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长期卧床老人护理要点范例(3篇)

发布人:转载 发布时间:2024-05-15

长期卧床老人护理要点范文

1病情观察及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支气管炎等。一旦受到外伤,不但机体防御机能受到破坏,引起病理变化,而且容易引起其他的组织器官连锁性病变,如诱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因此,要多巡视患者,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且操作时动作轻柔,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协助抢救。

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1防上便秘的发生

由于活动受限,肠道蠕动减弱,排便姿势、习惯、环境的改变,易并发便秘。便秘对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将带来危险后果,因此护士应指导病入合理膳食,并注意病人饮食的质和量。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保持情绪舒畅,做好病人的安慰和解释工作,去除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以利大便通畅,并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2加强病情观察

由于老年人反应差,发病前症状不明显,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前驱症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2.3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

鼓励患者咳漱,咳痰,深呼吸,多做扩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在协助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痰液粘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注意保暖,以防感冒。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空气新鲜。

2.4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做好会阴部的清洗工作。多饮水增加尿量,及时排空尿液。行导尿术的病人,按留置尿管的护理常规护理。

2.5防止心衰的发生

注意静脉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观察心衰早期症状及体征,如听诊肺部有细小水泡音,应严密控制入量与出量的平衡,注意心率及心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回报医生给予处理。

2.6压疮的护理(由于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加为之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长期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机能易发褥疮)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并在易患压疮部位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垫海绵圈。协助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回液循环。

2.7骨延迟愈合的预防

骨折后,老年人需要补充钙质,家属可以给老人添加牛奶,虾米,鱼,骨头汤,芝麻等含钙较多食物,让他们多晒太阳。(给予患者高钙饮食)可同时应用适量维生素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3功能练习

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可活动健康肢体,伤肢肌肉作等长收缩运动以及足趾的收缩运动.3周以后可以做伤肢的关节运动,以利于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变形,在指导老年人做康复运动时需有耐心,循序渐进,感觉疼痛和疲劳时,及时调整休息.离床活动时要有专人扶助,注意安全,防止跌倒,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

4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因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环境,文化修养及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存在差异.老年卧床病人常出现孤独,疑心重重,焦虑,恐惧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式。

4.1一些老年卧床病人由于生活单调,枯燥,子女工作繁忙或远离,身体等因素而感到孤独,不安,作为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接触,交谈,交谈语调要轻而柔和,语速要慢,使病人感到温暖,以消除其不安和孤独感。

4.2老年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对吃药,打针及各种检查疑心重重担心吃错药,打错针,所以在给病人做治疗时,有必要做一些解释工作,减少病人猜疑,赢得病人的信任,从而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

长期卧床老人护理要点范文篇2

关键词: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干预措施

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对长期卧床患者极易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还会加重病情,对患者心理产生极坏的影响,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2]。为了更好地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此次抽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90例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压疮预防干预措施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干预措施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90例,其中男58例,女3例,年龄44~89岁,平均年龄66.1岁,平均住院时间163d。观察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68.7岁,平均住院时间162d;对照组45例中,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9岁,平均住院时间164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情况下参加本次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预防干预措施。①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评估,责任护士按照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危险因素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身体状况、精神状况、活动能力、灵活程度、失禁情况[3]。②按照预防压疮流程28项及压疮发生危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4],重点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及减压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做到勤翻身、勤檫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1]的同时;建立预防压疮翻身卡,白天1~2h翻身1次,晚间3h翻身一次,仔细检查皮肤情况,必要时增加翻身次数;改变时将患者抬起移位,翻身避免推,拉,托等动作,注意遮盖暴露的身体,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侧卧位时将患者侧倾30°,并用软枕支撑背部[5];半卧位时将床铺倾45°,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剪切力造成组织内毛细血管供血中断,使皮肤完整受损[6]。改变后给患者叩背、活动四肢、对于骨骼突起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放置软枕并使用减压装置,如气垫床等。②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度适易,及时给患者清洁皮肤,协助患者排便,使患者保持干净卫生;③加强营养,增加皮肤抵抗力,为患者制定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调动患者的积极心态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1.3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45例患者中发生压疮4例,压疮发生率为8.89%;对照组45例患者中发生压疮13例,压疮发生率为28.89%,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见表1。

3讨论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1/3的护理专家表明[7]:即使有无限的护理资源,1/5的压疮仍不可防,一旦发生压疮会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对患者生活、精神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如何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一直以来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目标之一.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预防干预措施,首先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量身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护理过程中重点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及减压护理,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也是积极因素之一。本研究显示:对长期卧床患者给予综合预防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田玉凤,沈曙红.临床护理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11:69.

