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改革开放周年心得体会范例(3篇)

发布人: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1

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篇1

为做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收看工作,XXX局周密部署,一是提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视频会议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网络信号稳定顺畅;二是提前通知,除紧急任务外,全局职工准时收看;三是严格收看效果,要求将收听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和在大会上的讲话作为一次特别的党课教育,认真做好笔记记录,并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XXX工作发展实际,展开学习讨论。

  

根据区委《关于组织收听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的职责,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能职责。我局明确由主要领导负责,秘书科牵头,具体负责落实大会收看的相关工作。通过电话通知、短信告知、微信群发消息等形式发出收看学习通知,要求全局党员干部,于12月18日上午10时在局一楼大会议室集中收看现场直播。

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一、浓墨重彩送文艺下乡

1、开展义务送春联活动。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县文联精心筹划了“送福写春联,翰墨暖万家”**县书法家走进贫困村活动,将县书法家协会的数十名书法家分成5个小组,深入全县15个贫困村,义务为人民群众书写春联。同时,积极参与全市集中统一的书写春联活动;参与县文明办、县卫计委、县政协等组织的送春联活动;县书法家们还自发组成小分队深入乡村为老百姓书写春联。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前夕,县书法家共为老百姓送福写春联万余幅。

2、送民俗知识进社区。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专家们深入环峰镇大庆社区、林头镇义城村,为人民群众讲授民俗文化知识,拉开**民俗文化大讲堂的帷幕。文艺家们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讲授当地的风土民俗,传承民俗文化知识。艺术家们还不辞辛苦,应邀赴马鞍山市雨山区贵都、花园等2个社区传授民俗文化知识。

3、举办首届新春诗会。春节前夕,县诗词楹联学会在县文化馆举办了**县首届新春诗会,艺术家们声情并茂的朗诵,通过微信平台直播,为全县人民送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4、筹备举办“书画名镇”联展工作。积极与市文联、市书协以及**镇协调,于7月16日在**文化站举行市“书画名镇”书画联展**镇巡展开幕式,市县领导及**、**、**三镇近百名文艺家参加开幕式系列活动,共展出书画作品120余幅。

二、精心策划主题纪念活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一喜庆的日子,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县文联与县有关部门协调,策划系列主题纪念活动:一是筹办**县政协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该展于7月2日在县博物馆展出,共展出书画摄影作品85幅;二是征集安徽**、**、**“溯宋追源”三县区书法联展闽清站展览**书法作品,该展于9月26日在**美术馆展出,我县17名书法家组建代表团参加开幕式及系列活动;三是举办“生态福地,大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金秋诗会,县诗词楹联学会的40多名会员吟诗赋词,讴歌**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成就;四是举办“多彩**”老年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60幅,通过不同年代的图片对比,讴歌改革开放40周年的巨大变化;五是举办“祖国美,家乡美”**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诗歌征集大赛,收到诗词作品近百篇,评出获奖作品16篇;六是举办“新时代,新**,新征程”**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共展出书法作品62幅,美术作品20幅;七是召开**县文学艺术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八个文艺家协会在会上展示才艺,**到会讲话,对文艺家队伍提出新要求。八是举办“时代变迁,岁月留痕”**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图片展,展出1970年代至2010年代不同历史时期照片100幅,全方位展示我县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

三、强化文艺协会自身建设

1、协会队伍不断壮大。县书法家协会、县摄影家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分别完成换届工作。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县作家协会分别召开了成立大会,县文化研究会、县当代画院业已通过县文联、县民政部门的批复,正紧锣密鼓筹备中。同时,县文联还召开两次各协会主席、秘书长会议,部署安排领导干部协会任职清理规范等工作。

2、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各协会召开年会,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会员进行业务技能知识培训。县书法家协会举办了第四期书法讲座,邀请市书协领导、县内书法名家讲授书法理论和业务知识,书法家们获益多多,在全国、省市各类书法展赛中频频入展和获奖。

