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品管圈;外科术后;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预防效果
坠积性肺炎所指的是由于长期卧床造成的呼吸道分泌物淤积在小气管中造成的疾病,由于病情特点为细菌的增长提供了很好的培养基,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该病主要发病人群为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因此,在临床中为外科手术治疗后卧床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重要临床意义[2]。本文中,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外科手术后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的作用,得到良好的成效,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纳入标准为:①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治疗,卧床时间为3个月以上;②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患者的排除标准为:①出入院期间有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肺部感染患者;②排除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3]。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在47~82岁,平均(58.4±7.2)岁。对照组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在45~86岁,平均(59.4±7.1)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坠积性肺炎的诊断标准①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与咳痰;②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上升、中性粒细胞增高;③痰液培养结果呈阳性;④X线片检查结果提示肺下叶有不规则的高密度影[4]。
1.3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基础护理、环境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研究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召集科室中的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品管圈会议,根据外科手术后卧床治疗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活动计划。具体方法如下:
1.3.1成立品管圈小组,遵循自愿的原则成立品管圈护理小组,推选出圈长1名,由护士长担任品管圈的辅导员;通过主题评价法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选定的主题为"降低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制定本次活动计划并对现状进行把握。
1.3.2针对活动主题进行鱼骨图解析找出真因,并进行对策拟定及解决实施,确定品管圈的活动重点在于呼吸训练、促进排痰以及湿化气道[5]。
1.3.3活动实施:①呼吸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与咳嗽。与此同时,进行腹式呼吸锻炼,采取仰卧位,在深呼吸的时候指导患者将腹部鼓起、呼气的时候回缩腹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治疗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②气道湿化:对于痰液难抽无法自行排出的进行气道湿化处理,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氨溴索进行气道湿化处理,促进痰液排出[6]。③促进排痰:通过提问引导促进患者排痰,定时进行叩背处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不能够自行咳嗽的患者进行吸痰处理。④加强口腔护理:每天定时对口腔进行清洁和消毒,预防由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感染的出现能够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⑤心理护理: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大多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将室内温度调节在22~24℃,减少受凉的可能性[7]。
1.4评价指标①坠积性肺炎发生率;②肺部功能:在患者入院期间以及出院之前对肺功能进行评价,指标有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③护理满意度,主要调查项目有护理人员的态度、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护理过程中问题的处理结果等。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非常满意、89~70分为满意、69分及以下的患者评价为不满意[8]。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21.0软件血软件实施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使用百分比(%)以及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χ2值/t值检验。以P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对比研究组4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有17例,未发生的有27例,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为38.64%;对照组44例患者住院过程中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有26例,未发生的有18例,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为59.09%。对比两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对比①FEV1水平:研究组44例患者护理前后的FEV1水平分别为(37.5±3.7)%和(47.3±4.1)%;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分别为(38.1±3.9)%和(41.0±4.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44例患者中对本次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有27例、满意患者15例、不满意的患者2例,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者中对本次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有21例、满意患者14例、不满意的患者9例,护理满意度为79.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临床中常见的护理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的效率与质量。有研究者表示,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治疗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本文中,对研究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计划,最终结果提示患者研究组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航,张玲.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29-1330.
[2]隋冰冰.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14-1415.
[3]袁媛,阎妍.ICU坠积性肺炎患者经口咽通气道声门下吸痰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4:355-357.
[4]谢轶.强化口腔护理预防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0:3403-3404,3420.
[5]孙玉花,李铁军.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5):796-797.
[6]吴晓,冯慧霞,刘霞,等.品管圈对内科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2):138-141.
[7]孙里,高雅琨.品管圈活动降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539-540.
[8]张俊,凌慧芬.品管圈在提高卧床患者生活护理落实率及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4):100-101.
