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虚拟仿真;eNSP;Cloud桥接
引言
本文主要通过对华为虚拟仿真软件eNSP中Cloud桥接设备的学习研究,实现虚拟仿真软件中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与本地多台计算机的互通,使得本地多台计算机可以通过Xshell等客户端软件,登录虚拟仿真软件中网络设备,进行相关的配置练习或工程仿真,就像真实操作相关的网络设备一样,可以进行实验教学或专业技术人员的工程训练[1]。通过这样的虚拟仿真技术,既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网络设备投资成本,又可方便地进行操作训练,还可以进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配合工作,对于提升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完成岗位职责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1虚拟仿真简述
虚拟仿真是一种可以测量网络性能的科学手段,即在计算机等设备上运用虚拟化技术建立模拟软件,通过虚拟仿真运行,在计算机中构建计算机实验平台并能够得到相关数据[2]。目前在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虚拟仿真软件很多,例如PacketTracer、eNSP、GNS等,根据国内网络工程技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来说,华为系列的网络设备及技术越来越普及,所以对华为网络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就变得很重要,eNSP这个华为专用的网络虚拟仿真软件也就成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和应用的工具之一了。网络工程技术专用虚拟仿真软件eNSP功能非常强大,本软件内部集成了常见的交换、路由、安全及无线等网络设备,还有自带的案例库,既能满足初学者学习练习,又适合具备一定网络工程技术基础的专业人员根据具体工作任务设计、模拟工作情境,搭建相关网络模型,提前把客户的需求及设计方案演练成熟,为真实的工作提供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软件主界面如图1所示。
2虚拟仿真软件eNSP中的Cloud桥接
对于eNSP中的Cloud桥接,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在虚拟仿真软件中把所有的网络设备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连接和通信,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个Cloud桥接,把本地计算机的网络接口卡进行绑定,通过相关的配置,实现了虚拟设备与本地真实计算机的连接,再配合相关的远程终端软件如Telnet或Xshell等,把本地其他计算机与虚拟仿真软件进行通信,可以用多台计算机对虚拟仿真软件中的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和操作,可以提升工作的效率,更高效完成网络工程任务。下面就实现上述虚拟仿真技术进行阐述。(1)搭建如图2所示的网络环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及Cloud各一台。(2)接下来要把Cloud与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关键是要在Cloud中增加相关的接口,要注意Cloud中接口的类型要选择GE类,这样便于与其他三台网络设备进行连接。可以双击Cloud,打开其属性对话框,增加三个绑定信息为UDP的接口,然后在虚拟仿真主界面中用线缆把三台网络设备具体属性设置及最终结果如图3所示。注意,以上各个设备的IP配置时,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与路由器和防火墙的接口IP地址应该和本地物理主机是在同一网段,建议先获得本地物理主机的IP地址,具体方法在下一步,这样便于后面进行测试和登录配置。(3)接下来的一步很重要,要实现Cloud桥接与本地物理主机的连接,这是整个仿真技术的核心步骤。首先要获得本地物理主机的上网IP地址,可以在“运行”中键入CMD命令,打开CMD的对话框,再键入IPCONFIG/ALL,找到本机上网的IP地址,如图4所示。在上面的图示中找到本地物理主机连接网络时使用的IP地址,假如本机使用无线网适配器上网,通过DHCP获得的IP地址为192.168.0.106,返回到虚拟仿真软件中,在图3中的界面左上角的绑定信息中选择刚才找到网络接口卡,再单击增加按钮,可以看到下面的接口列表中增加了一个属性为PUBLIC的接口,并显示本地无线网络接口卡的信息。如图5所示。(4)完成上面的工作之后,还要把本地物理主机与虚拟仿真软件中的网络设备进行连通,除上面要求的IP地址的配置条件之外,还需要在Cloud桥接属性中进行端口映射设置,把上述步骤中增加的所有接口进行双向通道的连接,本案例中有4个接口,故在端口映射表中有8条记录。最终效果如图6所示。(5)接下来应该是在虚拟仿真软件主界面中启动所有的网络设备,以便于进行本地物理主机与仿真软件中各个设备的连接登录测试。相关设备的启动界面如图7所示。以上所有的过程完成后,用本地物理主机进行网络设备的登录测试,应该可以进行正常登录。由于交换机和路由器及防火墙验证方式不一样,且也不是本文研究重点,故这里不再详细演示各个设备的登录过程。
3远程登录实现简析
在本地其他主机上正常安装远程登录软件,如Xshell,并且这些主机的IP地址应该和运行虚拟仿真软件的物理主机的IP地址处在同一个网络之中。然后运行Xshell软件,进行正确的配置,实现从其他主机上登录虚拟仿真软件中的网络设备进行操作和配置。Xshell的配置主要如图8所示。
关键词:仿真技术系统模仿