3、深入生活展示形象。组织百余名文艺家赴**镇踏青采风,体验生活,激发文艺家创作热情。与县电视台联合推出“**文化人”专栏,每周在《生活十分》栏目播出,首期推出7名文艺家,全面介绍他们的艺术生活和骄人业绩。

4、参加市第五次文代会。组织推选18名文艺家为**县文艺家代表,参加**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履行代表的神圣职责。

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观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你肯定有很多感触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2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600字以上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一深圳是是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有32.5岁。深圳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的人口绝大多数为外来人口,人数超过1400万。

深圳的开放包容的城市态度,吸引着五湖四海的追梦人,在这里拼搏奋斗,生根发展。

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汇聚了全世界最积极进取的力量,让这座城市活力无限,梦想无边。

在宝藏深圳,一起探索40年城市变迁

百度在深圳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商务局指导下,联合深圳市旅游协会、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工业总会、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部门,结合百度系顶流互联网平台联袂献礼,在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年生日这天推出“宝藏深圳”12小时慢直播活动,深度展示深圳这座活力之都的高度、速度、温度和态度,在线上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多方位展示深圳的独特魅力。

十大见圳人他们是深圳原住民、是改革开放的拓荒者、是创业发展的年轻人、是这座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是我们美好生活的贡献者。他们是无数在深圳生活工作、奋斗拼搏的平凡人中的一员,是深圳发展的见证者。8月26日,我们邀请了十位“见圳人”讲述他们与深圳特区40年的故事,有笑有泪,有苦有甜,有回忆与憧憬,更有光荣与梦想。

深圳好物哪些食品、小物是深圳人的心头好?沙井生蚝、光明乳鸽、世界之窗门票...我们精选深圳代表性的手信品牌,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城市代表特产。26日晚间宝藏深圳“深圳好物”直播带货节等你来,我们带你体验色香味,品味独特深圳文化和风土人情,更有0元好物等你秒杀。

深圳好景有山河湖海,亦有园林楼台。有现代主题乐园,亦有古镇淳朴民风。千园之城的深圳,有赏不完的好景。我们用镜头丈量城市,用数字定义旅行百度为你搭建线上loft城市展馆,从早上10点开始,全天不间断直播带你打卡深圳旅游地标,看遍深圳美景。

深圳好企深圳以科技创新和上市企业闻名全球,孵化了许多享誉国际具备行业的影响力的标杆企业。“宝藏深圳”携手华侨城集团、华润置地、万科、招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深信服、大族激光、周大生、广田等多家标杆企业,为深圳特区40年发展成就代言。

除了12小时慢直播,本次“宝藏深圳”还将联合百度好奇夜、百度AI娃娃机线下展打造好奇心爆棚的深圳城市探索季,为深圳特区40周年青春华章添更多精彩,这个八月让我们拭目以待,打开百度APP搜索“宝藏深圳”,与我们一起发现中国城市之美。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二从边陲农业小县,深圳跃升为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创造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深圳奇迹”。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代又一代“拓荒牛”敢闯敢试和辛勤付出的结果。

最初,发达国家转移产能的同时,由于占据产业链高端,拥有绝对的产业话语权和定价权,深圳企业只能干“苦活”“累活”,生产低附加值的东西,产品要贴国际厂商的商标,才能卖到国际市场,挣取微薄的加工费。

袁庚、任正非、马福元、马蔚华、黄宏生、麦伯良、马化腾……这些从艰辛而激情的岁月里摸爬滚打过来的改革者、企业家,亲历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深圳奇迹”。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44岁开始创业,3次濒临破产,但从未放弃,引领华为成为全球IT产业巨头。他说,拼搏、奋斗、创造价值,是深圳这座城市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深圳这座城市的基因就是敢闯敢拼,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杀出一条血路。”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说,创维从诞生之日起,从设计电视机遥控器开始,经历过多次失败,但从不言弃,最终实现了成为中国彩电大王的梦想。