[2]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1-112.

[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96.

[4]蒋琪霞,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3.

[5]王泠.褥疮的管理(二)[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63.

长期卧床老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骨科病人;卧床;便秘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39-01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因较为复杂,骨科卧床患者由于创伤打击大,卧床时间长,伤口疼痛等原因,导致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多数患者会出现便秘,长期便秘不仅让人很难受,生活质量下降,更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便秘会诱发痔疮、肛裂,损害肝功能,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这些危害都是极为可怕的。笔者在骨科长期工作中探索骨科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成效。

1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

骨折病人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和对预后担心,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

骨折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尤其是脊椎骨折、骨盆骨折病人,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及水分较少,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动。

骨折后的老年人较易发生便秘。老年人牙齿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细饮食,因而缺少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使结肠运转粪便的时间延长;加之老年人肠肌收缩力普遍下降,提肛肌和括约肌松弛无力,造成粪便嵌塞在直肠窝内而成便秘。

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正常人多采用蹲姿,利用重力和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骨盆骨折及脊柱骨折的病人,因病情的需要,不能适应在床上平卧使用便盆排便,以致便秘。

环境的改变:有的病人在感觉到有便意的时候,因害怕大便的臭气会弥漫于整个病房,引起他人满,强将大便忍了回去。时间长了,大便的水份会被大肠重吸收,从而变得干燥,继而引发排便困难。

2护理方法

2.1加强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卧床病人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肠蠕动减弱者要暂禁饮食。指导患者每天早上起来可空腹喝温水冲的一勺蜂蜜加一勺陈醋水、蜂蜜对肠道有作用,陈醋帮助消化,有利于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全天都应多饮凉开水以助润肠通便。饮食应该增加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粗质蔬菜和水果,如大蕉、火龙果、芹菜、地瓜等。禁止食用酒、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品。

2.2适当运动: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利用床上吊环锻炼身体;教会其做提肛收腹运动;顺肠蠕动方向行腹部环形按摩;做腹部热敷(注意防止烫伤)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不管当时有无便意,能不能排出大便),有便意时不要忍,马上给予便盆大便,这样有利于形成正常排便的条件反射。

2.3单侧下肢骨折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坐便器在床旁大便,期间注意避免患肢负重。

2.4保持心情舒畅,尽情开怀地大笑,大笑时,震动肚皮,有利于防止一、二天内的便秘。这对肠子有按摩作用,能帮助消化,且能缓解压力与紧张;为消除顾虑,在排便时,为患者提供隐蔽的环境,如拉上屏风,防止干扰,及时的通风换气。

2.5对于3天未排便的病人,护士可戴上手套,在食指处涂上石蜡油,插入病人,转动2周,从而刺激肛管,引起排便;或服用一些缓泻药物,我科临床常用的有果导片、麻仁软胶囊、乳果糖、开塞露等。超过5天无大便者,可给予液体石蜡油+甘露醇灌肠,方法是用注射器吸取20%甘露醇50ml、消毒液体石蜡油50ml,作为灌肠液,连接一次性吸痰管做肛管,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用石蜡油吸痰管,插入15~20cm,缓慢灌入灌肠液,嘱其20~30分钟后排便。此方法既能软化大便,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且一次性吸痰管较为细软,减轻插管时引起的不适,方法更为简单、安全。

3小结

通过对骨科卧床病人中的便秘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和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骨科长期卧床病人引发的便秘,不仅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疾病康复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全过程地认识问题,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的护理认识、护理技能,提高了患者对我们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亚芳,陈淑娟,何岩.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