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Howtoinitiativelyadapttoeradevelopmentforphysicaleducationtoachievethedevelopmentobjectivesofnewcourse,bothtomeettheurgentneedsofthestudents'physicalexerciseandpromotingsocialdevelopmentisamajorissuetosolvethecurrentphysicaleducation.Tabletennisisahighlyprofessionalwithlongprojectcyclesport,howtofaster,betterandmoresolidgraspthebasicskillsoftabletenniswithinthelimitedhoursandunderstandtherulesoftabletenniscompetition,scientificandrationalteachingmethodsandmeansareessential.
关键词: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特点;教学改革
Keywords:university;tabletenniselective;features;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45-01
0引言
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不少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初步培养了对乒乓球的兴趣、熟悉了乒乓球运动的规则,群众基础较好。乒乓球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社交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让参加者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等品质。
1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特点
1.1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乒乓球运动其特点是球小、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样,是一项技巧性运动。对技术动作、控球感觉的要求非常细腻,不同于技能型、对抗性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复杂,而且动作与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乒乓球技术动作定型所需时间较长,且运动训练周期较长。再则,该运动项目对运动者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1.2乒乓球运动在高校的优势①能够较好地将教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专项技术相结合,具有专项技术掌握扎实和全面技术能力提高的特点。②互动性强,学生学习主动性高,且评价方式客观。③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集中处理技术难题,有利于其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及钻研等能力的养成,使其自身全面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④经过乒乓球各项基本技术的教学,学生所掌握专项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与原传统教学方法有了极大进步,学生整体教学成果显著提高。
1.3当前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方法①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和打法的不同确定学生分组情况、实施要求等。②每个小组书写计划书,并经教师把关认可;③把每个学生的教学过程详细记录,尤其是对于多次练习仍掌握不了的技术要详细认真记载;④组织各小组间交叉练习和竞赛,做到互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提高;⑤书写分析报告,做好总结评价。
乒乓球属于技能类项目,在过去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技术的灌输,教学方法单调刻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免感觉枯燥,学习兴趣受到打击。在教学实验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的主体作用并重,并注重对运动技能掌握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培养学生除基本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外,对其扎实掌握各项最新技术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技术能力方面也要协调发展。
2实施教学改革的方法
2.1提高师资质量是关键授课教师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能否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项目模块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任何所涉及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练习及竞赛环境,并且要在精心备课和过程指导方面与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新技术新发展。乒乓球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简单地逐一教会各个动作,而是应对本课程各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并融会贯通,成为本行业专家,以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作为要求开展乒乓球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探究最前沿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进修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心理因素分析和体育竞技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提出了很高要求。
2.2做好课程改革是基础深化教学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环节。主要包括完善教学计划、配套教材、考试改革等方面。一是要根据所授课专业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二是要根据乒乓球教学项目的特点自行组织开发项目教材,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三是考试改革方面,除了按照传统方式闭卷专业知识,单项考核外,还可进一步采用开放式考核,如进行单项技术竞赛、升降级擂台赛等多种方式使考试更加科学化和实用性。
2.3实现全员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是难点乒乓球教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实践与创造的活动。由于学生采用分组自我管理来实施,个别学生会出现依赖或偷懒的现象,所以要求教师除了针对性地指导外,还要认真记录并及时公布每个学生学习掌握专项技术知识的过程,以激励先进鼓励后进,避免学生两极分化。
2.4健全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是保证乒乓球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为目标教学方法,因此学生的全面能力就成为其评价对象。具体包括自评、小组评价、专业教练员或运动员及教师评价四方面。评价参考指标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单项和综合技术水平、协调能力、团队精神、责任心、坚韧力、拼搏精神等,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乒乓球训练;训练现状;对策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乒乓球的后备人才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直沿用到现在,已经跟不上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与前些年比,我们的后备人才的质量正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而要正视目前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初中学校乒乓球训练体系的现状