“要有梦想、敢闯敢拼,要有‘不安分’的心,要务实、实干。”中集集团CEO兼总裁麦伯良说,正是因为那些不怕吃苦、“不安分”、想创造美好未来的人,深圳才从一个农业小县变成今天的大都市,也正是因为有敢闯敢拼的精神,中集才从一个小厂变成全球化跨国企业。

愈挫愈勇,这种积极向上的“草根精神”,是深圳企业和企业家特有的气质。

事实上,深圳具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城市品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企业家精神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激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圳向世界发出时代最强音,众多企业家实现了产业报国的梦想。

敢为天下先。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深圳打开全球化画卷,以敢闯务实、勇于创新赢得全球市场的认可和尊重。目前,深圳有8家企业成为世界500强,智能手机、电视、消费级无人机、机器人、集装箱、登机桥等“深圳制造”的高质量产品,走俏全球市场。

今年年初,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形成“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双核就是深圳与广州,双副中心则是汕头、湛江,广东明确提出探索推动广州、深圳与湛江、汕头深度协作。7月29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率深圳市党政代表团到汕头学习考察,期间深圳和汕头两市召开了深度协作座谈会。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三1980年—2022年,这是深圳经济特区破土而出、蓬勃生长的40年。

40年前的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40年间,深圳经济特区发挥着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深圳人的生活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改变。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倾听一些在深圳长期工作生活的普通人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感受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

老渔民邓锦辉——

经济特区给了我新生活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处处是工地,村民们跑运输、做加工……1981年,渔民村成为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

夏日炎炎,海风阵阵。深圳罗湖区渔民村,中国最早的“万元户村”,我们的采访从这里开始。

“要是没有改革开放,你看到的这些地方可能还是泥塘呢!”见到渔民村的老渔民邓锦辉,是在村里古色古香的“渔人码头”文化室,他正和五六位老人悠闲地喝茶、读报、看书。“现在村里年年有分红、家家有产业,大家在‘物质小康’之后,都在追求‘精神小康’了。”说起文化室,担任渔民村居委会副主任的邓锦辉颇为自豪。

走出文化室,漫步于0.25平方公里的渔民村,记者找不到一点小渔村的感觉。鳞次栉比的小高楼、清洁宽阔的水泥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昔日荒僻的小渔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样板村”。

62岁的邓锦辉肤色黝黑、身体结实,看着显年轻,“你以为我有多老?我比特区的‘岁数’大不了多少!”他哈哈大笑。

说话间,邓锦辉带着记者来到位于渔民村社区的家中,12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宽敞舒适,各种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记者试图寻找一些渔民生活的痕迹,一无所获。“现在除了周末钓钓鱼,生活里几乎没有‘渔民’的影子了。”邓锦辉说。

邓锦辉搬过多次家。他回忆道:“每搬一次家,生活都是一次大变样。”

改革开放前,邓锦辉与大多数普通村民一样,住的是土墙瓦房,过着海上漂泊的日子。“出一次海至少半个月,吃住都在船上。”邓锦辉告诉记者,那时的他总想,这大概就是自己一辈子的生活了。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渔民村的春天来了。高速发展的经济特区处处是工地,村民们也从中觅得商机,渔民村迅速组建起自己的船队和车队搞运输。“现在的深圳国贸大厦、罗湖香格里拉大酒店,很多砖瓦、沙石都是我们运过去的,我们是一天天看着深圳长高。”邓锦辉骄傲地说。

虽然是简单的建筑材料运输,但市场供不应求。依靠自己的船队,村民们从中山运砖头来深圳卖,一船能装两万多块砖,能挣几千元。

“那时候,经常要干到凌晨2点甚至通宵,大家抢着干活,不把当天任务完成没人下班。”邓锦辉说,他的妻子在村里珠宝厂上班,把一个个小珠子小亮片穿起来,做成装饰品运到香港卖。“虽然苦点累点,但两口子一起努力,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

跑运输、做加工……20世纪80年代初,邓锦辉夫妻二人年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1981年,渔民村成为全国著名的“万元户村”。次年,村里统一盖起30多幢二层小洋楼,邓锦辉家也分到了一幢。

