电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电网,一般电网由水电和火电等组成,因水电具有较好的调峰性能,可改善电网输电质量,而当某些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殆尽,水电不能与火电同步增长,水电所占比重低下时(

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作为水电的补充,抽水蓄能电站的兴起,使水电重新步入了新的境界。虽然已无新的水能资源供开发,但可利用电力系统低谷电能,通过抽水蓄能储存转换在尖峰时发电,这样蓄能运行使水利水电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近十余年来我国已建和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约近2000万kW。

二、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1水利水电发展往往受限于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火电受限于矿石资源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核电无调峰能力,而可再生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既不稳定又有间歇性。电源发展受阻时,如考虑蓄能运行后,具有储存转换、更新利用、以丰补歉、循环再生的特殊功能。常用的有可逆式发电-抽水机组、抽水泵、压缩空气等蓄能设施,按我国目前发展情况以抽水蓄能为主。

2可再生新能源和水电火电发展都离不开其他资源和行业的相互支持、共同提高。蓄能运行使电网中低谷时剩余电能转换成尖峰时的宝贵电能。实质上其作用相当于使电网中日益增长的、如不用反会带来负面影响的剩余电能转换成为可再次利用的电能,和再生能源一样,再次使用。

3水电因受水能资源的限制不能与火电等同步增长,制约了水电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水电虽不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已建的水利水电枢纽可以年复一年地持续运行下去,水利水电发展迅速,已建成水电装机容量已逾1亿kW,为世界之冠。水电不足之处:

(1)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往往(或有时)为了水资源紧张,只让在供水或灌溉时发电,其他时间不允许发电。这就是常说的"以水定电",对电力系统极为不利。

(2)目前某些地区水电资源极其贫乏或已开发殆尽,再大量修建新的水电站受到限制。这形成水电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一个不足之处。

(3)一般认为水电还存在另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水电有时免不了要修建水库,造成不小的淹没和移民,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总之水利水电的可持续性是肯定的。

上述三项不足之处是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应尽量设法解决或将影响减至最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立在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仅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还要谋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我国水利水电开发特点和前景

1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青藏和云贵高原为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流域面积大(前三者为180万,75万,44万km2),源远流长、水系集中、集雨面积大、河床坡陡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是十分有利的。

2淮河、海滦河。分别位于黄河南北,它们的流域面积均接近32万km2,次于上述大江大河。人均年水量很小,分别为630m3和280m3,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是:水系分散,坝址以上源近流短、集雨面积小,河床坡缓,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极为贫乏(理论蕴藏量仅分别为144万kW和264万kW,实际可供开发容量更低,来水量丰枯悬殊,校核洪峰极高,导致工程泄洪规模增大,投资较高。

3西北黄河支流和内陆河流域。前者地处北方,年降水464mm,因干旱等原因,径流深仅88mm,支流泾、洛、渭、大通河等源近流短,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较少。

4其余东北、东南沿海、西南国际河流等。东北松花江、辽河等年水资源总量约1900亿m3。径流深约130mm,其水资源条件优于淮河、海河流域。

四、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应大力并优先修建开发条件和控制性能良好的大型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如继续完成在建或拟建的长江三峡、溪洛渡、向家坝、构皮滩、瀑布沟,黄河古贤、大柳树、珠江龙滩、澜沧江小湾、糯扎渡等。

2积极发展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这类工程的优点是工期短、见效快,易于发挥各方积极性,可由地方或各方集资兴建。

3跨流域引水,跨地区送电。有些地区水资源缺乏,而开发条件又差,如华北及沿海区域一些较好的点子大都已建成,对开展跨地区引水和跨地区送电应予以考虑。

4江河入海口水域的开发利用。在积极进行江河上、中、下游开发的同时,还应对入海口包括附近滩涂、岛屿利用水下地形修建较长的挡潮闸坝以围海造地并拦蓄海水,对江河海口的开发利用,效益是很显著的。

5江河上游河源段的开发利用是又一个新的开发空间。河源段集雨面积一般很小,只能修建小型或中型水利水电枢纽。

6相应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在我国西部目前似尚不感迫切,但在目前规划设计时,亦应予以考虑。水利水电(指常规水电)可以进行调峰,但当水电调峰容量不能满足需要时,一般应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系统低谷剩余电量抽水,峰荷时发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在走向现代化大好形势下,水利水电进展迅速,再过一段时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似将濒临饱和,如果我们一直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水利水电和相关资源可相互转换循环再生并得到更全面的开发利用,将有利于我国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家铮,和谐社会和抽水蓄能[C]//积极推进我国抽水蓄能发展高层论坛,北京,2006

[2]杜祥豌,黄其励.我国再生能源战略研究[R].中国工程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