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165+28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13.035
1现阶段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我国现阶段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害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不断加大。20世纪50年代,我国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在87万公顷左右,而在2015年,林业的病虫害发生面积上升至1400公顷,病虫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由上世纪末的80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150亿元。无论是为害面积还是经济损失,均呈倍数增加,并且随着我国林权制度的改革,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增加了统一防控的难度,导致病虫害的防治更加困难;二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增加。2005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32种,其中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6亿元;三是本土重大有害病虫危害严重。病虫害是阻碍林业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喀纳斯景区内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松毛虫是现阶段危害性较大的本土害虫,其生命力强、数量多、分布密集,因此对林业的生产危害极大,虽然我国加大了控制预防政策,但是效果不尽人意,松毛虫仍然严重危害多数地区的林业生产。
2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意义两个方面。其中,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的生态价值及环保意义最为突出,无公害防治措施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政策,在林业生产中全面贯彻健康生产理念,真正体现出现代化林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化建设的特点。无公害防治措施不仅效率高,而且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相比化学等环保效益差的防治手段,无公害防治的间接成本更低,有效保证林业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绿色环境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3.1合理选择树种
林业项目建设初期,树种的合理选择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树种良好会进一步优化林业的生产状况,树种选择不当,则会导致后期林业工程建设向着不良的趋势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林业建设中,首先要选择健康树种,合理搭配灌木、草丛,使得多种树木互相促进、健康成长;针对后期树木生长情况做好监测管理,发现生长不良的树木要及r移除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免影响其他树木的正常生长。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要以苗木的培育工作为基础,提高苗木的抵抗力及成活率,从而提高整个林业工程项目的抵抗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苗木的培育及检疫,积极培养抵抗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的苗木;苗木的栽种尽量采用穿插种植的方法,穿插种植多种树种,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某一类病虫害造成的影响。
3.2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含量
在病虫害的防治中要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采取形式多样的防治手段。一是针对不同病虫害采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比如引进昆虫的微生物天敌,及时、有效的杀灭害虫;二是引进益鸟遏制病虫害,比如喜鹊、山雀等益鸟均可杀灭多种害虫,并且益鸟会建造大量鸟巢,吸引多种鸟类进入森林的生态系统,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三是还可应用各种物理、机械防治措施。比如鼠夹捕鼠、人工抹卵、人工捕杀幼虫等人工机械捕杀方法,或者在林中开阔地带设置黑光灯,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诱杀害虫。糖酒醋液还可制成毒饵,对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此外,还可采用阻隔、高温等处理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阻隔手段主要包括树干刷白、涂胶、涂药、包扎塑料薄膜等,以达到阻隔害虫上树的目的。高温方法是将林木种子在高温或烈日下曝晒,以杀死害虫或病原菌,目前也是比较经济、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3.3加强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管理
林业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且影响范围大,不同的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也各不相同,因此林业部门要建立并形成一套完善的林业病虫害检测预警机制,提高林业管理部门对病虫害的反应能力,减少病虫害的蔓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定期进行林间巡检,深入了解林区的气象条件、土壤情况,做好定期统计,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结合天气预测信息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计划作出动态调整,提高病虫害预防的针对性。
4结语
总之,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最大的价值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避免病虫害防治中发生公害集聚、生态破坏的问题,因此无公害防治是现阶段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防治手段。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相关部门、林业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无公害技术的实际控制效果,构建符合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环境优化的无公害防治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霞.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230.
城市园林建设不仅能给居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但园林植物经常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严重破坏了城市园林建设。相较于林业、农业植物病虫害,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复杂,发生范围容易扩大,这些都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困难。这就要求病虫害防治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分析研究防治措施,寻找最优的植物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在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