1、概念介绍
人们对仿真技术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过去,人们只用仿真技术来模拟某个物理现象、设备或简单系统;今天,人们要求能用仿真技术来描述复杂系统,甚至由众多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体系。这就要求仿真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并吸纳、融合其他相关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简称VR,是20世纪80年代新崛起的一种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构成的三维信息的人工环境――虚拟环境,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甚至是不存在的)的事物和环境,人投入到这种环境中,立即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并可亲自操作,自然地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
VR技术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借助于计算机生成的环境是虚幻的;第二,人对这种环境的感觉(视、听、触、嗅等)是逼真的;第三,人可以通过自然的方法(手动、眼动、口说、其他肢体动作等)与这个环境进行交互,虚拟环境还能够实时地作出相应的反应。
虚拟仿真技术,则是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将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更高级的仿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以构建全系统统一的完整的虚拟环境为典型特征,并通过虚拟环境集成与控制为数众多的实体。实体可以是模拟器,也可以是其他的虚拟仿真系统,也可用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表示。实体在虚拟环境中相互作用,或与虚拟环境作用,以表现客观世界的真实特征。虚拟仿真技术的这种集成化、虚拟化与网络化的特征,充分满足了现代仿真技术的发展需求。
2、基本特性
虚拟仿真技术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性:
(1)沉浸性(Immersion)
虚拟仿真系统中,使用者可获得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感觉等多种感知,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理想的虚拟仿真系统应该具有能够给人所有感知信息的功能。
(2)交互性(Interaction)
虚拟仿真系统中,不仅环境能够作用于人,人也可以对环境进行控制,而且人是以近乎自然的行为(自身的语言、肢体的动作等)进行控制的,虚拟环境还能够对人的操作予以实时的反应。例如,当飞行员按动导弹发射按钮时,会看见虚拟的导弹发射出去并跟踪虚拟的目标;当导弹碰到目标时会发生爆炸,能够看到爆炸的碎片和火光。
(3)虚幻性(Imagination)
即系统中的环境是虚幻的,是由人利用计算机等工具模拟出来的。既可以模拟客观世界中以前存在过的或是现在真实存在的环境,也可模拟出客观世界中当前并不存在的但将来可能出现的环境,还可模拟客观世界中并不会存在的而仅仅属于人们幻想的环境。
(4)逼真性(reality)
虚拟仿真系统的逼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虚拟环境给人的的各种感觉与所模拟的客观世界非常相像,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如同在真实世界一样;另一方面,当人以自然的行为作用于虚拟环境时,环境做出的反应也符合客观世界的有关规律。如当给虚幻物体一个作用力,该物体的运动就会符合力学定律,会沿着力的方向产生相应的加速度;当它遇到障碍物时,会被阻挡。
3、结语
由于采用电子虚拟仿真技术设计电子产品具有安全系数高、投入设备少、周期短、性能高,所以新世纪设计电子产品的新理念是:构思电路――虚拟仿真――绘制电路板――焊接调试――出产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虚拟实验室
1.网上虚拟实验室的基本概念
网上虚拟实验室,是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核心、能在网上运行的、以虚拟实验仪器构成的虚拟实验室。所谓虚拟实验,就是按照教学、科研以及工程实验的基本要求,建立虚拟的实验环境,运用各种虚拟实验仪器仪表和设备,对建立起来的实验模型进行实时仿真,构成新型的产品开发、教学与科研实验。如一些基础性实验、力学物理实验、桥梁工程、和机械运动和电器线路等,都可以采用虚拟的方法进行实验。
1.1虚拟实验室的设备和功能,主要包括实验用的虚拟仪器仪表、虚拟实验环境、虚拟实验模型库、虚拟实验实时仿真软件等。具有在线式实验指导、仪器仪表使用帮助、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实验结果或成绩的评定等辅助功能。虚拟实验结束后,系统能够自动产生实验报告,如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合理性分析报告、实验效果评定报告等。
