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森林防火;措施;有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S762.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24.071
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任务,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需要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依照森林资源的防火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森林资源防火管理的对策方案,合理分析森林资源管理措施的方案,有效分析森林防火的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我国森林资源防火管理保护的预警措施,尽可能地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
1森林防火措施
1.1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
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宣传控制火源、杜绝违规森林用火,保护森林资源。森林防火宣传是森林防火的重要一环。因此预防火灾隐患是森林管理与保护要注意的工作重点之一,一旦火灾发生森林资源被烧毁,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1.2强化对森林防火的认识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森林资源的防火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森林资源防火管理的对策方案,分析森林防火的管理标准。森林防火是关系到林业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国家相关部门要从立法的角度制定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监督,严防森林火灾隐患。
1.3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控制
由于森林火灾不仅威胁森林资源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全民参与,林业等部门及社会各界都要加强基本的森林防火认知。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指挥随时监控,全民总动员共同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森林防火过程中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人员,首先建立科学防火的预防方案,还有火灾应急方案,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层层落实承担责任,才能在森林防火过程中做到反应迅速、统一指挥、严密监控、把火灾消灭在隐患中。
1.4实行防火教育制度
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愈演愈烈。在宣教过程中要做到反复宣传、专业化宣传、普及化宣传、基本性宣传、难点宣传,加强政策和刑法宣传。
1.5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化林业防火监测体系,在林业防火的管理方法上寻找新途径,使林业防火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用有效的管理和时时监控完成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发展。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森林防火管理行业也得到普遍应用,通过收集山林亩数、树木种类、成活率等数据信息方式建立一系列森林防火资源通讯网络,以无线模式和短波模式为主的通讯网络,不仅提升森林防火的管理水平还突破林业执法人员不足的困境,并实现森林防火管理信息化。特别是无人飞机、摄像头在森林防火执法管理中广泛应用,使森林防火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表明我国森林防火管理已进入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1.6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预报
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是根据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天气的湿度情况等,对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主要分为火险预测、火灾预测、可燃物湿度预测等。它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火源进行处理,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防火积极性,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森林火险的预报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火险等级通报,以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
强化对森林防火的认识,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控制,实行防火教育制度,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森林防火体系,调动整个社会来防止和应对森林火灾。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强化全民的森林防火责任和意识,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预报,提高火灾防治决策的可信性。
2结语
林业资源对人民生活环境和国家的各项经济生产都具有重大影响。森林资源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森林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各种突发性火灾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预防森林防火的一些必要基本措施,如建立良好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强化管理队伍建设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整个林业资源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旭斌.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
[2]线锦锋,江东恒.分析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的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关键词】森林火灾;措施;森林火灾组织;职责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由于森林被毁,林地失去覆盖,引起水土流失,殃及和。一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林木,而且烧毁林区房屋和珍贵动植物;为扑救森林火灾,势必耗费大批物力。总之,发生森林火灾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1.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两类,其中主要是人为火源。据,因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9%,因此,加强森林防火,应着重加强对人在林区活动的约束和管理。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从建章建制人手,严格纪律约束,广泛开展宣传,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健全林火预报扑救机制,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及时组织扑救,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
1.1预防森林火灾的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2)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乡、村以及村民小组都应建立相应机构,并制定防火措施和责任制。
(3)以法治火。
以国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为依据,对引起森林火灾的责任者追究行政和责任。
1.2预防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火险预报在防火期内,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防火设施在林区应有各种防火设施,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眺望台等。这些设施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最有效办法。
2.扑火森林火灾的组织与善后工作
2.1扑救森林火灾的组织
发生森林火灾,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扑火是极其艰巨而复杂的战斗,必须有严密的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领导一定要亲临现场组织扑救,火灾比较大的,应组织临时扑火指挥部。
乡村发生森林火灾要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各行各业要积极配合,林业站要协助政府组织扑救林火工作。
2.2扑救森林火灾的善后工作森林火灾扑教后,立即对受灾林区进行损失和统计工作
火灾面积调查调查人员要深入现场,测绘火场图,然后求算面积。
林木损失调查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在标准地内,应分别对烧死、烧伤和未烧伤的林木进行每木凋查,确定其损失。损失程度标准如下:
烧毁木。树冠全烧焦,树干严重被烧,伐后不能做用材的。
烧死木。树冠2/3以上被烧焦,或树干形成层2/3以上被烧坏(棕褐色),树根烧伤严重,树木已无恢复生长的可能,采伐后尚能做用材。
烧伤木。树冠被烧部分在1/2以下,树皮烧伤不严重,有恢复的可能性。
未烧木。树冠未被烧,树干、树根未受伤害,仅外部树皮被过火燎黑。
按上述四类分别统计林木株数与材积,推算总的林术损失。
3.林业站森林防火管理的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和防火扑救措施,并督促按规划的要求完成。
(2)进入重点防火期前,协助乡镇政府对防火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协助落实防火值班、扑火队员的培训及村级专职护林员巡逻报警等有关工作。
(3)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毗邻地区的森林防火联防工作。
(4)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扑火队伍的组织协调工作。
(5)做好火灾损失调查、建档,统计有关报表,并及时按规定报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情况。
4.加强领导,务必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位
抓落实,见成效,关键是加强领导。森林防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思想认识到位,高度重视,组织有力,责任明确。要切实做到“三狠抓、三落实”,确保森林防火不因工作疏忽而出任何问题。
第一,狠抓组织领导,做到防火责任落实。一要落实好“七长”负责制。从县长、乡长、村长、组长、场长、校长、户长,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把“七长”负责制贯穿到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在整个工作部署上,防火工作有位子;在资金安排上,防火投入进盘子;在工作开展上,防火措施有法子。二要落实好天保管护组织一条线的责任。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天保工作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森林防火工作在乡镇、护林站、村委会、村护林员年度天保考核中要严格考核,奖惩到位,对出现问题的,该否决的否决,该解聘的解聘,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最重要的是加强一把手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落实一把手的森林防火责任。各防火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第一件大事、第一位任务、第一项职责,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亲自抓薄弱环节、亲自抓研究部署、亲自抓检查落实。
第二,狠抓责任追究,做到奖惩措施到位。责任制的落实,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措施。各责任单位领导及组成人员有变动的,要及时调整充实,决不能出现岗位空缺和工作断档,做到人员变动森林防火责任不变。对领导得力、措施落实、预防到位、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凡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扑火组织不得力,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狠抓宣传教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道工序来抓,在提高各级干部思想认识和广大群众防火意识上下功夫。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克服“三种思想”:一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做到高度警惕,未雨绸缪;二要坚决克服经验主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要坚决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总之,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和生态成果的大事,它关系到安定和经济发展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只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务实高效的作风,果断有力的措施,才能做好森林防火攻坚战,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振兴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一、发生原因
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
二、防治措施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2、落实好林业措施。林业措施是治理森林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要在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考虑到病虫害的治理问题。首先,要从育苗抓起,要选择抗病虫的苗木。造林时,要更适地适树;选用抗性强活免疫性树种,进行合力搭配,营造混交林,以从根本上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抑制病虫害的发生。造林后,及时加强抚育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做好森林病虫害调查。认真调查森林病虫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和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
5、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6、要尽快完成工程治理范围内所有枯死木、濒死木清理工作,对林地剩余的其他风折木、砍伐后遗留下来的剩余松树枝桠也一并清除,按有关技术方案要求,全面进行药物除害处理,完成因郁闭度大、需要进行卫生伐的全部作业。将所有松木枝桠和松木药物处理后按方案要求集中指定地点烧毁。
7、根据林木生长状况,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的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