1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园林植物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复杂繁多。城市园林植物多种多样,配置设计也是各式各样,有乔木、灌木、草丛相结合的复式结构,也种植着一些稀缺品种,这样的生态环境极易出现病虫害,且病虫害的种类和结构较复杂。其次,园林植物病虫害导致城市园林的生长环境也日益恶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建筑结构日趋复杂多样,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城市园林植物也受到了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或污水的影响,恶劣的生长环境给病虫害的出现提供了便利条件。还有就是园林植物病虫害根治比较困难。城市园林生长环境比较特殊,病虫害种类繁多,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要根据不同的园林种类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确保对症下药,有效防治。
2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
2.1利用病虫害天敌进行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中,利用病虫害的天敌进行防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以虫治虫。利用这种方式时,首先,要仔细调查分析园林中病虫害的类型特点,然后利用食物链原理找出病虫害的天敌,加以引进,从而消灭病虫害,取得防治的效果。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在确定好病虫害的天敌后要对其加以保护,提高其在植物园林中的数量,从而加大治理病虫害的力度。此外,也可以引进一些病虫害的天敌,提升防治效果,引进新天敌的前提是不能破坏当地园林环境的生态平衡。像是有很多鸟类就是松毛虫的天敌,如灰喜鹊和大山雀,园林管理人员可以在园林中搭建鸟箱,为鸟类提供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消灭松毛虫的目的。
2.2利用菌类进行病虫害防治
利用各种菌类对园林病虫害进行防治的原理就是在仔细分析园林病虫害的类型特点后,找出可以消灭这种病虫害的病原微生物,然后通过病原微生物来治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通常情况下使用的菌类主要有松毛虫菌、青虫菌、白僵菌和杀螟松杆菌等。对于3~4年龄的油松毛虫就可以利用松毛虫杆菌或者白僵菌来进行治理。利用各种菌类防治园林病虫害的方式,通常是喷雾、诱杀或者处理土壤。在利用菌类防治病虫害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使用的菌类,确保其不存在各种副作用后才能广泛使用。
2.3利用植物源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植物源农药是使用植物资源开发出来的农药,是当前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一种农药。有关机构统计,目前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植物已高达2400多种,其中能够杀虫的有1000多种,能够杀螨的有30多种。这些植物中能够消灭病虫害或抑制病虫害发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糖苷类、有毒蛋白、挥发性香精油等化合物。由于植物源农药的成分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自行降解,用其防治病虫害副作用小,害虫很难产生抗药性,且不会威胁人畜安全,不会污染环境,植物源农药已经成为用来杀灭害虫的重点研究对象。
2.4利用激素进行病虫害防治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激素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生产的激素品种已经越来越多,从而能够应用的对象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所使用的激素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直接从自然界中提取的生物激素,根据生物激素特性合理选择治理相匹配的病虫害;还有一种就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激素,目前人工合成激素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合成的激素种类也越来越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葡萄;病虫害;关键措施
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1.1不让病虫害侵入
在没有发生某种病虫害时,应该采取措施,不让此病虫害传播到本区。通过植物检疫、种植脱毒苗木、苗木消毒等预防措施,如霜霉病、白腐病等,必须加强防范措施。
1.2减少病原基数,降低菌势
要充分减少病源或虫源的基数,降低菌势、虫量。病源和虫源数量很少时,病虫害只能零星见到,对生产没有真正影响。清理果园,在发病前或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期使用药剂,切实抓好栽培技术环节等。在生产中,最实用、最理想、最有意义的防治工作是减少病源基数,降低菌势。不进行预防或预防措施不够或预防措施不对,是目前优质葡萄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1.3减少和降低病虫害爆发成灾的几率
如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或将要大面积发生,必须采取措施,不能让病虫害成灾。这时最为重要的措施是病虫害的化学防治,不能盲目使用大剂量农药。对于病虫害防治,利用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的配合使用,是科学的施药措施。
所以,不能让病虫害进入区域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减少病虫源基数,降低菌势、虫量是病虫害防治的根本。要充分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精髓:预防比防治更重要,在防治病虫害关键点采取措施,而不是等到病虫害发生后再采取措施。
2重点抓好葡萄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工作
2.1葡萄出土上架萌芽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红地球葡萄出土上架萌芽期预防病虫害运用3~5°Be石硫合剂或80%必备400倍液可杀灭多种真菌、细菌病害的越冬菌源,且能杀灭短须螨、蚧壳虫、锈璧虱等虫害。
2.2葡萄展叶、花序分离期的病虫害防治药剂措施
葡萄展叶期用80%必备400倍液或科博600倍液喷施植株、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戊唑醇4000倍液,50%烯酰吗啉1000倍液;花序分离期使用1次必备400倍液。对于霜霉病发生严重时,2~3叶期用80%喷克600倍液+80%三乙磷酸铝1200倍液;花序分离期用科博600倍液。葡萄生产时应注意花前或花期土壤水分充足;花序分离期用前后补硼、铁和锌肥,如13%的螯合铁3000~5000倍液和培尔钙1500~2000倍液等增加树体枝条、叶片的营养。
2.3葡萄花期的病虫害防治药剂措施
防治葡萄霜霉病或白粉病,在落花后2~4天使用秀特1000倍液,10天1次,交替使用80%喷克800倍液,或三乙磷酸铝800倍液或1~2次波尔多液和普力克1200倍液;在7月使用翠泽3000倍液,交替使用己唑醇9000倍液,重点喷果穗防治白粉病的发生。园间注意土壤保持不干不湿,叶片密度要合适,预防高温气灼,增加土壤通透性。发现白粉病发病率3%时,去除病果粒后,要用药剂拿敌稳4000倍液和己唑醇4000倍液交替喷洒果穗,预防其它果粒感病。利用糖浆诱杀金龟子,按酒水、糖醋1:2:3:4的比列+敌百虫300倍液,可有效预防金龟子危害果实。
2.4葡萄采收前、后,埋土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采收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先用灰霉病的药剂25%戴唑霉1000~1200倍液处理果穗后采收。使用1次治疗剂(霉多克1000倍液、三乙磷酸铝1200倍液、烯酰吗啉1000倍液等)。10月底或11月上中旬对修剪下的枝条、田间的枝叶、架上的卷须、叶片等进行全面清扫,集中到葡萄园外统一处理,进行冬季修剪后埋土防寒。
3科学、适时使用药剂
3.1安全性
安全性包括3方面内容:对树体安全;对人、畜的安全;对环境和后续产品的安全。所以,红地球葡萄园良好的杀菌剂必须具有优异的安全性。
3.2实效性
能够解决葡萄园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
3.3时段性
葡萄的不同发育期具有不同病害,葡萄园优秀杀菌剂必须具有在某一时期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80%喷克800倍液的安全性、广谱性,对锈璧虱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以成为葡萄开花前的首选杀菌剂。能防治病害,又能促进葡萄的果实上色,可以成为后期的优秀药剂。
3.4防治药剂使用记录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