1.2虚拟实验室的特点:网上虚拟实验室以现代技术手段为支撑,以计算机实时仿真为核心,在教学、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实践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交互性和自主性。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都是按照实验的计划或大纲进行的。但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实验的模式是非固定的、动态的,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自主性。虚拟实验是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有机组合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因而,交互性是计算机技术的显著特点,也是网上虚拟实验的显著特点。
虚拟实验项目的实验框架是不固定的。实验者可以依据实验大纲、根据社会需要、市场形势以及自己的兴趣,利用虚拟实验室的实验模型库自由搭接组合、拆装实验框架,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表现出实验者对实验的高度自主性。同时实验者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所具有的丰富的辅助功能。
(2)开放性。网上虚拟实验室通过网络系统向用户开放。实验者可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实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开放性的具体体现为:
①资源开放。网上虚拟实验室储存了大量的实验模式,各种虚拟实验仪器、仪表、设备、器件和构件,各种虚拟实验环境,各种实时仿真软件包等,实验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验需要自由地选择使用。
②网上虚拟实验室是一个开放平台,实验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验需要,自行构建实验环境、实验模块、实验仪器等,加入网上虚拟实验室,使得网上虚拟实验室是动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从而使网上虚拟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3)高效率。网上虚拟实验拓宽了实验的时空观,传统的实验一般因实验室的空间、开放时间、仪器和技术指导人员的限制,不能及时的进行实验,实际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很有限,接触实验设备的机会有限。但网上虚拟实验室是建立在网络上的,本身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同时虚拟实验室的虚拟仪器设备在网络上是共享的,因此在不同地域、不同终端上可同时进行相同科目的虚拟实验,拓宽了实验室的空间,增加了研究人员和学员的实验有效时数,提高了实验效率。
2.网上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
2.1智能化原则。智能化就是用智能型的信息处理能力、启发式推理、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技术等来确定网上虚拟实验,从而代替人从事一些智能活动。智能化网上虚拟实验是按照人的思维规律引导人们解决问题,将某一领域的知识装入知识库,系统就像专家一样自动地工作。采用更接近用户的语言接口,可根据模拟结果自动地修改仿真模型的结构,模拟的方法及知识库,用试验和检验错误的办法来逐步逼近满意解,因而逼真地模拟决策思维过程。智能化网上虚拟实验具有自组织、自修复、自学习、自寻优、自规划、自搜索的功能,具有咨询、记忆、联想与推理的功能,也具有较强的免疫、容错能力和可扩充性。因而表现出很强的自适应能力。
2.2工程化原则。网上虚拟实验室是开展科研开发的一种新的手段,要强化实验环境的工程化、实验方法的工程化和实验步骤的工程化,使实验者有强烈的工程意识,要求虚拟实验所建立的虚拟仪器仪表、虚拟设备、虚拟器件和构件等高度逼近真实部件,对其操作使用方法也应高度逼近真实部件的操作使用方法。同时网上虚拟实验的仿真过程要高度实时,没有任何延迟,与使用真实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完全一样,体现实验过程的工程化。
2.3综合化原则。网上虚拟实验室是以软件为基础,仿真技术为支撑的软实验室,没有空间的要求,因此网上虚拟实验室应该建成综合化实验室。网上虚拟实验室的综合化包含两个方面:
(1)实验内容的综合化。网上虚拟实验室将不同学科、不同等级的实验要求融为一体,构建成各种虚拟实验软件包,可以适应不同实验对象的需要。
(2)实验功能综合化。网上虚拟实验室要能够满足试验人员自主实验的需要,不仅能满足一般实验的需要,而且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自动记录与评判,不仅能进行实验教学而且能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能对实验的数量、质量等进行自动记录与评估。
3.建设网上虚拟实验室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网上虚拟实验室是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实验室。目前网络技术己相当成熟,所以网上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构建实验模型,设计出用于测试的虚拟仪器设备、实验线路或回路、实验元器件或构件库、实验效果的判别标准等。
3.2选择合适的仿真开发工具。目前的仿真软件很多,为我们建设虚拟实验室创造了很多方便的条件。建立虚拟实验时,应根据具体需求,选用合适的仿真开发工具。比如,开发电子电路技术类虚拟实验时,可选用protel99、pspice、1abview、labwindows/CVI等仿真软件;开发汽车检测、内燃机测试、自动控制原理类虚拟实验时,可选用Matlab、Cadance、Mentor、Matri等仿真软件。总之,在选用仿真软件时要把握好仿真软件对虚拟实验开发的针对性和适应性。