1.对体育训练的重视不够
许多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的领导只把体育训练挂在嘴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并不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许多学校体育设施不健全,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尤其在一些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严重缺乏,体育课只是流于形式,连基本的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都达不到,更不用说培养体育方面的后备力量了。
2.训练体制不健全
在一般的中小城镇没有专门的乒乓球课余训练机构,如教练员协会、教练员委员会、竞赛委员会等,导致乒乓球训练没有健全的心理机制,训练制度不完善,也缺乏应有的激励体制,在客观上不能保障乒乓球训练的正常进行,在主观上很难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参与乒乓训练的积极性。
3.没有应有的训练规模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各个学校只注重抓学生的成绩,乒乓球训练被放置到了次要地位;班主任、科任教师不支持乒乓球训练,许多教师为了个人的考核成绩,都把文化课放在第一位,一些学生因为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影响了文化课成绩,所以很多教师不允许学生参加乒乓球训练;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训练场地,相应的硬件设施不齐全;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很低,很多乒乓球教师是田径、篮球或者排球专业毕业的,很多教师即使想要认真教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很多家长认为学习紧张,竞争激烈,参加体育训练会影响学习,也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练乒乓球开销大,所以不愿意让孩子参加乒乓球训练。
二、相应的解决对策
1.改变理念,健全体制
首先要改变各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的理念,提高教师对体育训练的认识。加强学习,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适当地进行引导,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乒乓球训练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乒乓球课余训练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使乒乓球训练正规化、制度化;加大对乒乓球训练的投资力度,建立足够的乒乓球训练场地和相应的硬件设施。
2.改变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科学性
体育学科不是为了培养选手和准备比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竞技体育的同时,也要处理好体育知识技能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和精神上的愉悦。在教学中处理好竞技体育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既要重视竞技体育的知识技能,也要注意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遵循教育目标,探寻课堂教学规律。
(1)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乒乓球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特长班,招收获得优异成绩的尖子生(不限地域招生),聘请乒乓球专业老师进行教学指导,提高专业和学习水平,探索“体教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乒乓球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进行训练,提高训练质量,争创最优的成绩。
(2)培养学生训练兴趣,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础动作
在学习乒乓球的基础阶段,根据练习者大脑皮层的活动特点,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手法,在固定的区域击球,帮助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动作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提高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增加在单位时间内的练习次数,提高学生的运动兴奋性,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在这一阶段,教会学生保持供球力量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的基本一致,然后由固定的动力类型逐步过渡到学会变化,要注意供球的连续性和节奏性。
(3)加大学生反应速度的训练
反应速度是运动员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应答速度,它是乒乓球运动员必备的素质,在训练中缩小送球距离和供球时间(在击球者第一板出手后,即可送球),从供球的速度、力量、旋转等容易掌握的角度入手,通过增加乒乓球的数量,利用供球的速度、力量、旋转、落点的变化,探寻乒乓球的落点规律,从小区域逐渐过渡到大区域进行练习。这个阶段是整个训练的中间阶段,训练强度不宜过多,时间也不宜过长,对练习者要有一定的命中指标要求。
(4)提高学生的训练难度
加强对连续拉弧圈球,攻近台短球,反手攻球及对打等难度较高的球的训练。比如采用三人同练的方法,一人供球,一人拉弧圈,另一人回接弧圈球,这样,既能解决对练中的困难,又能达到各练所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阶段,要注意教育学生根据练习者的需要,把球送到一定区域,相应地提高训练难度,再进行三人同练,要适当减慢供球的速度。
(5)加强专项素质练习
乒乓球项目对学生的速度、灵敏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主要发展方向,其次是对学生力量和耐力素质的要求。通过训练有节奏地加大击球范围和加快送球速度,促使练习者步法的加快移动,加强练习的密度和强度,适当地延长时间,增多供球的数量,相应地提高学生的耐力等专项素质,有效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这一阶段,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素质而相应变化练习的速度,如果供球的速度加快了,那么练习的时间和组数可适当减少;在练习耐力时,可适当增大供球的数量和练习的组数,延长练习的时间。通过落点的变化,调动练习者提高步法移动的能力。
三、结束语
我国的乒乓球后备训练体系只有发扬优良传统、破除陈旧观念、学习他人之长、走改革创新路,才能摆脱困境、重振雄风。在乒乓球训练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动作的掌握,技术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通过改变教师理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乒乓球训练,恰当地掌握和运用时机,认真研究乒乓球训练中的相关问题,通过教学的实践,能大大提高基础学校的乒乓球训练水平。
参考文献:
[1]卢贤钊,王泽民.对乒乓球青少年训练时期重要技术概念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
[2]李铁,陈曦.乒乓球运动员意识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3).
[3]赵霞,苏丕仁,张浩.对新规则下直拍进攻型打法发展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4]亢晋勇,柴志铭.论乒乓球运动员的意识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3).
[5]乔红.对国家乒乓球女队重点主力队员的技战术跟踪分析与诊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4).
