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绿色室内设计案例范例(3篇)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4-08-11

绿色室内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LEED;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LEED和绿色建筑是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建筑方式,LEED的设计方法主要是用于建造绿色建筑的工程项目中。保证绿色建筑的设计质量是整个绿色建筑项目的重要环节。下文将对LEED和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LEED和绿色建筑的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全球资源的紧张,可持续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建筑的大势所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从199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相继开发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日本的CASBEE、德国的生态导则LNB、澳大利亚的NABERS、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等。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仅可以作为衡量绿色建筑的工具,同时也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USGreenBuildingCouncil)开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从1998年推出的LEED1.0版本到2009年4月的LEED2009版本(LEEDV3.0),10多年来,LEED经过了不断自我完善,至今已发展成为了国际上运作较为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一。

三、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节能设计应从以下几方法考虑:总体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设备设计。

1、总体规划设计

(一)建筑选址建筑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上,为建筑争取日照创造必要条件。

(二)建筑布局合理利用建筑楼群的特征,充分结合特定地点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的特征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我的行为特点等。

(三)环保概念体现对建筑物进行绿化时,应充分考虑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和生物的多样性、植被的生态效应等因素。

2、建筑单体设计

(一)外窗

门窗节能中,改善窗户保温效果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普通外窗的能耗远远大于外墙,提高门窗制作质量,减少冷风渗透等。注意使用隔热条。

(二)屋顶和外墙

传统的外墙围护由单一材料组成,其热工性能指标已经不能满足节能建筑的要求。复合墙体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不同性能,来达到节能建筑所要求的围护墙体的热工作性能指标。

3、建筑设备节能

(一)空调,家用空调选用节能型,空调器的安装位置不宜受到太阳直射。不设定过低的室温,经常清洗。采用热泵技术。同时满足夏季制冷与冬季取暖的需要。

(二)电气,尽量充分利用自然光,采用高效照明光源及灯具。

(三)卫生器具,尽可能采用节能节水型的卫生器具。

四、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滞后

一些建设者(甲方)对绿色建筑理念缺乏深入了解,等到了施工图阶段才会考虑聘请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制定绿色建筑技术方案,对设计方案的修改也只能是以打补丁的形式出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与建筑的冲突,并且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例如绿色建筑对室内采光,室内外通风,综合能耗等有定量要求,如在施工图阶段才进行模拟分析,一旦发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可能需进行较

大改动,甚至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本体设计有要求,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也同样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内容,部分关注点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就需考虑,如场址的选择,场地生态的保护,场地内旧建筑的利用,场地内以及周边的物理环境,建筑周边的交通,与周边建筑的设施共享情况,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下空间的利用等。但因为在项目前期无绿色建筑设计指导人员的介入,此部分因素无法进行合理优化。

2、设计团队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很多绿色建筑技术属于综合性技术,需要多专业以及相关的技术厂家配合设计。例如场地内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如果要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则需要对场地内的雨水收集量和利用量进行用水平衡分析,这就需要景观专业给排水专业提供景观用水数据,同时需要雨水设施厂家给予技术支持。但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建造流程中,景观专业以及设备厂家的介入往往已经到了施工图设计后期"这对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合理设计造成了一定影响。

3、设计团队对绿色建筑理念模糊,职责不明确

现在很多绿色建筑项目中,设计人员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理解有限,且并未意识到自己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职责,而是仅仅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要求放入设计图纸中,缺乏主动设计意识"例如,在最初方案设计时,建筑师多是以建筑美学和功能作为设计目标进行设计,提交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审核,如存在不满足(绿标)条文的情况,则按照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建议进行方案调整,并未在方案设计之初将自然资源、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融入建筑设计中,更缺乏对被动技术的利用意识和对潜在适宜技术的估。

五、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

1、环境评估与能耗分析

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选址以及城市开发改造、褐地再开发需要规划师、生态学家、环境工程师、土木工程师和相近专业的专家进行综合环境评价。

建筑能耗中包括了空调、采暖、照明、办公设备。不同的建筑形式、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因素都会造成各部分能耗的不同,影响到总能耗。因此,能耗分析可以指导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节能。这项工作由于计算工作量太大,必须采用先进的软件;辅以CFD模拟,指导建筑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节能建筑。

2、充分使用自然资源,节约使用能源

ASHRAE/IESNA和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中,对不同地区的建筑能耗均有最低的能耗指标的限值。绿色建筑必须满足这一标准。

