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秋季养生知识范例(3篇)

发布人:其他 发布时间:2024-03-06

秋季养生知识范文

和任煜一样,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学院49名学生都参加了“秋去春回、工学交替”的实践,这是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该校路桥工程学院院长唐杰军告诉记者,路桥工程技术专业因其专业特性,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南方地区的气候有春季多雨,秋季干爽的特点,在湖南,绝大部分路桥施工项目都在秋季全面开工,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且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为此,路桥工程学院针对“理论+实践”的专业培养要求,创新性地设立了“秋去春回、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教学内容理实交替,教学场地校企交替,教学时间季节交替”。

在“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里,学生第一学年完成跨职业学习领域和职业基础学习领域内容的学习。第二学年上学期到施工单位,先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然后进行定岗实习,从事道路及桥梁的施工、测量及材料试验。第二学年下学期返校系统学习专业内容。在初步具备了道路桥梁现场施工能力后,第三学年上学期到施工现场,在现场施工人员的指导下学会按图施工,经过一个秋天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处理现场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第三学年下学期再返校完成职业拓展领域内容的学习。

与此同时,该校路桥工程学院还根据交通土建行业的发展和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位能力要求与素质、知识结构关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了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行动导向理论为依据,基于路桥人员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过程,创建了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秋季养生知识范文

一、求平衡

这里指的求平衡,既可理解为传统饮食养生理论的阴阳平衡,也可理解为现代营养学的膳食平衡,两者基本上是一个意思。

所谓阴阳平衡,是指人体应该均衡摄取补阴与补阳的食物。羊肉、鸡肉、牛肉、狗肉、韭菜等补阳食物,可以温中益气、补精填髓;鸭肉、甲鱼、乌贼、黑木耳等补阴食物,可以滋阴养血、健脾益肺。如果秋冬大势补阳,而忽略补阴,会造成的虚损。

膳食平衡,是指人体应该均衡摄取碱性食物与酸性食物。大多数动物性食物是酸性的,大多数植物性食物是碱性的,膳食平衡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肉蔬平衡。秋冬时节,肉多而菜少,若不在膳食中有意识地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很容易造成维生素及纤维素的缺乏。

以前,人们强调秋冬季应摄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这与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热量摄入不足有关,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有较强的饱腹感,又能提供人体御寒的热量,当然应属首选。而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一年四季中高脂肪及高蛋白的摄入量都不低;因过多摄取脂肪而造成高脂血症,因过多摄入高蛋白食物而引起痛风等,已经很常见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强调秋冬季增加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这里所指的平衡,不是说每一餐都要平衡,只是在一段时间里达到平衡就可以了。总而言之,秋冬季的饮食养生应该更趋向于补阴,注重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纤维素的补充,不要气温一下降,就一味选择补阳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二、慎药补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中医认为,冬天是饮食进补的最好时机,因为在冬天,人的消化与吸收能力高于其他季节。

虽然进补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养生观念,但是对于如何进补大多数人却不甚了解,以为吃点好的,放些中药材就是进补了。一方面,人们对于药材的知识非常有限,既不十分了解它的功效,也不了解它的危害。另一方面,人们又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究竟是阴虚还是阳虚,只凭着一些粗浅的、似是而非的医药知识,就敢把这些药材放进自己的饭碗,实在是有些冒险。事实上,只要是药材,就有它特定的功用,用得对,可以祛病、养生;用得不对,可能有害健康。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盲目进补、滥用药材,结果适得其反,甚至送了自己性命的例子。早先,唐太宗李世民的死亡就是因为滥用补药所致。而今,很多孩子的早熟也与滥用补品有关。因此,在选择药补时要慎重,最好选一些比较平和的药材,如西洋参、甘草等。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药补,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忌过辣

从现在的饮食市场来看,四川菜,尤其是火锅很受人们的欢迎。到了冬天,往往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秋季养生知识范文篇3

秋季是从立秋至立冬三个月。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

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剧。因此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应贯彻“少辛多酸”的原则。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味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以平肺气,增酸以助肝气,以防肺气太过胜肝,使肝气郁结。可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菠萝、香蕉、银耳、乳品等柔润食物;也可食用人参、沙参、麦冬、川贝、杏仁、胖大海、冬虫夏草等益气滋阴、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药制作的药膳。

在秋季,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颐养胃气。如过食寒凉之晶或生冷、不洁瓜果,会导致温热内蕴,毒滞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故有“秋瓜坏肚”之民谚,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

由于从炎夏转入凉秋,人常常觉得比较舒服,由于苦夏而致的身体消瘦也渐渐地恢复,胃口和精神的转好,使秋季成了一个最佳的进补季节。在进补中平补,这是根据秋季气候凉爽,阴阳相对平衡而提出的一种进补法则。所谓平补,就是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晶,都是平补之晶。另外,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肺易被燥所伤,进补时还应当注意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采取平补、润补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养阴润肺的目的。

补肺润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软、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一方面,这样可以直接补充人体的水分,以防止口唇开裂等气候干燥对人所产生的直接伤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食物或药物补养肺阴,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影响,产生疾病。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既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养生抗衰的重要内容。总之,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食物进补取材方便,虽有四气五味之分,但毕竟作用力相对较弱,食用时只要对症选用,不仅效果较为明显,一般也不会出现什么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