【关键词】油菜籽垫褥疮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71―02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从其发病原因角度考虑的,目前世界上公认持续性压力是产生褥疮的最主要原因。相关资料表明,长期卧床者50%以上不是死于其原发病,而是死于褥疮导致的严重感染。褥疮一旦形成,轻则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疾病的治疗;重则可继发感染,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预防褥疮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一旦得了褥疮就很难治愈,而且对病人来说很痛苦,预防褥疮除了翻身等常规护理外,还可以借助一些特制的垫子,目前市场上防褥疮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气垫,使用气垫仍需两小时翻身一次,比较便宜,但效果一般,而且比较费电,容易坏,国外用的比较多的是医用羊皮垫,可以8―10小时翻身一次,但价格比较贵,在中小城市很难买到。我科是基层医院的神经内科,多年来,在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过程中使用油菜籽垫预防褥疮,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如何应用油菜籽垫预防褥疮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脑血管意外患者150人,其中肢体瘫痪卧床患者62人,平均住院卧床天数是50天,大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护理这些患者的过程中,我科使用自创自制的油菜籽垫预防褥疮,取得很好效果,无一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褥疮。
2制作和使用方法
用纯棉床单或棉布缝制一长2米,宽1米的长方形袋子,选用无杂质的普通油菜籽100斤左右,装入袋子中,封口,将油菜籽袋似褥子样平铺在床垫上,并用双手均匀的摊平油菜籽,要求厚度大约是5―6cm.。再在垫子上铺上床单即可,床单不可铺多层或过厚,以免影响效果,也可根据需要缝制较小的,仅供局部使用的垫子。
3优点
价廉,多数患者能接受,吸潮防湿,干爽清洁,冬暖夏凉,具有透气性能好等优点,并且随着患者肢体活动或翻身时,油菜籽自然攒动,起到轻微按摩作用。同时有防止静电,舒缓压力等保健作用。使用后对患者单位面积的体重压力可以减少50%以上。长期卧这种床垫后,全身皮肤完好,无一例褥疮发生,通过临床试验证明,这是预防褥疮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4褥疮的预防
4.1首先应更换:使用油菜籽垫子后,翻身时间可适当延长,白天2―3小时翻身一次,夜间4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动作要轻,避免拖、拉、推的动作。正常人即使每天较长时间卧床也不会发生褥疮,卧床病人之所以容易发生褥疮,与病人长时间没有改变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制定具体的翻身计划以定时翻身很重要。
4.2第二是局部按摩。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在翻身时应给予一定的按摩,尤其是发现受压皮肤出现硬结时,要在减压的同时给予50%酒精局部按摩。按摩时不要用手指,要用手掌的大、小鱼际肌(即拇指和小指下方的两块肌肉),注意不要和按摩处的皮肤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每个部位每次按摩3-5分钟。
4.3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防止皮肤受到污物的刺激,如有大小便污染时,必须随时进行清洗和更换尿垫,以保护皮肤免受刺激。床铺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被服污染要及时更换。
4.4增加营养的摄入长期卧床者或病重者,应注意全身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多进食,不能自理者应及时、按时喂水、喂食,加强饮食护理,以增强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总之,长期卧床患者要减少并发症,预防是关键,护理人员要做到六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按摩,护理褥疮的过程中,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全身营养。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只要用心细致的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同时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预防工作。护理人员要认识到做好褥疮预防工作不仅是对备受身心困扰的瘫痪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关怀,对病人人格的尊重,也是护理人员伦理道德和良好素质的体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骨折;健康教育
实施前的评估通过与病人沟通收集资料分析病人状况、病情、病人实际情况,以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实施方式与时期护患间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是入院后23天病人容易接受的方法是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教育而希望家属参与学习。
1实施内容
对疾病的认识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病情适时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一律,知道其了解疾病的转归(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介绍同种病例康复病例,可让康复者与病人直接交谈,消除不健康的意识,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合理用药对需要用药物治疗的病人,应该向病人讲解药物的用法、剂量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合理用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以达增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同时用于房病人乱用土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计划,延长病情。
饮食指导让病人明白合理饮食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进行正确指导,经常知道病人做好饮食调整,减少卧床病人腹胀及便秘的发生,多饮白开水,减少输尿管和膀胱结石的可能。
2预防并发症
2.1预防压疮骨折病人(如脊柱骨折、下肢骨折、骨盆骨折等)长期卧床、制动、卧硬板床、使用牵引架、石膏固定等,极易发生压疮,应建立皮肤护理卡,每2小时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处及骨隆突处,促进血循环,责任护士操作后签名,班班交接,保持连续性,避免物理性刺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防止便器损伤皮肤等,并教会病人及家属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
2.2预防肺部感染长期卧床病人尤其是老年人要定时叩背,叫会病人有效的咳嗽、排痰,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3预防泌尿系感染骨折病人最易放生泌尿系感染,应嘱咐病人多饮水,不要因排便不方便而限制饮水,女病人每次便后用问谁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洁净,减少细菌入侵机会。
2.4卧位正确的卧位是骨科护理的基础,如股骨颈骨折的病人保守治疗时应平卧位,换肢行皮牵引(或骨牵引),外展15°中立位,不可外旋,为防止外旋,可穿“丁”字鞋固定,并做到不侧卧,不屈脚等。不正确的卧位如外旋可致“八字脚”侧卧使牵引无效,骨折处错位等,故卧位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预后。
2.5功能锻炼分早期床上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向家属及病人说明功能锻炼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并教会其功能锻炼的方法、运动量、开始时间等,正确的功能锻炼能预防废用性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等并发症,功能锻炼的关键是护士要教会病人锻炼的方法、运动量、开始时间、具体锻炼部位等,并鼓励病人要持之以恒。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