优化能源利用,使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热水供暖、地源热泵,高温太阳能和屋顶光伏发电、地热、生物沼气等。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产品。同样能效比的产品,质量轻的产品节省设备制造的原材料消耗,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和运输能耗,优化寿命周期的经济性能。

能源储备技术、变频技术都属于节能措施,因地制宜采用夜间通风技术、蒸发冷却技术、免费冷却技术。空调热回收和淋浴水热回收,都是节能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一部分。

3、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高水平控制技术

绿色建筑是满足人员居住的,必须首先满足住户舒适、健康的需求,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是保证室内舒适度和住户健康的首要条件。美国ASHRAE55-1992以及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对建筑新风量和污染物浓度都有详细的规定,绿色建筑不但要达到还要高于标准要求。例如LEED标准规定:禁止室内吸烟、室内二氧化碳监测、采取有效通风措施、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检测、使用低有害物排放的装饰材料、室内化学及污染源控制、室内热舒适的控制、室内自然采光及室内景观等。

六、结束语

总之,在整个LEED和绿色建筑的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设计的规范性,使整个LEED和绿色建筑设计过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姜涌.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以CASBEE、LEED、GOBAS为例[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11,04:29-33.

[2]张神树.LEED和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J].世界建筑,2013,04:110-112.

[3]李涛,刘丛红.LEED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构体系对比研究[J].建筑学报,2011,03:75-78.

绿色室内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低碳绿色;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手段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低碳理念遵循的原则

若能够将低碳理念充分的应用在建筑建设中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因此设计师在绿色建筑设计时也应当充分理解低碳理念设计原则,从遵循低碳理念原则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建筑物的设计,这样可以保证建筑的节能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建筑绿色设计时应遵循的低碳理念原则做了以下几点概述。

1.1充分利用再生能源

低碳理念的根本目标在于节能。因此设计师若想在绿色建筑设计时实现低碳理念的应用,就应当从充分利用再生能源这一点出发进行建筑设计。例如在建筑设计时,设计者可以考虑建筑的实际情况将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作为建筑日后的功能硬件设备。目前的建筑设计中,大都地下或半地下的覆盖建筑都是采用了地热能进行建筑的能源供应。这种能源供应不仅耗能少同时还具备冬暖夏凉、坚固耐用等一系列优点。

1.2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并保证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当尽量保证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这样建筑物就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同时良好的朝向也可以为建筑达到杀菌的效果。若建筑物朝向不能达到最优化,也应当保证建筑物的朝向不会出现大面积外表朝向冬季主导方向。这样可以避免建筑因对流换热而造成的能源损失。在进行建筑群时,设计师还要考虑兼顾好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尽量避免建筑物之间出现阻挡,从而让每个建筑都能够最大程度的接受阳光,利用太阳能为建筑耗能节能。

1.3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当建筑物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时,建筑物便具备了良好的热工性能,这样可以减小建筑物的能量消耗。因此设计师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也应当充分考虑保温性能这一特性,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建筑物耗能的目的。例如设计时可以在建筑物周围加上围护结构,并保证围护结构的总热阻低于最小热阻,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建筑物内表面温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建筑整体的热稳定性,避免建筑物在后期使用中因潮湿而产生的壁内冷凝。

2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实现技术与手段

结合上述低碳理念的实现原则可以发现,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低碳理念确实能够达到节能和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下面笔者就目前的绿色建筑的建设技术发展,就如何将低碳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进行技术和手段上的分析。

2.1充分发挥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是目前发现的洁净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太阳能的功能将太阳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常规的建筑建设中,主要将太阳能作为一种采暖能源,通过在建筑中安装与太阳能有关的相关设备来保证建筑的能耗。这样一方面能够节约常规能源,减少建筑上的资源消耗,同时无污染化的再生能源利用对自然生态也起到了保护作用。另外,建筑物室内具有充足的阳光对人体健康也是很有益的,因为阳光辐射中的短波成分可以进行室内杀菌和卫生防腐,由此可见,有效利用太阳能保温措施是将低碳理念贯彻到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手段。

2.2合理设计建筑物

为了更好的利用太阳能,建筑物中可以设计朝向太阳的阳关间,阳光间可以设置玻璃墙面,同时地面也可以建设成为巨大的蓄热体这样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阳光间的地面上时就可以进行热量的储存。当阳光间和主体房间相邻时,主体房间也可以通过和阳光间相邻的窗或墙而获得热量。夜间时可以采用保温窗帘将主体房间和阳光间隔开,从而避免主体房间内的热能扩散。为了避免建筑物在夏季时过热,也可以在阳光间的窗户部位安装可调节的排气孔或者采取一定的这样措施。