“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样样都有,地板是大理石的,水绿水绿的。我最喜欢的是那台大音响,可以唱卡拉OK,当时村里好多人都跑到我家来唱歌。”邓锦辉觉得,那是祖祖辈辈都没过上的好日子。

好日子才刚刚开始。1985年,村里集资建成了7层高的工业大楼,制衣厂、表带厂相继入驻;1992年,村集体成立深圳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村民人人可以获得分红;2004年,旧村改造完成,现代化的高层住宅取代了老旧的“握手楼”和“拥抱楼”,邓锦辉搬进了现在的房子中。

对渔民村村民来说,2012年12月8日是难忘的一天。

“经济发展了,我们几个居委会干部一合计,想丰富一下村民的文化生活,就办了个渔乐节。”邓锦辉说,渔乐节一次大概两小时,跳舞、唱歌等节目都由村民们自己出,大家都想露一手,在一起排练、演出其乐融融。

“渔村一派时尚景象,绿荫通幽处,小区人气旺,举村喜气扬,赞扬改革开放……”渔丰实业公司一间办公室里,传出这样一首悠扬的粤语小调,这首小调就是几位村民为今年渔乐节准备的。如今的渔民村,村集体资产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800万元增长到4.8亿元。“渔民村正计划对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进行全方位提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做贡献。”邓锦辉说。

“海上飘零”“翻身解放”“春到渔村”……蜿蜒350多米的渔民村文化长廊里,一幅幅精美的青铜浮雕记录了今昔变迁。从渔民村向西北方望去,京基100大厦等许多深圳标志性建筑耸入云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四坐上时空的穿梭机,我回到了40多年前。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坑坑洼洼的小路,一间间小瓦屋,一条条浑浊的小溪……这就是我们的老深圳。40年前的深圳是一个小渔村。那时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名牌汽车。那时的东门是“垃圾厂”各种各样的垃圾随处可见,臭气弥漫了整个东门。

那时的蛇口是一个村庄,它的东边是街道,交通十分落后。妈妈告诉我,现在的地王大厦附近的深南东路与解放路的交界处,常有耕牛走过。直到改革开放前,买肉都是要凭票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改革开放之后,使深圳变得焕然一新。新深圳的东门变成了商业界,大街上人山人海,瞬间增添了生机;蛇口那仙境般的海上世界把蛇口装扮的色彩缤纷;2007年的世界之窗成了著名的风景区;世界上最大的模型公园在深圳落成。

今天的深圳,拥有440多万人口,综合经济实力进了大陆城市的前4名,深圳,已初步成为了一个经济繁荣、法制健全、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文明和谐的现代化花园城市。再坐上时空穿梭机,进入未来50年的深圳。宽阔整洁的街上,人们穿着整齐,气质文雅地走着;天空中乘坐直升飞机巡逻的民警向我们招手;陆地上,再也没有使用石油的汽车,而是无污染的电动汽车来往穿梭着……这就是深圳的未来。

身为深圳人,深圳的历史不能忘记,深圳的现在要倍加珍惜,深圳的未来我们要畅想。让我们记住深圳的历史,记住我们先辈奋斗的足迹!让我们畅想深圳的未来,畅想我们光辉灿烂的未来!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五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渐近,一大波政策利好来了!

进入8月,深圳逐渐走到聚光灯下。8月18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迎来一周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成立40周年。

近日国家有关部委、广东省有关部门开始陆续出台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市政府层面也密集调研开会,一系列的政策“礼包”或将纷至沓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日深圳本地股频频异动,继昨日多只深圳本地股涨停后,8月4日午后盐田港继续封涨停,近60日的累计涨幅已达128.64%;其它本地股盘中也出现拉升走势。

国家发改委: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8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序实施一批城际铁路项目。

大湾区将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根据规划,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

根据批复,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741亿元,资本金比例50%、计2371亿元,由广东省和项目沿线地方使用财政资金等出资,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分析人士认为,国家发改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将给深圳未来发展提供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