关键词:乒乓球教学不同水平问题
19世纪末乒乓球起源于英国,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04年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在中国乒乓球队建立的1959年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在随后的世界大赛中中国乒乓球队共获得145个世界冠军,3次包揽世乒赛、奥运会全部金牌。正是因为乒乓球运动在世界大赛中所获得的骄人的成绩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乒乓球运动成为我国的国球又是我国几乎所有高校体育选项课开设的主要项目,更是一个对技术与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
1问题的提出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得到了国人的热爱和追捧,同时由于多年来我国乒乓球选手在国际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使得广大学生想从事乒乓球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尽管乒乓球作为一项易于学习、趣味性和娱乐性都较强的体育活动,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喜欢,但是在学校目前的乒乓球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技战术水平较高的学生不愿意和技战术水平较低的一起练习,技战术水平较高的学生认为在和技战术水平低的同学一起练习时,自己很容易战胜对手,没有挑战性,没有任何意义。相反,技战术水平较低的学生也不愿意和技战术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起练习,技战术水平较低的学生认为在和技战术水平较高的同学一起练习时,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得不到锻炼就被对手打的是一败涂地,感觉到心里很不平衡。因此,如何处理不同技战术水平学生之间的练习问题一直是乒乓球体育教师及其关注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教学问题?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和摸索的。
2影响不同水平学生之间教学问题的因素
乒乓球运动项目具有技巧高超、战术复杂、灵活多变、规则严密等特点,具有较高技战术水平的学生仅使用变换发球速度、发球手型、发球方式就能使水平较低的学生失分,更不用说其他技战术方法、手段的运用。因此影响不同水平学生之间教学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不同技战术水平学生乒乓球教学的一个首要问题。在乒乓球教学课中,技战术水平较低的学生由于在技术对练中害怕被对手打的手足失措,颜面扫地,甚至双方比分相差悬殊,心理上受不了,感觉像是被对手戏弄一般;而水平较高的学生常常觉得对手水平太低,经不起自己几个回合的对打就败下阵来,而且对手由于技战术较低导致不能及时、快速地回应自己的“长传中调”,经常打不了几个回合就失分、然后去捡球,最后失去了对练的兴趣。(2)技战术因素。技战术水平也是影响不同水平学生之间进行练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战术水平较低的学生在与高于自己的同学进行练习时,由于对方技战术水平较高,对于速度略快的推挡能够较为轻松的应对,而自己就连简单的推挡都不能顺利的进行,经常接不上球或回球失误,更不用说对方的大力抽球和“扣杀”,一旦对方改变回球速度和左右突变吊球就更不能应付了。(3)体能因素。良好的体能是在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良好的体能和快速而又灵活的步法移动可以顺利的接住对对方的吊球、推挡、快速的拉球;反之耐力较差、步法笨拙,就会错失接球和反击的时机,导致被动接球,最后以大比分失利而败下阵来。
3对策与建议
(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竞技运动中,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心理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稳定的心理素质、合理的自信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时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乃至超常发挥自身的水平。技战术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例如: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看待胜利和失败。胜利时骄傲自满,则定会止步不前,失败时心躁气馁,则必然一蹶不振。一个真正的强者始终都是胜不骄,败不馁。每一个运动员也都是在失败后及时总结经验,汲取落败的教训,刻苦钻研技战术,加强专项体能训练,通过不断的拼搏和努力才成为更高水平的运动员的。
(2)提高专项技战术水平。乒乓球运动是技战术融于一身,所以准确的动作对技术影响很大,学生平时就要重视基本功练习,扎实训练每一种动作。基本功作为基础,要扎实做好,不要盲目去练习,要从站位开始,分步骤的练习,发搓
攻拉技术、发球抢攻、搓中起板、拉攻等战术。
(3)加强专项体能训练和步法练习。技战术水平较低的学生首先可以通过长距离跑步进行耐力训练之外还要进行必要的步法移动专项训练,对于乒乓球步法教学的基本方法,应该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教学原则分别进行训练。在教学初期,教师要抓住跳步、并步、跨步等步法反复练习;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步掌握跳步、侧身步、交叉步等难度稍大的步法练习。而且还要考虑到乒乓球实战中的特殊情况,为应对意外的突然性来球而加强应急步法练习。
4结语
乒乓球教学中不同水平学生不能同步提高乒乓球的水平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增强、技战术的专项训练以及专项体能和步法的练习等措施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马亚丽.对业余体校乒乓球教学方法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7,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