2.3建筑物的朝向和建筑物材料的科学搭配

当建筑物本身已经具有很好的朝向时,建设者应当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朝向性,使建筑物能够充分接受阳光并储蓄足够的太阳能。一般建筑物的南边墙,在冬天白天通常会有大量阳光的透入,此时建筑者可以在此面墙进行安装大窗口或者安置以免玻璃墙,这样即使在冬季,居住者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保证能源供应。在冬季夜里,居住者则可以利用保温板或者遮挡窗口避免室内与室外的热流交换。同时在进行建筑物内部装修时,可以将室内地面安装成可以进行储热的材料,例如砖或者混凝土,这样地面在白天就可以进行吸热和存储热能,而在夜晚就可以充当“供暖”装置,在室内释放热能,从了达到维持室内温度的效果。

2.4建筑物的热特性选择

建筑物的热特性应当结合建筑物内不同房间的使用要求。例如全天使用的房间一般要求具备较强的热稳定性,避免因室外温度因素而影响到室内温度同时也避免造成间断供热,而只在白天使用的房间则可以将要求设定为,当开始为房间供热时,室温能够快速达到房间的使用要求。

3建筑物的绿色设计

结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若想将低碳理念充分发挥到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设计者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且能够从保温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下面笔者就针对如何实现这两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的实施进行分析。

3.1可再生能源的具体使用方案

太阳能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主要能量供应方式。一般建筑物中的太阳能利用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是通过机械动力驱动来达到建筑采暖和制冷的目标。被动式主要是利用建筑物的结构和具体构件来进行太阳能的收集和存储。常采用的集热储热墙式主要是由透光玻璃外罩及蓄热墙体组成的,两个构件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同时墙体的上部和下部也设立了进出风口。

3.2建筑保温的具体使用方案

建筑物中的保温设计是减小建筑能耗的关键,为了实现建筑中的低碳理念,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方案来实现建筑保温。

3.2.1采用单一材料进行的保温方案

采用单一材料进行的建筑设计因材料保温性能高,因此可以保证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温性能。但是由于这类材料通常都没有承重作用,因此在材料选择时的灵活性也就相对较大,例如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取轻型空心砌块墙体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利用这种方案进行建筑保证设计时,通常要求墙壁满足非承重的要求。

3.2.2承载材料与保温材料结合的保温设计方案

采用这种方案进行建筑设计时构造简单同时施工也很方便。此时在选取保温材料时应当满足导热系数小、材料强度大、耐久性强的材料,例如,砌体结构的墙体或钢筋混凝土墙体。这种保温设计方法通常适用于外墙承载结构的墙体设计。

4结语

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本文从低碳理念遵循的原则入手就如何将低碳理念融入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列举了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低碳理念在建筑工程应用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来为绿色建筑施工提供最有效的低碳方案分析,从而让绿色建筑设计者们能够更好的将低碳理念推广到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去。

参考文献

[1]方树义,虞旭东.浅谈绿色建筑应用及其发展趋势.《才智》.2011年14期

绿色室内设计案例范文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绿色节能建筑规划设计目标;实例分析

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共分4个阶段,2007年之前我国绿色建筑处在启蒙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宣传推动。2008年-2009年是绿色建筑起步阶段。2010年-2012年属于发展初期,绿色建筑初步发展起来。2013年开始国家绿色建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共评出绿色建筑1446项,总建筑面积近1.63亿平方米,仅2013年获评的建筑数量就比2012年增加了81%,面积增加了1.12倍。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自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2013〕1号)颁布后,国家关于绿色建筑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主要任务,以及保障发展落实的政策标准已经逐渐完善,搭建成型。

1.2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自绿色建筑发展以来,政府从鼓励引导、政策激励、强制推行三大方面推动发展。2012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明确,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2)》提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从2012年的2%提升到2022年的50%。到2015年,能源强度降低16%,到2022年,30%的商业建筑都是绿色建筑,这就意味着到2022年我国将拥有全球最多的绿色建筑。

2.绿色节能建筑规划设计目标

2.1绿色节能建筑有着许多基本特点。首先建筑材料必须提倡使用环保型的,材料本身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同时必须满足防水、隔热、隔音和耐震抗压的要求。

2.2绿色节能建筑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通过就地处理污水,把污水变成中水,中水用来浇花、洗车、消防和景观用水等,在做到节约用水的同时减少污水的排放量;还有在住室中安装节水马桶,洗手池的水能够直接通向厕所,洗衣、洗菜的水可以用来冲洗厕所;采用高质量的无渗透水龙头等。

2.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针对当地气候条件,选择良好的朝向与建筑布局,以获得充分的采光和通风;设计明厅、明卫、明厨等,充分利用自然光源,降低照明用电;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小区共用供热系统,可以一年四季不分阴晴为住户提供热水。

2.4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三类:生物垃圾(包括废弃食物、废弃果蔬等),可再生垃圾(包括金属、玻璃、纸屑等),不可再生垃圾(燃烧灰渣等),最大限度化废为宝,循环利用。对于金属、纸屑等可再生垃圾应回收后统一处理,以便循环利用。对于不可再生垃圾,可经焚烧后达到减量化、无害化。

3.实例分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以某居住项目规划及建筑概念方案为例,探讨一下绿色节能在建筑中的实际体现。该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居住区进行“绿色”设计

(1)该方案建筑朝向均为南北布置。在不利朝向上通过阳台等遮阳措施减少日照影响。屋顶及各向墙体采用隔热构造,室内外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型产品。

(2)建筑的设计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经济、美观、使用的原则,平面功能洁污分区、动静分区明确。沿街3层以下均布置商住用房,以上全部为住宅。

高层住宅分为1#楼和2#楼设计全部采用两梯三户,利用最少的面积完成交通系统,充分减少了公摊面积,提高了住宅的使用率,每层有三个户型,动静分区,分布和设计都很合理,充分满足通风采光要求,利用天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能耗。

(3)该建筑通过采用合理节能建筑,增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和提高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能满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4)为了保证室内的日光照射,减少照明,节约能源,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室内光环境,本方案通过使用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PBEC对户型的低、中、高楼层进行采光系数和自然采光照度分析,通过优化建筑物和露天空间,保证充足的日光进入每一栋建筑内。根据《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33规定,居住建筑各个房间均满足采光系数最低值1CMIN(%)以及室内天然光临界照度50lx的标准。

3.1建筑墙体施工节能设计

(1)屋面做法拟采用下做法:

屋面类型(自上而下)2:轻质屋面隔热砖(50mm)+水泥砂浆(25mm)+防水卷材、聚氨酯(3mm)+水泥砂浆(20mm)+水泥膨胀珍珠岩(20mm)+钢筋混凝土(100mm)+混合砂浆(15mm)。

架空楼板类型1: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100mm)+膨胀玻化微珠(30mm)+混合砂浆(5mm)【用于公建架空楼板】。

(2)外墙做法拟采用下做法:

外墙类型(自外至内)1:水泥砂浆(20mm)+烧结多孔砖(190mm)+膨胀玻化微珠(20mm)+混合砂浆(5mm)【用于公建东西外墙】。

外墙类型(自外至内)2:水泥砂浆(20mm)+烧结多孔砖(190mm)+膨胀玻化微珠(15mm)+混合砂浆(5mm)【用于住宅外墙和公建南北外墙】。

(3)外窗拟采用以下类型:

外窗类型1: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A+6遮阳型,自身遮阳系数0.45,传热系数3.2W/m2.K【用于公建局部外墙】。

外窗类型2:断热铝合金热反射镀膜玻璃6mm单层,自身遮阳系数0.45,传热系数5W/m2.K【用于公建局部外墙】。

外窗类型3:铝合金普通单层玻璃窗,自身遮阳系数0.85,传热系数6.4W/m2.K【用于住宅局部外墙】。

外门类型1:木(塑料)框单层实体门,传热系数2.77W/m2.K。

3.2节水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节水系统可归纳为减少排放、回收利用、循环使用和生态用水。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主要采取如下节水措施:①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②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③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④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⑤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⑥采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⑦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⑧采用太阳能提供生活热水。

3.3建筑材料节能设计

选用耐久性材料,设计中选用耐久性较好的建材,最好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与建筑同步,减少材料的更换、维护,从而节约费用。

4.结语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节约资源和降低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并降低环境负荷,对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解决能源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进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的基础上,针对建筑所在地的实际气候以及地理因素进行设计,不断降低能源的消耗,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